一、知识点罗列:
1、积累词语、语段
2、背诵古诗、名言
3、学会词语之间的正确搭配
4、会用修改符号修改句或段
5、写近义词、反义词
6、学会正确选择义项
7、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8、能抓住一种动物的特点,写一两句话
9、学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10、学写环保宣传语
11、学会不同句式间的相互转换
12、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二、重点和难点:
1、学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2、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3、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4、学会不同句式间的相互转换
三、实施措施:
梳理出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分单元出练习卷,对以上知识点通过基础训练或语段分析进行强化训练及巩固。
四、复习内容安排:
第一、二、三、四单元 安排4课时
写作指导 安排2课时
综合练习卷2张
复习课:第一单元
单元复习目标:
1、 学会31个词语,达到书写正确并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朗读4篇课文、一篇古文;背诵课文部分段落;背诵2首古诗;熟记3句名言。
3、 理解古文《勤读》,并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燕子》
1、 主要内容:本文作者用非常优美的语言,写了春回大地,燕子从南方回归的美丽景象,抒发了“春光无限好”的积极情感。
2、 积累课内外描写春天的词语,如“:百花争艳、阳春三月、细雨蒙蒙、春光明媚等
3、 结合课文理解重点句子
(1)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什么是“黄绿眉眼”)
(2) 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为什么要用上“赶集”一词?)
(3)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哇!(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小燕子即将演奏的是什么曲子?)
4、 积累并背诵描写小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轻快灵活“飞行”的段落。(第1节、第3节)体会“掠”字的作用
5、 仿写一种小动物,要抓住它的特点。
《小溪流的'歌》
1、主要内容: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小溪流在奔向大海时面对困难和诱惑毫不动摇、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从而赞美了活泼欢快、积极向前的生活态度。
2、结合课文区别词语“清亮”和“清脆”意思的不同。
清亮:形容小溪流本来的声音,侧重说明“十分响亮”。
清脆:形容小溪流在山谷里的回声,侧重说明“悦耳动听”。
3区别“漂浮”、“飘浮”和“飘拂”用法上的不同
4、 体会“跑、漂、游”三个动词的作用。
5、 重点体会:(1)小溪流唱着一首怎样的歌?(用词语概括)
活泼欢快、不知疲倦、勇往直前、乐观自信等
(2)能概括出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
6、根据要求写一段话:(见说写双通道)
《笋芽儿》
1、 主要内容:本课是一篇科学童话,讲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笋芽儿冲破一切障碍,由竹笋生长为竹子的经过。启迪学生要勇于锻炼,冲破阻碍,茁壮成长。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撒娇、央求、爱抚
“暖烘烘”在文中不是指温度高,而是指小笋芽被小草的话感动了。
3、 理解课文内容
(1) 笋芽儿长成竹子经历了怎样的生长过程?又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
春雨姑娘-----------雷公公-------------小草弟弟----------太阳公公
呼唤、滋润 呼唤 鼓励 照耀
苏醒萌芽 钻出地面 脱下笋壳 长成竹子
(2)“扭动身子”在文中前后意思的不同:前一句写出了笋芽儿的懒洋洋,后一句表现了笋芽儿摆脱束缚,勇敢向上。
4、积累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象声词:使文章内容表达上生动与活泼。
沙沙沙、轰隆隆、叽叽喳喳、
笋芽儿破土而出的动词:具有儿童的特质,充满了童趣。
揉揉、扭动、钻
5、背诵课文最后三节
《勤读》
1、 能熟练地背诵,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全文。
2、 准确解释:从、云、当、见、余、或、岁、苦渴无日
准确理解:“读书百遍,而义自现”的意思。
3、 文中“三余”具体指哪三余?说说你的三余又有哪些?
4、 搜集关于爱书、读书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爸爸和书》
1、主要内容:本文讲的是爸爸为了使“我”和姐姐成为热爱学习的人,在家里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为“我”买书的事。
2、正音:“缠 ”是翘舌音,“珍宝似的”中的“似”是翘舌音。
3、理解重点句子
(1)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
(爸爸喊着热泪的一番话,使我倍感书的来之不易,所以视书为珍宝一般。)
(2)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在说这番话的。
( 表现了在困境中的爸爸希望孩子成才的热切希望,以及面对懂事的孩子一份深深的感动。)
4、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综合练习1)
四年级
一、复习目标
(一)、基础知识方面
1、能利用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能根据拼音正确地写出已学过的汉字。
2、掌握本册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会规范地书写,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
3、,会运用部首、音序、数笔画查字法熟练地查字。
4、辨别同音字、形近字,进一步提高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5、掌握本册词语,理解词义,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
6、进一步掌握部分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掌握已学的成语;了解和认识一些常用的格言。
7、能够改写句子、修改病句和缩句;能正确使用一些常用的关联词。
8、进一步掌握学过的标点符号及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
(二)、阅读方面: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联想;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会阅读科普文章。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
二、复习内容:
主要包括本学期学的必学课文,8次习作训练和8个单元练习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
(1)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专用名词加上声母
(3)看拼音写字、词、句
(4)确定字的音序、音节等。
2、汉字 对于教学目标中规定的字要做到会读、会写、会组词。了解形声字的构造。能区分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书写时做到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掌握常见字的音、形、义;特别要了解多音字、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义。主要题型如:
(1)把字写得正确、端正、匀称
(2)改错别字
(3)确定字的部首,除部首外还有几画
(4)辨字组词
(5)多音字组词
(6)选择正确的字填空等。
3、词语 理解、掌握课文中规定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会辨析一些近义词的`反义词。能够理解多义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主要题型如:
(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2)照样子写词语
(3)根据意思写词语
(4)用词造句
(5) 找近义词或反义词
(6)选择恰当的词语
(7)辨别每组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词
(8)把可以搭配的词语用线条连起来等。
4、句子
(1)了解常见的句式(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双重否定句)及其作用。了解句式变换的几种形式(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变换);能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变换句式。
(2)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境中辨别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3)能用关联词语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列、转折、因果、条件、递进、选择、假设等)。
(4)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病句的类型主要是: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标点等)。
(5)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复习的时候,要讲清要求和方法。
5、标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要能结合语境,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特别要了解分号、引号、省略好号、破折号的作用。
(二)阅读
主要是: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1、课内阅读 落实背诵和默写 把背诵和默写的段落交给学生,让他们自我检查、相互检查,选择易错字、重点词语或中心词句进行按原文填空的练习。背诵与默写要使学生基本做到人人过关。
2、课外阅读
(三)写作
从习作的类型来看,有写记叙文,也有写应用文。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
三、复习方法
1、主要采用集中与个别相结合、集体与自主复习相结合的方法,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努力提高及格率;多让学生自主复习,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要多种方法交替使用,学生复习得轻松,效率又高。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3、善于利用教材。以课文为主,一是通过复习,对字词句的掌握,对课文的熟记,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二是通过复习,把方法转化为比较熟练的技能。如把略读课文变为精读课文,从中训练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方法,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和学习表达方法;把精读课文变为略读课文,复习搜索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4、阅读复习时,要把握每个单元的阅读重点,学生对已学的课文有些模糊,教师应帮助他们回忆一下课文和重点训练项目。
四、复习重点
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句子、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句子的常见几种句式的转变,并引导学生对句子的强化训练。阅读训练要侧重整体把握思想内容的能力和探究重点字词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文方面重点是:命题作文中的审题、选材、构思训练;材料作文中的围绕中心,重点发散训练;应用文中的格式训练等。
四年级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的复习计划【1】
一、复习目标
(一)、基础知识方面
1、能利用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能根据拼音正确地写出已学过的汉字。
2、掌握本册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会规范地书写,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
3、查字典,会运用部首、音序、数笔画查字法熟练地查字。
4、辨别同音字、形近字,进一步提高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5、掌握本册词语,理解词义,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
6、进一步掌握部分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掌握已学的成语;了解和认识一些常用的格言。
7、能够改写句子、修改病句和缩句;能正确使用一些常用的关联词。
8、进一步掌握学过的标点符号及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
(二)、阅读方面: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联想;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会阅读科普文章。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
二、复习内容:主要包括本学期学的必学课文,8次习作训练和8个单元练习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
2、汉字 对于教学目标中规定的字要做到会读、会写、会组词。了解形声字的构造。能区分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书写时做到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掌握常见字的音、形、义;特别要了解多音字、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义。主要题型如:(1)把字写得正确、端正、匀称(2)改错别字(3)确定字的部首,除部首外还有几画(4)辨字组词 (5)多音字组词(6)选择正确的字填空等。
3、词语 理解、掌握课文中规定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会辨析一些近义词的反义词。能够理解多义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主要题型如:(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2)照样子写词语(3)根据意思写词语(4)用词造句(5) 找近义词或反义词(6)选择恰当的词语(7)辨别每组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词(8)把可以搭配的词语用线条连起来等。
4、句子(1)了解常见的句式(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双重否定句)及其作用。了解句式变换的几种形式(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变换);能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变换句式。
(2)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境中辨别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3)能用关联词语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列、转折、因果、条件、递进、选择、假设等)。
(4)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病句的类型主要是: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标点等)。
(5)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复习的时候,要讲清要求和方法。
5、标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要能结合语境,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特别要了解分号、引号、省略好号、破折号的作用。
(二)阅读
主要是: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1、课内阅读 落实背诵和默写 把背诵和默写的段落交给学生,让他们自我检查、相互检查,选择易错字、重点词语或中心词句进行按原文填空的练习。背诵与默写要使学生基本做到人人过关。
2、课外阅读
(三)写作
从习作的类型来看,有写记叙文,也有写应用文。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
三、复习方法
1、主要采用集中与个别相结合、集体与自主复习相结合的方法,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努力提高及格率;多让学生自主复习,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要多种方法交替使用,学生复习得轻松,效率又高。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3、善于利用教材。以课文为主,一是通过复习,对字词句的掌握,对课文的熟记,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二是通过复习,把方法转化为比较熟练的技能。如把略读课文变为精读课文,从中训练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方法,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和学习表达方法;把精读课文变为略读课文,复习搜索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4、阅读复习时,要把握每个单元的阅读重点,学生对已学的课文有些模糊,教师应帮助他们回忆一下课文和重点训练项目。
四、复习重点
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句子、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句子的常见几种句式的转变,并引导学生对句子的强化训练。阅读训练要侧重整体把握思想内容的能力和探究重点字词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文方面重点是:命题作文中的“审题、选材、构思”训练;材料作文中的“围绕中心,重点发散”训练;应用文中的“格式”训练等。
五、复习中注意事项
1、教师本人要多参考教育教学
2、对照《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复习方法,结合学生以前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认真上好每一堂复习课。
3、减轻学生负担,让每一位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轻松、自如,没有压力。力争让他们真正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气氛中乐于复习、勇于复习、勤于复习。
六、复习时间安排
1、以课文为单位,抓住课文重点章节及课后习题,适当练习测验,加深学生的巩固与理解,分单元复习。(12月20日——12月31日)
2、以字、词、句、篇、习作为单位,以7个练习为重点,分门别类进行复习,适度练习测验,力争学生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实际问题。(1月3日——1 月7日)
3、 全面检测,查漏补缺,对全册教材的语文知识进行全面检测,用相关模拟测验题进行测验,找出学生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讲解,解决疑难问题。(1月10日——1月15日)
4、 学生自行进行复习,教师进行考前教育(仔细审题,认真答题,反复检查,独立完成)。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的复习计划【2】
一、复习目的
1. 带领学生梳理整册教材,复习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重、难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2. 查漏补缺,提优补差,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能有所收获。
二、复习重点
1. 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学过的词语,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能正确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 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和成语。
3. 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4. 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5.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要求:认真审题,正确选材,叙事完整,条理清楚。
三、复习方法
1. 单元复习和分类(写字、习作、阅读)相结合,两线交叉进行。
2. 采用竞赛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定期评选“复习之星”。
3. 每天对复习内容检测、评价及时总结。
四、复习具体安排:
复习内容、时间
复 习 要 求
一二单元(12.19-12.21)
1. 单元所有的生字词语会读会认会写。
2. 每一课要求会背诵的部分能熟练掌握,本册书中的古诗大部分会默写。
3. 每一单元的园地中的内容能掌握,特别是单元练习中的拓展部分。
三四单元(12.22-12.23)
五六单元(12.26-12.28)
七八单元(12.29-12.30)
各单元字词句段阅读及习作的具体内容
能辨析本册汉字中的音近字、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多义字。把握汉字的构字和表达特点。
1. 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部分好词佳句能运用在口头和书面语言里。
2. 能正确地搭配词语,加强积累课内、课外的生动的词语和成语。例:词语搭配、填量词、发现由反义词构成的词语、抄写文章中的四字词语。
句、文段
1、能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能并修改表达不完整的句子。
2、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特点,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具体,并能写常用的关联词。(因果,条件,假设)和比喻词写句子。
3、能概括文章每段话的主要意思及全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常用的构段方式以及文章的表达特点。、
4、能背诵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加强课外阅读。
会写记叙文、童话、书信等文体的作文,要求在400字以上,还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重点写下自己印象较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综合练习 模拟考试(01.03-01.06)
完成综合试卷并评讲。
五、复习注意的问题
1. 采用多种形式,避免题海战术;
2. 注重基础知识,提升学困生的的学习积极性;
3. 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困生,课堂上采取“1+1”的方式(成绩优秀的学生帮助学困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4. 争取家长的配合,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加强复习;
5. 劳逸结合,注意学生复习期间心理疏导,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