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励志句子1
1、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儿童有无抱负,这无关紧要,可成年人则不可胸无大志。——乔·吉·霍兰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5、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7、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8、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
9、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1、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
12、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13、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14、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15、读书不刻苦,不如种红薯。
读书励志句子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英国)培根
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学问,没有也不可能有欣赏能力文采和广博的学问。——赫尔芩
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胡适
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他整日忧心,青年学子不再读书,他的忧愁,后来证明没有白费他们都习惯,抬头四十五度,仰望天际想你的时候,你会不会也刚好正在想我。——几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选自:关于读书的名言
读书读得太多,反而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之徒。——卢棱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书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来的东西。——鲁迅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马克思
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创业者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马云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我从未知道过有什么苦恼是不能为一小时的读书所排遣的。——孟德斯鸠
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成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莫泊桑
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佚名
索取,只有在一个场合才能越多越好,那就是读书。——佚名
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佚名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佚名
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格言联璧》
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清诗铎·趁早歌》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增广贤文》
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当一个人只有很有限的时间供自己支配时,他自然会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管我怎么忙怎么累怎么不舒服,我总要抽出一些时间和我的儿子一块玩,一块读书。——甘地夫人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歌德
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有书读,这是幸福;没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没书读,这是苦恼。——莫耶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张之洞
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切斯特菲尔德
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1、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5、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6、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
9、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1、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3、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1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7、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越恒
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
22、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23、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唐·高适
24、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5、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
26、读书良有感,学剑惭非智。——唐·李益
27、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8、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2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30、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3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
33、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34、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3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3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8、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39、令伯支离晚读书,岂知词赋称相如。——唐·卢纶
40、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41、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42、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3、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47、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4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49、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
5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5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3、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54、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5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5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57、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5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61、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62、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6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
64、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6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66、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67、路漫漫其道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6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69、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7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1、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欧阳修
72、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7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
7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77、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唐·李颀
78、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79、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8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8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8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8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85、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8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8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88、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
89、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90、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9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92、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93、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94、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9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9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97、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杨继盛
98、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陆九渊
99、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100、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扩展:
关于读书见解的名言
1、读书,人才更加像人。——严文井
2、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5、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6、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7、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培根
8、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0、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11、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代·程端礼
12、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13、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14、新闻要适合直接感兴趣的人口味。——马克思
15、自己拼命学习的事会变成才能。——维基
16、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17、养子莫徒使;先教勤读书。——《对联集锦》
18、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19、虚心学习短变长,骄傲自满长变短——朝鲜
20、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陶宗仪
21、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22、对搞科学的人说来,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23、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法国)笛卡尔
2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5、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2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8、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拜伦
29、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30、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31、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
32、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3、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34、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郑板桥
35、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宋)黄庭坚
3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37、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38、读书足以恬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英国)培根
39、人并不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托尔斯泰
40、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
41、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泰戈尔
42、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43、早晨要撒你种,晚上也不要歇你手。——《旧约全书·付道书》
44、我读书总是以少为贵,从不贪多。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45、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罗丹艺术论》
46、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勤劳一日。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47、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4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9、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50、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伤害。——英国谚语
51、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冈察洛夫
52、多读书,读好书,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冰心
53、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54、书籍用得好的时候是最好的东西;滥用的时候,是最坏的东西之一。——爱默生
55、对自己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契诃夫
56、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57、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格言联璧》。
58、一本新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凯勒
59、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6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格言联璧》是古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通过格言的方式流传给后人,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其中的经典格言。
1、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2、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因循人似闲。人中常有余忙。
3、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4、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5、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6、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妄。
7、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8、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9、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尔。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10、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11、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12、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13、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14、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15、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16、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欧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17、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18、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19、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20、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21、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22、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23、心一模糊。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然。
24、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25、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观云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26、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27、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灾畲。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着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28、竭忠尽孝。谓之心。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29、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30、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31、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32、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33、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烈。是错到底。
34、喜来时一检点。怒来时一检点。怠惰时一检点。放肆时一检点。
35、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36、人性中不曾缺一物。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37、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天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38、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39、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40、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41、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42、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43、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44、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45、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46、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47、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独凛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48、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49、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50、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51、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52、静能制动。沈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5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54、喜怒哀乐而曰未发。是从人心直溯道心。要他存养。未发而曰喜怒哀乐。是从道心指出人心。要他省察。
55、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56、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
57、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58、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59、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60、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61、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62、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63、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64、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65、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直俭约。四者。切己良箴。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66、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灭。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67、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68、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69、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70、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人心如明镜。全体浑是光明。习染熏之而暗矣。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71、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功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功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72、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73、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74、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75、就性情上理会。则曰涵养。就念虑上提撕。则曰省察。就气质上销镕。则曰克治。
76、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道通。
77、颜子四勿。要收入来。闲存工夫。制外以养中也。孟子四端。要扩充去。格致工夫。推近以暨远也。
78、一庭之内。自有至乐。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79、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80、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神则疲而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