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良言值千金的格言 正文

良言值千金的格言

时间:2025-05-14 09:11:46

1、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2、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3、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4、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5、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6、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7、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8、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9、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10、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11、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12、情生智隔。

13、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14、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15、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16、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17、啡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18、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19、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20、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21、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22、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23、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24、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25、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26、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27、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28、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29、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30、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31、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32、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33、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34、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3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36、择善人而交, 择善书而读, 择善言而听, 择善行而从。

37、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转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38、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39、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0、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41、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42、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43、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44、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45、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46、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47、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48、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49、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50、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51、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52、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53、“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54、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55、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56、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57、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58、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59、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60、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61、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62、“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63、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64、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汪国真

65、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 ——三毛

66、为别人尽最大的力量,最后就是为自己尽最大的力量。——罗斯金

67、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68、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69、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金缨

70、美好的东西时常是由于它是真诚的。 ——罗兰

71、可怕的还不是孤独和寂寞,而是你不得不同你不愿意交往的人打交道。 ——何怀宏

7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7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4、众人拾柴火焰高。

75、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朋友是天,朋友是地,朋友多了顶天立地,朋友是风,朋友是雨,朋友多了呼风唤雨。

76、朋友是财富,健康是本钱。

77、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

7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6、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9、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10、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

1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12、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13、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1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7、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1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19、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论语)

20、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21、识时务者为俊杰。(孔子)

2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2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4、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2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2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27、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2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29、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3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3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3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34、朝闻道,夕可死矣。(孔子)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3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37、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38、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39、、士可杀不可辱。(孔子)

40、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4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42、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4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44、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

4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4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4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49、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50、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51、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5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5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5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5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57、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58、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59、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60、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

6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62、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6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64、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65、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6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67、吾日参省吾身。(曾子)

68、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6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7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7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7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7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74、三思而后行。—《论语》

7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6、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77、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7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7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80、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81、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语)

82、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8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8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8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86、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8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88、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89、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9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9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9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9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9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9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96、知耻近乎勇。—《中庸》

9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9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99、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00、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101、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0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0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

104、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10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06、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10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108、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10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110、听其言,观其行。(论语)

1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1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1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