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3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一份信心,一份努力,一份成功;十分信心,十分努力,十分成功。
3、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休。
4、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达尔文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6、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
9、十年寒窗磨一剑,是非成败在今朝。
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11、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12、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13、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斯特洛夫斯基
14、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
15、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16、卧薪尝胆,尝破茧而触痛。破釜沉舟,圆金色六月梦。
17、盛年不重来,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9、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绩。
20、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马蒂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培养人格,人格影响命运。”妈妈经常用这句话敲打我,但我一直不完全明白。直到经历过一件事,才让我有了深刻的体会。
那是2009年春节的一天,我们探亲完毕,要乘坐火车从奶奶家返自己家,早上6点爸爸从火车站的窗口随便买了趟时间最近的过路车票。因为是春运期间,车上本来就已经超员,我们是被后面的'人硬推上去的。车厢里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我们被夹在车厢的连接处,我的脚还被别人的大箱子给卡住了无法挪动,先是很疼,然后很快就没有知觉了。我哇哇大哭也无济于事,因为车厢里被挤得水泄不通。而且长途列车里又脏又臭又乱,气味让人恶心极了。我很委屈,心里一直抱怨爸爸怎么不提前做好出行准备。回想生活中的爸爸,更多的时候就是凭感觉做事情,走哪儿算哪儿,所以他做事常常事倍功半。那次我可是领教了。
而妈妈不同的是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无论事情大小,都会做好准备工作。记得每次她带我出远门,都会做好详实的安排——无论是乘车、住宿、用餐,还是为我特别准备的生活、急救用品,还是当地的天气、人文、习俗,以至出租车的交班时间等等,都会一样不差的打听清楚、落实妥当,所以我的旅程一直都是舒适、轻松、愉悦的。
我想,这应该是源于妈妈长久以来形成的良好习惯——事前充分的准备,才能让事情的发展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并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很多人都很尊重妈妈,欣赏她的做事风格。我想这也就是她事业顺利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