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2、 不渴望能够一跃千里,只希望每天能够前进一步。
3、 成功包含着黄连与蜂蜜,黄连在成功前吞咽,蜂蜜在成功后品尝。
4、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5、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幺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6、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7、
8、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9、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10、 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11、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12、 人生没有失败,自信创造精彩。
13、 做无悔事,无悔做事,做事无悔。
14、 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15、 战胜别人,先要战胜自己。
16、 时间对每个人是公平的。我们应抓紧时间,努力把握住每一个今天,在今天尽量多做实事,使今天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17、 自己不会的题目,去看了别人的一会儿就会忘记,但如果是自己思考出来的,就会记得很牢、
18、 知识很宝贵,就好像是金矿。学好知识,掌握好本领,会对我终身有益。
19、 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就要努力加拼搏,更重要的是不轻易气馁,才能取得成功。
20、 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21、 一个高傲的人永远成不了大事,一个卑微的人亦是永远成不了大事。
22、 东方初阳绽希望,里外热情禁不住。中国振兴需奋勇,学海无涯终报国。
23、 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
24、 不渴望能够一跃千里,只希望每天能够前进一步。
25、 莫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机会。
26、 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是一个诚实的还贷者也无法还清。
27、 打盹会做梦,学习会圆梦。
28、 纵使黑暗吞噬了一切,希望还可以重新点燃。
29、 将规范修炼成一个习惯,把认真内化成一种性格,用恒心转化为一种动力。
30、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来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31、 不读书则愚,不思考则浅,不多练则生,不巧用则钝。
32、生命力顽强的种子,从不对瘠土唱诅咒的歌。
33、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34、如果缺少破土面出并与风雪拚搏的勇气,种子的前途并不比落叶美妙一分。
35、如果为了安全而不和大海在一起,船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36、实干家在沙漠里也能开垦出绿洲,懒惰者在沃野上也不会获得丰收。
37、世上所有美好的感情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桩高尚的行动。
1、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2、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3、有福之人是那些抱有美好的企盼从而灵魂得到真正满足的人。
4、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
5、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
6、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7、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8、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9、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10、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11、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12、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13、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14、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
15、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并去实践它。
16、失败缘于忽视细处,成功始于重视小事。
17、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18、千万人的失败,都有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尚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
19、痛苦是性格的催化剂,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仁者更仁,暴者更暴,智者更智,愚者更愚。
20、如果我们做与不做都会有人笑,如果做不好与做得好还会有人笑,那么我们索性就做得更好,来给人笑吧!
21、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评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22、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23、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24、投资知识是明智的,投资网络中的知识就更加明智。
25、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方能收获别人所得不到的收获。
26、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27、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28、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9、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
30、世上之所以有矢志不渝的爱情,忠肝义胆的气概,皆因为时间相当短暂,方支撑得了,久病床前无孝子,旷日持久不容易,一切事物之美好在于“没时间变坏”。
31、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32、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
33、知识给人重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称量重量。
34、成功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35、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的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能应付未来的唯一方法。
36、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37、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
38、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39、伟大的事业不是靠力气速度和身体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识的力量完成的。
40、肉体是精神居住的花园,意志则是这个花园的园丁。意志既能使肉体“贫瘠”下去,又能用勤劳使它“肥沃”起来。
有关勤学劝学的名言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5、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 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席慕蓉
名人勤学的故事
孔子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车胤囊萤夜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
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
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司马光警枕
玄奘苦学佛法。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