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关于宽容的格言和道理 正文

关于宽容的格言和道理

时间:2025-05-15 05:04:20

1、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2、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3、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薛日宣

4、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爱因斯坦

5、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

6、人本该是有良心的,就连最残酷的心也会有宽恕他人的短暂、美好的记忆。——(捷)塞弗尔特《泪城》

7、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清)金缨《格言联壁》

8、学会宽容,世界会变的更加广阔;忘却计较,人生才会永远快乐。

9、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刘隗列传》

10、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薛日宣

11、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结果是甜蜜的'。——法。卢梭

12、忍耐记心间,烦恼不沾边。──中国谚语

13、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

14、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15、人类需要宽容,而懒惰、无知、自私就不会有宽容!个人的不宽容,不会制造监狱,也没有刽子手;而官方的不宽容,一旦发起脾气,便可以置无辜人于死地,也从不做任何反悔补救的事。

16、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17、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西拉斯

18、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19、能容小人,方成君子。──[明]冯梦龙《增广智囊补》

20、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21、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中国谚语

22、能下人,故其心虚;其心虚,故所广取;所广取,故其人愈高。——(明)李 贽《焚书·高言说》

23、仁者爱万物。──《史记·赵世家》

24、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

2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于仞,无欲则刚。

26、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27、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汉]刘向《新序·节士》

28、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29、君子浩海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佚名

30、气馁者自画,量狭者易盈。──[明]朱之瑜《朱舜水集·恭敏》

我宽恕你,你便原谅我,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英国诗人)布莱克

没有什么人比那些不能容忍别人错误的人更经常犯错误的。——(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

要求别人宽恕、自己过失的人,自己也应当这样对待别人,这才是合乎情理的。——(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残酷地批评自己,无限地宽恕别人,这才有进步。——(中国作家)叶紫

说"我能原谅,但我忘不了",是"我不能原谅"的另一种说法。——(美国作家)比彻

由宽大平和之中认识这世界的可爱和可颂赞之处,才不辜负这难得的一生。——(中国作家)罗兰

宽恕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一种崇高的美德,绝不是你所能控制,所能左右的。——(英国作家)狄更斯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波斯诗人)萨迪

能宽恕别人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能将别人的错误忘得一干二净那就更好。——(英国诗人)勃朗宁

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

宽恕人家阳之能宽恕的,是一种高贵的行为。——(英国戏剧家

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华兹华斯)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宽容要么对人有益,要么对人有害(伯克)

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

宽容产生的道德上的震动比责罚产生的要强烈得多。——(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宽恕和受宽恕的难以言喻的快乐,是连神明都会为之羡慕的极大乐事。——(美国作家)哈伯德

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要有耐心和公正的容忍。——(美国学者)房龙

当你宽容别人的时候,你就不会感到自己和别人站在敌对的位置。——(中国作家)罗兰

江海不与坎井争期宵,雷霆不与蛙蚓斗其声。——(中国古代学者)刘基

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西拉斯)

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明·薛宣)

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 持其个性(叔本华)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左传〉

宽猛相济,恩威并重

宽猛相济能成事

宽而栗,严而温〈淮南子〉

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海尔普斯)

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威廉·詹姆斯)

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西德尼·史密斯)

诚挚地宽恕,再把它忘记(英国)

宽宥是人性的,而忘却是神性的(詹姆斯·格兰)

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最不宽容(贝尔奈)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宽容的名言

1、开诚心,布大度,宽容的名言。──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

2、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清]金缨《格言联壁》

3、量大好做事,树大好遮阴。──中国谚语

4、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5、人非尧舜,谁能尽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6、关公放了曹丞相,丈夫要有容人量。──中国谚语

7、与人为善就是善于宽谅。──[美]弗罗斯特《新罕布什尔》

8、忍耐记心间,烦恼不沾边。──中国谚语

9、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中国谚语

10、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清]金缨《格言联壁》

11、圣人贵宽,而世人贱众。──[汉]陆贾《新语·术事》

12、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三国]曹植《当欲游南山行》

13、忍一句,息一怒,忍一事,少一事。──中国谚语

14、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15、人本该是有良心的,就连最残酷的心也会有宽恕他人的短暂、美好的记忆。──[捷]塞弗尔特《泪城》

16、多宽恕别人,少宽恕自己。──中国谚语

17、宽恕一个敌人要比宽恕一个朋友容易,名人名言大全《宽容的名言》。──[英]布菜克《耶鲁撒冷》

18、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尚书·周书·君陈》

19、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古今楹联类篡》

20、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宋]善棋道人《绝句》

21、仁者爱万物。──《史记·赵世家》

22、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汉]刘向《新序·节士》

23、气馁者自画,量狭者易盈。──[明]朱之瑜《朱舜水集·恭敏》

24、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宋朝事实类苑·祖宗圣训》

25、恶人胆大,小人气大,君子量大。──中国谚语

26、不会宽容别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俄]屠格涅夫《罗亭》

27、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中国谚语

28、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秦]李斯《谏逐客书》

29、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刘隗列传》

30、能容小人,方成君子。──[明]冯梦龙《增广智囊补》

事例一:六尺巷传奇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事例二: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事例三:将相和传奇

公元279年旧中国时代,赵国的蔺相如守完壁归赵,立了大功,拜为上卿,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自恃功高,很不服气,扬言要羞辱他。蔺相如听到廉颇的话,常常称病不上朝,不跟廉颇争位。有时蔺相如坐车外出,碰见廉颇就赶紧避开。门客以为他胆小怕事。蔺相如说:“秦王那么厉害,我都不怕,难道还怕廉颇?我考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入侵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如今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势必削弱抵御外敌的力量。我之所以躲避廉将军,是先男家之急而后私仇啊!”这话传到廉颇耳中,廉颇很觉惭愧,便袒衣露体,负荆登门请罪。说:“我粗野低贱,志量浅狭,开罪于相国,相国能如此宽容,我死不足以赎罪。”于是将相重归于好,成了生死之交。

事例四:千金之交

有个“”的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管仲与鲍叔的故事。管、鲍二人少小相识,后来合伙经商,管仲总是要从中多占一些便宜,鲍叔不以他为贪,知他是家贫的缘故。此后,管仲出了不少馊主意,几乎使生意做不下去了,鲍叔也不认为他蠢,而认为是没有遇上好时机。后来鲍、管二人分别投奔齐国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门下,小白胜而纠死。管仲跟着倒霉被囚。鲍叔不以胜者自旌,反而力荐管仲于齐桓公(小白),也不计较自己会处在管仲之下。桓公果然拜管仲为相,治理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主。管仲后来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事例五: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事例六:楚庄绝缨

某天,楚庄王宴请文武百官,席间,他让自己宠爱的许姬给大臣敬酒助兴。一阵风将大厅内的烛火吹灭,黑暗中许姬感到有人拉住她的手。许姬恼怒中顺手扯断了那人帽子上的缨饰,悄悄告诉了楚庄王,要惩罚这个大臣。楚庄王却下令暂缓点灯,并要求群臣全部拽断帽子上的缨饰,尽情狂欢,只字未提此事。次年,楚国与郑国交战,副将唐狻出生入死,为大败郑军立下战功。楚庄王要重赏唐狻,唐狻跪倒在地,说战场上置生死于度外,实乃报答楚庄王昔日“绝缨掩过”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