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格言警句-学佛网 正文

格言警句-学佛网

时间:2025-05-19 03:55:56

1.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3.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观念,不要使错误的观念落入我们生死的坑道里面,那是很危险的。

4.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5.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6.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7.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只因为你自己的内心,放不下。

8.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9.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0.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1.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12.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13.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14.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15. 如果不是拿无言的诚恳和慈悲的香油,任何东西都无法将伤口的毒针拔掉。你为什么让自己对别人的恶念、忘恩、嫉妒、狡猾而感到气愤呢?争吵、轻蔑、处罚都不能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抹去这一切,反而善待他们,「善行」是让我们息怒的方法。

16.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7. 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18. 心中仅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声音。

19. 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20.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21. 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痴。

22.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23. 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24. 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烦恼什么?

25.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6.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27.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8. 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看众生的过错,永远污染你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

29.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30.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31.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32.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33.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34.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盗窃罪一样。

35.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36. 你认命比抱怨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37.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38. 被人非谤的时候,可以这样想:至尊的佛陀,当年也饱受非谤呢,你算老几?

39.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40.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41. 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42.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43.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准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44. 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茁壮。

45. 与其你去排斥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46. 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47. 默默地关怀和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48. 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49.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50.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痴,而带来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下面是关于佛家经典语录50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2、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3、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4、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5、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6、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7、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8、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9、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10、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11、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12、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13、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14、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15、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16、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7、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18、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19、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20、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21、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22、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23、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24、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25、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26、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27、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28、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29、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30、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31、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32、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33、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34、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35、佛法就是解脱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卧都是修行,工作、学习都是修行,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地认真修。

36、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37、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38、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39、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40、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41、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42、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43、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44、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45、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6、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7、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48、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49、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50、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1、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2、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3、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4、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5、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6、下下人有上上智。

7、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8、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9、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八大人觉经》

10、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11、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12、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13、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14、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佛说十善业道经》

15、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16、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17、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18、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19、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佛说十善业道经》

20、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21、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22、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佛说十善业道经》

23、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24、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25、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26、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7、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28、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佛说十善业道经》

29、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30、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31、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此中何法。名为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32、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33、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34、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35、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36、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八大人觉经》

37、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38、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39、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40、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

41、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42、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43、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44、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45、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佛说十善业道经》

46、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47、佛法是不二之法。

4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9、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50、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51、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52、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

53、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54、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55、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