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讲话稿1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新的一周又开始了!天气也渐渐地变冷了,同学们都换上了厚厚的衣服。大家都知道衣服可以抵御寒冷,温暖人的身体,那咱们的心由什么来温暖呢?
当我们离开寝室笑脸迎人时,我们甜甜的微笑就能温暖失落人心;当有同学失落无助时,你呆在他身边默默地陪伴或者说句肯定的话,就能温暖人心;当我们有秩序的进入食堂,双手接过热腾腾的饭菜,并真诚的向厨房的阿姨们鞠躬说:“谢谢阿姨”时,就能温暖人心;当我们洗漱后,把物品放回原处,摆放整齐,不给别人添麻烦时,就能温暖人心;当有客人到学校访问时候,我们能立刻冲到大门口,鞠躬说:“叔叔阿姨,你们一路辛苦了。”并热情地帮人拿行李,主动带着客人参观我们的学校时,这一刻就能温暖人心。可见,真正能打动别人的并非宏伟的志向,而是生活中的点点小事,大家的一举一动,当咱们把生活、学习落实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上时,就是在力行《弟子规》,真正做到讲文明,重细节,久而久之,定能把我们有棱有角的心性,磨得像鹅卵头一样光滑、圆润。
《道德经》上有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都有哪些特点呢?第一、谦虚,它能屈就下,谦卑到极处,走到哪里随方就圆,处处包容别人,配合别人,所以水才能托起万物,利益大家。第二个特点是它很干净,我们洗澡、洗衣服、做清洁都离不开它,这是因为它把脏东西全带走了,咱门做人也要像水一样,谦卑温和,并且走到哪里,干净到哪里,真正做到一个能管住自己,爱护包容他人的学生。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当我们发现别人身上有自己不具备的优点时,咱门应通过观察、反思和模仿,慢慢地我身上也同样具备别人的优点;当看见别人不好的言行时,我们不应一味地排斥、指责,甚至当众揭发他不善的行为,应该反观自己,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犯他这样类似的问题。久而久之,你对善恶是非的判断能力就会越来越强,知道什么是自己该多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事。如果我们都像曾子那样“吾日三省吾身。”随时随地地反省自己的内心,那同学们离圣贤君子的德行就不远了。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健康快乐地成长!
晨会讲话稿2
时间飞逝,突然发觉已经在营业部开晨会已经两个月了。虽然很多人觉得每天的晨会内容都大同小异,但是我却发现了我们晨会工作的闪光点,让我感触很多也学习很多。
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上八点钟,在我们营业室大厅就两列纵队整齐的站好,我们每个人都穿着干净整洁的行服,期待着每天晨会的开始。从报数,仪容仪表自检,昨日重点及今日通知再到最后的互动环节,在这短暂紧凑的时间里,我们凝聚的力量,团结了同事,
让客户经理参与每天的晨会,是一项新鲜的事情,在我原来工作的银行根本是无所想象的事,但是参与我们营业部的晨会,真的给我很深的感触,让我感受了他们年轻柜员的朝气和蓬勃,以及他们在工作的坚持和不懈,这些都是我们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同事比较懈怠的部分。重点是,在开晨会的时候,我们与柜员岗的同事多了很多的交流和接触,让他们了解了我们的工作岗位及职责,也更加体谅了他们工作
这样的晨会让我们振幅
晨会讲话稿3
早上好!
今天老师和大家交流一个话题:如何做一个高雅的人。
前天,有个家长很骄傲的跟我说一件事,他说,前段时间天气比较冷,有一天早上他准备出门的时候,突然接到女儿给他发的一条短信,爸,天气比较凉,出门时记得多穿一件衣服。当时啊,这个父亲感动得热泪盈眶。是啊,这虽是一件小事,但这件小事却反映了一个孩子对父亲的孝敬之前。女儿以优雅的姿态感恩生她养她的父母亲。
这是一种德,实实在在地美德,我们绝大多数同学都在践行这种美德。老师始终相信,一个品德高尚,谦逊有礼,勤奋刻苦的人,一定是最优雅的,也必定是最优秀的,即使一些客观因素造成他现在的成绩暂时落后,但绝挡不住他成功的脚步。然而,也有少部分同学,平时不注重个人修为,从早到晚都在抱怨,抱怨学习压力大,抱怨学校条件艰苦,抱怨同学不帮助自己,抱怨家长、老师不理解自己,甚至出现冒犯家长,顶撞老师的不雅行为,这些同学啊,平时没有好好地审视自己,他们忘了身为一名高中生应有的`优雅。
孔子言,不知礼,无以立,真正的优雅是自我的严格要求。如果我们不严格要求自己,轻礼轻言,放纵自己的行为,势必引起他人的反感,厌恶,甚至痛恨。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一定会屡遭挫折,何来立身之说?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有一个福袋,福气的福,口袋的袋,你往里面装什么,你就会收获什么,脾气一来,福气就会走。一个优雅的人,就是一个能控制自己不良情绪的人,用嘴冒犯人、顶撞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也是最不雅的行为。一个能控制住自己不良情绪的人,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强大。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学说话,我觉得,也有必要花一定的时间来学会闭嘴。说,是一种能力;不说,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优雅。
优雅的人,无论他身处何时何地,都会散发出迷人的品质,比如态度温和谦卑,举止文雅不造作,性格开朗不浮躁,穿着得体不浮华。他从来不会伤及你的自尊,懂得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时时刻刻都以优雅的言行来规范自己。
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做一个有风度、有品位、有修养、有内涵、有品质的人,做一个由内而外散发出巨大魅力的优雅的人。孔子有一段话,我把这段话摘抄下来念
晨会讲话稿4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
新的学期,新的希望,新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学期开始了,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满怀信心走向成功。怎样争取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呢?在这里,我向同学们提议:
第一,树立一个信心:我能行、我很棒、我优秀。
自信心对我们的学习很重要。我们读书学习,需要有决心、有信心、有行动。例如在昨天初三同学的体育中考中很多同学因为树立了一个自信心,考试都超常发挥,个别还获得满分。
第二,创立一种学风:认真、勤奋、刻苦、求是。
新学期开始,我们要在全校创立一种优良的学习风气。
凡事从“认真”开始,认认真真地读书,认认真真地上课,认认真真地做作业。学业成功的过程离不开勤奋和刻苦。“天才出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劲,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格言说的都是这个道理。这学期中高一的同学进步很大,认真、勤奋、刻苦、求是慢慢的从一些同学身上体现出来了,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第三,培养一个习惯:自觉。
学业进步,贵在自觉。我们要在老师的指引下,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同学们要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第四,创设一个安全、稳定、文明、有序的环境。
每个班级都是学校的缩影,每个学生都代表学校的形象,每寸校园都代表学校面貌,同学们要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在校园内不乱丢杂物;不欺负小同学;在校外遵守交通规则;不进
同学们,新学期你们的父母在关注着你们;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在祝福你们。今天我们要将新学期视为一个新的起点,以全新的
最后预祝同学们在新的学期学习进步、健康快乐的成长!祝全体老师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家庭幸福!谢谢大家。
晨会讲话稿5
同学们,老师们:
早上好!
21世纪,可谓挑战与机遇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它在给我们带来许多美好憧憬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难题,其中首要便是环境问题。
当各界人士积极投身于环保活动中时,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怎能置之度外?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创建绿色校园是我们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记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么一段话:“薄情会产生冷漠,冷漠会产生自私自利,而自私自利则是残酷无情之源。为了防止薄情的滋生,孩子们要学会真诚地关怀、惦念、怜惜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的东西,并设法去保护它们免遭灾难,那么这个孩子待人也不会冷酷无情。”
是的,其实,着眼于人的修养,才是营造绿色校园的意义所在。看着那娇嫩的小花小草,你忍心摧残它吗?当你随意吐下一口痰时,也吐掉了你的修养,而你随手扔下了垃圾的同时,也丢掉了你的品行。请不要小看校园,校园是个小社会,如果同学们在有管理的校园中都不能做到保护环境,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又能有什么大作为呢?凡事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爱护校园环境做起。一片纸,我们捡起;一滴水,我们节约;一堆垃圾,我们打扫……或许不能做到完美,但尽善尽美还是可以的,对吗?
同学们,环保意识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切实地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心系全球,着眼身边,立足校园。创建绿色校园,不仅要有绿色的校园环境,同样还需要绿色的校园文化,同学之间坦诚相待,相互帮助,用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明、绿色为我们的理念。我们要向社会证明,我们是高素质的一代。文明的学校由文明的学生支撑,文明的学生用文明的行为展现。“行胜于言”让我们构建和谐的绿色校园!
不要后悔,无论怎样不要后悔,后悔的情绪比你所做错的事更可怕,因为这会摧毁你的自信。下面是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4、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5、生命有限,学问无涯。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8、井底之蛙,所见太小。
9、好事多做,恶事莫为。
10、听不如看,看不如干。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1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3、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14、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15、知识无底,学海无涯。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闻而不审,不若无闻。
18、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9、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20、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2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22、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23、囫囵吞枣,不辨滋味。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附:座右铭的意义与形式
铭文样式之一。铭原指镂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记功颂德传扬于后世。《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座右铭由来于此。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每个人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座右铭是恪守这一原则的较常见的形式。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座右铭是铭的一种。铭,(就其名词的属性而言),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解释:
(1)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
(2)警惕自己的文字。
第一层含义的铭,如唐代大文豪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宋代文学大师苏轼的《三槐堂铭》以及王安石的《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军墓志铭》……等等,属于此类范畴,这些精典的铭文,不仅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为中国古代的散文增添了魅力,更以其朴实的语言、深沉的情感,感动无数后人。
而第二层含义的铭,既:“警惕自己的文字”的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座右铭”,其体裁或文或联,其文字有长有短,大是起着
然而,作为铭的一钟,最早的座右铭并非文字,而是一种物品,既“物铭”:相传,在春秋时,齐人为死去的齐桓公修了一座庙。里面摆放一个装酒的器皿,叫欹器。一次,孔子与学生拜庙时,对学生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还会倾斜。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右边,用来警示自己不可骄傲自满。”——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最早的座右铭,就是这种叫 “欹器”的酒器。
历史的长河流到了今天,“座右铭”由最初的欹器、之后的金属镂刻……到今天的文字,其间演变的诸多“式样”颇多耐人寻味、其蕴涵的警示意义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注释:东汉书法家崔瑗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起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文体的一种)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
座右铭一般包括三种形式:①自题;②是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③一是请人题。座右铭多置于人们能常见的地方,以时刻提醒自己。较常见的或贴在屋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有的则贴在桌上。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3、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4、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6、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7、不学礼,无以立。
18、朝闻道,夕死可矣。
19、小不忍则乱大谋。
2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2、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5、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7、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8、过,则匆惮改。
2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0、不迁怒,不二过。
3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6、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8、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40、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4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3、吾日三省吾身。
44、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46、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4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49、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5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5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5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55、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57、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5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拓展阅读:孔子人物轶事
义利之辩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 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 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 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 师襄学鼓琴。曲名是《 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孔子相师
《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以后《史》、《志》有关章节都有记载。据《史记》记载,甘罗十二岁拜丞相时,还拿项橐作比喻,说服文信侯吕不韦让自己出使赵国。南宋大儒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劝诸后生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盖出于此
实验欹器
《 荀子· 宥坐》记载“孔子观于 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日:‘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样,劝说、勉励的意思,坐同座。古时候的人没有桌椅,只能坐地上,公元前面是案几。常用的物品放在右边,所以,座位右边是经常关注的地方。宥坐即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个特点:空虚时只能歪斜地放着,即“虚则欹”;当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就是“中则正”;但注水又不可太满,水太多了,它又会自动侧翻倒,把水都倒了出来,这就是“满则覆”。欹器是对它的俗称,当人们利用它的特性赋予了文化内涵后,又送它一个雅号叫宥坐。
藏书始祖
孔子于68岁返回鲁国,开始整理图书典籍。尤其是在晚年,主要精力是用在校勘、整理典籍方面,孔子是中国最早的图书整理者,相传他整理《 诗经》、《 尚书》等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 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孔子在整理文献中,创立了揭示文献“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目录学方法。为《诗》、《书》作序,或附于书后,或临于书首,或另出单行,这在揭示文献的内容上起重要作用。孔子整理图书所定的《 六艺》,对汉代 刘向、 刘歆父子在《 别录》、《 七略》书目分类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向他提建议,“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矣”。孔子通过国家的藏书,了解了虞、夏、商、周四代的典章制度和历史。他所收藏的图书主要以《诗》、《书》、《礼》、《乐》、《春秋》等。《公羊解诂》载孔子“使子夏等十四人救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说明在编定《六经》时,广泛搜集各国典籍。故后,“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