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
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刚才我们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三次军事化会操励志展演,同学们用整齐的步伐、洪亮的'声音、展示了班级团队的风貌体现了我校学生的青春风采。
每月一次军事化会操励志展演是励志教育七项系列活动之一,从排队上下楼、进入会场到结束的坐姿、队列队形、宣誓等全方位综合性的流程,每一环节、每一个动作最能亮出每个学生的永不言败的精神、时不我待的劲头、蓬勃向上的朝气、团结一心的神态,展示出班级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下面我对我们的跑操提几点要求:
1。坐姿、站姿要端正:
集合站队,每个同学前后间隔30厘米、左右20厘米班级间隔50厘米,前后左右对齐,保持立正姿势。
坐在凳子上腰挺直、双手放在膝盖上,正确的坐姿不仅心中的杂念慢慢的减少,可以使自己内心平静,还可以增强自己的团队意识、纪律意识。
2、跑操要有力度
整个跑步全过程,每班四路纵队,跑步过程中力度要体现在学生跑步时脚步的掷地有力上。让每一次摆背,每一个身姿,每一个眼神都充满能量,展示出本班级是一支一直无坚不摧、勇于拼搏的队伍
3、跑操要有响度
响度展示的是跑操时响彻云霄、气贯长虹的宏亮口号,彰显了中学生的豪气、底气、大气和霸气,呼喊口号的响度高昂能体现同学们意志品质上坚毅刚强、精神状态上热情奔放。同学们要让这种呐喊成为学习生活“苦”的释怀与
希望各班级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平时的课间跑操中要努力做到到学生队列整齐、步伐统一、口号响亮、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分展现二中人的精、气、神的高度合一。使跑操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体育锻炼活动,而且成为一项提升校园精神文化的集体励志活动;通过跑操激发我们的斗志,燃烧青春的激情,展示我们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壮志。并将这种精神意志渗透到学习和生活中,争取其他方面更大的成绩。
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为国家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彪炳青史。他不仅为中国人民所敬仰,同样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他敏捷机智和人格魅力可以说,无处不在。
1.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2.中国人几乎占世界人口的1/4 。这样大的国家,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经济上不能有较快的发展,那我们就对不住世界人民,也对不住我们的祖宗。
3.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4.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5.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好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相辅而行。
6.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
7.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8.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
9.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
10.今天的现实是不够美满的,但是美满的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
11.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12.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遮掩错误就是躲避真理!
13.一帆风顺是不能磨练人的。
14.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15.我们国家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
16.要大家讲真话,首先要领导上喜欢听真话,反对说假话。
17.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是老实人才能经得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18.青年人没有不栽几个跟头的,没有不碰几个钉子的。碰了钉子以后,不要气馁。
19.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
20.我们的下一代,总是要把自己摆在劳苦大众一起,要能够吃得起苦。因为我们的革命精神,就是从吃苦中得来的。
周恩来
1、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是老实人才能经得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2、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
3、我们这一辈子和这一个时代的人多付出一点代价,是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幸福。
4、学生读书目的是担负并实现"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
5、我们在死难的烈士前面,不需要流泪的悲哀,而需要更痛切更坚决地继续着死难烈士的遗志,踏着死难烈士的血迹,一直向前努力,一直向前斗争!
6、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
7、中国人几乎占世界人口的1/4。这样大的国家,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经济上不能有较快的发展,那我们就对不住世界人民,也对不住我们的祖宗。
8、一帆风顺是不能磨练人的。
9、今天的现实是不够美满的,但是美满的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
10、我们的下一代,总是要把自己摆在劳苦大众一起,要能够吃得起苦。因为我们的革命精神,就是从吃苦中得来的!
11、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不懂决不要装懂,但是必须由不懂变为懂。
12、不尊重科学,就会瞎指挥。
13、要大家讲真话,首先要领导上喜欢听真话,反对说假话。
14、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15、人总是容易看到人家的短处,看到自己的长处。应该反过来,多看人家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这样不仅能使自己进步,也能帮助别人进步。
16、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17、为革命奋斗的历史,别人是抹煞不了的,除非自己毁掉它。
18、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
19、民主集中制是我们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
20、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若不强大起来,不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就要受帝国主义的欺侮。
21、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
22、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23、周恩来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
24、根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是可以实现和平共处的。
25、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应该更重视统一战线问题。
26、我们对各民族既要平等,又要使大家繁荣。各民族繁荣是我们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
27、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28、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 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29、"有错误要逢人便讲,既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又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
30、"写书,就写自己一生中的错误";"有错误逢人便讲",这是多么坦白的襟怀,多么高尚的品格。
1、《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2、《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是中国古代的最著名中国军事著作之一,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为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孙膑兵法》是在《孙子兵法》和《吴子》等兵书的基础上,对先秦军事思想有所发展,如“战胜而强立”、“事备而后动”、“胜不可一”等主张,对后世军事家影响甚大。
3、《吴子兵法》
《吴子》是一部重要的兵家著作,由战国名将吴起著。吴起是卫国人,曾以曾参为师,善用兵,兵家的代表人物,后世将他和孙子连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据《汉书》记载,《吴子》起初有48篇。现在仅存6篇18条,计3000余字。该书的主要谋略思想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一方面强调,必须在国家和军队内部实现协调和统一才能对外用兵,另一方面强调必须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4、《六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六韬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5、《尉缭子》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列《武经七书》之一。关于该书的真伪、作者、成书年代和书的'归类,历来争议颇多。《尉缭子》从人性论的视角考察了人的心理,提出了不少精辟治国思想,提倡正义战争,反对不义之战,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兵书遗产。
6、《司马兵法》
《司马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的礼类,称《军礼司马法》,共计155篇,是我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司马兵法》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其并非一人所撰,是由姜太公所撰,姜太公死后,又有数人重新编撰,成为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司马兵法》,受到历代兵家及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司马兵法》阐述战争目的在于安民止战,并以夏、商、周三代议例设天子统帅军队、军队内部制订爵位阶级、严肃军纪、善于用众。
7、《太白阴经》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又称《太白阴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综合性的道家军事著作。中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杀伐,因此多用来比喻军事,《太白阴经》的名称由此而来,作者为唐朝的李筌。该书内容较为丰富,它强调战争胜败决定于人谋而不靠阴阳鬼神;士兵之勇怯取决于刑赏;战争的胜利取决于君主的“仁义”以及国家的富强等。
8、《虎钤经》
《虎钤经》是中国宋代著名兵书,为宋代许洞所撰写,全书20卷,210篇,共论210个问题。它的内容主要是发挥《孙子兵法》和《太白阴经》的观点,使内容更加通俗易懂;根据天时人事的变化加以推衍,既祖述古人,又有作者的见解。其中奇谋诡道,凡适于兵家需要,就广为搜罗,不受"六经"的束缚。该书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兼及风角占候、人马医护等内容。
9、《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亦称《纪效》,是明代军事著作,为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纪效新书》出于抗倭名将之手,所述内容具体实用,既是抗倭中练兵实战的经验总结,又反映了明代训练和作战的特点,尤其是反映了火器发展一定阶段上作战形式的变化,该书成为明朝军队热兵器化的佐证。该书在明朝万历壬辰战争时期传入朝鲜,被奉为军事科学经典大量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