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教育格言警句四句 正文

教育格言警句四句

时间:2025-05-07 02:22:47

关于经历 世上有一样东西,比任何别的东西都更忠诚于你,那就是你的经历。你生命中的日子,你在其中遭遇的人和事,你因这些遭遇产生的感受和思考,这一切仅仅属于你,不可能转让给任何人,哪怕是你最亲近的人。这是你最珍贵的财富。

——作家周国平

关于语言 无奈的是,语言这东西,在表达爱意的时候如此无力;在表达伤害的时候,却叉如此锋利。

——“80后”作家七堇年

关于美丽 我以为真正的美丽,是可以通过时间考验的东西。时间,有着压迫、不赦免任何人的腐蚀力量,以及将所有事物归还土地的意志。能够耐受这些而留存下来的形与色,才是真正的美丽。

——日本摄影师杉本博司

关于为人 别人对你说的话、做的事,从来不能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对别人说的话、做的事,才能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

——台湾作家黄桐

关于读书 读书分为谋生和谋心两种:谋生的读书是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为的是找个工作,这不是真正的读书;而谋心的读书是为了心灵的寄托和安慰,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学者易中天

关于勇气 多数人认为勇气就是不害怕。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不害怕不是勇气,它是某种脑损伤。勇气是尽管你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你感觉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对。

——美国作家M·斯科特·派克

关于自在 如果你相信自己做得还不错、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的时候,你真的可以很自在。

——台湾作家吴淡如

关于旅行 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静静坐着思考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寻、触及那不可知的情境,不论是风土的.或是心灵的,都是一种旅行。

——台湾作家林清玄

关于犯错 一个人发展得越好,那么他犯过的错误也就越多。一些人过了中年还没有取得成就,基本上是因为他们在年轻时没有犯过什么错误。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力求稳妥,小心谨慎,看似没有失去什么,却失去了存错误中成长的机会,辜负了自己可能取得的成就,从而让自己变得平庸。

——著名主持人马丁

关于境界 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上坡路;总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下坡路。与其埋怨,不如思变。

——卡耐基《你变了世界就变了》

关于害怕 做你害怕的事,害怕必然消失。

——美国思想家拉尔夫·爱默生

关于能力 人真正的能力,应该包括抑制欲望、全力投入工作的自控力。不管你有多大的能力,若不能战胜自己的贪图安逸之心,不肯努力奋斗,不能发挥天赋之才,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缺乏发挥自己能力的能力。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

关于弯路与捷径 没有可以绕过的弯路。父母帮你绕过的,生活会带你一一走过。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活中根本没有弯路,当然,也没有捷径。

——心理咨询师宋振韶

关于文明 文明就是老人明知道自己无法享受它的阴凉,却依然去植树。

——希腊谚语

关于聪明 聪明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把无价值的事做得有声有色,在玻璃鱼缸里游泳,也有乘风破浪的气魄。

——作家王朔

关于节日 79%的消费者喜爱传统节日的理由是“传统节日可以放假”,75%的消费者钟情西方节日的理由为“西方洋节新奇有趣”。

——《北京商报》的调查结果显示

关于强者 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关于大学 好大学必须有个性,而那些与众不同的部分,恰好无法纳入评价体系。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认为,大学排名将导致大学越来越趋同,一所大学最具创造性的地方,可能会在排名过程中被抹去关于网络与瑚实 义愤填膺的部是网友,冷漠无情的都是路人,也不知道是网友都不上街,还是路人都不上网。

——位网友的困惑

关于本性 如果一棵植物不按照自己的本性生长,那它就要死亡。人也是这样。

——美国哲学家梭罗

关于踏实 梦总是突然醒的,就像肥皂泡越吹越大,最后“啪”的一下子破灭了,什么也没有,除了空虚。没有脚踏实地建立起来的东西,就无法形成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撑。

——日本作家东野圭吾

关于自由 你内心完全没有自己的支撑点,你的全部力量来源于对外部世界的依赖,别人对你的评价是你生活的全部,你无法通过独处获得喜悦和宁静。这些问题不解决,你将永远没有自由。

——“FPA性格色彩”创始人乐嘉

关于教养 嫉妒是人性,不因为嫉妒而失态乃至报复则是修养。我们无法压制人性,但可以做到有教养。

——作家周国平

关于正能量 正能量不是没心没肺,不是强颜欢笑,不是弄脏别人来显示自己的干净,而是泪流满面拥抱的善良,是孤身一人前进的信仰,是破碎以后重建的勇气。

——张嘉佳《让我留在你身边》

关于生活 我的生活不曾取悦我,所以我创造了自己的生活。

——法国先锋时装设计师、香奈儿品牌创始人可可·香奈儿

关于梦想 梦想不会逃跑,会逃跑的永远都是自己。

——日本动画大师富崎骏

关于过程与结果 任何时候都不要怀疑自己,或是羡慕别人。做好自己,全力以赴地把握好每一天,不要太计较最终的结果。这个过程只是迟早和长短而已,你最终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天地和展现自己价值的一天。

——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

关于幸福 幸福就像一只蝴蝶,当你追逐它时,它是难以到手的。但是,当你安静地坐下时,它却可能降落到你身上。

——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

关于生命 生命是一条如此巨大的河流,我们要做的,是在生命之河中愉快徜徉,顺流而行,而不是辛苦地用各种手段要求河流以我们想要的方式流动——你不可能经由一个没有喜悦的旅程,而到达一个充满喜悦的终点。

——张德芬《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关于人生 在迪士屈乐园,所有的小弦子即使摔倒也不会哭。为什么呢?因为玩都来不及,要赶快爬起来去玩。如果你把自己的人生当作游乐场,你跌倒了就不会哭。

——台湾作家侯文咏

关于教育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迎合社会需要的入,而是培养具有不随波逐流的性格和品质的人。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

关于专注 没有专注力的人生,就仿佛大睁着双眼却什么也看不见。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

关于欲望 欲望一实力=痛苦程度,当欲望远远超过实力,无论如何不能实现,就是一个人最痛苦的时候,就容易走火入魔。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帕特里竟·莫迪亚诺

关于阅读 微博、微信上的浏览和真正的阅读是两回事。长期使用这种高度舒适化、便捷化、海量化的手段来获取信息,用网络浏览代替阅读和思考,人类就会变成白痴。

——作家王蒙

关于目标与方法 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就差一点点:成功的人可以无数次修改方法,但决不轻易放奔目标;不成功的人总是改目标,就是不改方法。

——成功和不成功只差一点点

关于遗憾与悔恨 那所有应该做而没有做的,逐日侵蚀沉淀之后,贮满泪水,就成为遗憾湖。

那所有不该做而又做了的,层层堆积重叠之后,暗影耸然,就成为悔恨山。

——诗人席幕蓉

关于心态 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

关于成熟 如果你越来越冷漠,你以为你成长了,其实不是。长大应该是变温柔,对全世界都温柔。成熟,是对很多事物都能放下,都能慈悲,愿以着眼望世界。

——“90后”作家麦洛洛

关于历史文化 我在书上了解到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但是为何在你们的城市里看不到呢?

——一位韩国教授的困惑

关于贫穷 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

——特蕾莎修女

关于谦卑 谦卑的心是宛如野草小花的心,不取笑外面的世界,也不在意世界的嘲讽。

——台湾作家林清玄

关千书籍 这是一个书籍不断增多而书籍的影响力日渐萎缩的年代。

——文艺评论家陈丹青

关于时光 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赞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

——台湾电影导演侯孝贤

关于理想》千万不要把理想与前途混为一谈,所谓“前途”是指你想做什么样的工作,所谓“理想”是指你想做什么样的人。现在的人关注前途远远超过理想。

——香港学者粱文道

关于事业 什么是事业?一份稳定的工作勤劳地从事,即事业;一种通俗的志趣专注地投人,是事业;一种平凡的努力实现一个不平凡的理想,还是事业。

——星云大师《修好这颖心》

关于品格 衡量一个人品格的最佳尺度是:看他怎样对待无利益于他者,看他怎样对待无还手之力者。

——美国专栏作家艾比盖尔·范·巴伦

关于得到与失去 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作家苏童

关于标准 证明我在你心中有没有位置,全宇宙有且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你在不在我面前玩手机。

——与时俱进的新标准

关于成功 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

——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关于文化 “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作家粱晓声

1、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2、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

【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

【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忘,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5、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6、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弟子规》

【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7、见人善 即思齐纵去远 以渐跻《弟子规》

【译文】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8、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眦《弟子规》

【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9、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弟子规》

【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10、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弟子规》

【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勿自暴,勿自弃”  这句话出自《弟子规》。原句为:“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训致”《弟子规》用古代先哲的事例,教育年轻人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在家庭生活中尊敬长辈、爱护晚辈,在社会生活中做一个正直勇敢的“君子”。

《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 “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 “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学《弟子规》,一般的人听到“弟子”,他会有错误的认知,觉得是谁学的?小孩学的。

其实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弟子是指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北京弟子规教育培训中心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

一、“记住自己应该记住的”

1835年,摩根成为一家名为“伊特纳火灾”的小保险公司的股东。不久,一家在那里投保的客户发生了火灾。按照规定,如果完全付清赔偿金,保险公司就要破产。摩根果断决定,“按照规定赔偿”,于是,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的低价收购的所有要求退股的股份,然后,他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面临破产的摩根在无奈之中打出广告,凡是到“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保险金一律加倍收取。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客户们蜂拥而至,原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伊特纳火灾”公司是最讲信誉的保险公司,就此,使它比许多有名的大保险公司更受欢迎。“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就这样在浴火中升华了。

这就是诚信,这是我们首先应该记住的,两千多年前,我们的那中著名的经典《论语》中就记下了这样的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英国的哈伯特甚至认为,“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将信用提高到和生命一样重要的地位。当然,应该记住的还有很多,比如说尊严、价值、责任、权利和义务,记住别人对你的恩情,记住友谊与爱情等等,记住了这些,你就已经获得在这个社会上立身的资格了。

二、“忘记自己应该忘记的”

有这样一个人,在他23岁时被人陷害,在牢房里度过了10年。后来,冤案告破,他终于走出了监狱。出狱后,他开始了常年如一日的控诉、咒骂,“我真不幸,在最年轻有为时竟然遭受冤屈,在监狱里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真不明白,上帝为什么不惩罚那个陷害我的家伙!”

出狱以后的40年,他是在贫病交加之中度过的,最后,他抑郁而死。

这个人是不幸的,他之被陷害,遭受了10年的牢狱之灾。然而,更加不幸的是,案件告破以后,却用心底的仇恨、抱怨、诅咒,困禁了自己整整40年。本来,这个人出狱以后,应该忘掉过去的仇恨与痛苦,幸福地生活才是。然而他记住了过去的痛苦与仇恨,有意义吗?

因此,应该自己应该忘掉的仇恨与痛苦,不要用过去的痛苦来折磨自己,那是与自己过不去。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做法是值得我们一学的,他是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刻在石碑上,将别人对自己的.过去写在沙滩上,为什么,就为别人对自己的恩情永远记住,而过失就让海水冲走,尽快地遗忘。

三、“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身高只有一米六左右。年轻时,他曾为自己矮小的身材而自惭形秽,所以,常穿高跟鞋。因此,常常受到别人的嘲笑。“矮子就是矮子,穿高跟鞋又有什么用呢?”“瞧,永远长不高的矮子!”为此,他也曾痛苦过。后来,他干脆脱掉高跟鞋,发誓要用在其他方面的长处来弥补自己在身材方面的不足。几年后,他成为菲律宾外长。联合国成立那天,他以菲律宾团长的身份,应邀发表演讲。当他走上讲台时,由于联合国的讲台的高度是按西方人的身高设计的,他就只有两只眼睛露出讲台,引得下面哄堂大笑。但他镇静地站在那里,笑声渐落,他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挥动,同时,庄严地说出一句,“我们就把这个会场当作最后的战场吧!”话声未落,全场立时寂然,随之,掌声雷动。这个人就是罗慕洛,菲律宾前外长,也是联合国的发起人之一、世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逝世的时候,联合国为他下半旗致哀。

罗慕洛的人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面临一些无法由自己选择的东西,比如说,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容貌、自己的身高等等,对此,有些人不敢正视,采取各种手法将自己隐蔽起来甚至想遁身于社会生活之外,有些人则是整日耽于愤恨之中,埋汰自己的父母和家人,然而,那又有什么用呢?而正确的态度只有一个,首先是接受它!其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人也一样,正如一首歌唱道,我虽然不美丽,但是,我很温柔!同样,你可能很矮,但是,你可能很聪明,甚至如霍金一般,全身就是几个指头还可以动动,然而,他却成了当代科学巨人——轮椅上的巨人!因此,接受不能改变的,甚至是得了重症绝症之后,也应该先是接受它。我想,如果我的朋友们认真去读读哲学家周国平先生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定会从中得到更多的人生启示。

四、“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

一次,一个知名人士到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学院表演说。州长的简单介绍之后,演讲者走到麦克风前,眼光对着听众,由左向右扫视一次,这样开始了演说:

“我的生母是个聋子,因此,没有办法说话,我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也不知道他是否还在人世,我这辈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到棉花田里去做事。”“如果情况不如人意,我们总可以想办法加以改变,”她继续说,“一个人的未来怎样,不是因为运气,不是因为环境,也不是因为生下来的状态,”“如果情况不如人意,总可以想办法加以改变。”接着,他提高了嗓门,“一个人如果想改变眼前充满不幸或是无法尽如人意的情况,只要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我希望情况变成什么样?’然后,全身心地投入,采取行动,朝理想目标前进!”之后,她脸上绽出美丽的笑容,“我的名字叫做阿济·泰勒·摩尔顿,今天,我以美国财政部长的身份,站在这里。”

生母是个聋子,不知道父亲是谁,这对于阿济·泰勒·摩尔顿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残缺不全的家庭,意味是一个贫困的家庭,意味着一个社会底层甚至是最底层的出身!然而,这些是不能改变的,然而,她选择了改变自己,因为她知道,除了改变自己之外,别无选择!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因为她还知道,如果情况不如人意,总可以想办法加以改变。果然,奇迹出现了!事实上,很多事情,我们往往想着的是不可能的,其实,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恒心,我们总是可以改变的。你还有比阿济·泰勒·摩尔顿更难的处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