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经典教育管理格言 正文

经典教育管理格言

时间:2025-05-08 22:36:04

教育管理名言名句【经典篇】

1、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

2、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3、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我认为只有此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一切。

4、在集体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个孩子,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对自己都有信心。

5、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6、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7、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8、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9、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10、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

教育管理名言名句【精选篇】

1. 耕耘在绿草地,此生无怨无悔。

2. 纳百川,容学问,立德行,善人品。

3. 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教书。

4. 给学生一个世界,给老师一片天空。

5. 能动敢动爱动,会练会判会赏。

6.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

7. 备课组的活动质量,决定学科质量。

8. 教师施爱宜在严爱与宽爱之间。

9. 学校是个应用心理学的实验室。

10. 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11. 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

1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 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14. 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孩子心灵的创伤。

15. 教于幼正大光明,检于心忧勤惕厉。

16. 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17. 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18.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19. 教师要融于师生的相互理解中。

20.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老师的影子。

教育管理名言名句【热门篇】

1、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2、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3、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4、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5、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

6、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学到很多。

7、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孩子们在成长!

8、当你埋怨学生太笨的时候,你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

9、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10、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

11、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

12、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1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

14、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15、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

16、教师施爱宜在严爱与宽爱之间。

17、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老师的影子。

18、尊重和爱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19、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20、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21、教师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她)永远消耗自己,照亮别人。

22、愚蠢的教师只会传授真理,聪明的教师应教孩子发现真理。

23、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孩子心灵的创伤。

24、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教书。

25、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6、爱就是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27、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28、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孩子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孩子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29、教师的工作是激发孩子对人生无限的好奇心。

30、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

1、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2、“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3、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4、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

5、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6、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爱因斯坦

7、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8、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陶行知

9、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高尔基:"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

爱因斯坦: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孔子:"不愤不启,不启不发."

北宋学者欧阳修: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

陶行知先生:"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叶圣陶先生:"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郭沫若;"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赞可夫:"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2.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61页

3.求知与

发起来.——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4."人脑这部机器应该分为两部分,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

——(魏书生文选·第一卷)P.7(漓江出版社)

5.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

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

熄地燃烧下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6."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

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7."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柏拉图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2页

8."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

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

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中国 邹韬奋:(工程师的幻想)1956年版

9."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

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

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

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10."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

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

这种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11."总之,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子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陶行知全集)卷一 P.44

12."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不过,教师知道应当朝哪个方向引导儿童:对于 他们的思想,有些加以支持和发展,而有些则机智地予以抵销——当学生离开了作品的思想内容,陷入一些细节的时候就需要这样做."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 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 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 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 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 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 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陶行知:(教学合一)

14."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 —英国教育家洛克(1632:教育漫话)

15. "如果学生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是和教师,同学隔绝,而是和他们合作进行),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 —美国教育家 杜威(1859-1952):(民主主义与教育)

16. "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17. "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只教给学生以最本质的,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切切实实地掌握这种教材,使它不可磨灭地铭记在学生的记忆里."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8.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法国思想家 卢梭(1712——1778):(爱弥尔)

19. 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立志挑战的教学,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因为发展的即时感受大多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和视界的敞亮.

——引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