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穷查理的格言律书 正文

穷查理的格言律书

时间:2025-05-07 05:42:47

最近又重读整理了一遍《穷查理宝典》,不愧是大师级别的,每次都能有新的感受。

最早的时候“木桶的短板理论”很盛行,主要是想传递一个信息:你的成就取决于你最短的那个板块,在学校里也经常被老师拿来教育学生不要偏科。

而后又出现了“木桶长板理论”,一直到现在都很盛行,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听过了,可能大家最初听到这个理论都会有种颠覆认知的感觉,会觉得“哇,说的好有道理呀!我竟无言以对”。

可是,我们应该听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吗,是不是应该自己想想其中的道理呢。

如果倾斜角度不变,短板不增,水位达到一定程度时,长板即使无限增长也是无用。

如果角度持续倾斜,长板无限延长,桶里得水确实可以一直增多,但是有没有想过,这个倾斜的角度和无线增加的长板所增加的水量是不是值得呢,这个性价比怎么样,和增加其他短板相比,是不是更困难呢。

何况生活中的学习和简单的木桶并不一样,木板之间不会有相互加强的作用,比如你这块板增加了高度,并不会让旁边的也高一点

但是我们学习了不同的内容却是会互相促进的,比如我有一个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可以更容易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我学写作除了锻炼了写的能力,也训练了我的思维逻辑。

在理财投资时学会一点心理学,不管是分析市场还是分析自己的贪婪和恐惧心理,都有很好的作用。

所以,当看到一个颠覆之前认知的理论,应该好好想想它只是看起来很有道理还是真的.有道理。

不断倾斜角度并增加长板在短期内是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越到后面就越是困难,不应该被短期的增长遮蔽了双眼,而忽略了长久的成长。

同时看完《穷查理宝典》和《好好学习》这两本书后也发现了,后者有很大部分的内容和《穷查理宝典》的内容相同,其实不止是《好好学习》这本书,《跃迁》这本书里面提到的几个概念也是和查理的思想不谋而合。

成甲在书中强调要学习元知识,那我觉得《穷查理宝典》这本书就是很多其他书籍的元知识,很多的精彩理论都源于这本书。

有朋友之前和我说,这本书不是很好懂。一方面可能是对于很多点,书中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另一方面是里面涉及了一些投资的内容,很多人还没开始看就觉得肯定很难,心理有了这个预判,看的时候当然也就更觉的难了。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里面的知识点之间看似比较散,因为它不像其他书一样是作者按一个系统来写作的,而是收录了查理的精彩演讲和他的一些思想。

但是如果会整理的话,这本书其实是一个宝藏,比如在书中不同的章节里分别提到了跨学科能力,巴甫洛夫联想,多元思维,lollapalooza,看似分散在不同的章节里没什么关联,但是它们之间确是相互关联的。

比如我把它整合起来看,就是,先掌握跨学科的技能,练就多元思维的能力,就能产生lollapalooza 效应,最终产生巴甫洛夫联想的结果。

最近再次看到上述这些点,是比较有深刻

说这么多废话,其实就是想强烈推荐《穷查理宝典》。

《穷查理宝典》这本书,罗胖推荐过,樊登也推荐过,于是在kindle上把这本书当故事书一样读完了。一提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大家马上就想到沃伦巴菲特,事实上,另一个人查理芒格对公司的贡献是巨大的,也深刻的影响了他的好搭档巴菲特。这本书是将查理芒格的演讲、箴言、思想进行了汇总。因为是当故事在读,没有做太多笔记,如下:

1、查理芒格说带来新客户的最佳办法就是把案头工作做好。

2、关于投资,人的一生只需要几次重要且正确的决定,便能造就成功的投资生涯。

3、成功的人花在学习和思考上的时间,比花在行动上的时间要多,他们有一种绝不妥协的把手上的牌打好的决心。(这个观点让我想起欧成效的类似观点,大概的意思也是,好多人忙忙碌碌看似勤劳,实际上他是懒惰,懒得思考、推敲、论证。还有一种人,他无法接受大片空闲的时间,不把时间填满心就会发慌。这都是缺少独立思考的表现,别人忙,你也就必须忙才踏实吧。忙,要看忙的有意义不;闲,要看闲的`有价值不)

4、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芒格语(纪律和耐心)

5、认为投资应该越分散越好是一种发疯的观念。应当把赌,注押在有把握的事情上。

6、聪明人在发现这样的机会后,会狠狠的下注,他们碰到好机会就下重注,其他时间则按兵不动,就是这么简单。(抓住一点,做到极致)

7、芒格博览群书,思维体系非常多元,构建了多学科思维体系,看问题自是融会贯通,直击本质。他对心理学、数学、会计学等多门学科都非常的有研究。作者:陈艳枝

最近有时纠结,有限的时间是该多读一篇研报还是多读一本看似无关的书,综合考虑之下那就再读一本看起来和投资相关的书吧,大名鼎鼎的《穷查理宝典》。“手里只要有一本书,我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完美地安抚了我近期的纠结。

芒格认为“投资领域的学习方法要糅合来自各个传统学科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论,包括历史、心理、生理、数学、工程、生物、物理、化学、统计和经济等。几乎每个系统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若要理解就必须熟练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多元思维方式。”这倒让我想起了大名同样震慑江湖的另一位大家彼得林奇的一句话,“投资要从最简单的逻辑出发”。个人理解芒格所谓的分析工具与方法论并非真的是各个学科的理论模型,而是对各个领域的基本常识有所理解和认知,我们大部分人很难有芒格的智慧对数学、物理、工程、法学和经济学都造诣颇深,但却不难通过阅读来辨别出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把自己训练的更加客观。通过阅读来拥有更多的知识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如果还可以有助于把投资做的更好,那阅读的这项“投资收益”就更加客观了。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搜索到我们想要的信息,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很难体系化的被我们自己所吸收和理解,寻找一本相关的著作串联这些来自互联网的细碎信息和观点也是一种推升效率的方式。

投资就是对未来的预测,芒格认为应该把尝试限制在自己能力许可的领域中,“看明白这个领域到底是什么,才能看到其出现错误定价的机会,而这种机会不会经常出现。”我们常常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恨自己错过了一支又一支的大牛股、暴涨股,但事实是,如果我们花费力气想要预测每一个领域的事情,那么分散的精力就太多了,这会因为缺乏限制而走向平庸甚至失败。专注自己熟悉的领域本身也需要自控力,自控本身也是一件耗费体力的事情,每一天都有无数封的邮件、新闻提醒我们哪个版块迎来了新的利好、哪个版块获得了资金的青睐、而你关注的领域则进入了调整期,这时很容易陷入芒格提出的第一个需要避免的问题——反复无常,“如果我们不能虔诚地做正在做的事情,它们就能绰绰有余地吞噬我们的时间。”

最后以我全书最喜欢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简短的感悟,“要反复无常。不要虔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只要养成这个习惯,你就能绰绰有余地抵消你所有优点共同产生的效应,不管那种效应有多巨大。如果你喜欢不受信任并被排除在对人类贡献最杰出的人群之外,那这味药最适合你。养成这个习惯,你将永远扮演寓言里那只兔子的角色,只不过跑得比你更快的不再是一只优秀的乌龟,而是一群又一群平庸的乌龟,甚至还有些拄拐杖的平庸乌龟。如果不采纳这味药,即使你最初的条件并不好,你也可能会难以过上痛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