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增广贤文有那些格言 正文

增广贤文有那些格言

时间:2025-05-18 17:18:58

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集锦

1.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格言联璧》

2.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感到不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

3.和书籍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4.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5.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6.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7.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增长知识,还可以让我们从中得到快乐。

8.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

9.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1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1.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乌皮特

1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3.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华罗庚

14.路漫漫其道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5.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16.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1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8.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

19.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

20.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中五车书。——《对联集锦》

21.进学致和,行方思远。——字严

22.那些你打算焚毁却又舍不得松手的书才是有用的。——塞·翰逊

2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24.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

25.开启心灵之窗,争做社会栋梁。

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精选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劝学篇>

2.书有自己的命运,要视读者接受的情况而定。——忒伦提乌斯·摩尔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5.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6.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7.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凯勒

8.读好书,与书交朋友,在陶冶情操,滋润心灵的读书活动中,使我们更加地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自己。

9.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10.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11.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

12.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13.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

14.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15.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16.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清)章学诚

17.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拉普拉斯

18.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1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0.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2.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增广贤文》

23.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2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7.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孔子

28.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清)左宗棠

2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

30.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黑德斯

《增广贤文》可能是民间汇集的句式、散文,多用于

1)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多,财多害自己。

2)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3)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4)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5)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已。

6) 墙有缝,壁有耳。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7) 贼是小人,智为君子。

8)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9)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1) 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头。

12)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13)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14)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15)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16)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17)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18)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9)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20)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21)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22) 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

23)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24)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25)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26)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27)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28)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29)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30)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31) 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32) 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33)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34)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35)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36)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37)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38)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39)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40)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41)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42)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43)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44)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45) 求人须求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无。

46)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47) 酒中不语真君子,帐上分明大丈夫。

48)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49)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50)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51)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52)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53)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54) 百年成之不足,一日坏之有余。

55)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56) 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急则无智。

《增广贤文》是我国古代一部极有影响的蒙学读物,它在传统蒙学读物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增广贤文》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传统的蒙学读物为方便儿童阅读,一 般采用韵文和短句式,如宋代出现的《三字经》、《百家姓》,明代出现的《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就是如此,这无疑对儿童的学习是有好处的。 但这些读物多数存在着句式单一和用典过多的问题。如《龙文鞭影》通篇是 典,《三字经》一种句式贯穿始终,这就使童蒙读物模式化倾向严重,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容的生动表达。《增广贤文》在这些方面有了突破,不仅 用典少,而且在句式上长句和短句交错排列,灵活多变。同时不以骈句行文, 这就使《增广贤文》有了一个不同于其他蒙学读物的面貌。

传统的蒙学读物,绝大多数是反映儒家的观点,代表儒家的思想,《增 广贤文》则不是这样,书中虽然也有儒家的说教,但其主要反映的是道家的 思想。这在蒙学读物中是很少见的,这也正是它的独特之处。

《增广贤文》是一部格言集,书中那些充满智慧和哲理的格言,并不全 是《增广贤文》作者的发明,有的出自先秦诸子,如“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是从《老子》中的“知足不辱”化出,“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是《论语》 中的句子。有的格言出自唐诗,如“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 李白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变化而来。此外,“近水楼台 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都是唐 人的句子。

书中还有些格言虽不知其最早出处,但在民间流传很广,如“逢人只说 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在明代小说《醒世恒言》第9 卷和19 卷中作: “夫妻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 荫”。在《喻世明言》第11 卷作“着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栽柳柳成荫”,在 《禅真逸史》卷1 第1 回作“有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美不 美,江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在《西游记》第5 回出现过。“莫信直中 直,须防仁不仁”,见于《西游记》第37 回。“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 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见于《清平山堂活本》卷三。

《杨温拦路虎传》。“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在《喻世 明言》第33 卷作“三十不荣,四十不富,五十看看寻死路”。“黄河尚有澄 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这句话见于《警世阴阳梦·阳梦》第11 回。“种 麻得麻,种豆得豆”见于《清平山堂活本·李元吴江救朱蛇》所引徐神翁的 诗中,另外这句在《醒世恒言》第18 卷、《喻世明言》第38 卷都出现过, 只是个别字不同。此外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格言的流传情况表明它们已深 入民间,是被认同了的。

书中还采用了宋代的一些童蒙读物中的句子,如《名贤集》、《神童诗》 等。其中采自《名贤集》的有:“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贫居闹市 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心似铁,官法如炉”,“人无远虑,必有 近忧”,“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 迟”,等等。采自《神童诗》的有“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 这句在《神童诗》中作“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从《增广贤文》所录格言的来源看,这些格言都经过千锤百炼,有着广泛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增广贤文》代表了许多人的思想,凝聚了前人的智 慧,这与其他蒙学读物只代表作者一家之言有极大的不同。这是本书价值的 又一表现。

清朝同治年间,周希陶对《增广贤文》加以增补修订,写成《重订增广》 一书,该书分平韵、上韵、去韵、入韵四部份,对《增广贤文》的原文重新 编排,增加了大量新的内容。但《重订增广》的影响远不及《增广贤文》, 其原因主要是周希陶改变了原书的基调,并且所增加的内容又不如原文精 粹,一部精炼的'格言集变得面目全非,人们不看重《重订增广》也就是很自 然的事了。《增广贤文》难以替代的地位由此可见。

《增广贤文》作为一种出现较晚的蒙学读本,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功,在 众多的读物中占有一席之地,与“三、百、千”(“三”指《三字经》,“百” 指《百家姓》,“千”指《千家文》和《千家诗》)并列,其原因是值得深 思的。

虽然《增广贤文》是不可多得的童蒙读物,但其中也有许多消极的和过 时的内容,如“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等等即是,此外书中那 些表达及时行乐思想的内容也是不可取的。这些带有封建时代局限的糟粕, 影响了全书价值的高品位,是必须批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