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李白的叙事诗(或诗中的叙事),在李白诗集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因人们倾倒于他的抒情诗,而忽略了他的叙事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李白叙事诗的艺术特色。
一以情、事互为经纬的结构特点
李白的叙事诗,从结构形式上说,不同于他以歌行为代表的抒情诗的“结构跳跃跌宕,纵横开阖”④,“完全打破了诗歌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任随性情之所之的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⑤,而差不多都是力求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和以自身活动的时间为线索来构思和安排,把一些相关(或看似联系不大紧密)的事物贯穿在一起,构成一首以情、事为经纬的结构严整的诗。如《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云: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试涉王霸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若罗星。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绿耳空腾骧。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弃亡。蹉跎不得意,驱马过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欢娱未终期,秩满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公卿奴犬羊,忠谠醢与�。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仆卧香炉顶,餐霞嗽瑶泉。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半夜水军来,寻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登楼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君登凤池去,勿弃贾生才。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旌�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这是李白集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全诗166句830字。诗以诗人与韦良宰的三次聚散为结构,详尽地叙述了自己从离开长安到流放赦还期间的生活经历。虽然是一首自叙传性质的诗篇,但诗人并没有局限于个人的身世遭逢,而是把个人的坎坷与国家民族的灾难连结在一起,把笔墨转向安史之乱前安禄山“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将叛的猖狂和安史之乱“九土中横溃”、“沙尘暗云海”、“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白骨成丘山”、“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给国家、民族、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这样一个社会的时代的背景,又融入了“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无人贵骏骨,绿耳空腾骧”的才不为用的满腔悲愤和对安史乱军的极大愤慨,以及“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的伤痛。这正如《唐宋诗醇》(卷五)所论:“通篇以交情时势互为经纬,汪洋灏瀚,如百川之灌河,如长江之赴海。卓乎大篇,可与《北征》并峙。”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是一首以七言为主的长篇叙事诗。
诗以历叙诗人与元参军的四番聚散的经历为自然结构。在每次的聚离之后的又聚之间有着巧妙的衔接。“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结束了第一次聚、离,再到第二次相会之间以“不忍别,还相随”作为过渡,既上承分手“愁梦思”的依依不舍,又下启“相随迢迢访仙城”的第二番相会。“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诗人与元参军又劳燕分飞。而诗歌在这里不再以过渡的形式衔接,却是以跳跃的笔墨直接写第三次的太原相会:“君家严君勇貔虎,作伊并州遏戎虏。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可跳跃却跳跃得颇具艺术性的巧妙:“君”“归家”,当然是“君家”;有“家”当然会有“严君”, “严君”是“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既接并州(太原)相会,又顺便显示了元参军出身将门的家庭背景。“西游因献《长杨赋》” 是朋友的再次分手,而诗歌则以因(献赋)果(“北阙青云”)为衔接关系,将“北阙青云”的“不可期”作为再次相会的铺垫。因“归”而“遇”,朋友相会得偶然,而诗歌却衔接得极自然。不仅如此,这自然、分明而又巧妙的结构中又还贯穿着五光十色令人应接不暇的人、事、景物。有“三十六曲水回萦,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杨花似雪”、“百尺清潭”的美景,有“嘈然宛似鸾凤鸣”的仙乐,有“入空去”“自绕行云飞”的歌声,有“汉东太守醉起舞”、“我醉横眠枕其股”的醉态狂行,有“当筵意气凌九霄”的豪气,有“摧轮不道羊肠苦”、“时时出向城西曲”、“浮舟弄水箫鼓鸣”、“兴来携妓恣经过”的游兴,还有斜日的霞光与歌女的红妆醉颜相映的“红妆欲醉宜斜日”,美人的倩影倒映在清清潭水中的“百尺清潭洗翠娥”,面容如新月般皎洁的美人“舞罗衣”的翩翩。这些,交相辉映,将诗篇辉映得灿烂多姿气象非凡。这与李白七言古诗通常那种“纵逸”的无法而法的作风不同,而是按实有的经历如实叙来,娓娓道出,层次分明,结构谨严,写法却又极富变化,以酣畅淋漓之笔,写快畅深沉之情。《唐宋诗醇》(卷六)称许为“此篇最有纪律可循。历数旧游,纯用叙事之法。以离合为经纬,以转折为节奏,结构极严而神气畅然。至于奇情胜致,使览者应接不暇,又其才之独擅者耳。”
《长干行》(其一)是李白乐府诗中的叙事名篇。它以商妇的爱情和离别为题材,用女子自述的口吻,抒写对远出经商的丈夫的怀念。诗云: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安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草。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全诗十五韵,前七韵是女主人公对往昔甜美生活的回忆,中间六韵是对现实寂寞境况的倾诉,末两韵是对未来的憧憬。三个层次,以年龄为结构顺序,从“妾发初覆额”青梅竹马的童年写到“十四为君妇”初婚娇羞的喜悦,到“十五始展眉”时爱情含而不露的炽热,再到“十六君远行”后一年四季焦灼等待和刻骨相思的煎熬,将一些生活片断(或女主人公拟想中的情景)联缀成篇,形成“娓娓不尽,曲尽商妇之情,转折有法”⑥的完美的艺术整体。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是李白以情事互为经纬为结构的'叙事诗中别具一格的一类。诗云: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太尉杖旄钺,云骑绕彭城。
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函谷绝飞鸟,武关拥连营。意在斩巨鳌,何论脍长鲸。
恨无左车略,多愧鲁连生。拂剑照严霜,雕戈�胡缨。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
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
金陵遇太守,倒屣欣逢迎。群公咸祖饯,四座罗朝英。初发临沧观,醉栖征虏亭。
旧国见秋月,长江流寒声。帝车信回转,河汉复纵横。孤凤向西海,飞鸿辞北溟。
因之出寥廓,挥手谢公卿。
这首诗,是李白诗中诗题仅次于《张相公……赠余诗余答以此诗》(56字)和《玩月金陵城西……访崔侍御》(42字)的38字长题诗。如此长的题目,其规模已相当于一首五言律诗的字数。作者如此命题,其作用何在?细绎诗意,原来诗题的组织便是诗的内容结构:“秦出天下兵”四句,正是题中的“大举秦兵”; “太尉杖旄钺”六句,正是“李太尉” “出征东南”驻节彭城的情形;“恨无左车略”六句,即题中的“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谢病还”六句,即题中的“半道病还”;承上句的“长吁别吴京”,“金陵遇太守”以后,便是题中的“留别金陵崔侍御”(按,《李白诗歌赏析集》郁贤皓、吴伟斌云:“颇疑诗题中之‘侍御’或为‘侍郎’之误”)。线索清楚非常,内容与题目丝丝相扣,形成严密的组织结构。这种以诗题为篇章的结构方式,虽非李白独具,诚如清人吴齐贤《论杜》所说,“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亦不轻漏一字”,但像此诗这样条缕之细,线索之清楚,层次之分明,所形成的结构之缜密,却非一般手笔可比。更何况还将“云骑绕”、“肃雷霆”、“绝飞鸟”、“拥连营”的整肃威武和“斩巨鳌”、“脍长鲸”的气概,以及“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的“冀申一割之用”至老不渝的强烈的用世之情和连“冀申一割之用”也不成的“天夺壮士心”的英雄末路的愤恨,织于这样的结构中,既大气磅礴,又有诗人历尽人世沧桑的沉郁、悲凉直撼人心。
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和以时间为线索的叙事,本是叙事诗叙事的常格,可李白却以情事互为经纬,驾驭得来既“结构极严”⑦、“一丝不乱”⑧、“圆转无痕”⑨又“纵横恣肆,激宕淋漓”⑩ ,确是以拙见巧,大巧若拙的“大家手段”、“太白本色”,极能体现李白叙事诗在构思和结构上的特色。
二叙中溢情的表达方式
就表达方式说,李白叙事最擅长的是将人、事、景、物融入叙述的笔调,人情自然溢出,含蓄隽永,耐人久味。《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诗云: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西涉清洛源,颇惊世人喧。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
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逸兴满吴云,飘摇浙江汜。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
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遥闻会稽美,一弄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
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恣沿越,华顶殊超忽。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眷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
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兀。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喷壁洒素雪,空�生昼寒。
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四荒外,旷望群川会。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稍稍来吴郡,徘徊上姑苏。
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回桡楚汉滨,挥策扬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五月造我语,知非��人。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
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
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我若惜远别,茫然使心悲。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这是李白集中篇幅仅次于《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的一首纪游体长篇叙事诗。王屋山人魏万是李白的倾慕者,为一晤李白,竟沿着李白的游踪寻访数千里,这使李白十分感动,当魏万还王屋时李白写下了这首诗相送。诗人以魏万的游踪为线索,历叙其途中所见所闻,将对朋友的真挚情谊融于山水景物中,以展现魏万浪迹山水的逸兴和潇洒不群的风貌。如诗首十六句对魏万的赞美一节,既赞其超尘拔俗与卓异不群的行径,又赞其采秀王屋隐居山林的志趣。将一个青年隐者的思想情趣跃然纸上,亦见出诗人把魏万引为同道的感情。
又如“�来游嵩峰”至“雷奔骇心颜”叙魏万自嵩、宋沿道南至吴越相访而观潮钱塘一节,“朝携”、“暮宿”、“上窈窕”、“下奔�”,可见其游兴之浓;“飘摇”、“挥手”,可见其“逸兴”之潇洒;而“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确是钱塘江潮奇观,但又何尝不是观潮者观赏领略的“逸兴”。
再如“会稽美”中“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的奇幻飘逸,“此中久伫立”的陶醉,“笑读”“沉吟”的神态,“五峰转”、“百里行”、“恣沿越”、“殊超忽”的畅游之趣,“侧足”而履“横青天”形如半月的石桥的小心谨慎等等,在山水美景的映衬下,将魏万乘兴游台越的神情风貌无不展现得生动形象。
至于永嘉之游,观石门瀑布、游恶溪险滩、出梅花桥、落帆金华、登八咏楼、访严光濑,顺序写来,游踪历历在目,而此中之“不惮”、“宁惧”、“搜索”、“北指”,则形象而又生动地表现其游兴之高,遍览胜景的意趣。
这首诗,诗人就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叙游踪、写胜景,表现魏万一路畅游的心境、活动、感受。而这一切,又都出自诗人的想象(虽然是以诗人自己的游历为基础,但毕竟是对别人的纪游),则魏万之情即是诗人之情,也是诗人对魏万的友情,真可说是溢彩溢情的佳作,难怪前人推崇甚重,认为“此篇滔滔汨汨,如长江(大)河,极浩瀚之观,尽萦回之致,纪地写景,直是王屋山人作篇游记。健笔凌云,光焰万丈,那得不推为千古大家!”
《寄东鲁二稚子》是一首以叙寄怀之作。诗人以生动细致的叙事笔触,抒发了思念儿女的骨肉深情。诗云: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诗人把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形象,人物的神态想象得细致入微,田地、酒楼、桃树,尤其是一双儿女,“折花倚桃边”的神态,“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思父伤感的情状,小儿子“与姊亦齐肩”的身高,姐弟俩“双行桃树下”的玩耍,将一双儿女的体态、神情、动作、心理活动,甚至身高都一一想到,一一摹写。纯从细事细景细处着墨,愈细则情愈真愈深愈长,“琐琐屑屑,弥见其真”,通篇洋溢着一个慈父对儿女所特有的思念之情。
李白善于将人、事、景、物融入叙述的笔调,人情自然溢出,其长篇最是擅长,而短篇却往往只从一方面叙写,亦是别具情味。如《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心中与之然”、“灭迹栖绝�”的隐居之情,只从“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的景色中托出,“因白云舒卷,念及幽人,偕隐之思,与之俱远”,但却是“淡雅自然处,神似渊明” 。而“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的《寄淮南友人》一诗,却又是“只叙久游不遇,自见深情。”
李白以人、事、景、物融于叙事笔调的这类诗作,不论是长篇短章,也不论是大笔挥洒还是轻描淡写,都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佳作。
三以赋为比兴的表现手法
李白的叙事诗对比兴手法的运用也是非常出色的。前人论李白诗中的比兴,多着眼于他的古风、乐府、歌行类抒情诗,如陈沆的《诗比兴笺》所笺李白五十七首比兴之作,只及于《古风五十九首》、《拟古十二首》、乐府中的诗篇。今人论其比兴,也大抵不离这几类诗左右,着眼点也差不多都在李白“在运用比兴象征手法时,他喜欢选取雄奇不凡的事物,如大鹏、天马、雄剑及高山大河,来寄托他的理想,象征他的才能;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来象征他的人品节操;又常常选取遭摧残,受拘羁的人物事件来比喻他的经历和处境”等方面,“正是由于丰富多彩的比兴手段的运用,李白写了一大批政治抒情诗”。这就或多或少地忽略了李白诗在叙事中对比兴手法的出色运用。
李白叙事诗中的比兴手法之用,往往不像他的抒情诗那样其“喻体”是某一具体的事物,而是以多个事物、事件所构成的景象将“本体”的精神性特征显现出来,以实现“本体”的感情寄托。如前举《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人的“书怀”所在,是将个人的不幸遭遇融入对国家民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这一社会时代背景的叙写中。他写自己怀才不遇“五噫出西京”被逐,却犹自“十月到幽州”打探安禄山的反形;虽然是报国无门,却仍心系平乱形势和人民灾难、国家命运;虽然自己蒙冤遭放,侥幸遇赦,却仍希望“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迅速平定叛乱。这当中对祖国人民寄托着多强烈多深厚的热爱之情!诚如苏仲翔先生所说:“全诗系自叙忆旧性质,始终洋溢着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写出将乱时多少忧虞,被罪时绝无怨望,被赦后多少忠谋远虑。浑灏流转,洋洋大篇,不让杜甫的《北征》。”而《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一开始便以十二句大写唐军声势之壮,似乎是诗人眼中所见,而实际上却是诗人所“闻”的想象之词,岂不是寄托着诗人对唐军的祝愿、对李太尉的崇敬、对胜利的信心和对国家的希望!正因如此,诗人才要北上请缨,然而中道病还,不仅“一割之用”难申,且“天夺壮士心”,一生壮志最后被夺。诗人早年即有“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之志,且一生为之奋斗,然而却何以连“一割之用”也难申?诗人一生壮志被谁所夺?这则有着更深沉的寄托了!《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一诗,诗人在历叙与元参军四番聚散的经过中大写其诸多的“行乐”之事,看起来似乎只是诗人颓放生活的反映,可是这首诗却是写于他“北阙青云不可期”被逐出宫门,政治上遭受沉重打击,对社会现实、对统治阶级以及世态人情都有了深刻的体验之后,因此,“忆旧游”便不仅仅是怀旧,更有非今的比兴意味。那恣情纵意的“行乐”生活,不正是“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人亲历的污浊官场生活的对立面!那些脱略形迹的人物,不正是诗人亲见的上层社会虚伪、势利、倾轧的对立面!正所谓言外之意,味外之旨。
李白叙事诗中比兴手法的这种不以某一具体事物为“喻体”的运用,虽不能像他抒情诗以具体的事物如大鹏、天马、凤凰……那样“构成”了李白诗歌独特的意象群,从而共同塑造了一个极有精神、极有个性、自命不凡的轩昂高大的自我形象,但寄托却更深广,更具有社会现实性。即使是以某一具体事物为“喻体”,也有较之抒情诗不同的特点。且看下列诸诗:
(1)“武侯立岷蜀,壮士吞咸秦。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2)“河东郭有道,于世若浮云。”(《赠郭季鹰》)
(3)“李斯未相秦,且逐东门兔。宋玉事襄王,能为《高唐赋》。”(《赠溧阳宋少府陟》)
(4)“东平刘公干,南国秀余芳。”(《赠刘都使》)
(5)“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巴陵赠贾舍人》)
(6)“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魏郡别苏少府因》)
(7)“君即颍水荀,何惭许郡宾。”(《南陵五松山别荀七》)
其(1)中的崔州平是诸葛亮的知己者,《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水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诗既以崔州平比崔少府,又是以诸葛亮自比。其(2)中的郭有道即郭太,《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此以郭有道比郭季鹰。其(3)中的宋玉是借以比宋少府,而又以未相秦前之李斯自比。朱谏《李诗选注》云:“我则方于李斯之未遇,君可拟于宋玉之才名。”其(4)是以“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字公干)比刘都使。其(5)是以贾谊之遭贬逐比贾舍人(至)之迁谪。其(6)是以苏秦比之苏少府。其(7)中的“颍水荀”即荀淑,《后汉书•荀淑传》:“荀淑……荀卿十一世孙也。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而州里称其知人。……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皆师宗之。”此用以比荀七。
很显然,所举诸篇都是以前贤比况今时同姓者。“多用前代同姓故事以美之”,是李白在赠、别一类叙事诗中对比兴手法颇具匠心的巧妙使用。与李白同时的诗人如高适、杜甫者,虽亦偶一为之,而就其使用频率之高,信手拈来而恰到好处地比出被比者的精神风貌、人品气质、志向情趣的娴熟巧妙的运用,李白却是推首。
李白的叙事诗,擅于按事物本身的发展线索以情事互为经纬为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将人、事、景、物融入叙事的笔调,以叙中溢情的表达方式和以赋为比兴的表现手法,形成了出色的叙事艺术。这就是我对李白诗歌叙事艺术的粗浅探讨。如果以抒情诗、叙事诗划分诗歌类别,李白的叙事诗(或诗中的叙事),在李白的987首诗(据王琦本,不包括“拾遗”部分)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尤其是赠、寄、别、送、酬之类,差不多都是以叙事为主。可是历来在对李白诗歌的认识与评价上叙事似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像远如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63年出版),近如对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有一定总结和吸收的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99 年出版)、乔象钟等主编的《唐代文学史》(1995年出版),他们在评价杜甫诗歌的艺术性时,大体上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而对李白,却无一例外地都是从抒情诗的角度总结和评价,似乎李白就只有抒情诗,这不能不说是对李白诗歌认识和研究上的一种缺失。既然叙事诗在李白的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既然杜诗在文学史家那里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类给予评价,那么李白的叙事诗也理应给予同样的对待,理应受到学术界的注视,进行专门的研究。如此,本文则可为引玉之砖了。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自传体长诗,是李白集中最长的一首诗。此诗作于李白从流放夜郎途中被赦免后滞留江夏时,诗人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慨。其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两句流传甚广,可看成李白诗风的写照。
【作者】李白
【体裁】五言古诗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学剑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对烛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
帝子许专征,秉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
顾惭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
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
注释:
《一》
1.题下原注:“江夏,岳阳。”韦太守良宰:即江夏郡太守(
2.天上二句:道教认为天上有白玉京,昆仑山上有五城十二楼。
3.结发句:指年轻时接受道教长生不老之术。
4.穷理乱:研究治乱。因避唐高宗李治讳,改“治”为“理”。
5.九十六圣君:指自秦始皇至唐玄宗共九十六代皇帝。
6.天地二句:谓这些帝王像赌博投掷一样,通过战争来争夺天下。
7.霸王略:称霸成王的策略。
8.轩冕:华美的车乘和高级官员所戴礼帽,代指高官显宦。
9.时命句:谓自己命运不好。
10.学剑四句:《史记·项羽本纪》:“项籍(项籍字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又教项藉兵法。自哂:自我微笑。此为李白感叹自己学武不成,转而以诗文扬名四海。
《二》
11.五噫句:《后汉书·梁鸿传》:“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顾
12.倜傥才:卓异的才能。
13.标举:高超。
14.祖帐:在郊外设帐摆宴饯别。
15.骠骑亭:地址不详。王琦谓玩诗意当在长安。
16.昆明:池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丰水和
17.幽州:在今北京市及河北北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为范阳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复改幽州。李白于公元751年(天宝十载)北上,752年(天宝十一载)十月抵达范阳郡治所(今北京市)。时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
18.戈
19.君王二句:谓唐玄宗将北方大片土地交给安禄山。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玄宗任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744年(天宝三载),代裴宽为范阳节度使,仍领平卢军。经略威武、清夷等十一军,及
20.呼吸二句:形容安禄山气焰
《三》
21.蓬
22.天狼:星名。《史记·天官书》:“其东有大星曰狼。”张守节正义:“狼为野将,主侵略。”此指安禄山。
23.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因曾置千金延请天下之士,故名。今北京市和徐水、满城、定县等县皆有黄金台,多系后世慕名赴会。
24.骏骨:千里马之骨。典出《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预招天下贤士,报齐破燕之仇。郭隗对燕昭王云:古代一君主用千金求千里马,三年不能得。有侍臣用五百金买一千里马尸骨,君王怒曰死马何用。侍臣说,买死马尚肯用五百金,天下人必信君王诚心求马。千里马将不求自至。不久,果然来了三匹千里马。今君王诚心招贤,先从我郭隗开始,必有贤于郭隗者为大王用。
25.
26.乐毅二句:《史记·乐毅列传》载:乐毅至燕,为燕昭王重用,攻下齐国七十余城,立下大功。但昭王死后,齐国用离间计使燕惠王疑忌乐毅,燕惠王就派骑劫代乐毅为将,乐毅被迫奔赵。
27.贵乡:唐县名,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
28.弦歌:用孔子弟子子游弦歌而治武城之典,喻指韦良宰当时为贵乡县令。
29.百里二句:《三国志·蜀志·庞统传》:“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后因以百里才指治理一县的人才。太古,远古。陶然,和乐安闲的样子。
30.昌乐:县名,今河南南乐县。
《四》
31.贤豪:贤能勇壮之士。
32.
33.清歌句:用《列子·汤问》故事。战国时代,韩娥到齐国去,途中缺粮,在雍门唱歌乞食,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比喻歌舞音乐美妙。
34.未终朝:极言时间之短。
35.秩满:指韦良宰为贵乡县令的任期已满,回长安等候调遣。
36.祖道:践行。
37.供帐:践行所用之帐幕。
38.荣枯句:谓季节变换,草木开花衰萎,暑寒更迭,相别多年。
39.九土句:指安禄山叛乱。九土,犹九州,全国。横溃,以水喻乱。
40.汉甲句:指唐军与叛军接战。
《五》
41.函关句:谓函谷关形势险要,使长安显得雄壮。函谷关,古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战国时秦置。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名。其东自
42.哥舒:指哥舒翰。《旧唐书·哥舒翰传》:“及安禄山反,上以封常清、高仙芝丧败,召翰入,拜为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据贼于潼关。”
43.长戟二句:长戟,兵器名,此代指士卒。凶渠,指叛军将领。《旧唐书·哥舒翰传》:“引师出关,……军既败,翰与数百骑驰而西归,未火拔归仁执降于贼。”二句即指哥舒翰投降安禄山之事。
44.奴犬羊:为犬羊(指安史叛军)所奴役。
45.忠谠句:谓忠诚敢言之士惨遭杀害。
46.二圣句:指唐玄宗与肃宗逃亡在外。游豫,游乐,逃亡的讳辞。
47.二京:指长安与洛阳。
48.帝子句:帝子,指永王李
49.秉
50.节制二句:《荀子·议兵》:“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此处反用其意,谓永王军队非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约束有方之师。熊虎,喻勇猛的士兵。《书·牧誓》:“尚桓桓,如虎如
《六》
51.固房陵:坚守房陵。房陵,即房州,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为房陵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复为房州。郡治在今湖北房县。
52.诚节句:谓韦良宰忠诚的节操超过古人,坚守岗位,不为永王所迫。
53.香炉顶:香炉峰。庐山北部的著名山峰。因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
54.九江:古代传说,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道,故浔阳亦名九江,即今江西九江市,此处指长江。
55.五湖:此处指庐山下的湖泊。其时李白隐居庐山屏风叠,故云。
56.满旌
57.
58.六合:古人以天地、四方为六合。
59.良牧:贤明的地方长官。指韦良宰。
60.恤交道:顾念好友
《七》
61.一
62.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黄河矶上。相传始建于公元223年(三国吴黄武二年),历代屡毁屡建。传说费
63.
64.樊山:在今湖北
65.横穿:一作“川横”。
66.舸:大船。
67.吴娃二句:吴娃、越艳,指吴越美女。窈窕,娇美的样子。铅红,铅粉和胭脂。
68.帘
69.小垂手:古代舞蹈中的一种垂手身段。有大垂手、小垂手之分。《乐府诗集》卷七六引《乐府解题》曰:“《大垂手》、《小垂手》,皆言舞而垂其手也。”
70.览君二句:荆山,在今湖北武当山东南、汉水西岸,漳水发源于此。江、鲍,指六朝诗人江淹和鲍照。二句谓江淹、鲍照如看到韦太守荆山之作,亦必能为之动情于色
《八》
71.清水二句:钟
72.逸兴句:谓韦良宰平素胸襟豁达,具有超逸豪放的意兴。
73.朱门二句:形容郡守
74.剪凿二句:写水阁景色优美,剪竹凿石,清流萦绕。
75.英音:英明卓越的见解。
76.片辞二句:谓韦良宰重义尚信,片言只语比白璧、黄金还要贵重。诺,允诺。《史记·季布列传》载,汉初季布最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办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77.青鸟四句:阮籍《咏怀诗》:“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此处即用其意。
78.五色四句:唐张
79.暖气二句:以寒谷变暖、死灰复燃喻己流放遇赦
80.凤池:凤凰池。《通典·职官志三》:“魏晋以来,中书监令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以其地在枢近,多成宠任,是以人固其位,谓之凤凰池焉。”此处泛指朝廷要职
《九》
81.贾生;即汉代文人贾谊,此处为诗人自比。
82.
83.匈奴句:《汉书·车千秋传》:“千秋无他材能学术,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悟主,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后汉使者至匈奴,单于问曰:‘闻汉新拜丞相,何用得之?’使者曰:‘以上书言事故。’单于曰:‘苟如是,汉置丞相非用贤也,妄用一男子上书记得之矣。’”此处喻指当时宰相苗晋卿、王
84.旌
85.连鸡:缚在一起的鸡,喻互相牵制,行动不能一致。《战国策·秦策一》:“诸侯不可一,尤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亦明矣。”
86.夷犹:犹豫不进。
87.羿:又称后羿,传说中夏代东夷族领袖,原为有穷氏部落首领,善于射箭。
88.
译文:
天上宫阙,白玉京城,有十二楼阁,五座城池。
仙人为我抚顶,结受长生命符。
突然想来人间一游,误逐世间的环乐,以尽前缘。
人间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九十六圣君,空名挂于浮云端。
以天地为赌注,一掷决定命运,一直战争不停。
我曾经学习霸王战略,希望能功成名就,锦衣返乡。
可是时运不佳,长期漂泊五湖四海。
曾经去山东学剑,没有什么结果,会写点文章,可那有什么用呢?
剑术并非万人之敌,防防身的技术,文章倒是四海闻名,罕有人匹敌。
这些都是些儿戏,微不足道,所以我象梁鸿一样看破了世界,唱着五噫歌离开西京长安。
不过在临去之时,我还是流下了慷慨激扬的泪水,打湿了我的帽上红缨。
叹君也是个倜傥之才,气质品格冠群英。
道旁设帐为我饯行,慰籍我此次远征的艰辛。
鞍马生涯如浮云,送我送在骠骑亭。
歌声钟鼓声表达不尽你的情意,白日马上就要落在昆明池中。
我曾经在某年十月到达幽州,看见安禄山的军阵兵甲灿烂如群星。
君王唐玄宗放弃东北河北,整个地区都由安禄山横行无忌,犹如长鲸在海洋横行。
呼吸之间就走遍百川,燕然山也仿佛可被他摧毁。
我心知我在皇上那里不得意,说也无用,只好躲入桃花源,独善一身。
想弯弧射天狼,挟着弓却不敢张开,怕祸及自己。
我曾经在北京黄金台揽涕痛哭,呼天喊地:燕昭王啊你在那里啊,怎么没有人识用人才?
无人珍贵骏马之骨,天马空自腾
即使乐毅再生,到如今这样的形势,也只有逃命的份儿。
岁月蹉跎,不得人意,驱骑马儿来到贵乡。
正逢你在悠闲地欣赏弦歌,肃穆地坐在华美的厅堂。
你如远古的百里之王候,陶然而卧如
行乐在昌乐馆,大开酒筵,罗列壶觞。
青娥美女夹坐在贤豪之间,对着烛光
醉舞纷纷散满绮席,清歌袅袅绕飞尘梁。
欢娱完毕,你秩满(丧礼守孝期满)以后就要回归咸阳。
饮宴送行的有万人之多,帐蓬遥遥相望。
这一别,我俩各隔千里,荣枯不用,炎凉各自。
炎凉几度变化,九州几乎崩溃。
唐军抗战叛军,沙尘使云海昏暗无光。
连草木都摇着杀气,星辰更是无光。
白骨堆成丘山,苍生竟有何罪,遭此劫难。
潼关函谷关捍卫皇帝宫殿,国命悬于哥舒翰一身。
不料长戟三十万的大军,竟然开关门投降元凶。
公卿官僚犹如犬羊,忠诚正直的人变为肉酱。
二圣逃离京城,两座京城变为废
帝子永王受皇上诏命,军事管制楚地。
永王节制并非是想做春秋五霸中齐桓公与晋文公,永王的军师却拥有勇猛的将士。
人心失去体统,贼势腾起风雨。
唯有你固守房陵郡,忠诚高节勇冠终古。
我那时云卧庐山香炉峰顶,学仙人餐
草堂门开九江流转,枕头下面五湖相连。
半夜永王的水军来浔阳,城里城外遍插旌
我被空名自误,永王派兵迫胁我上了他的楼船。
他曾经赐与我五百两黄金,我把黄金视为浮烟。
我辞去永王的官却不受赏,反而远谪到夜郎那样的穷山恶水的地方。
夜郎离这里万里之遥道,西去令人衰老。
海内六合,扫荡清静,我却像负霜之草。
日月普照,并无私心,有什么办法可以诉冤给苍天听听。
你是神明的太守,深知仁心爱民。
惭愧作你的'青云客,三次登上黄鹤楼。
惭愧不是
樊山霸气已尽,天地一派寥落秋色。
长江漂流着峨眉山的雪水和三峡的急流。
万舸千舟江上往来,连帆一片过扬州。
登高极目,万里悠悠,旷然散我忧愁。
纱窗倚天而开,水树翠绿如少女青发。
看太阳,怕它马上落山,举起酒杯喜得明月。
吴越美女艳如花,窈窕婀娜,浓装艳抹。
呼来款款轻上云梯,含笑羞羞步出帘
对着客人清唱小垂手,罗衣飘摇舞春风。
跪请宾客休息,主人情还未了。
浏览你在荆山的大作,堪与江淹鲍照的文笔
宛如出清水的芙蓉,有大自然天然去雕饰。
逸兴满溢平素的襟怀,无时不想到你的招寻约请。
朱门拥立虎士,兵戟罗列森森。
剪竹凿石,溪流清深宛然而去。
登高楼坐水阁,吐论滔滔不绝,声音清朗。
言辞贵于白璧,一诺重于黄金。
称我不愧于你,宛如青鸟有丹心。
云间五色的喜鹊,飞鸣着从天上飞来。
传闻是大赦的文书到了,却被流放夜郎去。
顿时就如没有暖气的寒谷,没有炎烟的死灰,没有希望了。
贤君你马上要登朝廷的凤凰池去了,别忘记了我这个被遗弃的贾谊,有机会推荐一下。
我常常在中夜失眠,唉声叹气,为这大国忧愁啊。
旌
群雄相互牵掣,不能一致行动,面对战场犹豫不决。
如何才有善射的后羿那样的良将,一箭射落敌军的元凶。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反对雕琢尖巧——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明媚天然,毫无雕琢装饰。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后人经常引用这两句评价李白的作品。
背景:
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公元756年春李白受聘请进入永王李
这首诗是李白在江夏临别时赠写太守韦良宰的,通过写古述今表达了他对自身境遇和对乱世的忧愤。此诗云:“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又云“寥落天地秋”,当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在江夏作。诗云:“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仍希冀朝廷任用自己。
鉴赏:
此诗是李白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滞留江夏时所作的一首自传体长诗(按此诗作年,王谱、詹谱、王增谱、安谱、郁本、安本作公元759年,黄谱、裴谱作公元760年)。诗人因受永王之败的牵连,被流放至夜郎,中途获上赦宥。此诗是在他被赦免后所作。在这个时候与韦良宰这样一个老朋友相见,李白的感慨当然是很深的。其中最强烈的莫过于他已由旧日的御前歌手沦为一个流犯,而对方已由一介平凡的知县成为名镇一方的主座了。其中一个首要缘由就是韦良宰在骚动变乱中作出了与李白不同的选择。面对老友,李白除了叙及他们的交往始末,着意向他诉说了本身的不幸与委屈,还告诉老朋友骚动变乱前自己北上幽州就是为了探察安禄山的虚实。这如同下面诠释入永王幕的缘故一样,也是为了消除老朋友的误会,表明自身在政治态度上的清白。
这是诗人写的最长一首抒情诗,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同韦良宰的交往为中心,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慨。其中如“十月到幽州”之句所产生的岐义,作为一个大诗人,他不可能感觉不到这一点。对于此只能作一种解释,这是诗人在事后有意造出的一种恍惚语境。他知道这首诗不只是写给这一个老朋友看的,他是有意向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世人明示自己在乱世中的态度与先见之明。
此诗流传最广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两句。其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雕饰:指文章雕琢。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李白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反对装饰雕琢。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后人经常引用这两句评价李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