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关于突出重点的格言 正文

关于突出重点的格言

时间:2025-05-03 03:15:01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抓关键词,并分析关键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

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内涵,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围绕“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人文话题,通过品读、讨论、探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关键词的分析、重要语句的理解、重要文段的品读,来领会文章的旨意

教学方法:品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时常仰望着星空,思索着“人是什么”。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经面对着他的门徒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就是没有羽毛、两条腿直立的动物。”于是门徒中就有反对者抓了一只公鸡,把羽毛全部拔光,拎着公鸡来到柏拉图面前质问说:“这就是老师所说的人吗?”面对着学生的质问,柏拉图一时无言以对,面红耳赤。

柏拉图当时只是从外部特征来定义人,显得过于表面化,是错误的。然而,在西方另一哲人位帕斯卡尔的眼中,人是能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为什么要把人比作能思想的苇草,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文本去探讨,去感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标出自己感到疑惑的语句。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读后老师进行点评。

然后,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有疑问的地方可以相互交流。

三、分析题目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一个奇特而富有诗意的比喻句。题目概括了人什么特点?怎么理解。

这个句子的主干成分是“人是苇草”,为什么把人比作苇草呢?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点,是脆弱。但是,在中心名词“苇草”前面加了一个定语“能思想”,突出人不是一般的苇草,而是能思想的苇草,强调能思想的特点。

作者发出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慨,其实和他的人生经历和遭遇有关。一方面,帕斯卡尔一生体弱多病,始终被病魔折磨着,39岁英年早逝。另一方面,在短短的一生中,他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突出的成就。可以说帕斯卡尔在肉体上是脆弱的,但是思想上是强大的。

四、品读重要文段

(过渡:刚才我们初步分析了题目,请问,题目是从哪一段哪一句中摘选出来的?——第三段第一句——请学生读):

(一)品读第三段:

(先分析人脆弱的特点,然后分析人能思想的特点)

1、对,就是这一句:“人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脆弱的东西;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过渡语:我出示的句子和课文中有没有区别?少了哪几个字?我们在分析文本时,要学会抓关键词和关键句——你先说说,“只不过”“最”有什么作用?)

(明确)不行。“只不过”“最”这些修饰语突出了人的脆弱。

追问A:本段中还有哪一句写人的脆弱?请读一读:“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追问B:“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应该重读哪个词语?

(明确)应该重读“足以”,突出极微小的东西也能致人于死地,加强了语气。

2、(过渡语:那么,要“但”又有什么用呢?)

“但”字是表转折的关联词,表示重心在后面,突出“能思想”才是重点。

3、人“能思想”的特点,在本段中是怎样表达的?(本段中哪句话体现了人“能思想的特点”?)

(明确)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4、小结这段的思路:这段的思路很清晰,第一句是主干句,点出人的两个特点,脆弱和能思想。然后,后面就围绕这两个特点展开,阐释这两个特点,典型的总分结构。

(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人能思想的特点,那么“能思想”对人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在文中有一句高度凝练、高度概括的话,是一个独句段。它就是第二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二)品读第二段:

(分析了人能思想的特点后,进一步分析思想对人的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思想形成人的伟大”?能不能用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分组探讨,互相交流)

学情分析:学生不理解的主要是人为什么因思想而伟大,应帮助学生理解一方面人在自然界面前是弱小的,另一方面人又因为思想超越了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超越自然,超越宇宙。因而能驾驭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显示出人的伟大,人的伟大来源于人思想的力量。

然后,老师列举两个典型的例子并解读:

解读:孔子: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一位先人我们是绝对不能遗忘,他就是孔子。孔子虽然是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人,但是他的思想,却引领着我们从公元前,走到公元后,它的思想光芒照彻了整个世界,为后人景仰。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儒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霍金:特别提出的是霍金,英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是“宇宙之王”。但是,他在21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严重的肌肉萎缩症,在轮椅上坐了将近50年,后来病情发展到全身瘫痪,不能说话,只有一根手指头可以动弹,但仍然创作出了伟大的著作——《时间简史》。可以说,霍金就是轮椅上巨人,他可以通过他的《时间简史》引领着我们去穿越时空,探索世界的奥秘。虽然他只有一根手指头可以触碰到尽在咫尺的、冰冷的控制器按钮,但是他广博思想却早已延伸到遥远的宇宙天际。

(三)品读第四段:

(了解了思想对人的重要意义后,进一步分析人应该怎么样)

1、给第四段填空: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________它________ 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________ ,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明确)正是由于,而不是由于,因此。

2、根据你填的关联词,你觉得作者想强调哪一句?(或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3、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解读:“道德”是每个人、每个生命个体必修遵循的准则和规范。人区别于宇宙万物的根本特点就是能思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是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如果不努力地好好思想,就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的条件,丧失了做人的尊严,也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

(四)品读第五段:

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分组探讨,互相交流)

解读:这里实际上讲的是人与宇宙的辨证关系。古今中外无数的文人墨客面对着浩瀚的宇宙,发出了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渺小的哀叹。有诗为证:“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就像一首歌里唱到的一样“我还想再活五百年”。其实,就算再活一千年,与广袤的宇宙相比也是显得多么地短暂渺小。也就是说,如果只是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将人和宇宙一争高下的话,只会走进死胡同,是不会有希望的。

人的形体始终是被宇宙所吞没,但宇宙不一定能吞没人的思想,甚至反过来说,人的思想可以吞没宇宙。刘勰曾经在《文心雕龙》中说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陆机在《文赋》中说过“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就是说人的思想可突破空间限制,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自由地、任意地驰骋。正如法国大文豪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过的那样:“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这里的胸怀实际上就是一种思想的高度、广度、宽度。我们可以把整个宇宙作为我们的思考对象,去探索去思考。

“质点”,形象地突出了人的渺小。

五、课堂小结

(过渡语:讲到这里,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我主要讲了三个问题。第一个,“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哪两个特点?其中,突出了什么特点?第二个,能思想对人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第三个,认识了这两个特点后,人应该怎么样?而本文也正好是按照这种思路来展开的。)

因此,本文内容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生理层面来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突出脆弱的特点。

第二层,因为有了思想,人变得高贵、伟大。

第三层,基于这两点认识的基础上,人应该努力好好思想,用思想来追求尊严,这才是最高境界。

三层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六、课堂练笔

(过渡语:“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向人们昭示了思想的高贵和伟大,其实有很多的名人事例,甚至是平凡人的事例都印证了思想的伟大,下面,我们也来写一下)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所以,曹雪芹能用饱蘸人生感慨的笔墨,创作出伟大著作《红楼梦》。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所以,孟德斯鸠能用洞察社会的智慧,撰写出鸿篇巨制《论法的精神》。

请按照“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所以,……”的形式写一两句话,要求突出思想的重要性,有一定的文采。

大家请看右边的的雕像作品,它的名字是什么?罗丹的《思想者》。下面也让我们来做一个思想者。请大家拿起我们手中的生花妙笔,也让我们的思想自由地驰骋。

学生自由写,互相交流,并展示成果。

七、关于“思想”的名言名句:

(过渡语:“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其实古今中外还有很多关于“思想”名言,请大家说出几个,我们来欣赏一下)

1、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2、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拿破仑)

3、思想的启发使人类摆脱了奴役,进入了自由王国。(爱默生)

八、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思想对人的重要性。

一个如此脆弱的躯体内竟然蕴藏着如此巨大的思想能量,帕斯卡尔本人不正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吗?对于他的一生,恐怕再也没有比这个比喻更为贴切的评述了。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过:一个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是你不能打败他。人因为思想而伟大。思想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内心世界,照亮了我们前进道路。我们要像帕斯卡尔一样勇于提高自己,勇于追求尊严,从而实现人的价值、实现生的价值。

1、安全规程,庄严神圣。

2、停电作业,勿忘验电。

3、居安思危,常备不懈。

4、不折不扣,坚决执行。

5、相互保安,人人受益。

6、贴在墙上,牢记心中。

7、一时疏忽,必出事故。

8、无证作业,事故头出。

9、危险辩识,加强意识。

10、积物易燃,防火重要。

11、疏忽一时,痛苦一世。

12、积尘自燃,防火重要。

13、我不伤我,你不伤你。

14、安全平安,厂兴我荣。

15、生产是花,安全是根。

16、酒后工作,必生大祸。

17、贯彻规程,坚决执行。

18、小洞不补,大洞难堵。

19、正反典型,解剖分析。

20、人在现场,心在别处。

21、干群努力,安全共保。

22、融进血液,化为行动。

23、深入浅出,易学易记。

24、自我安保,不可轻视。

25、违章生险,遵纪则安。

26、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27、安全措施,劳固可行。

28、检修工作,勿忘安全。

29、不图形式,注重实际。

30、常抓不懈,防微杜渐。

31、检修再忙,安全不忘。

32、安全教育,不可中断。

33、一人安全,全家幸福。

34、酒后开车,后患无穷。

35、勤查勤检,消除隐患。

36、安全第一,警钟常鸣。

37、安全第一,人人牢记。

38、无证作业,事故将出。

39、一人违章,众人遭殃。

40、小事化了,后患不少。

41、一时侥辛,终酿大祸。

42、出了事故,后悔已晚。

43、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44、流动吸烟,隐患无边。

45、不用打赌,准出事故。

46、堤溃蚁穴,气泄针芒。

47、放眼全局,突出重点。

48、振兴矿业,安全第一。

49、违反规程,祸不单行。

50、光喊不动,实在无用。

51、严格执章,行为高尚。

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53、落实规程,要靠自保。

54、三违不反,事故难免。

55、安全生产,齐抓共管。

56、检修全局,突出重点。

57、多看一眼,安全保险。

58、动手预防,隐患难藏。

59、干啥工作,别耍大胆。

60、安全意识,不可淡化。

61、生产大上,安全不忘。

62、生产工作,勿忘安全。

63、进入现场,集中思想。

64、要想花美,必须强根。

65、贯彻规程,先靠领导。

66、安全思想,不可放松。

67、安全教育,声情并举。

68、检修现场,安全不忘。

69、隐患潜伏,事故难除。

70、当初蛮干,今日痛苦。

71、你不伤我,我不伤你。

72、检修是花,安全是根。

73、自己保安,不可轻视。

74、坚持规程,保你平安。

75、忽视安全,如履薄冰。

76、教育为本,防患未然。

77、措施到位,安而无危。

78、特殊工种,特别要求。

79、检修作业,别耍大胆。

80、振兴企业,安全第一。

81、执行规程,心诚则灵。

82、生动活泼,入情入理。

83、安全管理,处处要严。

84、无证驾驶,危及生命。

85、相互安保,人人受益。

86、大事化小,教训难找。

87、干头万绪,安全在先。

88、生产再忙,安全不忘。

89、安全平安,矿兴我荣。

90、平安是金,步步小心。

91、安全防范,不可忽视。

要写出好文章先要“循规蹈矩”,做到:准确、正确、明确。所谓准确,也就是扣题准确,在立意时首先要做到合乎题意,对于有要求的

一、给文章拟一个好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拟一个巧妙、漂亮的标题,是取得好分数的敲门砖。拟标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范围要小,不要太大、太泛,切忌以话题为标题。标题最好可以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1. 巧用修辞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美化了语言,增添了文采,让文体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从而给文章添上了动人的“眼睛”。

举例

比喻 《理想,人生的基石》《挫折,人生路上的拦路虎》

拟人 《信念告诉你》《地球,别再流泪了》《森林的呐喊》

反问 《幸福难道是这样吗》《人生岂可无信任》

对比 《评己与论人》《灾难无情人有情》

2. 套用名句

将名人

举例

巧用诗句 《曲径通“乐”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蓑风雨任平生》

引用歌曲歌词 《生活,要说爱你不容易》《都是

化用名句 《让打击来得更猛烈些吧》《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引用成语、俗语、谚语 《女大十八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 反弹琵琶

求异思维是作文创新的一个体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有时正面无从下手,

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运用“求异思维”的方法来拟题,会使文章有耳目一新之感。

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来拟题,往往会给人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使

文章体现出一定的新意。

举例

《我渴望苦难》《吃亏是福》《良药未必苦口》《渴望停电》《真想做个差生》,这些标题都采用反弹琵琶的方法,让标题具有了新意。

4. 借用公式

将标点符号、数学符号及其他科目中人们比较熟悉的符号引进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这种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采用这种方法拟题,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常常能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举例

《成长=?》《记忆移植≠移植能力》《成功= 1%的灵感 +99%的汗水》,这些例子都成功借助了公式,给读者带来一种新奇的感觉,非常吸引人。

5. 巧设悬念

在充分把握文章主题的基础上,让文章违背常情,造成悬念,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巧用悬念、反常法来拟题,标题会令人产生一种非读不可的感觉,从而极大地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举例

《我渴望有个后妈》《这件事是谁干的》《请珍惜你的痛苦》《100 分,我恨你》,这些标题让人一看就会产生非读不可的想法。

6. 词语组合

根据文章的内容及所要表达的主题,用几个关键词进行巧妙组合来给文章拟题,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意向性和冲击力,增加文章的亮点。巧妙运用词语组合方法,既能使标题简洁、明确、醒目,又能突出重点,易于把握写作中心和文章结构形式等,同时也很容易操作。

举例

《蜡烛·老师·明天》《知书与达理》《文言文·周杰伦》等,这种词语组合式的标题,巧妙地突出了文章的重点,易于写作。

二、写出精彩开头

好的开头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有兴趣读下去。开头要短小精悍,突出主题,还要引人入胜,给人以好感。另外,开头切忌过分突兀,给人一头雾水的感觉。

1. 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作文开头时单刀直入地亮明观点,直截了当地切入主题,这样能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免去在大段文字中查找关键句子的麻烦,在总体上达到干脆利落、鲜明清晰的效果。

举例

在《长大的感觉》一文中,作者开篇即亮明自己的观点:长大的感觉,很好!然后作者选取三件典型事例紧扣这一中心:第一件表现的是体贴母亲的孝心,第二件表现的是关怀集体的爱心,第三件表现的是维护治安的责任心。共同表现了“长大的感觉,真好”这一主题。

2. 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所谓联想,就是因某人、某事或某物而引起的与之相关的思想活动。回忆常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件事,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起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在作文中采用联想回忆的方式来开头,一方面能迅速打开思路,另一方面也使文章充满诗意,能引起阅读者的兴趣。

举例

在《我的承诺》这篇作文中,作者开头写了眼前熟悉的景象,然后由此展开联想,想到了爸爸当年送自己上学的情景:

这里依旧熟悉,青润敦厚的庄稼地像灵巧少妇手中的织毯,网罗着淡远的青山、岑寂的树林和疏落的村庄。这勾起了我的思绪,我依稀看到一个中年男子背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急匆匆地走在田间小路上,后面跟着一个懵懂的少年。

3. 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文章开头如果能巧妙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夸张等常见的修辞手法,使文章一开篇就充满美感,那么让人一读就会觉得文采斐然,引起强烈的阅读兴趣。这样的开头,无疑会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举例

《情与理》一文中,作者在开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理智比作花,把情感比作雨:

理智,是一朵花,盛开于智慧的春风中;情感,是一阵雨,常常将这一朵花摧残。情与理,对立而又共生于现实世界。?

4. 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衬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有利于安排故事情节,有利于烘托气氛,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举例

《开在雪山之巅的鲜花》中,开头用饱含诗意的语言,描写了寒冬里狂风暴雪的恶劣自然环境,为故事的发生交代了背景,同时表明了环境的恶劣和困难的可怕,为后文主题的表达打下了基础:

寒冷的冬夜,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把地面铺得厚厚的。狂风呼啸,卷着雪片在空中形成了一个个旋涡。

5. 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在作文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这种开头法,很容易掌握,效果也很好,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意境高远。当然,引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力求准确,避免出现错误;二是要有一定的新鲜感,不能给老师“熟面孔”的印象。

举例

在《师生之间》这篇作文中,开篇引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谚,对谚语的引用紧扣题目“师生之间”,引用内容准确贴切: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我从小便学会的一句古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