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论语》君子格言 正文

《论语》君子格言

时间:2025-05-17 06:57:14

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

2、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宋·胡宏

3、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4、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5、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

6、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7、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8、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9、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10、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1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12、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

13、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16、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17、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18、小人当退黜之时,往往疾视其上。君子则穷通皆乐,未尝一日忘其君。——《读易详说》解《易·否·初六》

19、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20、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21、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22、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清·金缨

23、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24、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25、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

2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26、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27、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28、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29、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30、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31、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3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34、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35、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36、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

37、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贞观政要》卷五

38、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食不语,寝不言。

4、寝不尸,居不容。

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6、未知生,焉知死?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