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关于刘伯承的格言 正文

关于刘伯承的格言

时间:2025-05-16 21:55:38

关于谦虚高中作文议论文1

谦虚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明智之举,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一个真正认识自己的人,他就会让自己变的谦虚。让自己的心缩小成一颗石卵,虽然小,但十分结实,抵挡住了任何利器,谦虚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的一生。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走在去晋国的路上,前面出现了一条小河,三五成群的鹅在水中嬉戏,波光粼粼中可听到鹅的叫声。这时一个小孩子拦住孔子的去路,看你的样子很有学问,那我考你一个问题:“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笑了笑,漫不经心的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一脸得意地说:“那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脸红了,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

一代名师孔丘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承认自己不如一个小顽童,其谦虚的作风、无与伦比的气度,令人赞叹。谦虚正向我们走来!

伴随谦虚走来的还有名医扁鹊!

魏文王的大殿上,编钟齐鸣,文王大病初愈,龙颜大悦,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呢?”扁鹊谦虚的回答说∶“长兄,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不解的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一代名医扁鹊,深为广大人民所爱戴和崇敬,人们称他为“能生死人”的“神医”。在他行医经过的共约四千化里的路途上,历代人民为他建陵墓、立碑石、筑庙宇、朝香火的原因除了他精湛的医术,还有他虚怀若谷的胸怀。

几千年来,谦虚成就了无数伟人,与他们的精神浑然一体。谦虚这种美德正迎面向我们走来。

关于谦虚高中作文议论文2

《尚书》中说:“满招损,谦受益。”毛主席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都体现了虚心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

1941年“八一”节,贺龙参加了兴县的文艺晚会。一个少年诗人在朗诵自己的新作:“我要讲一个英雄的故事,这一个故事,就是南昌起义。这一个英雄,就是您啊——我们的贺老总!”突然台下有人喊:“小鬼,你这一句话不对头啊,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是周恩来副主席,还有朱德、叶挺、刘伯承、聂荣臻等许多同志,怎么能说只有一个英雄呢?那时我还不是共产党呢,能算个什么英雄?不过你也不要着急,好好改改,改好了再向部队朗诵,下次朗诵时,我一定还来听。”

当然,像贺龙将军这样的例子,还有成双成对。相传我国诗人白居易,每当作了一首好诗,总是先念给牧童或老妇人听,然后再反复修改,知道他们听了拍手称好,才算定稿。像白居易这样一位的诗人,并不因牧童和村妇的无知而轻视他们,因为他懂得真正的文学作品必须得到人民的承认,所以他虚心求教于人民,这才使他的诗通俗易懂,在民间广为流传,为后人传诵。

不仅仅是中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获得一连串的崇高称号和奖赏后,也毫不自傲,而是严谨的审查自己的不足,诚心诚意的向别人学习。有个爱学习的小姑娘,经常去请教他,他总是放下工作认真接待,小女孩的妈妈批评女儿不该打扰爱因斯坦的工作,爱因斯坦却说:“不,不!我正从她这里学到不少东西。”真正的`虚心,是他从幼稚的提问中受到启发,从别人那里不断的获得营养,不断地开发自身才智的“能源”。

不管是贺龙,还是白居易,还是爱因斯坦,他们真正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站在虚心这高大巨人的肩膀上。

华罗庚说过:“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让我们永远记住,人就如分数,实际才能好比分子,对自己的评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那么分数值越小。

关于谦虚高中作文议论文3

人们在实践中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成功来自谦虚。

为什么成功来自谦虚呢?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他很明确地指出了学无止境地道理。也就是说,假如你知道的是天上的“一颗星”,那么知识就是整个宇宙,辽阔无边。一个人只有掌握了许多必要的,有用的知识,成功的大门才会向你打开。因此,我们要谦虚好学。

着名学者笛卡尔说过:“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不足。”是啊,只有通过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领域,扩充知识面,储蓄更多的信息,你才能真正领悟到“知也无涯”的深刻含义。这样你既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妄自尊大,做到谦虚成熟,不断进取,成功便不招自来。

那么,当我们在学习上或事业上有了一定作为的时候,还要不要谦虚呢?要!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些人往往就是由于骄傲自大而陷入泥坑。古人说得好:“谦受益,满招损。”如果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就会把辛辛苦苦得来的成绩毁于一旦。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尤其不能骄傲,格言曰:“虚心的人十有九成,自满的人十有九空。”我们在取得好成绩时不自满,才会更上一层楼。

从实际上说,谦虚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能否做到谦虚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是否高尚的方法之一。忠于真理的人,虚怀若谷,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人,永不自满。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文武兼备,但他又何等不谦虚谨慎,表现出比一般人更谦虚更成熟。我们要学习周恩来,那么谦虚这一高尚品德就是首先要学习的方面。

成熟的谷穗低着头,成熟的苹果红着脸,它们启示我们:成功来自谦虚。

1、只有实际生活中可以学习,只有实际生活能教训人,只有实际生活能产生社会思想。

2、百闻不如一见。——班固

3、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魏源

4、治办这器具必定要求它发挥作用。

5、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颜元

6、坚持德行却不弘扬,信仰道义却不够忠实,(这样的人)怎么能算是有用?怎么能算是无(可有可无)用?

7、只有实践能克服经验的错误。——巴人

8、倘若只是诵读,读诗诵经,即使能诵读无数篇,也不过是鹦鹉学舌之类的。

9、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莎士比亚

10、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林希元

11、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是毫无用处的,甚至是有害的。——陶铸

12、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

13、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自吃一吃。——毛泽东

14、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制造宇宙。——克罗齐

15、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萨迪

16、治其器必求其用。——《二程外书·卷一》

17、仅仅一个理论上的证明,也比五十件事实更能打动我。——狄德罗

18、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决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歌德

19、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毛泽东

20、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刘向

21、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斯大林

22、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达·芬奇

23、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24、学贵大成,不贵小用。大成者,参于天地之谓也;小用者,谋利计功之谓也。——《胡子知言·卷三·纷华第九》

25、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车尔尼雪夫斯基

2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第一》

27、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

28、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

29、任何理论都不如现实具体。——沈从文

30、如果在箱柜中积存了万两黄金,即使贫困也不使用,那么就不知道这和贫穷有什么不同;如果胸中怀有华丽的辞藻,不把心意寄托在着述上,那么就不知道他和普通鄙陋的人有什么区别。

31、没有实际的理论是空虚的,同时没有理论的实际是盲目的。——徐特立

32、治学可贵之处在于有大的成就,不是可贵之处在于有小的效用。大的成就,指的是对天地加以研究;小的效用,指的是谋求利益、功劳。

33、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陆游

34、实际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

35、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室屋,采草以和方药者,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论衡·超奇第三十九》

36、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王廷相

37、离开实际的理论是死理论,离开理论的实际是瞎实际。——刘伯承

38、实践决定理论,真正的理论也有着领导行动的功用。——邹韬奋

39、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况

40、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毛泽东

41、积万金于箧匮,虽俭乏而不用,则未知其有异于贫窭;怀逸藻于胸心,不寄意于翰素,则未知其有别于庸猥。——《抱朴子·外篇卷三十八·博喻》

42、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子张第十九》

43、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陶行知

4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45、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廖沫沙

46、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李光地

47、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

48、力行而后知之真。——王夫之

49、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鲁迅

50、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论衡·超奇第三十九》

51、理论是实践的眼睛。——邹韬奋

52、进入山里,见到树木,不论高的矮的都知道的;进入田野,见到花草,不论大的小的都认识的。然而不能够伐树木用来建造房屋,采摘花木用来调和药方,这是只认识草木却不能使用的人。

53、一个人只有经过东倒西歪的、让自己像个笨蛋那样的阶段才能学会滑冰。——萧伯纳

54、理论上一切争论而未决的问题,都完全由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来解决。——车尔尼雪夫斯基

55、对妻子、看重品德,轻视色相;事奉父母,能竭尽自己的力量;事奉君主,能献出自己的生命;和朋友交往,说话讲诚信。(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56、实言无多,而华文无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论衡·自纪第八十五》

57、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58、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子思

59、道虽学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60、九层之台,起于磊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