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谚语歇后语格言的区别 正文

谚语歇后语格言的区别

时间:2025-05-23 04:04:32

歇后语和谚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分享了谚语和歇后语,一起来看看吧!

谚语:

1、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2、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3、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4、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5、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6、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7、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

8、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9、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10、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11、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12、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13、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14、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15、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16、病从口入,寒从脚起。

17、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18、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19、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20、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21、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22、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23、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24、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25、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

26、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27、不给规矩,不成方圆。

28、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29、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30、不见兔子不撒鹰。

歇后语:

1、阿斗的江山——白送

2、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

3、阿二吹笙——滥竽充数

4、阿二当郎中——没人敢请

5、阿二满街串——吊儿郎当

6、阿哥吃面——瞎抓

7、阿婆留胡子——反常

8、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9、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10、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

11、挨打的乌龟——缩脖子啦

12、挨刀的鸭子——乱窜

13、挨了巴掌赔不是——奴颜媚骨

14、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15、挨了打的'鸭子——乱窜

16、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

17、挨了刀的皮球——瘪了

18、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

19、挨着火炉吃海椒(辣椒〕——里外发烧

20、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言(檐)

21、矮子穿高跟鞋——高也有限

22、矮子打狼——光喊不上

23、矮子放风筝——节节高;节节上升

24、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25、矮子观光——随声附和

26、矮子过河——安(淹)心

27、矮子看戏——听声

28、矮子里面拔将军——将就材料;短中取长

29、矮子爬楼梯——巴不得(迫切盼望)

30、矮子爬坡——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31、矮子婆娘——见识低

32、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33、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妄想;痴心妄想

34、矮子坐高凳——够不着;上下够不着;上下为难

35、爱打官司逞英雄——穷斗气

36、庵堂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37、鹌鹑要吃树上果——够不着;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38、岸上看人溺水——见死不救

39、岸上捞月——白费功夫;白费劲

40、按别人的脚码买鞋——生搬硬套

1、 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

2、 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

3、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4、 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

5、 园外竹笋 -- 外甥(生)

6、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

7、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8、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9、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10、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11、 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

12、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13、 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

14、 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

15、 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

16、 豆渣贴门神 -- 不沾(粘)

17、 豆箕柴着火 -- 着急(箕)

18、 豆腐干煮肉 -- 有份数(荤素)

19、 豆腐乳做菜 -- 哪还用言(盐)

20、 两口子锄地 -- 不顾(雇)人

【谚语】

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2.读一书,增一智。

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4.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7.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8.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9.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0.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1.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2.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13.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4.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5.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16.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17.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

18、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9、到处留心皆学问。

2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谚语、名言、格言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你是怎么样理解的?看看下面:

1.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都在格言里面。

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

在内容上它是人生经验和规律的总结,具有教育意义;在语言形式上简洁而精练。因此,格言与谚语、名言、警句、箴言等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可以说,只要是有教育意义的精练语句,都可以称为格言。只是谚语来源于民间无名氏之口,或经众人加工而成,而名言则大多数出于名人之口。

格言包括的内容不是太广泛,简单的说"格言"大多是以激励的意思为主,也因为名言之所以叫名言是因为是有个名字是名人说的话,后来又出来了大众能接受的词“格言”一般都是某公司的格言,某人的格言,基本上都是一些努力、加油、奋斗之类的句子.

格言一般出自古代的书面文献,经引用后广泛流传,至今仍具有教育意义。由于流传时间久,人们或许已经不知道或不注意其出处,只注意教育意义。

2.名人说的叫名言

3.古人说的叫古语

4.流传至今的叫谚语 、俗语

谚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集体创造的,无法找出作者;格言是名人或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说的`话,作者确定,可以查到出处。

谚语的内容,大多是具体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格言则侧重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所有格言的内容都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如果是消极的,不能称为格言。

5.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像谜面的为比喻语,后一部分像谜底的为解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