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读书格言用论语的一句话 正文

读书格言用论语的一句话

时间:2025-05-06 13:06:20

1、书不成诵,无以致思索之功;书不精读,无以得义理之益。——(清)胡达源

2、悠闲读书,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涵养。多读书,能使人精神焕发,随和幽默,充满自信,充满魅力。我们常说的儒雅风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作铺垫,其深厚的文化修养主要从长期不懈的读书学习而来。

3、人生遇到不如意或困惑,我特别喜欢在书中找答案,而每次寻找,都能找到。我总是将其看做神启,觉得是个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读到我想找的答案后,我会兴奋的很久都将微笑挂在脸上,遇见我的人一定以为我遇到了什么好事,其实只是找到了困惑已久的人生答案而已。

4、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戚继光

5、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6、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清)唐斌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8、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9、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10、学风四戒:戒满,满则无求;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戒浮,浮则无深。——报摘

11、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12、为做学问而读书,是读书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古人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有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然而,莘莘学子能功成名就的毕竟有限,差别不在于人的智商和才气,关键在于人的毅力,在于能不能持之以恒。

13、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14、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拉普拉斯

15、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16、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17、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18、我在书海中寻找着,我相信书中的知识将给我插上飞翔的翅膀,我相信只要我能刻苦努力,我就一定能走向成功。

19、闻而不审,不若无闻。

20、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

21、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清)左宗棠

22、懂得自己无知,说明已有收获。——(拉丁美洲谚语)

23、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24、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尔基

25、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黑德斯

26、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27、书是世界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产。——梭罗

28、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29、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30、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31、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爱迪生

32、读书就像一根强心剂,注入我的体内,带给我巨大的力量,在读书中授予我做人的道理,教会我处事的原则,传授我无尽的知识。

33、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34、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清)王永彬

35、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36、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

37、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

38、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别林斯基

39、读书不知义,等于嚼树皮。

40、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41、书,如细雨过后的梧桐,洗去了浮华,透出了青绿。在清闲午后,子落日黄昏,用眼睛读书,用心读书。读不尽精彩丰富的书。

42、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43、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44、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45、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孔子

46、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47、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48、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方白鹭与青崖之间的旅者,好酒入胸,七分酿成了月色,剩余下三分,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持尽寒枝却终不可栖的寒鸦,手持青青芒杖,在“疏月挂萧桐”之夜,叹大江东去,不为“蝇头微利,蜗牛虚名”触动,只愿沧海济余生;落日桥头,断鸿声中浪子,一边是枯藤老树,古道西风,一边是“宝马雕车香满路”,可他只愿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49、读书需要一种心境,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读的。只有静下心来的时候,才适合阅读。心无旁骛,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书卷上,唯有此时才能

5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51、喜欢读书,心境不好时,读书得以改变心境。心境好时,心境可以改变书的意境。当所有的渴望都离我远去时,只要手中还有书在,那希望就没有离去。

52、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53、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去跨越。每跨越一步台阶,将得到不可估量的财富,而下一步台阶,又将带我步入一个新的境界,获取新的知识。

54、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55、尽信书,莫如无书。

56、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戚继光

57、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冯班

5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59、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60、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王梓坤

61、养子莫徒使;先教勤读书。——《对联集锦》

62、如果使用得好,书是最好的东西;如果滥用了,书就是最坏的东西。——爱默生

63、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

64、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65、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对联集锦》

66、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培根

67、书籍帮助我从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没有书的帮助,我会被愚蠢和下流淹死。——高尔基

68、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69、读书贵有用;树德莫如滋。——《对联集锦》

70、生命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罗斯金

7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72、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

73、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74、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

75、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76、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刘白羽

7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78、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79、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80、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81、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82、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孔子

8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84、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清)袁牧

85、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华罗庚

86、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8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88、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富兰克林

8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90、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91、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宋)陆游

92、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严文井

93、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清)王永彬

94、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95、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96、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清)章学诚

97、有阅读能力而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马克·吐温

98、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乌皮特

99、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100、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5、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1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9、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0、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2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9、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5、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7、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0、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1、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42、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4、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3.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5.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6.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8.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1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6.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19.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2.未知生,焉知死

23.小不忍,则乱大谋。

24.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教无类。

25.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6.言必信,行必果。

2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www、lz13、cn)

2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1.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3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3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3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37.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3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4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4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4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4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

47.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