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美国政治格言不让说实话 正文

美国政治格言不让说实话

时间:2025-05-01 23:44:51

Economic Inclusion and Financial Integrity—an Address to the Conference on Inclusive Capitalism

经济包容与金融稳健——在“包容性资本主义大会”上的讲话

Christine Lagarde, Managing Direct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London, May 27, 2014

伦敦,2014年5月27日

Good morning. What a great privilege to be here among such illustrious guests to discuss such an important topic.

上午好。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各位尊贵的来宾讨论这一重要的问题。

Let me thank Lady Lynn de Rothschild and the Inclusive Capitalism Initiative for convening today’s event. I would also like to recognize the great civic leaders here today—His Royal Highness, the Prince of Wales; President Clinton, and Fiona Woolf, Lord Mayor of the City of London.

我感谢林恩·罗斯柴尔德夫人和“包容性资本主义倡议”举办今天的活动。我还想向今天在座的伟大的公民领袖——查尔斯王子殿下、克林顿总统,以及伦敦市长菲奥娜·伍尔夫——致以敬意。

We are all here to discuss “inclusive capitalism”—which must be Lynn’s idea! But what does it mean? As I struggled with the answer to that, I turned to etymology and to histo

ry.

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包容性资本主义”——这肯定是林恩的主意!但这是什么意思呢?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求助于词源和历史。

Capitalism originates from the Latin “caput”, cattle heads, and refers to possessions. Capital is used in the 12th century and designates the use of funds. The term “capitalism” is only us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1854 by an Englishman, the novelist William Thackeray—and he simply meant private ownership of money.

资本主义来自拉丁文“Caput”,即牲口的头,指拥有的财产。12 世纪使用“资本(Capital)”一词,指资金的使用。“资本主义(Capitalism)”一词在 1854 年才被英国小说家威廉·萨克雷第一次使用,仅指钱财的私人拥有。

The consecration of capitalism comes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With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came Karl Marx who focused on the appropriation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and who predicted that capitalism, in its excesses, carried the seeds of its own destruction,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in the hands of a few, mostly focused on the accumulation of profits, leading to major conflicts, and cyclical crises.

资本主义一词在 19世纪被神化。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卡尔·马克思关注生产工具的占有,他预言,在经济过剩状态下,资本主义播下了自身毁灭的种子,造成了资本在少数人手中积累(主要是利润的累积),从而导致重大冲突和周期性危机。

So is “inclusive capitalism” an oxymoron? Or is it the response to Marx’s dire prediction that will lead to capitalism’s survival and regeneration—to make it truly the engine for shared prosperity?

所以,“包容性资本主义”的提法是不是矛盾的?或者,作为对马克思可怕预言的应对之策,它是否能使资本主义生存下去并获得新生——使它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繁荣的引擎?

If so, what would the attributes of inclusive capitalism be? Trust, opportunity, rewards for all within a market economy—allowing everyone’s talents to flourish. Certainly, that is the vision.

如果是这样,包容性资本主义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呢?在市场经济中,所有人都获得信任、机会和回报——使每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当然,这只是美好的愿景。

Most recently, however, capitalism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excess”—in risk-taking, leverage, opacity, complexity, and compensation. It led to massive destruction of value. It has also been associated with high unemployment, rising social tensions, and growing political disillusion – all of this happening in the wake of the Great Recession.

然而,近年来资本主义的特征是“过度”——体现在冒险、杠杆、不透明、复杂、薪酬等各个方面。这导致价值观遭到巨大破坏,同时,也导致了高失业、不断加剧的社会紧张局势以及人们对政治的日益失望——这些都是在“大衰退”之后发生的。

One of the main casualties has been trust—in leaders, in institutions, in the free-market system itself. The most recent poll conducted by the Edelman Trust Barometer, for example, showed that less than a fifth of those surveyed believed that governments or business leaders would tell the truth on an important issue.

受到最严重损害的一个方面是信任——对领导者的信任,对机构的信任,对自由市场体系本身的信任。例如,在爱德曼公司开展的一项最新调查中,不到五分之一的受访者相信政府或企业领导者在重要问题上会说实话。

This is a wakeup call. Trust is the lifeblood of the modern business economy. Yet, in a world that is more networked than ever, trust is harder to earn and easier to lose. Or as the Belgians say, “la confiance part à cheval et revient à pied” (“confidence leaves on a horse and comes back on foot”).

这向我们发出了警钟。信任是现代商业经济的命脉。但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网络化的世界中,更难赢得信任,更易失去信任。或者,正如比利时的一句格言:“在马上失去信心,但是得徒步找回信心。”

So the big question is: how can we restore and sustain trust?

所以,一个重要问题是:我们能够恢复和维持信任吗?

First and foremost, by making sure that growth is more inclusive and that the rules of the game lead to a level playing field—favoring the many, not just the few; prizing broad participation over narrow patronage.

首先是确保经济增长更具包容性,游戏规则保证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很多人,而不是少数人;鼓励广泛的参与,而不是狭窄的惠顾。

By making capitalism more inclusive, we make capitalism more effective, and possibly more sustainable. But if inclusive capitalism is not an oxymoron, it is not intuitive either, and it is more of a constant quest than a definitive destination.

通过使资本主义更加包容,我们就能使资本主义更加有效,并且可能更可持续。但如果包容性资本主义不是一种矛盾的提法,它也同样不是一种凭直觉的。它是不断的探索和追求,而不是必然的结果。

I will talk about two dimensions of this quest—more inclusion in economic growth, and more integrity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我来谈谈这一探索追求过程中的两个方面——让经济增长更加包容,让金融体系更加稳健。

Inclusion in economic growth

经济增长的包容性

Let me begin with economic inclusion. One of the leading economic stories of our time is rising income inequality, and the dark shadow it casts across the global economy.

我首先来谈谈经济包容。当今时代的最重要的经济问题之一就是收入不平等的日益加剧及其对全球经济的不利影响。

The facts are familiar. Since 1980, the richest 1 percent increased their share of income in 24 out of 26 countries for which we have data.

事实是我们所熟悉的。1980年以来,在我们掌握数据的 26个国家中,有 24个国家,其最富有的1%的人的收入份额继续增大。

In the US, the share of income taken home by the top one percent more than doubled since the 1980s, returning to where it was on the eve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In the UK, France, and Germany, the share of private capital in national income is now back to levels last seen almost a century ago.

在美国,最富有的1%的人的实得收入份额自上世纪 80年代以来上升了一倍多,回到了“大萧条”前夕的水平。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私人资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现在也回到了近一个世纪前的水平。

The 85 richest people in the world, who could fit into a single London double-decker, control as much wealth as the poorest half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that is 3.5 billion people.

全球最富有的85个人,虽然只能塞满一辆伦敦双层巴士,但他们控制的财富却相当于全球穷困的一半人口(35亿人)的所有身家。

With facts like these, it is no wonder that rising inequality has risen to the top of the agenda—not only among groups normally focused on social justice, but also increasingly among politicians, central bankers, and business leaders.

因此,毫不奇怪,不平等加剧问题已成为首要议题——不仅是通常关注社会公平问题的各种团体关注这一问题,而且政治家、中央银行和商界领的也越来越重视这一问题。

Many would argue, however, that we should ultimately care about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not equality of outcome. The problem is that opportunities are not equal. Money will always buy better-quality education and health care, for example. But due to current levels of inequality, too many people in too many countries have only the most basic access to these services, if at all. The evidence also shows that social mobility is more stunted in less equal societies.

然而,很多人会说,我们最终应关注机会的平等,而不是收入的平等。问题是,机会不是平等的。例如,金钱总是能买来更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保健。但鉴于当前的不平等水平,在太多的国家,有太多的人即使能获得服务,也只能获得一些最基本的服务。有关证据还显示,在平等程度较低的社会里,社会阶层流动性受到较大阻碍。

Fundamentally, excessive inequality makes capitalism less inclusive. It hinders people from participating fully and developing their potential.

从根本上说,过度不平等降低了资本主义的包容性。它阻碍人们充分参与,阻碍他们实现自己的潜能。

Disparity also brings division. The principles of solidarity and reciprocity that bind societies together are more likely to erode in excessively unequal societies. History also teaches us that democracy begins to fray at the edges once political battles separate the haves against the have-nots.

差距也带来了分化。在极度不平等的社会中,将社会凝聚在一起的团结和互惠原则更有可能被侵蚀。历史告诉我们,一旦政治斗争将有产者与无产者对立起来,民主就开始受到损害。

A greater concentration of wealth could—if unchecked—even undermine the principles of meritocracy and democracy. It could undermine the principle of equal rights proclaimed in the 1948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更大程度的财富集中——如果不加以控制——甚至会损害精英治理和民主制度的原则。它可能损害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所宣称的平等权利。

Pope Francis recently put this in stark terms when he called increasing inequality “the root of social evil”.

教皇弗朗西斯最近用了一个旗帜鲜明的术语——他把不平等加剧称作“社会罪恶的根源”。

It is therefore not surprising that IMF research—which looked at 173 countries over the last 50 years—found that more unequal countries tend to have lower and less durable economic growth.

因此,毫不奇怪,我们最近的研究(通过观察173个国家过去50年的变化)发现,在不平等程度更高的社会,经济增长更慢、更不持续。

So much for the diagnosis—what can be done about it? We have done some recent work on this as well. We focused on the fiscal policy dimension—which is part of the IMF’s core business. We found that, in general, fiscal policies have a good record of reducing social disparities—for example, transfers and income taxes have been able to reduce inequality by about a third, on average, among the advanced economies.

这就是对问题的诊断——那么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呢?我们最近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我们侧重于财政政策方面——这是基金组织的核心工作之一。我们发现,一般而言,财政政策能够有效地缩小社会差距——例如,在先进经济体,转移和所得税平均而言能使不平等程度下降约三分之一。

But it is a complex issue and policy choices need to be made carefully. Fiscal discipline is often the first victim on the political battlefield, and we obviously want to choose measures that do the most good and the least harm.

但是,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谨慎地做出政策选择。财政纪律往往是政治斗争的第一受害者。我们显然希望采用益处最大、害处最小的措施。

Some potentially beneficial options can include making income tax systems more progressive without being excessive; making greater use of property taxes; expanding access to education and health; and relying more on active labor market programs and in-work social benefits.

一些可能更为有益的选择包括:在不过度的情况下,提高所得税的累进程度;更多采用财产税;扩大对教育和医疗的获得渠道;更多依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计划和在职社会福利。

But we must recognize that reducing inequality is not easy. Redistributive policies always produce winners and losers. Yet if we want capitalism to do its job—enabling as many people as possible to participate and benefit from the economy—then it needs to be more inclusive. That means addressing extreme income disparity.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减轻不平等并不容易。再分配政策总是有利于一些人而不利于另一些人。然而,我们如果希望资本主义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来,从中受益——那么就需要提高其包容性。这意味着,要解决收入差距极度严重的问题。

Integrity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金融体系的健全性

Let me now turn to the second dimension of inclusive capitalism that I have chosen to address—integrity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现在来谈一谈包容性资本主义的第二个方面——金融体系的稳健。

In this age of diminished trust, it is the financial sector that takes last place in opinion surveys. This might not be surprising in light of some of the behavior that triggered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But it is nevertheless disturbing. As many have pointed out, the very word credit derives from the Latin word for trust.

在这个信任度下降的时代,金融部门在观点调查中的得分最低。考虑到触发了全球金融机构的一些行为,这也许并不令人奇怪。但这仍令人烦恼。正如许多人已经指出的,“信用”一词恰恰来自拉丁文的“信任”。

We are all familiar with the factors behind the crisis—a financial sector that nearly collapsedbecause of excess. A sector that, like Icarus, in its hubris flew too close to the sun, and then fell back to earth—taking the global economy down with it.

我们都了解危机背后的一些因素——金融部门由于发展过度,几乎坍塌。就像伊卡罗斯傲慢地飞向太阳,然后落回到地球——带着全球经济一起下落。

We can trace the problems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before the crisis. Financial actors were allowed to take excessive risks, leading to a situation whereby the profits on the upside went to the industry—and the losses on the downside were picked up by the public.

我们可以将问题追溯到危机之前金融部门的演变。我们让金融部门冒了太多风险,导致了这样一种状况——经济上行时期的.利润被金融行业纳入腰包,而经济下滑时期的损失由公众来承担。

Some of the greatest problems, still outstanding today, lay with the so-called too-big-to-fail firms. In the decade prior to the crisis, the balance sheets of the world’s largest banks increased by two to four-fold. With rising size came rising risk—in the form of lower capital, less stable funding, greater complexity, and more trading.

最严重的一些问题来自所谓的“太大而不能倒”的问题,其至今尚未解决。在危机之前的十年里,世界最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了两到四倍。在规模扩大的同时,风险也在上升——体现在资本减少、融资稳定性下降、复杂度上升、交易量增大。

This kind of capitalism was more extractive than inclusive. The size and complexity of the megabanks meant that, in some ways, they could hold policymakers to ransom. The implicit subsidy they derived from being too-big-too-fail came from their ability to borrow more cheaply than smaller banks—magnifying risk and undercutting competition.

这种资本主义在更大程度上是选择性的,而不是包容性的。大型银行的规模和复杂性意味着,政策制定者可能会被它们“绑架”。这些银行因“太大而不能倒”而获得隐性补贴,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以比小银行更低的成本借款,而这会加剧风险、损害竞争。

Completing the financial reform agenda

完成金融部门议程

Thankfully, the crisis has prompted a major course correction—with the understanding that the true role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is to serve, not to rule, the economy. Its real job is to benefit people, especially by financing investment and thus helping with the creation of jobs and growth.

幸好,危机促成了重大的方向调整——这是其于这样一种认识,即金融部门的职能是服务于实体经济,而不是支配实体经济。它的真正作用是为投资提供资金,从而促进创造就业和经济增长,以此造福于人民。

As Winston Churchill once remarked, “I would rather see finance less proud and industry more content”.

有关信的

1、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岑参

2、伟大的情书只写给伟大的女性。——埃·哈伯德

3、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唐·白居易

4、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间。——元稹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6、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唐·王维

7、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苏轼

8、君心似松柏,雁足传珠玑。( 诚信自信)—— 舒雁

9、须早寄鱼书雁札,免望断白头人。—— 沈鲸

10、山水万重书断绝。——唐·元稹

11、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

12、寄书除是雁来时,又只恐,书成雁去。——杨炎正

13、天阔素书无雁到,夜阑清梦有灯知。——陆游

14、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王僧孺

15、爱情是友谊的精华,书信是爱情的妙药。——詹·豪厄

16、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陈玉兰

17、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李清照

有关信的名言2

1、经营信为本,买卖礼当先。

2、一个人的信用和其钱柜里的钞票是成正比的。...作者:玉外纳

3、失去信用而赚的钱应结算在损失里。

4、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5、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

6、人不守信,无异于叫旁人对他失信。

7、不相信任何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作者:奥尔巴赫

8、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9、买卖讲信誉,售货路自通。

10、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镜子,不可能修复。

11、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作者:约·克拉克

12、获取信用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

13、诚实比起会给你赢得更多的好处。...作者:莎士比亚

14、做生意三件宝,人好货好信誉好。

15、信誉是种子,效益是果实。

16、信是摇钱树,礼是聚宝盆。

17、以诚取信,以信取胜。

18、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有关信的名言3

一言而适,可能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

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诚实贵于珠宝,守信乃人民之珍。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

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源。

诚实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人生第一次要求,就是光明与真实.

人无信不立,家无信必衰,国无信必危。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

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活得光明磊落。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

失信之后是失败.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虚伪恶之源,诚信人之本。

言必行,行必果,碱不然,小人哉!

言不信者,行不果

制假贩假,害群之马。

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做诚信之人,?铸法治之国

做官凭印,做人凭信。

有关信的名言4

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纸包不住火,错误是隐瞒不了的。

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周晋峰

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有算得了什么呢?哈代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西塞罗

民无信不立 孔子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

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里看诚信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有关信的名言5

1、生活呆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一起来欣赏欣赏名言佳句吧。

2、诚信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体现,我们都应该做到“诚信第一,做人第一”。

3、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4、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5、只有种下诚信的苗,才能结出诚信的果。

6、诚信,让心灵无瑕,让友谊长存,让世界美好!

7、我们应该顺其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归幻灭。——李大钊

8、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9、诚,乃信之本;无诚,何以言信?诚而有信,方为人生。

10、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11、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12、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13、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

14、诚信是人的本钱,没有诚信的人是一个失败者。

15、诚信犹如一颗青涩的果,你咬一口,虽然很苦,却回味无穷,倘若你将它丢弃,便会终身遗憾!

16、诚信,是一股清泉,它将洗去欺诈的肮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洁净。

17、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18、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黯淡,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19、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

有关信的名言6

1、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卢梭

2、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3、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4、言忠信,行笃敬。论语

5、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6、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7、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8、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马克吐温

9、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日)松下幸之助

10、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11、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12、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赛,英国作家

13、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14、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15、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程颢、程颐《二程集论学篇》

16、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8、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20、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托马斯莫尔

21、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22、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23、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25、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26、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

27、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28、人类被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29、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30、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31、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32、一言之美,贵于千多。葛洪

3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4、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35、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36、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

37、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英)哈伯特

38、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39、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40、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美)富兰克林

41、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大学》)

4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43、信用难得易失。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日)池田大作

44、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约翰雷,英国学者

45、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46、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47、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鲁迅

48、民无信不立。孔子 (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49、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50、君子改过,小人饰非;改过终悟,饰非终迷;终悟福至,终迷祸归。邵雍《迷悟吟》

5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52、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孙中山

53、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54、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55、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56、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夫利

57、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58、失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59、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60、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

61、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蔡锷。

62、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格言

63、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64、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65、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66、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67、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68、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69、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70、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71、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

72、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73、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74、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

75、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76、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77、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

78、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79、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

80、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英)莎士比亚

81、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英)莎士比亚

82、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苏)高尔基

83、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84、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85、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8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87、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88、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89、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90、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克雷洛夫

91、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92、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93、赏罚分明,市场经济讲诚信假一罚十;宽严适度,法制社会护稳定惩教结合。

有关信的名言7

1. 言不信者,行不果。 —— 墨子

2. 人之所助者,信也。 ——《易经》

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4. 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美国作家 爱默生

5. 没有一种罪恶比虚伪和背义更可耻了。 —— 培根

6.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 荀子

7. 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 莎士比亚

8.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 富兰克林

9.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 孟子

10. 女人的诚实出自她对名声的珍惜,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求。法国作家 拉罗什富科

11. 言必信,行必果。 —— 孔子

12.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 乔叟

13.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 卢照龄

14. 诚实的人来说,牢记自己义务是一种荣耀。 古罗马喜剧作家 普劳图斯

15. 守信用胜过有名气。 —— 罗斯福

16. 诚则始终不忒,表里一致,敬信真纯,近于乡原之人哉? 晚唐文学家 皮日休

17. 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 列夫.托尔斯泰

18. 要诚实。那是重要的事情,诚实地生活着,别骗人! 俄国作家 陀斯妥耶夫斯基

19. 一言九鼎重千秋。 —— 陈毅

20.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有关信的名言8

1、诚信是一朵兰花,它开在人们荒芜的心田;诚信,是一杯浓茶,它让生活更加浓郁芳醇;诚信是一道劲歌,它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事的最基本准则。

2、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源,做官凭印,做人凭信,失信之后是失败。

3、诚信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诚信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诚信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4、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

5、诚信是诗圣李白的“一诺千金”;诚信是古代皇帝的“一言九鼎”;诚信是儒家学中的“事实求是”;诚信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坚守原则;不是固执死板,而是仁爱负责。

6、诚信是驿站,给劳顿的步履以歇息;诚信是力量,给疲惫的身心以补给。

7、人们的心灵因诚信而变得淳厚朴实纯洁无瑕,人们的也因诚信而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

8、诚信是你的存款,信用是你的抵押,名誉是你的帐号,承诺是你的支票,假如失去了诚信,你将是一无所有。

9、诚信是焦裕禄推开乡亲柴门送去的那一阵春风,它是孔繁森将藏族老妈妈冻伤的双脚捂进怀中的深情。

10、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指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守信指说话和做事讲信用,说到做到。

11、知识是财富,诚信也是一种财富,拥有知识能使你变得充实,拥有诚信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12、诚信,如同一轮明月,曾普照大地,以它的清辉驱尽人间的阴影,她散发出了光辉,可是,她并没有失去什么,仍然那么皎洁明丽。

13、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道德责任,是为人处事之本;当代学生必须具备诚实守信的品德,方能在日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4、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15、人无信不立,业无信必衰,国无信则危。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16、如今社会上,信用越来越受人关注。而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上,诚实信用的力量似乎越来越渺小。作为一代青年,必须坚守诚信的阵地,只有用诚信的美酒来酿造生活,才能活出无悔的人生。

17、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点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

18、诚信是莲藕池里的荷花,有了它会更美丽;诚信是乌龟身上的马甲,有了它就不用害怕;诚信是高速公路的建筑工,只有他才能加快你的步伐!

19、漫漫人生旅途,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走好,沿途采摘成功的浆果或是遭遇失意的荆棘都莫忘了诚信。许多年后,当我们觉得真的达不到理解万岁的时候,我们会蓦然发现原来那如嫩芽般绽放在枝头的诚信更值得珍惜。

20、在有的人眼中诚信犹如钻石般纯洁、美好,而在有的人眼中诚信则被视为垃圾,我真心地希望大家都能成为第一类人,都能拥有钻石般纯洁的诚信,在心中筑起一片诚信的森林。

21、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22、诚信是一种风格,一种形式,一种人品,一种态势;诚信是一种修养,一种潇洒,一种境界,一种伟大;“诚实”是诚信之本,诚时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生,才能使高贵的头颅真真昂起;“受信”是诚信之则,受信才能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23、诚信是开国领袖面对新中国第一缕曙光作出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召唤。诚信是继往开来的领路人俯瞰西部作出的“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的决定。

24、实事求是,诚实待人,决不口是心非。只有做人诚信了,做事才能诚信。我要把诚信这个传统美德在我身上发扬光大。

25、遵守诺言,恪守信用,诚实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国无诚信不兴,家无诚信不荣,诚实是最大的财富。

26、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相跟。但失去了诚信呢?失去诚信,你所拥有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

27、诚信是最明亮的灯塔,诚信是最娇美的鲜花,诚信是最无瑕的珍珠。但是没有了诚信一切皆空——诚信为本。

28、走上社会后,我们深感信用危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但埋怨没有用,更不能等待。重树社会信用必须靠每个人的努力,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29、信用乃立身之本,守住信用,就是守住人品,这住格。守信,总是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对待别人,用极其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真正的守信者不轻易许诺。是否许诺,以能否践约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所以,一旦答应,必定做到。

30、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拥有诚信,我拥有了那根小小的火柴小小的绿叶那朵小小的浪花。请记住:“诚实守信,一诺千金。”

31、诚信是一朵兰花,它开在人们荒芜的心田;诚信,是一杯浓茶,它让生活更加浓郁芳醇;诚信是一道劲歌,它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事的最基本准则。

32、人与人的理解,心与心的交汇,就在诚信之间。只有拥有它,你会创造人生最美好的里程。如果没有它,你只能停留在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33、诚信犹如一颗青涩的果,你咬一口,虽然很苦,却回味无穷,倘若你将它丢弃,便会终身遗憾!

34、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拥有诚信,我拥有了那根小小的火柴、小小的绿叶、那朵小小的浪花。请记住:“诚实守信,一诺千金。”

35、让心灵的阳光彼此相照,用真诚驱散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阴蝥,创造诚信的世界吧!

36、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37、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38、诚实守信,是我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光大华夏,充盈中华。她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39、诚信,是一条流了五千年的河,流出了黄面孔,流出了黄土地。

40、诚信在心,将诚信发挥在经商致富中,可以家财万贯;将诚信延伸到安身立命上,可以后世传颂;将诚信拓展到八荒六合,四海之内,则可万民归心,顺天地阴阳、法四季轮回,运之则五岳震荡,百川奔涌,诸侯朝服,天下匡正。

41、将诚信融入自身,可使人格熠熠生辉;将诚信融入社会,可使国人其乐融融;将诚信融入民族,可使国家实现复兴。同学们,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更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的优良品格,说真话办诚事,守信用,争做诚信好公民,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

42、诚信,在中国富饶美丽的土地上,永是一朵傲然独立坚硬立挺的永恒奇葩。洞开这朵奇世之花,我们能看见时间的深度,能听见永恒的回声。

43、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

44、实事求是,诚实待人,决不口是心非。只有做人诚信了,做事才能诚信。我要把诚信这个传统美德在我身上发扬光大。

45、中国呼唤诚信,就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没有诚信规则,社会就会蜕变为水泊梁山的状态,即使是君子,也只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否则其他人就要对其实施“君子可欺之以方”;有了诚信规则,大家才能无论内心愿意或不愿意,至少行为上要可信。两手硬就是说发展经济要硬,完善市场经济框架也要硬,政府诚信的蚀空或缺失,始终是一个社会现代化和文明化的致命软肋。。

46、生活中,陌生的我们彼此刚开始相处时,都会给对方打一个见面分,然后在相处的过程中,不断的加加减减,于是,一段时间后有些人形同陌路,有些人把酒言欢,互诉相见恨晚之情。决定一个人分数的因素有很多,但自古万变不离其宗的乃是人性中最根本的——诚实守信。

47、诚信是小朋友将拾到的一分钱放在警察叔叔手里时脸上的笑容,是少先队员宣誓时眼中的闪光。

48、真心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学,让诚信遍布学校的每个角落,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拒绝

49、诚信是金,但黄金有价,诚信无价,诚信却比金钱更贵重,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只有人们抛弃过诚信,而诚信却重来不抛弃人们,请你千万不要抛弃诚信,因为它是你良知的天空!

50、俗语曾说:人的嘴巴所表达出来的都是最迷人的字眼,倾吐的是最真挚的情感。而这“最迷人的字眼”,“最真挚的情感”全产生于做人最基本的诚信血液。书上解释说——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收信义。在我看来,诚信就像一股血液,是我们做人之根本!

51、诚信不意味着傻气,它意味着我们愿意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生活。让我们用自己的手,将人生这部大书写好,让我们以诚信作催化剂作五线谱做调色板,使我们生活的酒更醇,歌更好,画更美。

52、荣誉是短暂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小片美丽的风景,它再美丽,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但诚信是培植人生靓丽风景的种子,你一直耕耘,就会一直美丽,你将诚信的种子撒满大地,你的人生将会美丽到天长地久。

53、如今社会上,信用越来越受人关注。而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上,诚实信用的力量似乎越来越渺小。作为一代青年,必须坚守诚信的阵地,只有用诚信的美酒来酿造生活,才能活出无悔的人生。

54、只有在一颗诚信的心中才能够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只有一个诚信的人才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只有人人诚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让我们的诚信血液在心中流淌,让股股诚信血液汇聚成振兴中华之江河!

有关信的名言9

1、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2、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

3、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4、语言犹如枝叶,行为犹如果实。

5、言不信者,行不果。

6、私人的信用是财产,公众的荣誉是保证金。

7、你在个人生活或工作当中,可能由于诚实而丢掉某些你想要的东西。但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失掉一次应有的回报算不了什么。

8、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谁要是算计朋友,等于自己欺骗自己。

9、宁失万贯,不失诚信。

10、取信需十年,失信在一刻。

11、信为人际交往的绿灯,诚是心灵沟通的桥梁。

12、你不真诚,我不真诚,何来真诚?你不守信,我不守信,叫谁守信?

13、一次诚信一条路,一句谎言一堵墙。

14、诚实是一座阶梯,也是达到认识之前的手段之一。

15、守信万里还嫌近,无信一寸步难行。

16、最大限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事之道。

17、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18、信用重于黄金。

19、以信立身,传承古国遗风;以诚处世,光大华夏美德。

20、诚信是心想事成的朋友,虚伪是事与愿违的伴侣。

21、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觉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

22、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

23、真正的蒙味主义并不去阻止传播真实的、明白的和有用的事物,而是使假的东西到处流行。

24、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壮举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

25、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26、一言之美,贵于千金。

27、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28、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

29、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30、君子忧道不忧贫。

31、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32、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33、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

34、凡人立于天地间,遇事必当之以“诚”,而后人始信其为人,乃得有为人之价值。尚诈术者,何能立名建业。

35、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36、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37、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8、信用是成功的伙伴。

39、存心光明正大,言论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谓君子。

40、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

41、同情,使软弱的人觉得这个世界温柔;使坚强的人觉得这个世界高尚。

42、你不同情跌倒的人的痛苦,在你遇难时也将没有朋友帮忙。

43、知识是财富,诚信也是一种财富,拥有知识能使你变得充实,拥有诚信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44、诚信,是人类文明的阶梯;诚信,是填补人类间隔的碎石。

45、扬诚信风帆同度文明人生,树法制大旗共展和谐社会。

46、你憎恨被别人欺骗吗?那就不要去欺骗别人。

47、诚在心间,信在人间。

48、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

49、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

50、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

51、忠诚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实。

52、难听的实话胜过动听的谎言。

53、诚实守信是面明镜,不诚实的人在他面前,都会露出真相。

54、海纳百川,以诚为先纳天下之才;有容乃大,以信为重领潮流之首。

55、诚信为本,学做真人。

56、诚,乃信之本;无诚,何以言信?诚而有信,方为人生。

57、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

58、靠着忠诚,你能与伟大的心灵为伴,有如一个精神上的家庭。

59、味着良心做事是不安全、不明智的。

60、信用是无形的资产。

61、经营以信用为资本。

有关信的名言10

1、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

2、诚信是你价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万水,质量也应永恒不变。

3、小学生收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4、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

5、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

6、创起诚信校园,树起诚信学风,成为诚信学子。

7、诚信为本,学做真人。

8、诚信为荣,失信可耻。

9、诚信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善于欺骗的人,永远到不了桥的另一端。

10、诚信,是一股清泉,它将洗去欺诈的肮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洁净。

11、诚信,让心灵无瑕,让友谊长存,让世界美好!

12、知识是财富,诚信也是一种财富,拥有知识能使你变得充实,拥有诚信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13、诚信处世世界大,奸诈为人人格低。

14、没有诚信的坚强基石,法制便犹如是建在沙土上的高层建筑。

15、诚信走遍天下,法治和谐人间。

16、经常用诚信的尺子丈量自己,坚持以诚信的言行对待别人。

17、做人要诚信,做事要守法。

18、用诚信美化心灵,用法治规范社会。

19、以诚取信心灵美,依法循规事业兴。

20、做诚信之人,铸法治之国。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000字 篇1

“若想在尸骨已朽之时尚不被人忘记,要么写点值得一读的东西,要么做些值得一写的事情”这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的,。富兰克林是多么令人敬佩的人。他通过“风筝实验”发明了避雷针,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富兰克林七十八岁的时候一本《富兰克林自传》在他的笔下诞生了,读了这本书后,我更深一层地了解了富兰克林。

文中讲到在富兰克林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让他在家打打杂什么的,可富兰克林一心想到海上闯荡,由于他的父亲不允许,他最后只好到哥哥的印刷所去。当学徒空闲的时候,他就到图书馆看书。对富兰克林而言,“读书是我让自己享受的唯一乐趣。”所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得许多的知识.文中还讲到他偶然看到了一卷零散的《旁观者》,便把它买回来读了好几遍,真是爱不释手,便试着自己写《旁观者》,然后把自己的《旁观者》与原文加以对比,发现一些错误,便予以纠正。经过无数次的改正,他对原文的章法或语言有所改进,鼓足了他的信心。

通过阅读富兰克林的自传,我想到了自己。在我小班的时候我就对古筝情有独钟,深深地爱上了它。于是在我的业余时间,我选择了古筝这个爱好。随着时光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的演奏水平也有了突飞猛涨的进步,在宜兴、南京等地的比赛中还得到了一等奖。我每天都勤奋的练着,每到晚上我都会让家人陪着我练习,时不时还把妈妈拉在身边听我弹。就这样,由于有了每天让妈妈陪在身边当听众的习惯,因此我胆子也壮大了几分.有一年,我接到要去北京比赛的通知,我就更加努力的去练习了,不管寒冬腊月、严寒酷暑我都坚持练习,并且寒假和暑假都去老师家练习,因为只有多练,才能在比赛的时候不紧张。有句谚语是“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吗!经过紧张的等待,终于到了比赛的那一天,我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进入了“华夏之星”的比赛场所。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张张充满自信的面孔,我的心里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的,信心也像伞兵跳伞——一落千丈。我紧张的脚直抖,看见评委那严肃的表情,听着别人那优美的琴声,真是把我“火上浇油”。在我身旁的大姐姐鼓励着我:“加油,不要紧张,你一定可以的!”我心想:我一定可以的,既然老师选我来参赛也是信任我,我可不能辜负了她呀!该到我了,我大步流星的走上前。就这样,每一根琴弦都被我弹成了一个个优美的音符,一只只可爱活泼的音乐小精灵就在我的手指下诞生了。弹完后我信心十足的走出了考场,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可等我过了十级,妈妈还是督促着我,让我继续练,可我没坚持。现在想想和富兰克林那坚持到底的精神,我很惭愧。“恒心+耐心”才能成就辉煌。今后我一定要学习富兰克林的精神,做个有恒心的人。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000字 篇2

《富兰克林自传》一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富兰克林的十三条美德。其中大多数是富兰克林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的,但其中也有一半的美德涉及到对待他人的方法和态度。从这件事中,可以感受到富兰克林很强的进取心,强大的自我控制力和坚定的意志力,或者换个词来讲“自律”。拥有这样的自律能力,你就能对自己进行严格的管控,认认真真完成每一项事务;而这种能力的缺失,会让人拖拖拉拉,浑浑噩噩,不能及时进步和自我反思,就像缺失了某种成熟的人格。

富兰克林给我们提供了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方法,按照这十三条美德去做,就能够实现自身的成长,也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当然富兰克林这十三条美德有着强烈的清教主义色彩,并不是每一条都是正确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经过消化和吸收有些要求具有非常好的普适意义,即便是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也很适合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美好的品质和德行是超越时空限制的,冷静自信,节俭勤奋,真诚正义等等这些美好的品质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具有永恒的意义。??我也把富兰克林的十三条美德记录下来,用来要求自己,着力改善自己的一些缺点。比如做事没有没有条理和计划,就尝试在做事之前为自己制定一份计划,按照计划有条理地去做事,最终我也就真正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一个好的品行或者习惯,人的一生都会受益其中。我们常说的得人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就是这个道理。富兰克林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能够对于后世的青年们产生积极的作用,他的优秀品质值得每一个人去效仿。

我们常说有的人是什么都会但是什么都不精,而富兰克林恰恰相反,他是什么都会什么都精通。在每个行业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富兰克林在美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从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的印刷匠变成了卓越的政治家、优秀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科学家。他是美国梦和美国精神的一个杰出代表。正因如此,富兰克林的自传也对美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本书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的自传体裁,有着很重要的文学意义。这本书是我第一次读一个历史人物的自传,与他人为别人做传记不同,这本书读起来真实诚恳,朴实无华,很像是一个年迈的老人跟你娓娓道来人生的一些经历和经验,和他的智慧与思考。这样的行文风格让人感觉十分和蔼可亲,拉近了你与那个遥远时代的距离,也拉近了你与伟大人物之间的距离。我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的坚强、自信、勇敢、善良、谦逊、勤劳、好学的人格。

富兰克林竟然能够在一生当中取得如此多的成就,拥有如此多的身份。的确,他传奇的人生让人着迷,当你翻开他的自传,了解他的一些生平往事,你就会发现一些隐藏在他生命中的真谛。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000字 篇3

富兰克林生于1720年1月2日由于他出生在贫寒的小商人家庭。他几次被迫辍学在小商店里打杂。后来又在哥哥的印刷厂当学徒最后自己在费城开了一家印刷所。他在这期间过着艰苦的生活住得简陋吃得简单。但是却一直有一种非常强大的精神支撑着他。除了辛勤工作之外他还始终怀着强烈的求知的渴望和热情想尽一切办法挤出一切时间和一切金钱来读书和买书。

在他看来读书是他打开幸福成功之门的钥匙。书是无价之宝是他最大的快乐。正是因为如此他同小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

成功背后却是无比的艰辛最后当上了美国的总统而且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新式火炉避雷针高架取书器自动烤肉机三轮钟等。

我对富兰克林的感叹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才。他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就品尝到了成功的果实。他为全美国人们创造了幸福。我们应该学习富兰克林的这种精神。

看这本书之前,对富兰克林的了解只限于中学物理课本。

看了前言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想看完,因为被他太多的经历和特质所吸引。

那是一个时代,人们以科学作为茶余饭后谈资的时代。以人的学识和品格作为标准的时代。

而生在这个时代的富兰克林,即使因为家庭因素辍学学习印刷技术,当了很多年工人。仍然靠着自己的勤奋,智慧,还有人格魅力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这不是一本完整的自传,于我而言却是完美的。少了很多刻意的修饰,只是朴实的叙述,评论,还有教诲。他甚至没来得及写完便长辞于世。留下的,是读者无限的感动,感慨,还有反省……

在学习静电的课上,我和同学们分享了富兰克林的十三中美德。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读本。毋庸置疑他是历史上最杰出最成功的人士之一。这本书告戒了人们远离陋习,远离平庸。提高生活品位,健全人格,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学习富兰克林不一定是多么崇高伟大的'理想,实际上,从富兰克林的自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拥有高尚的品格,不断学习及思考,为他人及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去追求幸福,我相信这就是富兰克林及美国精神的核心吧。

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多读书,读好书,不仅能从中增长丰富的知识,而且又能提高写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获得努力的方向、生活的目标和成功的信心。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000字 篇4

我是受其他书的作者推荐而看的这本书,此前我对富兰克林根本不了解。

富兰克林因为家境困难,10岁之前就上过2年学。但是,他充分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读书成为了他唯一的乐趣。他通过长期的刻苦努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后来通晓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还大量阅读了欧洲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等著作,而且对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有很大的研究。

他认为:对什么事情都喜欢争论、抗辩或辩驳的人,在工作中往往是不幸的。尽管他们有时候能取胜,但他们却得不到人们的好感,而这种好感比争论对他们更有益处。

为了让自己达到完美品德,他提出了13项美德。第一: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这一点我认为自己可以实施。吃得太饱的确会影响思维。饮食方面有节制,常常使人头脑清醒、思想敏捷。

作者的父亲经常喜欢尽可能地请一些明理通达的友人或邻居来进餐聊天,这时候,他总是设法提一些明智的或有益的题目来讨论,以此增进孩子们的智力。听过这种方式,他使我们的注意力转向了立身处世中善良、正直和审慎等美德方面,而很少留意或完全不在意餐桌上的食物。

他每天都要拿出一两个小时来读书,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我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读书时他允许自己享受的唯一的娱乐。他在业务上继续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地工作,因为这是必要的。

作者的父亲常常重复一句所罗门的箴言:假如一个人能够勤勉从事,他将站在君王面前,而不会站在普通人面前。

作者提到一句古老的格言:如果一个人帮了你一次忙,那么他将会比受过你恩惠的人更乐意帮助你。

看完此书,自己对书的前半部分感兴趣,对于此书的后半部分的完全看不下去。最主要是后半部分讲的是战争之类的,估计女性都对这种不感兴趣。前半部分还是比较精彩的。只可惜作者更加辉煌灿烂的后半生没有写出来就辞世了。不过,此书的确很激励人。他从一位一无所有的人,变成“美国缔造者”之一。他不是出生贵族,他靠着自己的能力成为了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和实业家。

看书并思考是否有用,只有当人自己去实践才能得出。起码自己觉得有用。通过认真看了40本书并大部分写了读后感的人,我觉得自己的内心不在浮躁。自己对待工作和他人都更加平和。同时,人的视野也更加开阔。以前为人处世,我只有从父母那里学习。但是看了书以后,才发现书中包罗万象。你可以学习到很多。看了几本刘墉写的书,他的为人处世的确非常棒。罗杰斯和李光耀的确是看得远,有很多是自己想都没有想到过的事。

希望下次重新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可以耐心的看完书的全部。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000字 篇5

这本书讲述了富兰克林从一位贫困家庭的孩子在经历种种磨难后成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通才的成长经历。它是美国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而且还使自传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学体裁。它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实业家。出生在波士顿一个皂烛制造商家庭。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通晓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还大量阅读了欧洲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著作,对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有很深的研究,最终成为他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并领导美国人民完成了独立革命,成为和乔治·华盛顿同享盛誉的领袖人物。他是美国最伟大的先驱者和美国民主的缔造者之一,是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曾参与起草并签署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他不仅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之一,更因其光辉的人性而名垂史册,受到各路大师的推崇。

他在20多岁的时候,就提出以十三项美德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使自己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臻于完美。分别是:节制、沉默寡言、生活有序、决心、俭朴、勤勉、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贞洁和谦逊。他一直在尽力地做到这些,尽管他也很难完全满足要求,但他还是坚持不懈。这一举动改变了富兰克林的人生轨迹,使他后来成为世人仰慕的精神楷模,就连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对他也推崇备至,将他列为成功人生的导师。世界各国青年深受其影响,许多人因为这本书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在那些平淡的语句里,我明白了人不能被惰性所征服。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的一辈子都将是一堆琐碎。我们要拥有自己伟大的理想,经过不懈努力把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

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看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智慧。提升我们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内涵和素质。而不是成为一个绣花枕头,空有其外表,无真才实学。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正如一句话所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待每本书的态度和理解都不同。那些文字朴实无华却别有一种吸引力,使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每个人对这本书的理解都不同,但我们都被他所深深震撼,明白他为何能名垂青史。

我们都应该用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人生理想,克服内心的惰性,向伟人致敬!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000字 篇6

对于至今才读《富兰克林自传》感到十分汗颜,早就听说这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百余年而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对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于美的真谛,被公认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富兰克林自传》,从一开篇我就被深刻的吸引住了,平生还从未有一本书能如此强烈地吸引着我。那如潺潺流水般朴实无华的文字,沁人心脾,其间流露出的情真意切的感悟,充满哲理的思考给我深刻的启迪,引发强烈的共鸣。

富兰克林十分重视自己的美德。因此,他给自己提出了13个要求,分别是:节制、沉默寡言、生活有序、决心、俭朴、勤勉、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贞洁和谦逊。他一直在尽力地做到这些,尽管他也很难完全满足要求,但他还是坚持不懈。我想能够做到那十三条的人们,已经都能称之为“圣人”了,事实上这样完美的人确实少见,但是能追求这样的完美的人也能在美德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

读《富兰克林自传》,使我深刻体会到书中的描写中始终能反映出一种强烈的昂扬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告诫人们远离陋习,远离平庸,提高生活品位,健全人格,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人生奋斗的励志奇书。当然这部书包含的思想远不仅仅是这一点,但于我而言这一点是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它洋溢着的那种生生不息、执着进取的精神!而此种精神与中广核的深邃的精神底蕴不谋而合。

《富兰克林自传》使我懂得:人不能被惰性所征服,不能被原来的自我束缚,要前进就要志在前进。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我要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把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

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逝世于费城,美国人民为他举行了最隆重的葬礼,他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公民,受到各国人民的敬仰。富兰克林以自身的努力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神话,造就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成为“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

其中,富兰克林的13条生活原则或者说是美德(Virtues)令我深受启发。据说这13条美德是他在20岁时自己制定的,每周努力实习一项,到13周后重来一遍。我想,一个人的成功,就在于每一天的积累,而如果我们能够用心的做到下面的每一点,那么成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000字 篇7

开学这么久了,一直想好好看几本文学一点的书。前些天听哥哥推荐,去图书馆借了本富兰克林自传。其实说实话,我的文学功底实在太差了,自己知道这样是不行的。

初借这本书,根本不知道这人是谁,呵呵,回来之后,听寝室说了下,才知道,原来他就是美元上那人,对了,还是放风筝引电的那人。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不怎么喜欢,因为觉得内容很平淡,而且他的自述经历没有想象中那么惊天动地。耐着性子慢慢的往后看,突然觉得不知不觉中有些领悟了。有一种喝茶的感觉,开始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太大的品味,越喝越香,越喝越让人感觉精神振奋,觉着还有那么点味道。

以前看书都没写过什么总结,而这次突然间有种想法,或者说启示吧。书里小富说到,要写些于人于己都有用的东西,要做些于人于已都有用的事,我自知自己写东西不怎样,但想以此为开始,自己多总结,多进步,多提高。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是一本不错的书,能从中慢慢感悟很多事理。

感悟一:一个人想成功,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前途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夜成功,只有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步才行。富兰克林早期也是从一个印刷匠开始努力,没有什么背景,没有什么人帮助,靠着自己不断的努力,一步一步的成就了明天的事业。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能坚持下去。

感悟二:知识就是力量,不多读书不行啊。富兰克林自说,他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每天至少要花一两个种头的时间在书本上。“我从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的恶劣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照旧,不厌不倦。”喜欢阅读,始终是富兰克林最强烈的嗜好和研究世界并扩大知识的最主要的源泉。富兰克林所获得的各领域的广泛的科学知识是自我教育和阅读的结果。说到这儿,我想到了我现在条件这么好,正是读书的好时期,不多读点书,简直亏大了。

感悟三:勤俭!勤俭二字在其一生中占了很大分量。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勤俭二字的好处。其实这点我还是比较有感触的,在高中的时候,我时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话就是勤以修身,俭以养德。我觉得这句话说的真是很有道理。富在其自传中以提到,勤俭的人必将站在上帝的面前。

感悟四:做一个全能型人才。全方位树造自己,使自己具有较强的能力,这能力包括社交,学习,生活等各方面。

感悟五: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有一颗为社会奉献的心,要有全社会全世界的责任心,要想不背历史所遗忘,那么我们就得做出一些对社会有意的事情来。也只有有这份心,我们才能站在另一个高度。

感悟六:道德圆满计划。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000字 篇8

《富兰克林自传——卓越的人生》讲述了他成长路上成功的经验和得失,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作者本杰明·富兰克林是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同时也是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实业家。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享有世界性的声誉。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从最低层的“草根”一步步的走向成功的巅峰。他用他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了为人处世的13条原则也可以说是13条完美道德修养准则: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2寡言——除对别人或自己有益的话外,不多说话,避免和人说空话;3秩序——用过的东西归还原处,做事情按部就班;4果断——该做的,坚决执行;决定履行的,务必完成;5节约——除对别人或自己有益的外,不乱花钱,也就是说,切戒浪费;6勤奋——不浪费时间。经常从事有益的事情,动作利索,不拖泥带水;7诚实——不欺诈,心地坦白、正直、言行一致;8公正——不侵害别人,不要由于你的失职而使他人遭受损失;9中庸——避免极端,责人从宽;10整洁——身体、衣服以及居住的地方,都保持整洁;11沉着——遇事不慌乱,不论是琐碎的、一般的或是不可避免的事情,;12贞洁——言正行正,不要损害自己或别人的声誉;13谦虚——学习先哲的谦逊精神。

富兰克林正是用这些原则约束着自己的一言一行,才不断成为令我们尊敬的一代伟人,我们应该向富兰克林学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反省自己,只不过是不同的人反省自己的内容不同罢了。我们应该在一日三省中不断反思不断进取不断进步。

读富兰克林的自传,看着他的成长他的成功,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只要有空余的时间他就会看书,从书中汲取知识、总结经验,同志趣相投的书友分享着其中乐趣,日子过得十分充实。反观,现在的大学生就在看书上这一点是远远贫乏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先进文化被接受的同时腐朽的思想也正在侵蚀大学生的心灵。看似充实的大学生活下有的是贫瘠的精神世界。

作为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在有限的大学四年内成长为一个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合理安排学校的课程和自己感兴趣的业余活动。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定性时期,所以更应该合理的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涯,有计划有目一步一个脚印的向上走。所以我们应该把课堂的知识学好,同时,要多到图书馆博览群书,增加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地积累,所谓厚积而薄发,这样才能向成功不断地迈进。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000字 篇9

去年,我们学习了《天火之谜》一课,了解到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为此,我佩服他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科学态度。

寒假里,我阅读了《富兰克林自传》一书,对富兰克林有了更深的认识及了解。富兰克林是美国最伟大的先驱者和美国民主的缔造者之一,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出版家、外交家、政治家、哲学家和实业家,集六家于一身,可谓是成就非凡。除此之外,富兰克林还是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曾经参与起草并签署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毋庸置疑,富兰克林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成功人士之一。他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呢?《富兰克林自传》一书中给了我答案。

富兰克林始终怀着强烈的求知渴望和热情,想尽一切办法来读书和买书。他认为,书是无价之宝,读书是他最大的快乐。可以说,读书是他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除了辛勤工作之外,他常常醉心于阅读,是书给予他智慧,给予他前行的能量。因此,我们也要坚定我们的决心,平时养成爱阅读的习惯。我们学校在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我要积极参与,每天阅读相关书籍,并做好佳句佳段的摘录,在作文的时候,尽可能地加以运用。总之,我要让自己与书为伴,与智慧同行,让高尚的智慧充满自己的灵魂。

富兰克林的成功,与他注重塑造自己的美德分不开。他曾给自己提出节制、勤勉、公正、谦逊等十三项美德要求,并一直在尽力地做到这些。尽管他也很难完全满足要求,但他还是坚持不懈。我想,富兰克林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他的美德功不可没。为此,我也给自己确定了我的目标,那就是在自己身上也培养这些美德。我知道一下子全都尝试这些美德,是很难办到的,但我可以在一个时期内集中培养一点,接着培养另一项,直至越来越多。我根据自身情况,安排节制为美德培养的第一位。因为节制需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这种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维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经常保持清醒,抵抗旧习惯的惰性,并遏制永无穷尽的诱惑。获得这个美德后,再培养其他美德。

看完《富兰克林自传》后,我深深地知道:阅读给予我们前行的能量,美德给予我们成功的动力。今后,我会与德同行力求贤,以书为伴力求博,做到贤博兼修,向成功进发!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000字 篇10

很多人都看过美国经典励志读物《富兰克林自传》。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体验感受不尽相同。

富兰克林先生的一生是如此简单而馥郁,朴素而芬芳。它有一种不可抵抗的诱惑力,让我沉浸其中,回归安宁。慢慢品读,这位温文尔雅的老人用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向你娓娓道来。行文节制法度,句法自然简单,用字准确生动。他代表了一种精神,一代人,一个世界的追求……

本杰明·富兰克林先生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因为家境贫困,他先是辍学到小商店打杂,12岁的时候在哥哥的印刷厂当学徒……20岁那年,他就已经在费城自营一家印刷厂了。20年间,他住得简陋,吃得简单,过着艰苦的生活。生活虽然很苦,但强烈的求知渴望和热情,让他想尽一切办法,挤出一切时间和金钱来实现读书的梦想。他用普通工人四分之一的伙食费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用最少的花费干最多的活,把读书当成自己一生唯一的最大的娱乐。于是,年纪轻轻的他就通晓英语、法语、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熟悉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技等。勤勉和诚实成就了一名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实业家。正如杰斐逊这样说,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

我喜欢富兰克林,发自肺腑地折服。从贫寒里取得幸福,从战争中取得和解,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他不但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也给人类带来了幸福。他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促成法美同盟的缔结,又为身边的人带来琐碎的方便,为同事提出合理的建议,在大气电方面做出伟大贡献,创办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用中国的一句古话讲,富兰克林先生是“正其义不计其利,所其道不计其功”。

精彩的人生写照,带着悠悠哲思,富兰克林成为世界追逐的共同偶像。他在我徘徊时,让我懂得决断,懂得远离狭隘,拒绝平庸,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内核,发掘生活的真情趣。

寒假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打工生活。想起最初的抱怨,最终的坚持,或许是《富兰克林自传》给了我力量,让我学会在繁琐的工作中感受细微的幸福,在人际交往中体会相知的愉悦。换一种心态去生活,换一种心态去体验。艰苦的打工经历让我了解不一样的文化,接触不同的人群,多一种体验,多一次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在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中,拥有更宁静的精神内核,变得更加稳健,更加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