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修养的名言大全
1、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何塞·马蒂
2、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恩格斯
3、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孟德斯鸠
4、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雪莱
5、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6、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之中。——佩利
7、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柏拉《文艺对话集》
8、欲影正者端其表。——桓宽
9、如果夫妻教子观点不一,会让孩子分不清正误,不利于他美好品德的培养。——赵秀朵
10、守正直而佩仁义。——朱熹
11、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12、忍耐和时间,往往比力量和愤怒更有效。——拉封丹
13、道德应当成为科学的指路明灯。——布夫勒
14、是人的品德使人高大,而不是财产与声望。
15、富贵不傲物,贫贱不易行。——晏子
16、忠诚是人生的本色。——《明儒学案》
关于品德修养的名言:
17、假如你的品德十分高尚,莫为出身低微而悲伤,蔷薇常在荆棘中生长。
18、至诚无息。《礼记·中庸》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礼记·中庸》
19、人的毕生中,功德品德对人和进展起着利害攸关的作用,它要么是你的宝库,要么是你的绊脚石。
20、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普卢塔克
21、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列宁
22、你若正直,不要怕人诽谤。——萨迪
23、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王安石
24、巨大的财富对于一个不惯于掌握钱财的人,是一种毒害,它侵入他的品德的血肉和骨髓。——马克·吐温
25、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26、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冰心
27、真正积极的人,只能是会爱别人的人,高尚的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28、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凯洛夫
29、雷锋的品德无比崇高。
30、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狄德罗
3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
32、人而无德,生而何益。
33、从恶德中逃避是美德的开始。——贺瑞斯
34、我宁愿要那种虽然看不见但表现出内在品质的美。——泰戈尔
35、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洁净的。——契诃夫
36、爱情不中人是春天的花朵,夏夜的明月,也还会有秋天的泥泞、冬天的冰雪。只有用纯洁的品德作桥梁,以崇高的理想为纽带连结起来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
引导语:个人品德与个人的道德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很多的名人
个人品德的名言警句(简洁版)
1) 自修篇人不得以非理相加。——朱熹
2)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王安石
3) 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无稹
4) 夫子温、良、恭、俭、让。——论语
5) 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刘昼
6) 养气要使完,处身要使端。——陆游
7) 自修篇人不得以非理相加。——朱熹
8)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韩愈
9)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10) 修已而不责人。——-左 传
11)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12) 习惯十倍于自然。——威灵顿
13)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14) 君子反道以修德。——吕氏春秋
15)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经
16) 习勤忘劳,习逸成惰。——李惺
17) 修身以敬,勿托以尊。——晋书
18)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司马光
19) 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刘向
20)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唐·神秀
个人品德的名言警句(经典版)
1) 习惯使我们顺从一切。——伯顿
2)养生治性,行义求志。——苏轼
3) 治外物易,治已身难。——林慎思
4) 去谗,所以修身。——康有为
5)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黄石公
6)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荀子
7) 君子虽殒,美名不灭。——武篇天
8) 修之至极,何谤不息。——张九龄
9)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10) 熟习减除对于事物的恐惧。——伊索
11) 富贵不傲物,贫贱不易行。——晏子
12)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班固
13) 养身者忘家,养志者忘身。——韩婴
14) 习与性成。——书 经
15) 止谤莫如修身。——中论
16) 修其本而末自应。——苏轼
17) 正已而不求于人。——礼记
18) 富润屋,德润身。——礼记
19) 吾善养浩然之气。——孟子
20) 欲影正者端其表。——桓宽
个人品德的名言警句(热门版)
1) 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
3) 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林肯
4) 修道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史襄哉
5) 由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培根
6) 日省其身,有篇改之,无篇加勉。——朱熹
7) 良好的`习惯,如同一束鲜花。——-派登花特
8) “无伤”二字,修已者之大戒也。——吕 坤
9) 打破成规,新世界才能出现。——库帕法伯格
10)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11) 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帕利克
12) 人的行为和举止无不受习俗的制约。——皮浪
13) 人应该装饰的是心灵,不是肉体。——高尔基
14) 一个好的习俗比法律更可靠。——欧里庇得斯
15)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
16)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
17) 为了失恋而耽误前途,是一生的损失。——霍海
18) 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胡居仁
19) 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爱默生
20) 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养正遗规》
1. 忠告和友谊的帮助。 作者:巴浦洛夫
2. 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 作者:爱默生
3.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作者:《无门关》
4.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作者:《格言联璧》
5. 修之至极,何谤不息。 作者:张九龄
6. 由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作者:培根
7. 书必择而读;人必择而交;言必择而听;路必择而蹈。 作者:(清)张履祥
8. 不能摆脱是人生的苦恼根源之一,恋爱尤其是如此。 作者:塞涅卡
9.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 作者:(宋)司马光
10. 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作者:林逋
11. 假如你的品德十分高尚,莫为出身低微而悲伤,蔷薇常在荆棘中生长。 作者:萨迪
12. 即使是最深刻的言论,如果一个说的时候态度粗暴,傲慢或者吵吵嚷嚷,即便是在辩论上面获得了胜利,在别人心目中也是难以留下好印象的。 作者:洛克
13.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作者:书摘
14. 决不要骄傲。因为一骄傲,你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就会拒绝别人的礼貌出自内心,其根源是内在的,然而,如果礼貌的形式被取消,它的精神与实质亦随之消失。 作者:约翰·霍尔
15. 贫而无诌,富而无骄。 作者:子贡
16. 对我们的习惯不加节制,在我们年轻精力旺盛的时候,不会立即显出它的影响。但是它逐渐消耗这种精力,到衰老时期我们不得不结算帐目,并且偿还导致我们破产的债务。 作者:泰戈尔
17. 这种落于俗套的高贵和风雅是再平庸低劣不过的。 作者:雨果
18. 家庭教育的另一个内容是培养子女的服从性,服从性的培养可以使子女产生长大成人的渴望。反之,如果不注意子女服从性的培养,他会变得唐突孟浪,傲慢无礼。 作者:黑格尔
19.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作者:(战国)屈原
20. 年轻人不可中途插嘴,说的时候要用请教的态度,不能像教训别人似的。应该避免固执的态度和傲慢的神情,要谦逊地提出问题。谦逊不会遮住他们的才能,也不会减弱他们的理由的力量。它反而可以使他们得到更好的注意,使他们所说的话宜于让人接受。 作者:洛克
21. 心轻万事如鸿毛。 作者:(唐)李欣
22. 礼貌举止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以太宽也不可以太紧。 作者:佚名
23. 凡是一个能够受到大家欢迎的人,他的动作不仅是有力量,而且要优美,坚实是不够的,就是有用也无济于事,无论什么事情,必须具有优雅的办法和态度,才能显得漂亮,得到别人的喜欢。 作者:洛克
24.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作者:荀子
25. 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 作者:欧阳修
26. 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绳墨者彰。 作者:(汉)刘向
27. 权力和财富,甚至德行本身,其所以被人人看重,也都是因为它们能够增进我们的幸福之故,凡是帮助别人,而帮助时的态度不好,使得别人感到不安的人,从别人的幸福看来,他是不会受到欢迎的。凡是知道如何使得对方感到舒畅,而自己又不至于奴颜卑膝,降低身份的人,他就可以说得到了处世的真诀,到处都会受到欢迎与重视。所以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作者:洛克
28. 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29.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作者:诸葛亮
30. 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作者:苏轼
31. 人而无德,生而何益。 作者:法国谚语
32. 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 作者:魏子
33. 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 作者:歌德
34.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作者:管仲
35. 心术以光明笃志为第一;容貌以老成正大为第一。 作者:(清)黄协埙
36. 他的谈吐总是平易近人的,这种单纯既掩饰了他对某些事物的无知,也表现了他的良好的风度和宽容。 作者:托尔斯泰
37. 守口如瓶,防意如诚;宁可负我,切莫负人。 作者:《增广贤文》
38.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作者:(战国)吕不韦
39. 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行。 作者:奥维
40.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作者:《大学》
41.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作者:礼记
42. 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 作者:莎士比亚
43. 宁愿做一朵篱下的野花,不愿做一朵受恩惠的蔷薇。与其逢迎献媚,偷取别人的欢心,毋宁被众人所鄙弃。 作者:莎士比亚
44.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作者:孟德斯鸠
45. 丧失了财富,可以说没丧失什么;丧失了健康,等于丧失了某种东西;但当丧失品德时,就一切都丧失了。 作者:佚名
46. 习惯是我们强有力的偶像,我们都得臣服于它。 作者:亚兰
47. 将军额头跑得马,宰相肚里好撑船。 作者:书摘
48. 有一种谦恭的、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既无拿破仑的英名,也没有他那些丰功伟绩。可是把这种人的品德解析一番,连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也将显得黯然失色。 作者:哈谢克
49.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作者:培根
50.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作者:弘一大师
51. 让一得百,争十失九。 作者:马克
52. 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于怨恨,他乐观愉快、豁达、忍让而不悲伤、消沉、焦躁、恼怒;他对自己的伴侣和亲友的不足处,以爱心劝慰,述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听者动心,感佩、尊从,这样他们之间就不会存在感情上的隔阂、行动上的对立、心理上的怨恨。 作者:穆尼尔·纳素夫
53.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作者:乌申斯基
54.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作者:班固
55. 柔能制刚,遇赤子而贲、育失其勇。讷能屈辩,逢喑者而仪、秦拙于词。 作者:《格言联璧》
56.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作者:《格言联璧》
57. 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作者:柳宗元
58. 改变好习惯比改掉坏习惯容易的多,这是人生的一大悲衰。 作者:毛姆
59. 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作者:马克思
60.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作者:《札记》
61. 骄则无礼。 作者:《国语》
62.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 作者:《晋书》
63. 礼貌是一种语言。它的规则与实行,主要要从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举止上去学习。 作者:洛克
64.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作者:(战国)荀况
65. 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久毋高,宁绌毋巧。 作者:书摘
66. 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戳无辜。 作者:(晋)陈寿
67.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作者:《格言联璧》
68. 一种虽然拙劣的辩词或平凡的观察,如果这样提出来,前面加几句尊重别人的意见的话,他便可以得到更多的荣誉和重视。 作者:佚名
69. 好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 作者:(汉)陆贾
70. 崇德莫盛乎安身,安身莫大乎有政,有政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笃其志而后行。 作者:王粲集
71. 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和痛苦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 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