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训家风的演讲稿一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人,让他们也做到。
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运动(至少一种)。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有几项是爸爸妈妈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从小,爸爸妈妈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规矩,成就了我现在的成绩。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
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家训家风的演讲稿二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法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优良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等等,同样展现着优良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优良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主动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搞对象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或是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
1、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2、尊敬别人就是尊敬自我。——高尔斯华绥
3、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4、礼貌建筑在双重基础上:既要表现出对别人的尊重,也不好把自我的意见强加于人。——霍夫曼斯塔尔
5、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6、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卢梭
7、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卡莱尔
8、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9、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10、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11、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12、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重的东西。——冈察尔
13、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14、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15、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16、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爱迪生
17、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18、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9、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我的祖国致以可被理解的敬礼。——卢梭
20、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培根
21、礼貌经常能够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2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3、礼貌不费分文。——拉丁美洲
24、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塞万提斯
25、德必报,怨不仇。——赵谦
26、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礼记
27、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28、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
29、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赫尔岑
30、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就应个性留意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31、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32、乐以移风易俗,礼以安上化人。——唐·吴兢
33、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34、一个人可能在他的礼貌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梭罗
35、咱们就应注意自我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我的.时候,也就应受得起。——刘少奇
36、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德·歌德
37、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38、礼貌经常能够替代最高贵的情感。——梅里美
39、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卡莱尔
40、客套话如隔着面纱接吻。——法国
41、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42、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43、礼貌是聪明的事,无礼是愚蠢的的。——德国
44、礼貌之风为每一个人带来礼貌温暖和愉快。——诺·文·皮尔
45、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46、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齐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歌德
47、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48、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49、礼貌之于人性如同热量之于蜡烛。——叔本华
50、礼貌不费分文。——拉丁美洲
51、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52、乐以移风易俗,礼以安上化人。——唐·吴兢
53、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持续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54、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55、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礼记
56、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57、礼貌是一种语言。它的规则与实行,主要要从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举止上去领悟。——洛克
58、礼貌是一枚假币,舍不得花它证明智力的贫乏。——叔本华
59、没有礼貌的人,就像没有窗户的房屋。——维吾尔族谚语
60、粗暴无礼,是内心虚弱的人用来使自我显得貌似强大的手段。——埃里克
61、对于对方的无礼的一种无言的非议和责备,而这种讥讽是使谁都会感受到不安的。——洛克
62、凡人之因此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63、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64、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65、客套话如隔着面纱接吻。——法国
66、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颜元
67、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68、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69、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卿
70、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71、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72、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
73、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就应见人就讲。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的,他能够讲很多东西,但他认为还有许多东西是他讲不好的。——卢梭
74、礼貌出自内心,其根源是内在的,然而,如果礼貌的形式被取消,它的精神与实质亦随之消失。——约翰·霍尔
75、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孔子
76、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则不侮。——论语
77、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78、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79、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我增强生活潜质。——池田大作
80、性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刻讲究礼仪。——爱献生
81、礼貌是博爱的花朵。——儒贝尔
82、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83、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面上过于做作,那就丢失了应有的价值。——培根
84、礼貌经常能够代替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85、尊敬别人就是尊敬自我。——高尔斯华绥
86、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87、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88、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荀子
8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90、礼节礼貌是琐事中的善行。——小威廉·皮特
91、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92、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93、存在着一种出自内心的礼貌。它是变换了形式的爱心。由此产生出一种外部表现出来的最适宜的礼貌。——歌德
94、礼貌是人生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美洲
95、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丘明
96、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97、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卡莱尔
98、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99、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卡莱尔
100、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1家风家训
说起家风、家训、家教,总觉得是一个很严厉的话题。就我家的情况,我分别来简单的说一下。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在我们家,体现在孝顺上。爸爸妈妈常说,“百事孝为先”。孝顺孝顺,孝敬长辈,就是什么事儿尽量让他们顺心顺意。在家里,姥姥姥爷说话,我们都要好好的听,就算说错了,也不能当面指责,要换一种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诉他们。不跟长辈顶嘴,也是孝顺的体现。长辈们说的话,我们小孩子一定要听,让我们做什么事儿,要立马行动,不能拖拖拉拉的。我们家的家风还体现在饭桌上。一家子人开饭了,如果长辈们没有动筷子,我们小孩子绝对不能先吃的。都要等到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到齐了,大家才开始一起吃饭。不知不觉中,这都成了一个习惯了。当然,这是一个好习惯。
家训,字典上这样解释“指对咨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由此可见,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妈妈时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诚实。所以,我认为,我家的家训就是“以诚为本”。在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会说谎。比如,考试成绩不好了,我会说同学们考的都不好,以此想逃脱爸爸妈妈的训导。殊不知,这样只会害了自己。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说过:做错事情不要紧,如果说谎为自己开脱,那么这个说谎的严重性要比做错事情的严重性厉害100倍。我也曾经为了好多的事情跟爸爸妈妈说谎,最后的结果就是被爸爸妈妈狠狠的打了一顿。有时候做错事情,爸爸妈妈反而不会打我,根据事情的严重程度,要么给我讲道理,要么比较严厉的进行教育。还有一点,就是妈妈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说的一个词是“掷地有声”,就是告诉我,自己说出来的话要能够做到。妈妈说,我是个男孩子,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敢于承担。无论自己做什么事情,做之前要先想好后果。就算犯了错,也要自己敢于承担。
家教,我自己觉得跟家风有点相像。词典上说家教的重点在于道德礼节方面。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听到大人说,谁家的孩子真好啊,真有家教啊。我觉得家教就是爸爸妈妈对孩子的一种教育。在家长的帮助和教导下,从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反映。我的爸爸妈妈教育我讲礼貌,主动跟认识的长辈和邻居打招呼。他们不仅这样教育我,他们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当姥姥的朋友来家里作客的时候,都是妈妈在厨房忙活,让姥姥陪着她的朋友聊天啊,吃零食啊。我也听到姥姥的朋友夸奖妈妈真是个好姑娘,家教真好,每当这时,我就能看到姥姥脸上骄傲的表情,我想怎么人家夸得是妈妈,姥姥怎么会这么骄傲的样子呢?后来,我慢慢懂得了,夸奖孩子有家教,其实就是在赞赏家长的教育。每逢过节,家里聚会,亲朋好友也是夸我特别有家教,此刻,爸爸妈妈也是一样的骄傲的神色。家教,也是爸爸妈妈的一种言传身教。通常,大人们就是孩子的榜样。
家风、家训、家教有着异曲同工的方面。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体现。良好的家风、家教、家训需要家里的每个人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时改正,好的方面要一直一直延续下去。
2家风家规的演讲稿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法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优良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优良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优良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主动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搞对象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3家风家训
当我来到这个人世上,睁开眼所看到的是一片绿色,我父亲是军人。他没有用传统的诸如《朱子家训》、《范氏家训》等家训来教育我们,我们所接受到的是军人的严厉,军人的雷厉风行,军人的气质,军人的一丝不苟。父母常对我们讲道: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我们做好我们的工作,你们读好你们的书,在家听父母的,在学校听老师的,等工作了,在单位要听领导的,照章办事,不得违法乱纪,不得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要求我们能吃苦,有耐性,有包容之心,行感恩之为。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这些贯穿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之中。日后的岁月里,我们姊妹四人先后上大学,参加工作,结婚生子,虽然没有什么成就,平平常常,遵循着父母的教诲,让父母少了一些的牵挂,少了一些的操劳,多了几分的安逸。每周回到他们身边陪陪他们,在外地工作的每到假期或者春节一家人回到父母身边,此时的二老,比任何时候都要开心,精神比任何时候都要好。他们所期待的不是儿女们多么的成功,而是一家人的快快乐乐,幸幸福福,平平安安,这就是父母心目中的成龙成凤。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入伍到了西北边陲,这里的环境气候是极度的恶劣,经济匮乏,文化生活单一,在一同来的一个部队大院里的战友,被父母调到了机关或者条件好的`部队里去了。父亲心里明白我的心理活动,来信告诉我,年轻人要学会在艰苦条件下生活,况且,其他的战友也是父母生父母所养,人家为什么能坚持,你为什么就不能,每周一封父母的家书,内容就是鼓励我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督促我利用大好时光多看书。因我们地处偏远,父亲就把新出版的读物成捆地给我寄过来,也就是在部队里,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当离开部队时,我是泣不成声,这里的一切的一切是那么地亲切,难舍能分的战友情,大家拥作一团抱头痛哭,依依不舍的情景历历在目。军人的生活,是我一生的财富,要感谢父母的严厉,还有那一封封柔情温馨的家书,伴我在部队里快乐地成长。
看了央视《新闻联播》谈家风家训,这是个温暖的话题,多数家庭没有可查可载的家风家训的样本,多数父母的心又都是一样的,期盼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实,家风是一种情,是父母的寄托之情,是父母的舔犊之爱,使我们时时感受关怀,感受温暖,快乐中享受生活,享受阳光的恩泽。
4家训家风家规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在寒假补习班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你家有什么家风?
“家风是什么呢?”在回家的路上里,我迫不及待的问妈妈。妈妈微微笑着说:“你注意观察呀,其实,每天,你的行为,都在体现我们的家风。”我怎么没有印象呢?我使劲挠了挠脑袋,疑惑的看着爸爸,爸爸笑着说:“回去问问爷爷。”我无奈的翻了翻白眼,知道他们肯定是不会告诉我了。只好自己观察吧!
到家,爷爷已经做好了香香的饭菜,我抢先拿了筷子,准备向美食发动强势攻击,这个时候,爸爸皱了皱眉头,说:“家风旅游去了吗?爷爷还没上桌呢,怎么可以自己先吃呢?”哦,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家风啊!我赶紧放下筷子,去厨房帮爷爷把最后一道菜端了出来,端正的坐在桌子前,等爷爷坐好了,爷爷说:“吃饭了”,我开动了筷子,大口大口的吃着饭菜。这时,老爸拍拍我的头,说:“对嘛,这才是孝顺懂礼貌的孩子嘛!”
“那我们家还有什么家风呢?”我大口嚼着饭菜,模糊不清的说。老爸说:“食不言寝不语也是家风!不过,还有其他的家风,你练功的时候就能体会到了。”老爸说完,贼贼的阴笑了两声,我突然背脊骨发冷,掉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好可怕!
很快就到8:30了,妈妈说:“悦悦,该练功了。”这声音像天使的声音那么温柔,可我觉真得像是魔鬼在召唤我一样!
“Oon!”我痛苦的呻吟了一声,极不情愿的放下手里的书,慢慢腾腾的开始换衣服。
半个小时踢腿、下腰、劈叉之后,我迎来了终极的考验——靠墙劈腿!这个痛从心底里钻出来,跑到我的每个毛孔里,我痛的说不出话,连惨叫都发不出声音,我只想赶快结束这个魔鬼时刻!可是老妈说:“还有5分钟,坚持一下,舞台在向你招手哦!要不要听首歌放松一下呀?”她的声音很温柔,但我真的很痛苦!为了上舞台表演,我只有咬牙坚持,我忍!我开始做大口的深呼吸,调整自己的情绪,请求妈妈为我放首歌,慢慢的,我不觉得痛了,我知道已经超越了今晚的极限——我的腿麻了!
这时,老爸推门进来了,他嘻嘻的笑着说:“今天不错嘛,坚持的越来越久了!看你的样子,再坚持八九十分钟也是有可能的嘛!你不是问我什么是家风吗?这就是咱们的家风,吃得苦,有毅力!”
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