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舍己为人的古诗和格言 正文

舍己为人的古诗和格言

时间:2025-05-14 05:38:58

1、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5、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6、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7、仰止弥高,钻之弥坚。

8、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9、粉身碎骨全不惜,只留清白在人间。

10、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1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2、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1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4、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15、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16、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1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8、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1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0、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2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2、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3、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24、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6、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2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28、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29、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30、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

31、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先不开口,哪个蝉儿敢作声。

32、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3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34、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35、他日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36、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3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9、有坚决信心者才能达到目的。

40、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

41、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

42、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43、老子人间无著处,一樽来作横山主。

4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45、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4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7、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

48、万战自称不提刃,生来双眼篾群容。

4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0、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24,关于鸟的成语:百鸟朝凤、笨鸟先飞、倦鸟知还、鸟语花香、小鸟依人…… (候鸟:燕子、鸿雁、天鹅、野鸭……)

25,关于爱鸟护鸟的标语:①·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 维护生态平衡。 ②·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 ③ 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 ④同在蓝天下 人鸟共家园。 ⑤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26,关于奉献的名言: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④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⑤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7,形容瀑布的成语: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从天而降、一落千丈。

28,描写树木茂盛的词语:葱葱茏茏、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绿树成荫、密密层层。

29,描写景色的成语:水天一色、青山绿水 、山青水秀、湖光山色、江山如画 、春暖花开、桃红柳绿、草长莺飞 。

30,关于水的成语:水天一色、一江春水 碧水微澜、 清澈见底 、涓涓细流 、潺潺流水 、碧波荡漾 、波光粼粼。

31,形容说话的成语:能说会道 、出口成章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辩 、娓娓而谈 、滔滔不绝 、妙语连珠 、伶牙俐齿、口若悬河 、低声细语 、喋喋不休 、对答如流 、结结巴巴 。

32,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 ①儿童疾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②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③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 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⑤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⑥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3,描写黄河的成语:波涛汹涌 、波澜壮阔 、一泻千里 、气吞山河 、惊涛骇浪、浊浪排空。

34,黄河,中国古代也称河,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35,描写黄河的诗句: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③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6,南宋四大诗人: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

37,书法知识: ①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俩为"二王"。 ② 颜筋柳骨:分别指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的艺术特色。

38,奥运知识:①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各取它们名字中的一个字有次序的组成了谐音"北京欢迎你"。② 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39.关于"地震"方面的题目

⑴、用来形容地震景象的成语:山崩地裂、

地动山摇、摧枯拉朽、排山倒海

⑵形容地震之后的惨状的成语: 满目疮痍 、一片狼藉、残垣断壁 、哀鸿遍野

⑶形容灾民渴望救助心情的词语: 望眼欲穿 、翘首以盼、迫不及待、心急如焚

⑷、形容举国上下团结一心的成语: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风雨同舟

⑸、形容地震来临心情的词:

胆战心惊、心惊胆寒、惊心动魄、魂飞魄散

⑹、形容灾后灾民迫切需要救助情形的成语: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十万火急、火烧眉毛

⑺、形容抗灾战士表现的:视死如归、赴汤蹈火、冲锋陷阵、舍己为人

⑻、在地震中涌现的感人故事让你想到哪些成语: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动人心弦、为之动容。

语文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复习【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 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 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7、古诗想象

我独自坐在敬亭山山中,这里的环境一片幽静,突然,吱吱喳喳的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过,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秀丽的敬亭山了。

秋天的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啊,如画的风景我久已熟悉。每当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碧绿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鉴赏关键点】①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②语言通俗平易,灵活多变,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的束缚,使诗人的感情自然倾泄出来。

③蓄势与陡转:在艺术构思上,诗人先以铺陈叙述的笔法逐层推进,极写个人的不幸;蓄势既足,陡然转笔,以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愿望。全诗共四段,前三段逐层推进,每段内部又逐层推进。

【思想内容】

本文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名句赏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表达作者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夏”,都能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中考链接】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7.解释诗中加点词:(2分)

俄顷: 何由彻:

18.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壬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19.填空:段③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诗人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的伟大胸襟蓄势。(4分)

20.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3分)

参考答案:

17.一会儿;通(彻夜、通宵)(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18.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 19.时间;氛围、气氛;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习题:

3、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分)

4、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有你朗读第一诗节中的'划线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5、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3、唐代 杜甫

4、示例1: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怒号”,这儿子把秋风拟人化了,读之如闻秋风咆哮,风势极猛,声音极大。示例2: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卷”,“卷”有席卷、裹挟之意,突出了风力大而猛烈,极有气势。

示例3: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三重”,狂风卷起层层茅草,“三重”一词突出了被卷走的茅草之多,反衬出秋风的大和猛烈。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词语的含义占1分,表达效果占1分。

5、诗人希望眼前能突现这样的房屋,来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受茅屋,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表达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诗句大意占1分,诗人的思想感情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