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二语下园地四诚信格言反思 正文

二语下园地四诚信格言反思

时间:2025-05-14 05:36:46

本次口语交际和写话是本组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组教学的延伸,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本组课文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口语交际和写话的内容比较广泛,既可以谈自己生活中的感受,也可以谈自己想象的故事。因此,教学中我着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广开言路,允许学生既可以就某一方面内容来谈,也可以把几方面内容综合起来谈。把说话落实到笔头上,做到会说、能写,扎实地落实说和写的教学目标。同时,用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采用多种多样的`课堂形式,使学生感受课堂的趣味性,使

本节课需要注意的是,在练习写话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交换看,让学生学习别人写话的优点。教师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就学生写话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与内在美。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仿写《夏日晨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习惯,并能充分发挥独立的想象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大意,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情景。

★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欣赏春景图。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春日晨景”中“春日”是什么意思?“晨”是什么意思?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己读三遍,要求读正确、流利。

3、请同学指出需要注意的字的读音,然后同桌互读课文。

4、找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5、没有拼音,同学们还会读吗?一起看课件,试着读一读没有拼音的课文。

(在图片中写上诗歌内容)

6、有几个生词宝宝想和大家交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认读生词)。背景图片:

7、生词宝宝认识了,生字宝宝能认出来吗?如果你认识他们,就大声地把他们的名字叫出来。(认识生字)。背景图片:

8、把生词、生字朋友送回家中,同学们还认识他们吗?

(在图片中写上诗歌内容)

三、理解、品味课文

1、诗的题目是《春日晨景》,你从哪里看出这写的是清晨?点明春天的词是哪个?理解第一句。

2、“三月春渐浓”,什么样的景色让我们觉得春渐渐浓了?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诗,思考这个问题。

3、全班交流。学生说到哪句,理解哪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4、小结。

5、春天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画,请同学说一说自己想在图中画些什么。

6、请学生带着体会配乐读。

四、尝试背诵

出示图片,(在图片中写有诗歌内容):

老师带领尝试背诵:

1、老师读前一句,学生读后一句。

2、老师读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3、学生自己试着背诵。

五、拓展学习

说一说有关春天的诗句、词语。

六、作业: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夏日清晨,用自己的小笔头写一写《夏日晨景》。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味课文,能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懂得珍惜亲情,学习关爱孝敬老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听歌引趣,质疑导入

1.放《种太阳》这首歌,大家说说你都听懂了什么?心情怎样?有什么想法?

2.老师认识一个叫鹿儿的小女孩,她要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她的奶奶,你们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19课《送给奶奶的阳光》。

3.板书:19、送给奶奶的阳光

二、自由试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3.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认字表中的生字。

4.同桌检查读生字。

5.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生字。(检查读生字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检查困难生读、指名领读、分行开火车读、齐读等)

三、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一)鹿儿为什么要给奶奶送阳光?

1、师: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找到了就在书上画下来。

2、全班交流。相机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相关语句。

(1)清晨,她睁开眼一看,朝阳从东面的窗户射进来,照得满屋亮堂堂的。

(2)紫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在空中飞,叽叽喳喳。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二)万物沐浴在阳光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a.(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想象,一起用心来感受:清晨,朝阳从东方升起,照耀着大地,你们听——叽叽喳喳,小鸟在说话,你们看——原野上,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溪水清清,波光粼粼,河岸边柳树姑娘轻抚长发,在阳光下,微风中,更显得婀娜多姿……)

b.小朋友们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c.师范读第3小节。

d.生指导有感情朗读。

3、鹿儿跳啊蹦啊,乌黑的头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她伸出了双脚索性坐在了草地上。小小的围裙里充满了阳光。

4、师引读第5小节。

“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5、鹿儿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口里总是念叨:“多想见到阳光啊!”

老师师引读:

屋外阳光灿烂,春光明媚,屋里却仍有着丝丝寒意,奶奶口里总是念叨着——

听着鸟儿在阳光中自由的飞翔,还不时叽叽喳喳地说话,奶奶口里总是念叨着——

看着鹿儿从屋外回家时,开心的笑脸,奶奶口里总是念叨着——

6、为什么鹿儿要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呢?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吗?

(二)交流,个别说。

过渡:因为奶奶的腿坏了,想见阳光,所以鹿儿要把这灿烂、明媚、温暖的阳光带回家,送给奶奶。鹿儿是怎样把阳光送给奶奶的呢?

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6—10节,找出写描写鹿儿送阳光过程中的动作神态的词句读一读。

2、个别说。

师出示句子:鹿儿把阳光紧紧包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

鹿儿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包得严严实实的围裙。

师:请小朋友们把这两句话读一读。

这里的“紧紧”和下面一句中的哪个词意思一样的?

那么“紧紧”和“严严实实”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鹿儿把阳光……(就是指她把阳光小心地包好,藏好)

此时鹿儿的心里是怎么想到呢?

3、组织讨论:你从这些词句中还读懂了什么呢?

出示“一……就……”

鹿儿把阳光包得紧紧地,一进家门就直奔奶奶的房间喊着——

一路上鹿儿想着奶奶能见到阳光了,会多么开心,她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奶奶——引导揣摩人物心理。(兴奋、焦急、快乐)

4、练习复述,加上鹿儿的心理活动。

5、来,让我们一起去给奶奶送阳光。(边做动作边复述课文6—10节)。

(三)过渡:奶奶收到鹿儿的礼物了么?

1、交流:没有。

(1)追问:你从哪儿知道的?个别读第11节。

(2)齐读11节。思考:为什么鹿儿“简直要哭出声来了”?

(3)看到伤心的鹿儿,奶奶为什么却笑了。

相机出示14节:自由读奶奶的话,“我的好宝宝,不要担心,阳光都跑到你心里去了。”

边读边想:奶奶从鹿儿的举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4)个别说。

(5)在鹿儿心里到底有什么好似阳光一样灿烂,会把一切照得亮堂堂的,给人温暖呢?(一颗火热的爱心、对奶奶的孝心)

2、阳光虽然没有了,奶奶到底有没有收到鹿儿的礼物呢?

3、难怪奶奶“高兴极了”,此时此刻,你想对鹿儿说些什么吗?

四、拓展延伸,提升情感。

1、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篇课文,多么可爱的鹿儿啊!

2、小结:老师感受到阳光也跑到我们每位小朋友心中去了,老师也相信每位小朋友都有一颗阳光般灿烂的心灵,会让爱的光芒照亮每个角落。

五、作业

为长辈做一件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调换顺序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2、能自主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识字。积累运用词语。

3、能自己读懂小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

5、自主学习,乐于展示。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词语

2、难点:进义词词义的区分,口语交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

奶牛、牛奶、图画、画图、蜜蜂、蜂蜜、牙刷、刷牙。

水池、池水、山上、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二、日积月累

(一)是“读读认认”;

1、投影出示字词。

2、组内交流说发现。(形声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

3、游戏识字。

*卡片认读生字提示

“姓、警”的正确读法;

*任意抽卡片认读

*送信游戏

*同桌互读,全读对的给同桌画颗星。

4、自由练习读词语,扩词练习。

(二)是“我会填”;(“我会填”是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

1、说说每组的两个词是什么关系。(近义词)

2、结合生活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

3、说说差别。

4、填空。

(三)是“我会读”。

“我会读”是阅读《鲁班造伞》这篇短文。

1、学生默读明意,自主识字。

2、朗读感悟:鲁班善于思考,动手创造。

3、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想法。

4、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生将课前布置制作的小制作拿出。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具鞭炮,用纸叠成的……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3、小组交流、汇报制作过程。别人讲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作解答。

4、小组推荐做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5、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

6、将学生的小制作办成一个展览。

二、展示台

1、导语: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你碰到美的东西你会怎样?(生交流。)

2、展示:与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图片与材料。(内容不限)

3、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径。

4、总结:每个人交流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每个人交流一个思想你便得到许许多多的思想,原同学们,时时处处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将美与他人分享。

5、为此专题办个展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字、词的学习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在学习中积累字、词。

2、通过阅读训练,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积累知识,表达自己感想。

3、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自主识字,积累新词。

2、指导学生默读短文,并结合小制作进行口语交际。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和生字卡片。

2、学生课前完成的小制作。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都是聪明伶俐的好孩子,请开动脑筋和我一起去发现文字王国中的奥秘吧!

──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正音(指名读,纠正错音)。

3、同桌互读(说一说每组字有什么特点)。

4、归纳小结(归纳每组两个词语的字相同,只是交换位置,组成新的词语,词义不同。)

5、鼓励学生说出类似词语(教师板书)。

如:算盘盘算到达达到喜报报喜喜欢欢喜

6、齐读词语,师生小结(让我们牢记规律,去发现更多这样的词语。)

二、读读认认

1、课件演示(出示课件:肤问:谁认识这个字?并指名读,再出示拼音。)

2、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出示课件:月夫肤(皮肤)说说记忆的方法)。

3、引导学生归纳识字方法。

4、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识记其它汉字。

5、师检查识字情况(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

6、巩固生字,鼓励学生进行扩词练习(出示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

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词宝宝迷路了,让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好吗?

一、我会读

1、读一读词语,发现每组词语在意思上联系。

2、读句子,选词填空(填完后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3、指导朗读(教师范读,指名读、纠正练习、再指名读)。

4、拓展练习:用其中的词语说一句话。

二、我会读

1、默读短文(画出生字,可借助字典或和同学交流学会)。

2、指名读(说说你想告诉我们什么)。

3、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同时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朗读,特别是师范读)。

4、说说从鲁班身上学到什么?

5、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小制作

一、观察小制作引入话题

(教师出示用易拉罐做成的灯笼,引导学生观察,你认为做得怎么样。)

二、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小制作(把小制作放在自己课桌上)。

三、板书课题《我们的小制作》。

四、师生口语交际。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制作过程说清楚,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补充纠正。

(2)分小组交流。

①每小组同学轮流介绍,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还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及时解答。

②比一比小组中哪名同学说得好,推举进行全班交流。

③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汇报展示(各小组代表分别介绍,评出优秀讲解员和最佳作品)。

五、办作品展览会,展示优秀作品。

展示台

一是学生比一比谁收集的多,选出最有特色的邮票,向同学介绍它的内容。

二是同学读自己的名言,可以说一说作者和自己为什么会收集?并开展互赠名言活动(小组成员之间)。

三是学生自愿展示自己近期的优秀作品(如书法或美术作品,小制作或作文等)。

(新邱区中部小学刘宇)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A案,二下语文园地四,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3

教学目的:

1、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同学自主识字的能力,不时扩大自主识字效果和经验的交流。

2、学习积累词语的方法,学习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认识几种基本句式。

3、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春风依旧

一、我的发现。

1、放手让同学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同学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学习伙伴的话,让同学说泡、饱等6个字的特点

4、认一认生字条中的生字,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包”的子,让同学试着认一认{苞、胞、炮等}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1)自由读。

(2)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3)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4)生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5)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讲解。

(6)你记住了哪些词?

2、我会填。

(1)自由朗读,感受语气。

(2)填写标点符号。

(3)指导朗读,加深对这三种句式特点的认识。

3、我会写。

(1)同学自由看图,然后让同学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引导同学仔细听。

(3)同学评价

(4)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同学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有条理。

(5)把自身说的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和“口语交际”。

1、老爷爷和小孙子有驴也不敢骑,这是怎么回事呢?自身读一读这则故事,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把这个故事读给你同桌听听,比比看,谁读得更有意思。

3、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议一议: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为什么?

4、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如一人骑一会儿)

5、假如遇到这种事,你会怎样做?

6、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演一演好吗?听了人们的议论,爷孙俩后来会怎么做呢?把你编的故事也演一演。

二、展示台(课前精心安排“展示台”)。

“识字交流站”。

“同学字,有方法,课内学,课外集,互相交流进步大。”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识字交流站。

1、把识字卡分别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中间,每人都教一教其他同学自身的卡片怎么读。

2、找到自身的好朋友互相学习生字。

3、自身练习读生字,每组推荐一位参与班级的竟赛。

4、评选出“识字大王”。

三、“故事会”。

1、最近,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风娃娃》《酸的和甜的》等等故事,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要多动脑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动脑筋的故事呢?讲给大家听一听。

2、分组准备,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商量编一个故事,还可以加上一点动作边讲边演。

3、在小组里讲一讲,再讲给大家听。

4、评一评,谁的故事讲得最好?好在哪里?

5、谁的故事不够好,哪些地方可以改一改?

6、颁奖,评出故事大王以和优秀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