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说话的语气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说话时,能使用恰当的语气,表达得当有礼貌,能让听的人感到舒服。
2、能通过沟通,礼貌用语,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情境演练,进行口语交际锻炼。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话时,使用恰当的语气,礼貌用语,让听的人感到舒服。
难点:用恰当的语气沟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今天进学校的时候,一个小男孩慌慌张张的从我身边跑过去,一不下心撞到我,他对我说了一句:“对不起”,就飞快地跑开了。当我正准备进办公室的时候,一个小女孩刚从办公室出来,她没注意我进去,不小心撞到我身上,小女孩立马抬头看了下我,露出很愧疚的表情跟我说:“老师,对不起,我没看见您进来,不小心撞到您。”同学们,你说这两位同学老师更喜欢哪一位同学呢?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如何用恰当的语气与别人交流。(板书课题:注意说话语气)
二、读读想想
1、(出示课本两组对话)同学自由读对话,小组讨论,哪一种说话方式更好?为什么?
2、分别请小组上台表演情景,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我不是故意的。(读出骄傲自大,不讲道理的语气。说这句话时语速快,语调持续上扬,音调高,音量大)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读出愧疚,带着歉意的语气。语气弱,音量较小,配合表情。)
3、交流:说说哪种语气更合适,听起来更让人感觉舒服。第二句听起来更舒服。因为第二句更有礼貌,态度诚恳,语言带有歉意。第一句粗鲁,没有礼貌,虽然也是道歉,但是给人感觉不诚恳,让人听了不舒服。
4、小结。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常常会说这几句话,那么我们自己说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能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恰当的语气表达自己,这样让别人听起来舒服,也更加愿意和你交流。
三、解决问题我们的好朋友丽丽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丽丽的妈妈让丽丽学习钢琴,可是丽丽却想学画画,那么丽丽该怎么样跟妈妈说呢?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助丽丽解决这个难题吧。出示事例:妈妈让我学钢琴,我想学画画。我会跟妈妈说些什么。
1、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教师指名说说学生的答案,给予恰当的评价和补充。(示例:妈妈,比起钢琴我更喜欢画画,我画画画得很好,老师经常表扬我,我想学习我喜欢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妈妈,请您允许我学习画画吧)
3、同学们自由讨论,解决剩下的两个实际问题,指名同学来说一说。四、课堂小结经过了我们共同的讨论,我们初步的学会了如何通过沟通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在我们沟通的过程中,请注意我们说话的语气,不要生硬,一定不要使用命令的语气说话。说话语气要恰当,懂礼貌。希望同学们都做一个懂礼貌,人人都喜欢的好孩子。
注意说话的语气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够在跟别人说话时注意说话的语气,使用恰当的语气。
2、敢于在同伴面前表演,声音洪亮,语气得当。能在情境中对话。
3、明确说话时的语气要求,做到语气委婉不生硬,交流中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
教学重点:
1、能够在跟别人说话时注意说话的语气,使用恰当的语气。
2、敢于在同伴面前表演,声音洪亮,语气得当。能在情境中对话。
教学难点:
在交际中注意说话语气,真正做到语气恰当,内容清楚。做到语气委婉不生硬,交流中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俗话说:“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一句话也能把人说跳。”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自由畅谈。
请欣赏情景剧:《小白兔的白菜》。
说一说为什么小兔不给小猪白菜,却愿意给小猴子白菜呢?
预设:
小猪说话不客气。
小猪对人使用命令的语气。
学生自由交流。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重要的交际的注意事项——注意说话的语气。
二、读一读
1、说话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能让听的人感到舒服。读句子,注意使用不同的语气,效果也会不同。
2、读课本上的话,想一想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学生自由表述。
(1)“我不是故意的。”和“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这两句话有何不同?试想一下情景,假如你不小心碰掉了同桌的书本。应该怎样说比较合适?
学生自由表述。
引导区别:第一句话强调自己不是故意的,为自己开脱。第二句话强调抱歉,向对方道歉。比较而言第二句更注重了礼貌用语的使用。效果好。
(2)“阿姨,请您让一下。”和“阿姨,请您让一下好吗?”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一样,但是第一句使用了命令的语气,第二句使用的是商量的语气,效果更好。比较而言,命令的语气不容易接受,而商量的语气更容易被接受。而且跟年龄较大的阿姨,也不适合使用命令的语气,说话要看对象,对长者,对老师等特殊身份的人说话语气要委婉。
三、练一练
出示交际要求,
1、注意对方的年龄和身份。
2、语言要文明,不用命令。
3、不能生硬,语气委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表述。
四、选一选
1、选择一种情况,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
(1)妈妈让我学钢琴,我想学画画。我会跟妈妈说……
(2)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了我。下课后我对老师说……
(3)看到同学洗手后忘了关水龙头,我会跟他说……
2、小组自由交流。
选择内容,选择合作伙伴。准备开始表演。
五、演一演
1、根据提示演一演。
学生开始表演。
(1)声音洪亮,富有趣味。
(2)吐字清楚,讲普通话。
(3)表演形象,表现大方。
(4)语气恰当,效果理想。
2、做文明听众。不要打断别人的表演。
3、评委自我推荐。邀请老师同学做最佳表演奖的评委。
4、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发言。
六、评一评
1、我们的评委有明亮的眼睛和敏锐的听觉。您认为表现最好的同学请投他一票。
2、颁奖。请评委宣布金话筒奖的获得者,奖励小红花或者其他奖励。
七、课堂
语气是有声语言的最重要的表达技巧。只有掌握了丰富、贴切的语气,才能使我们的
注意说话的语气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让学生知道,在口语交际中,不是说将话说出来就结束了,同样一句话,使用不同的语气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语言环境,选取合适的语气。这样可以增强表达效果,逐步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重点难点
1、让学生在平时的说话过程中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逐步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2、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选取合适的.语气交流。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让学生知道,在口语交际中,不是说将话说出来就结束了,同样一句话,使用不同的语气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语言环境,选取合适的语气。这样可以增强表达效果,逐步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1、安排学生进行第一次表演。
劳动委(面对值日生):喂,将黑板擦干净!
老师现场采访值日生:劳动委刚才这样说,你心里是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心里不舒服)
2、安排学生进行第二次表演。
换一种语气重复刚才话的意思。
劳动委(面对值日生):你好,值日生,请你将黑板擦干净好吗?
老师再采访值日生:劳动委刚才这样说,你心里是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听起来心里舒服)
3、都是叫值日生将黑板擦干净,不同的语气就有不同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板书:注意说话的语气)
学生齐读题目。
二情景设置
教师指导讲解:在口语交际中,不是说将话说出来就完事,同样一句话,使用不同的语气效果是不一样的,合适的语气,听者听了后,心里感到舒服;语气不合适时,听者心里会感到不舒服,你要求对方做的事,对方也不会接受。
所以我们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语言环境,选取合适的语气。这样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在平时的口语交际中,大家要逐步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下面,大家根据情景,看看你选择用什么语气来交流。
1、情景一:不小心碰到了别人,你会怎么说?
(1)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讨论结果,师生合作练习表演。
(2)学生点评,提出说话交际注意点。
(3)自由选择练习表演。
(4)比较两种说法:
我不是故意的。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第一句语气比较生硬,第二句,用真诚的语气道歉,容易获得对方谅解。
2、情景二:上车的时候,一位阿姨挡住了自己的路,你会怎么说?
(1)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讨论结果,师生合作练习表演。
(2)学生点评,提出说话交际注意点。
(3)自由选择练习表演。
(4)比较两种说法
阿姨,请您让一下。
阿姨,请您让一下好吗?
第一句句中虽然用了表示礼貌的“请”,但整句听起来,感觉好像是在命令对方做什么事。第二句,用真诚的、商量的语气,容易获得对方的理解、帮助。
三拓展训练
1、当妈妈让你学钢琴,你想学画画。你会跟妈妈怎么说?
妈妈是长辈,说话的语气要柔和,有礼貌,把自己的理由说出来,得到妈妈的理解。
示例:妈妈,我想学画画,因为我喜欢画画,而且画得还不错,老师都说我画画有天赋,让我去画画,好吗?
2、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了你,下课后你对老师怎么说?
有可能老师不知道你迟到的原因,比如你在上学路上做了一件好事而迟到。老师的批评可能听起来不舒服,但迟到毕竟是违反了学校作息制度的,如果人人都迟到,学校还怎么去教学呢?所以,下课时候,态度要诚恳地向老师认错,并将自己迟到的原因跟老师解释清楚。
示例:老师,请您原谅我,我以后不会迟到了。我是因为在路上扶老奶奶过马路才迟到的。
3、看到同学洗手后忘记了关水龙头,你会跟他怎么说?
同学之间虽然年纪都差不多,但批评时如果说话的语气不好,那么效果也不会好的。尽量选择对方容易接受的语气来说。
示例:节约是美德,亲爱的同学,请您关掉水龙头,把美德留下。
4、一位陌生的叔叔来敲你家的门,你打算怎么说呢?
陌生的叔叔来敲门,不管对方是爸爸或妈妈的熟人还是不认识的人,你不打算开门,那也得选择合适的语气说话。
示例:叔叔您好,爸爸今天不在家,请您改天再来好吗?
四本课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与别人的交往中,除了要把话说好之外,还要注意有说来话长的语气,这样不仅会增加说话的表达效果,还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1、本次口语交际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学生有话可说。
2、模拟生活情景让学生练说,是本课的最大优点。因为创设情境,练习口语表达较好。
注意说话语气
说话的语气不要太生硬,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
1、说话时,我们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学会使用礼貌用,例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2、今天是你值日,早晨有位同学迟到了,你打算跟这位同学说?
(略)
●轻声是安全之母。
巴尔扎克(法)《人生的开端》
●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子,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敢,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
萨迪(波斯)《蔷薇园》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凡为人言者,理胜则事明,气盛则招拂。
程颢、程颐(宋)《二程遗书》卷十一程颢语
●与人言,宜和气从容。气忿则不平,色厉则取怨。
薛瑄(明)《读书录》卷九
●凡与人议论,务要色和词畅,非临时可勉强,大抵养定者色自和,理定者词自畅,义理虽是,而诚意未著,亦未能动人。
张岳(明)《杂言》
●善辩的天赋是一种把智者仅仅思考的思想说出的'才能。
哈代(英)《托马斯·哈代的晚年生活》
●在甜言蜜语中间,假话听起来像真话,真话实际上就是假话。
莱辛(德)《爱米丽雅·迦洛蒂》
●难听的实话胜过动听的谎言。
尤里·邦达列夫(苏)《瞬间》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孟轲(战国)《孟子·公孙丑上》
●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荀况(战国)《荀子·大略》
●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战国)《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战国)《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或谗言似信,不可谓有诚;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此类是而非是也。
嵇康(三国·魏)《释弘论》
●凡听言,要先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识见,又要知言者气质,则听不爽矣。
吕坤(明)《呻吟语·应务》
●闻恶不可就恶,恐为谗夫泄怒;闻善不可即亲,恐引奸人进身。
洪应明(明)《菜根谭》
●闻小人言语,如嚼糖霜,爽美之后,塞冰凝胸。
金缨(清)《格言联璧·接物》
●闻君子议论,如啜苦茗,森严之后,甘芳溢颊。
金缨(清)《格言联璧·接物》
美国沟通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我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其实,原因就在于许多人不懂得沟通技巧,一出口就引发误解、争吵和隔阂。尤其下面8句话一出口就招人烦。
1、指示型:“你应该”。这种居高临下的指导会让沟通变成命令,引发抵触心理。随意指手画脚往往会打乱别人办事的节奏,让人反感。
2、质问型:“为什么不”。有时我们想提建议,却让人感受到质问和指责。不妨换成“如果那样做,你觉得如何”,这种征询口吻更易让人接受。
3、贴标签:“你怎么老这样”。人都有一时之过,不要把对方一棒子打死,否则他会委屈甚至恼怒。
4、不耐烦型:“别跟我说”。我们自以为无所不知,因而拒绝倾听别人的`“借口”。这种轻视的态度会让对方感觉无处诉说,心生委屈。
5、威胁型:“如果……我就……”。威胁往往会引起逆反心理,不如以奖励的方式,即承诺如果对方做到了什么,就给予怎样的奖励,往往更容易让人接受。
6、先扬后抑型:“还行,不过……”。这种肯定只是表象,“不过”之后才是重点。这种句式让人感觉我们不真诚,甚至有点轻视。可以改为“已经很好了,如果再怎样改进一点就更完美了”。
7、打哈哈型:“谁知道呢”。这种模棱两可的话意味着敷衍,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声音被认真对待。可换为“我和你的意见不太一样,你再问问别人的意见”。
8、比较型:“你看人家”。我们总认为比较能让人“知耻而后勇”,殊不知这种句式用多了会适得其反,容易让人自暴自弃,还显得我们过于挑剔,从而影响关系。
针对上述问题,不妨注意这样几个沟通技巧:1.指出别人的行为对我们的影响,但不加评判和指责。2.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情感,不推断别人的意图。3.表达自己需要的同时,保证对方感受到尊重、信任、理解。4.提出具体、明确的请求(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而且确实是请求而非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