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德工程”公开承诺书
赵成峰
按照中心学校《关于深入实施“四德工程”推进昆仑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特制订“四德工程”公开承诺书:
一、爱德方面
1、爱学生,爱学校,爱教育
2、爱人民,爱祖国。爱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3、爱父母,爱妻子儿女,爱兄弟姊妹,爱周围一切值得爱的人
4、爱传统文化,爱现代文明,爱民主与科学,爱健康的.体魄
二、诚德方面
1、真诚做人,做到自己与自己和谐
2、真诚做事,做到实事求是
3、真诚与人交往,做到互助互惠
4、真诚的约束管理自我,不断发展与进步
三、孝德方面
1、孝敬父母,秉承父母美德,争取更大进步
2、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3、在生活工作中,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人
4、努力学习,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让父母因为自己而自豪
四、仁德方面
1、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让自己的心灵不断迈向高境界
2、在追求名利等的同时,更要承担相应的道义和责任
3、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的侵蚀
4、让智慧觉悟善良与自己同在,及时清除心灵上的杂质
孝德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有孝德,如果做不到,还怎么说是中国的子孙哪!
——题记
孝德、诚德、爱德是我国的传统,许多人认为孝德、诚德、爱德没有什么用,其实你错了。
爸爸、妈妈生你、养你,费劲了心思,管你吃,管你住,还要为你的学习而操心,生怕你以后找不到好工作,整天受苦受累,为何不去好好地报答他们那?
前几天是母亲节,你是否做到了“孝”呢?有没有为母亲送上一盆洗脚水,做一份贺卡呢?
妈妈的恩情碧海还要深,比茶水还要浓厚,无私。妈妈怀你的时候,是多么的痛苦,生你时有是多么的艰难,从你呱呱落地,到咿呀学语,一直到青年,老人。
妈妈看着你渐渐长大,心里又有多么的欢喜呢!当你在学校收到老师的处罚时,你的妈妈又是多么的'心痛啊!你有没有注意到,时光老人用油漆给妈妈的头发涂上雪白的颜色!也许你没有发现,那是你还不够爱你的妈妈。
小时候,当你还不会扣,系鞋带时,是谁在你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你。而现在,你长大了,妈妈确逐渐变老了。有时候,你的一个笑容,会令她高兴不已,当你
“爹娘生咱身,恩情比海深,做人要做孝德人,在家尽孝心,出门讲诚信,坦坦荡荡走四方,路平风也顺,诚是连心桥,信是聚宝盆,一个道理传古今,要做孝德人”,一首歌说得好,不怕吃苦,只怕爹娘有闪失,你又是否做到了呢!
你小时候,那时候还不懂妈妈的心,可现在长大了,也该体谅他们了,不要为了救、一件小事,而跟他们闹别扭,不要为了他们不给你买糖,就一个月不理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
爸妈拉扯你长大,是不容易的,每当你哭闹时,她会在你身边细心地照顾你,生怕你有什么闪失,有时候你被门夹了一下手指头,他们都半天不顺心,想着你的手指头是不是好了呢?
又有谁在你犯了错误的时候不打你,不骂你,而是细微地给你讲,以后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这些在你耳边也许都是些废话,可是在她心里,你是她最重要的,没有人能占据你的位置。
请以后孝顺他们吧!不论他们多么的唠叨你,多么的叮嘱你,在他心里你才多么大呀?他们都是为你好。
【第一篇】
《丛书》把脉传统美德的文化基因,顺应社会发展要求,积极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容既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彰显时代吁求,“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中华民族在延绵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仁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人格理想和最高道德准则。仁爱思想特别注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调节人类社会中各种矛盾,维持一个平和安乐的社会秩序。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大爱大德的滋养中成长、繁荣、生生不息。
《丛书》始终恪守孝诚爱仁的道德理念,引领青少年道德成长。在《家庭美德·孝德》篇,贯穿以“孝”为核心,通过“知恩”、“感恩”和“报恩”三个篇章,捕捉与回忆一个个日常生活中令人难忘的情景,引领青少年进行深刻的道德考量,
《丛书》注重情理结合,学科交融,贴近青少年生活,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捕捉身边学习、生活中的.细致入微事件,大量富有情感,激发情感的经典情境、经典故事,使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反思自我,升华道德情感,常常能够以此为榜样,在生活中调适自己的行为。也会因对书中情境更深层的领悟而对书中的事例、事理铭记于心,而“过目不忘”。如《孝德》篇中,通过“过目不忘”部分的阅读,仿佛看到了自己生病时,母亲那焦灼的眼神,体会和理解母亲生育、养育的艰辛,领悟生活中勤俭的内涵;情不自禁地反思自己做的是否太少,生活是否太铺张等。
书中的古今中外孝、诚、爱、仁的道德故事和经典美文,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达到“融会贯通”,将德育潜移默化地融入情境中,融入数字里,放在图画里,切身感受到道德力量与智慧的“润物无声”。
恪守孝、诚、爱、仁需要代代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需要在践行中丰富发展、与日弥新。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少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关键时期,如何规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腐败主义的风潮影响,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通过正确的行为方式,遵循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二篇】
“传承文明基因,弘扬孝诚爱”,磁村中学从培养对师长、子女的“小爱”,延伸到对事业的“热爱”,升华为对祖国和人民的“大爱”,使思想道德建设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努力把每个教师的思想道德标准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转化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和谐发展的动力。
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政教负责、教导参与的团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以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社会实践等为载体开展丰富活动。组织开展感恩尽责、敬业奉献、遵纪守法、明理诚信等方面的专题教育活动,与教师职业道德、中学生守则内容融合,建章立制,让文明真正入心、入脑、见行为。通过教职工会、家长委员会、升旗仪式、校园文化、学校网站、班会、班班唱等弘扬新风正气;通过完善评价制度,建设师生监督考核办法,确保活动的效果。
从实施孝德、诚德、爱德入手,磁村中学通过文教德化、以文塑德等形式,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师生、家长道德素养,促进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