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山水艺术格言的顺口溜 正文

山水艺术格言的顺口溜

时间:2025-05-11 04:41:25

导语:王维具有文学、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才华,而不同艺术之间相互渗透。他以画入诗,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诗中有禅”的意境,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王维山水诗的创作基础

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早在《诗经》、《楚辞》中就有一些描写这方面内容的诗句。陶、谢以来,山水田园生活已经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并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王维在前人的基础上踵事增华,学陶之自然浑成,取谢之细丽精工。加之王维有高度的文学、绘画和音乐修养,因此,王维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作,成为诗坛上开宗立派的大师。此乃其山水诗形成的文学基础。纵观王维的一生,大约可以四十岁为界,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仕途顺利,充满济世之志,并写下了很多咏政诗、边塞诗,风格也较为热烈豪放。四十岁后,随着李林甫执政,唐代政治逐渐走向腐败,他的政治热情受到压抑,逐步走上一条回避政治斗争,追求闲适的生活道路。期间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山水田园诗,这也是他山水诗创作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盛唐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价王维的诗曰:“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

二、王维山水诗的基本特点

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一)诗如画卷,美不胜收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他的山水诗关于着色取势,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的山水诗关于结构画面,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又如《山居秋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有远景近景,仰视俯视,冷色暖色,人声水声,把绘画美、音乐美与诗歌美充分地结合起来。意趣悠远,令人神往。

(二)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王维山水诗写景如画,在写景的同时,不少诗作也饱含浓情。王维的很多山水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曰:“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在优美的景色和浓厚的田园气氛中抒发自己恬淡闲散的心情。王维诗歌中借景寓情,以景衬情的手法,使他写景饶有余味,抒情含蓄不露。如《临高台送黎拾遗》:“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在王维的诗歌中,有不少采用了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而且往往显得自然流畅,蕴藉含蓄。比如《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关怀体贴之情溢于言表。王维写情之处妙处还在于对现实情景平易通俗的描写中,蕴含深沉婉约的绵绵情思。其《相思》一篇,托小小红豆,咏相思情愫,堪称陶醉千古相思的`经典之作。

(三)诗渗禅意,流动空灵。

与上述相反,王维又有很多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无一点人间烟气,充满禅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而进入一种宗教的境界,这正是王维佛学修养的必然体现。王维生活的时代,佛教繁兴,士大夫学佛之风很盛。政治上的不如意,一生几度隐居,使王维一心学佛,以求看空名利,摆脱烦恼。有些诗尚有踪迹可求,如《过香积寺》云:“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又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一切都是寂静无为的,虚幻无常,没有目的,没有意识,没有生的喜悦,没有死的悲哀,但一切又都是不朽的、永恒的,就像胡应麟《诗薮》和黄周星《唐诗快》所评:使人“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

三、王维的山水诗对后世的影响

王维的山水诗大都写于后期,与前人比较,他扩大了这类诗的内容,增添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尤其那些描绘大自然幽静恬美的山水诗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如《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通篇以心照水,用水衬心,物我融成一片,反映一种内在的对美的追求。但有些山水田园诗着力渲染空寂意境与落寞情怀,如《竹里暄》 、《辛夷坞》,情走淡薄,旨归静趣,这无疑会对后世山水诗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不管如何,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维是中国唐代著名的山水派诗人,王维“文章冠世,画绝古今”。“诗中有画”是诗人王维诗歌作品的艺术特征,其作品对中国古代诗歌影 响深远。本文注重从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征入手,以其能与大家一起领略其诗歌的深邃、优美的意境。 王维山水诗艺术特点 王维山水诗具有的艺术特色,妙在笔墨之外,韵味之中,疏写景 物,遥深寄托,远韵移人,高致超俗,的确充满使人惊绝的奇趣和发人 深省的理趣。

1 情景交融的境界

王维精通音乐、书法、绘画,不但受传统儒学的影响,而且深得佛 道理念熏染。他把陶、谢以来的山水田园诗同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融 为一体,开拓了新的境界,成为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集大成者。王维的 田园山水诗清新自然、意境悠远,给人以空灵之美,可谓“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无承有,以静载动”,呈现出“有无相 生、动静谐和”的特点。他的诗作总是动静结合、虚实相间,那种特有的 整体氛围总是暗合着人类生存的本真状态,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

2 灵流动的禅趣禅境

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与禅的.关系当然是较为密切的,王维是中 国文学史上唯一有“诗佛”之称的诗人。他的山水诗多蕴禅理,将禅意 和诗意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空寂淡远的意境和情感,以至达到了“字 字入禅”的境地。如:《辛夷坞》:木末辛夷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前人称此诗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把宗教情感化为诗思,创造出一种“空”、“寂”、“闲”的诗的境界。禅宗 崇尚山水的胜景的风格,对王维自觉地亲近山水,发掘山水的美学价 值,具有引导和启示作用。他的《竹里馆》就这样描写他的内心体验:独 坐幽篁里,弹琴复长萧。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正是王维所追求 的那种远离尘嚣的空寂境界,虽然孤独,但也蕴籍。王维的这类山水诗 具有禅趣、禅悦、禅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传达着禅的意境,充分表现了 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独特品味。

3 融诗情画意于一体

王维既是山水诗的大家,又是山水画派的开创者。在其山水诗中, 以他画家独有的敏锐目光,抓住人物、景物的特点,讲究构图与布局、 对比与烘托、线条与色彩,描绘出一幅幅形象简约鲜明,色彩清新淡雅 的优美图画,时而气象阔大,雄伟壮观,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时而幽静清新,精美雅致,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他的每一首 山水诗都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不仅是“诗中有画”,且“画”中有情,诗 情画意,水乳交融。请看他的《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 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 夫。此诗要表现终南山的雄伟壮观,却不从自然状貌作直观的描摹,而 是用惊叹夸张的口吻,开始就表现它高近天都、横连海隅的气势,概括 出远观的印象。

接着写登山所见的近景,只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白云 缭绕、青霭蒙蒙的云海之端,那奇异惊喜的心情随之而出。再如他的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他的 《双江临眺》则是在另一角度上驰骋想象之作: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 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空。如此震撼人心的动感和气势,只有在充分发挥诗歌艺术 的特长的基础上,使虚实相生,“目击”与“神游”相融,才能创造出来的 境界。他讲究构图美,虚实并用,色彩对比,动静相衬。足见他在这方面高人一筹,有独到之处。

4 王维山水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一直是古代艺术家 追求的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王维 山水诗歌的评价。王维山水诗歌的无限魅力主要来自于其深邃的意 境。在选景方面,他似乎刻意又随意,能朴素而自然地为情造景。他惯于 捕捉与塑造那种虚空不实、变幻无常的自然之景,并巧妙而自然地把自 身进行的理念思维和审美体验与眼前之景结合在一起,从而把佛学禅 理有机地组合到诗情画意中去。这些自然景物在王维的笔下自然、随意、 可触、可感,仿佛是俯仰既得、随意拈来,却又古灵精怪、瞬息万变。如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在塑造艺 术形象方面,王维的山水诗长于刻画自然物在一刹那之间的分藉现象。 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 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

首先,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美。《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 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满枝盛开的桃花, 带着晶莹闪亮的点点水珠,在春光明媚的早晨,更显得鲜红娇艳。这是 近景的特写镜头。远处,嫩叶青青的柳丛,在轻纱般薄薄的晨雾之中, 恰似又多了几分浓绿。一宿山雨吹落的满庭花瓣,还未见家童来打扫, 黄莺那清甜的报春之声远远传来,不时打破这春山的宁静,而“山客” 在融融的春光里,依旧梦意酣然。诗中“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 响,却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 上,而这种“静”是闲适而恬静之境。而诗人之“乐”也就在这里。其次, 自然美与心境美融为一体的浑圆美。《积雨辋川庄作》诗中写道:积雨 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 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这首诗更是以自然界的整体 性来展示其形式美诸因素,有动静相随的时序流动。空林、烟火、水田、 白鹭、夏木、黄鹂、露葵、海鸥,一连串的自然物在诗人流动的意念中层 层展开。《出塞作》就表现了一种火热的斗争热情,有一往无前的精神: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 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 嫖姚。第三,空灵清妙的禅意美,超然独特的自我风格。他所表达的这 种空寂闲静的禅意,例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 知,明月来相照。竹林幽深,诗人独坐,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唯有明月 为伴。这个境界,可谓空寂闲静之极。

总而言之,王维作为古代山水诗的代表诗人,在王维诗歌中那种超凡脱俗的 审美意境和渺然的禅趣确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诗人不仅注重于为 情设景,更擅长于借景寓情,写景生动别致,有“入画”之感,寓情精妙 高远,有溢于“言外”之妙。情与景相得益彰,令读者体味到无穷的旨 趣。欣赏王维的山水佳作,能够增强我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王维 的山水诗蕴含着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获得探索的快乐,享受祖国优秀文化的滋润,从而拼弃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

1、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2、细湖景致六座桥,一枝杨柳一枝桃

3、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4、桂林桂林,桂树成林;桂花桂花,香飘万家。

5、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7、愿作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8、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9、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三峡天下雄。

10、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11、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12、苏杭不到枉为人。

13、细湖景致六座桥,一枝杨柳一枝桃。

1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5、内地苏杭,关外巴塘。

16、上有天堂,下有苏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