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怕跌倒,才能学会走路;不畏碰壁,才能找到突破。有改过自新的决心,才能赢得信任;有坚韧不拔的勇气,才能迈向成功。
3、人生本就是一场障碍赛。在赛道上,需跨过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障碍,才能到达终点,接受喝彩声与掌声,愿在你的赛场上,永远有人为你喝彩,为你鼓掌!
4、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5、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
6、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世界永远向那些有远见的人让路,能把眼前正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是成功者!
7、学不等于懂,懂不等于会,会不等于做,做不等于成功,成功不等于结束。知道不等于了解,了解不等于专业,专业不等于经验,经验不等于成功。
8、有竞争才有发展,因为有了敌人的存在,因为有了不服输的决心,才会努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所以,有时候,敌人比朋友的力量更大,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却有永远的朋友,有些时候,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
9、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多创新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天多学一点点,就是进步的开始;每天多进步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
10、人生奋斗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经营自己的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必然使你的人生贬值。
11、成功不是永恒的,失败不是致命的。胜利不要冲昏头脑,失败不要一蹶不振。事物永远是变化的,只要不失去自信,就永远不会失去自己!
12、没有磨擦便没有光热,没有砥砺便没有锐锋;没有播种便没有收成,没有付出便没有成功。成功不靠财力靠智力,有实力才有魅力!
13、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4、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扔,走出来的是路,扔掉的是包袱。这样,路就会越走越长,心就会越走越静。
15、当我们面对人生的坎坷、困顿时,其实也不必太早伤感,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这是值得感谢的一件事。因为人生的潜能和本领往往要在挫折中才能成才。
16、没有一劳永逸的开始;也没有无法拯救的结束。人生中,你需要把握的是:该开始的,要义无反顾地开始;该结束的,就干净利落地结束。
17、人生苦甜各一半,成败得失要看淡,功名利禄放一边,只求,上敬父母,下怜儿女,坦坦荡荡度人间。
18、相信自我是成功的基石,完善自我是成功的阶梯,突破自我是成功的钥匙,合谋共处是成功的翅膀,确立目标是成功的起点,付注行动是成功的号角!
19、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0、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别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
21、如果你不接受教训,教训将会一再重复地教训你,直到你接受教训为止。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是一样的可贵。
22、把自巳当成珍珠,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成大树,时时有怕被狂风刮倒的恐惧;把自己当成泥土,众人便会把你踏成一条成功的路。
23、人,切莫自以为是,地球离开 了谁都会转,古往今来,恃才放肆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所以,即便再能干,也一定要保持谦虚谨慎,做好自己的事情,是金子总会发光。
24、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25、当一切都毫无希望时,切石工人在他的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结论:做任何事情,只要你认准了,就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成功就在下一步。
传统名言
1、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2、仁者寿。——《论语·雍也》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5、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6、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8、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9、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1、轻诺必寡信。——《老子》
1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6、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7、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18、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9、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20、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21、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22、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23、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2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26、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27、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2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9、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3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1、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
32、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33、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3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8、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39、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40、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4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4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4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44、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4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4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4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49、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5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51、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5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5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5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57、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5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60、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61、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6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6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64、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6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66、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6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68、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69、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7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71、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7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7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74、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5、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76、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7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7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8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8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8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8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8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85、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8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8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88、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8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90、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91、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92、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9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题画——竹石》
94、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95、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96、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97、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98、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9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10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01、君子和而不流。——《礼记·中庸》
10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03、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04、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10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06、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107、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108、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109、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1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11、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1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1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14、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1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16、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17、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11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1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22、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3、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2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25、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12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27、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12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29、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30、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131、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
132、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33、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134、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135、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生与死: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死亡并不困难,生存则是非常艰难的。——(爱尔兰作家)萧伯纳
懦夫一生数死,丈夫只死一遭。——(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为了惧怕口J能发生的祸患而结束了自己的牛命,是一件懦弱卑劣的行为。——(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死亡是造物者为人类安排的一种自然的、需要的、普遍的灾害。——(英国作家)斯威夫特
人生的卒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法国物理学爱)帕斯卡
生由死而来。麦子为了萌芽,它的种子必须要死了才行。——(印度政治家)甘地
人恐惧死亡,那是因为爱情生存的缘故。——(俄国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
死,是将我们所有的秘密、阴谋、奸诈的面纱揭开的东西。——(俄国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
有时,人死或许可以是一种刑罚,但并不等于赎罪。——(法国作家)大仲马
自杀是可恶的,因为上帝禁止这样做;上帝禁止自杀,因为这样做是可恶的。『——(德国哲学家)康德
死亡的恐怖是浪漫主义的,死亡的平静则是古典主义的。——(日本哲学家)二木清
隆重的葬礼不过是活着的人的一种虚荣。——(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
死是伟大的激情惟一纯洁、美丽的线路。——(英国作家)劳伦斯
在还没死亡以前,就不能算作完全诞生。——(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一切关于死的苦闷,对于强者无异是猛烈的鞭挝,把求生的力量剌激得更活泼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死亡是那些自由不能解救的人的解脱者;是药物不能医治的病人的医师;是时间不能释怀的人的慰藉。——(阿根廷作家)科尔顿
死,对于智者并不是恐怖,对于善者并非是终点。——(德国待人)歌德
死,使善者坚强,使智者认识生,教他如何行动。死使智者和善者永生。——(德国诗人)歌德
对于认识到死并不可怕的人,生活中就不会有可怕的东西。——(古罗马哲学家)伊壁鸡鲁
死亡和老人的距离并不比和婴儿的距离更近,生命也是如此。——(黎巴嫩作家)纪伯伦
懦夫失去了比自己生命更多的东西。他虽生犹死,因为他被集体所抛弃。出生是最明确的一场旅行。死亡难道不——(捷克作家)伏契克是另一场出发?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国作家)三毛
生与死的名言警句:
生命的最大用处是将其用在某件能比生命更长久的事物上。
人的灵魂表现在他的事业,人是要死的,谁也活不了几百岁,但是他的事业定会永垂不朽。
詹姆斯.迪恩,“被损坏却又美丽心灵的代表”。名言:人类因梦想而永生;失去梦想,生与死无异。
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
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
生命的最大用处是将其用在某件能比生命更长久的事物上。
生使一切人站在一条水平线上,死使卓越的人露出头角来。
一个人的价值,也体现在对抗垂死与腐朽的生活模式中,以及建立生动和欢乐的新生活中所具有的才能和力量。
人的价值就像果子一样有它的季节。
死亡的恐怖是浪漫主义的,死亡的平静则是古典主义的。
人恐惧死亡,那是因为爱惜生存的缘故。
何为生?生就是不断地把濒临死亡的威胁从自己身边抛开。
生命,如果跟时代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生命是无止境的',不能仅以年龄去衡量;有些人在瞬间过了一生,有些人则在朝夕之间却突然衰老。
了解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只要善于利用,生命是长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我能做的是有限的,我想做的是无穷的。从有生之年到一息尚存,我当尽力使有限向无穷延伸。
人生一世不就是为了化短暂的事物为永久的吗?
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不知生,焉知死。——老子
不知死,焉知生。——孔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清)洪昻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檀弓》孔丘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促淹
宁进一寸死,毋退一尺生。——张煌言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生使一切人站在一条水平线上,死使卓越的人露出头角来。
——萧伯纳【英】
死亡和老人的距离并不比和婴儿的距离更近,生命也是如此。
——纪伯伦【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