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德少年征文
今天天气真不错呀,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火红的太阳暖洋洋的照着大地。我怀着愉快地心情乘20路车去书店。
因为是始发站,车上的人不多,我便找个空位坐下。汽车在平坦的马路上快速地行驶着,一排排高楼大厦飞快得往后退。几个站台下来,陆续上来的乘客就把车厢挤得满满的。我依然悠闲地坐在座位上,非常舒适,不用担心自己的新皮鞋被别人踩脏。
车继续向前开着,正当我想得入神时,一个苍老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路。“等等……”我扭头一看,原来是一位老奶奶,只见她弓着腰,满头的白发,一脸的皱纹,右手还拉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显得很吃力,抖动的左手不停得往扶手上抓,可不知是什么原因,抓了好几次才抓住。好不容易上了车,累得气喘吁吁。车上的人虽然都注视着她们祖孙俩,但好象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熟视无睹,有的远望窗外,有的谈笑风声,更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坐在椅子上纹丝不动……想着想着,我突然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中华民族的美德那里去了?尊老爱幼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做的呀。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应该让座。于是,我毫不犹豫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老奶奶。“奶奶,你和小妹妹坐在这吧。”奶奶感激地说“小朋友,你真懂礼貌,谢谢你。”这时车上的人全部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好像说:“你真是一位优秀的少先队员。”
不知不觉新华书店到了,我急忙下了车,抬头望了望天空,觉得天依旧是那么蓝,云依旧是那么白。走在大街上,呼吸着新鲜空气,浑身上下一阵轻松,好一个晴朗的天气。
关于美德少年征文作文2
是什么支持着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什么是亿万中华儿女团结一致?是什么是中华民族勇敢地说“不”?是血,是汗,是凝聚力……
一个国家,一个名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勤为本,俭生德;辨善恶,知改过;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究竟是什么使我们中华民族辉煌?靠什么而变成世界的.焦点呢?正是那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在这一片又一片的土地上,我们代代的劳动人民们在这里栖息,把文化,文明代代地传了下来。正因如此而涌出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古老的土地,淳朴的人民,悠久的传统,高尚的品质……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里,“子发认错”的小故事令我难忘至今,讲的是:战国时期,楚王大将子发率领部队攻打秦国,几个月下来毫无进展,粮食将尽,边派使者回国筹粮,并让他将一封家书交给母亲。母亲从信中得知儿子在生活上搞特权,不体谅士兵,因此非常生气。在子发凯旋归来时,母亲不让他进门。子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立即下令将楚王赏赐给自己的东西分发给士兵。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我哥哥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那是一个夏天的上午,哥哥偷偷将书桌上的5元钱拿走了,妈妈虽说不重视这小小的5元钱。但是想借此机会考验一下我和哥哥。放学回来,妈妈假装找不着5元钱,逼问说是我拿的,我的眼泪在妈妈的冤枉中不争气的流下来了。在这时,哥哥却主动承认了错误,把5元钱还给了妈妈。“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不是吗?
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如今,我们中华民族的青少年一定能把一切熔结成无穷的动力,推进新的时代。“只要人人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爱的奉献的歌声,而只要人人都做到这一点,我想,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将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春光似海,盛世如花。到那时候一切平等,整个国家洋溢着繁荣和睦的气氛。
我们身为跨世纪的接班人,必须从现在做起,孝敬父母,热爱祖国。从小树立发扬传统美德的信念,寄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听,在中华民族土地上两条母亲河正滚滚流淌,汇集成一股轰雷般的号召声:传承中华美德,誓当龙的传人!
关于美德少年征文作文3
顾晓仪同学,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就年年三好生。为了考上理想的中学,她奋起直追,每次
观察了顾晓仪同学的学习环境后,我们问了一些关于她学习方面的技巧和课余时间的安排。顾晓仪告诉我们,不管功课怎么紧张,也不能开夜班车。因为开夜班车会使大脑更加疲劳,实在做不完作业,就第二天早早起来做。学习方面的技巧也就是要认真听讲,课堂上的四十分钟非常重要,可以顶课后的四个小时,在课余时间里,顾晓仪经常以阅读课外书来补充自己的阅读量。她还抽空练练电子琴、跳跳绳、慢跑几圈,再骑骑自行车,对身心有极大的好处。课间,顾晓仪从不加累自己。她总是和几个好朋友去望望远,休息那过于疲劳的双眼。
顾晓仪还非常喜欢自学。她家的书本上有好几本英语读物。顾晓仪告诉我们,她利用寒暑假时间学习和阅读,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而且每个暑假都过得十分充实。
采访过后,我决定学习一些顾晓仪同学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在新的学期超过顾晓仪,成为新一批美德好少年!
关于美德少年征文作文4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太有特色了!我参加了最美浙江人,美德少年的颁奖典礼。
我们留下小学的几名小记者步行到杨梅山中学,在报告厅里刚刚坐好,被评为浙江省十大美德少年,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经历演出的报告节目马上就开始了。他们在台上的演讲生动精彩,我们目不转睛看着舞台,听的如痴如醉。
主持人向我们介绍了十位美德少年的动人事迹:他们多数人都有一个残缺的家庭,但他们不向命运屈服,而是在逆境中努力抗争,积极进取,奋发图强。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徐煜岑、徐子航、叶子硕、方梦宁、马子涵、任中奇、何浩天、季燕燕、徐倩倩,金旭何还有爱心助残小队。
我采访的是徐煜岑,他来自翠苑一小,个子小小的,他的妈妈遭遇了车祸,忘记了过去的很多事情,他每天一下学就飞快的往家跑,像教一年级的小学生那样耐心的教妈妈认字,帮做家务活,他不太爱说话,乐于助人,曾获得过中环杯三等奖。
今天的采访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启发:这些小小年纪的美德少年,是那么的高大和不平凡,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篇一: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食粮。经典诵读是让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环节。经典是指传统的,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都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十分珍贵的作品。诵读是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朗诵,并对一些人民耳熟能详的作品有一定地了解。当我了解了这些以后,便可以开始诵读了。
你们还记得《论语·述而》中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吗?这句话几乎人人都知道,就是说三个人行走,其中一个人身上必然有你需要学习的地方,他必能成为你的老师。这让我联想到:高山之所以绵延雄伟,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粒小石子;大海之所以奔腾不息,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河流。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得到长进,就必须去仔细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然后积极进取,让它成为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中华经典诵读,让我受益匪浅。它滋润着我的心田,给于我阳光和雨露。
篇二:
唐诗,它记载了中国五千来的悲与苦,蕴含了五千来中国人民的喜与乐,蕴藏了中华五千年来宝贵的文化。
每一首诗,就像一杯茶,难受时尝到是苦的,愉快时品到是甜的。如果你想喝上一杯好茶,就得入情入心,细细品尝。每每品唐诗,我的心情总会随着诗人的忧而忧,随着诗人的乐而乐。在忧中学会思考,在乐中学会享受。
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十分热爱自己的国家,自秦汉以来,异族一直不停地侵犯内地,战事十分频繁。许多爱国将士来不及与家人告别就奔赴沙场,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报效祖国。他们长期远离家乡,条件十分艰苦。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边防关塞上,从万里之外来到边关抵御外族入侵的将士们看到这一切,能不想起自己的亲人,能不想起自己的家乡吗?唉,要是卢城飞将李广还活着,就决不会让那匈奴的骑兵越过阴山。想到这儿,王昌龄悲愤地写下一首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读到这儿,我掩卷沉思。戍边战士也是血肉之躯,也是有情之人,他们也有浓浓的情、浓浓的爱,但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人民的.安宁,他们宁愿十几年不回家乡,他们的亲人望穿秋水,在无穷的思念中度过,亲人在热切地盼望他们的回归。这其中的酸与苦,忧与愁,我们怎能
把时间往回推移五年,当我还是一个一年级小不点儿时,我是那么的爱哭,那么的脆弱,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每次返校没几天,我就哭得像泪人似的,老师为此伤透了脑筋。中午休息时,老师让我计时跳绳,我怎么也跳不好,还没跳几下,就又“哇——”的一声哭了,把绳子一扔,干脆坐在地上抹起了眼泪。许多老师还以为我受了什么委屈,都围上来询问。我没去注意,不知那时生活老师是多么尴尬,只晓得生活老师抱起我就快速往教室跑。那时的我真的太娇弱了,根本没想到未来的路是多么坎坷,有多少困难等着我去克服。
篇三: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诵读经典,争做博学少年。
挥汗如雨,金桂飘香,在这个喜悦的季节里,让我们掀起诵读经典的高潮,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经典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经典的传承。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文明家园。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名族精神,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经典文化的结晶,是建设文明社会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国学经典,文化蕴含丰厚,蕴藏着丰富的文明礼节和做人道理。如《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许多循循善诱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为至理;也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在《孟子》卷十二的“丹之活水”中,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否定了他的说法。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令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这件事讲了白圭总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只图个人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自私自利的表现。孟子则用和蔼的态度、尊敬的言辞批评了白圭自以为是、以邻国为壑的错误做法,体现了孟子的仁爱思想。主要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处理事情的时候既要有利于自己,又要有利于邻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一首《游子吟》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母爱如空气,阳光和水,拥有他就拥有了世上的珍宝,什么也不能换取,她却让平凡的生活充满色彩。但没有她,即使有世上的珍宝,也不过是一堆货物而已。母爱神圣、淳朴,只求给予,不求回报。但我们一次次的辜负她,只求索取,不求报答。可恶的我们却将母亲一声声甜蜜的问候当做一次次烦躁的唠叨,将母亲一次次的关心当做是一种施舍、、、苍天无情,世间万物,唯独将母亲渐渐变老。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如此孝顺的孔融,一个只有四岁的小孩都知道孝顺和谦让。孝顺是一个人的品德,谦让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当今社会发展较快,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素质越来越低,都遗失了自己的思想品德。现在一个比孔融大三四倍的青少年也不一定会做到孝顺和谦让。好听的话语谁都会说,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去做呢?语言在行动面前往往都是苍白的。经典文学都是易学难行。放眼望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虽然生活贫困,但精神的财富战胜了生活的贫寒。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明白了只有精神财富才能托起民族的骨气。
经典诵读可以提高我们自身文化品味和人文素养,通过诵读经典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华文化历史,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让经典浸润人生,传承国学文明。
【诵读经典传统美德征文1】
我国的文字和诗词历史悠久,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可以把它们集合起来,读一读,这会非常有意思。在读诗词时,我们可以想一想作者在作诗或作词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然后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首诗,这首是里面有什么样的故事,作者为什么有时候要借酒消愁。
想过这些,我们便可以读懂这首诗和这首诗背后的情感了。除了诗词,还有一些
【诵读经典传统美德征文2】
《三字经》、《咏鹅》、《论语》、《游子吟》……一首首感人的诗词,一句句婉转流长的吟唱,激起了同学们诵读经典的热情。12月21日,和安里小学组织开展了“诵读经典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汇报会。展示汇报会以集体朗诵、舞蹈、独唱、快板等形式多样,异彩纷呈,让同学们欣赏了经典名著带给孩子们无限遐想,大大丰富了校园的文化氛围。
在比赛活动中,诵读古典诗词的同学个个精神饱满,声情并茂,他们以优美的语言为大家诵读了名家们脍炙人口的传世美文。低年级的同学童趣盎然,中年级的同学悠扬委婉,高年级的同学气势磅礴,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朗诵才华。其精彩的表现折服了在座的评委及师生,大家也同时经历了一次次心灵的震荡与洗礼。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师生参与热情高涨。通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从教师到学生,我们都深刻
【诵读经典传统美德征文3】
暑假里,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杀猪》一文,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旁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以前我经常说话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也没有及时做到,为这事没少惹老师和父母生气。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
【诵读经典传统美德征文4】
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这本书,给我映像最深的一句话是:“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这句话明确的告诉我们结交朋友的尺度和标准。
的确,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有头脑和心地很正直的朋友。”可见,有几个“有德之朋”非常重要。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我们的身边有几个好的朋友,他们的好习惯就会影响到自已,使自己的坏习惯慢慢消失,而且还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马克思跟恩格斯都是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学习上互相帮助,工作上互相支持。
所以他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正因为他们是一对“有德之朋”,所以他们之间才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了伟大的事业。相反,整天围在一群“无义之友”中,随着时间的增长,他们的一些坏习惯就会像传染病一样到处传播,自己也会被传染,一些小偷成群结队的去偷东西,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因此,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一定要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让好朋友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诵读经典传统美德征文5】
每个中华人,都必须要拥有自己国家的传统美德。中华美德有很多,比如说礼让、谦虚、尊老爱幼等等等等。
就好比说《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让给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却一个人拿了一个最小的梨。这就是中华美德之一——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有很多种体现,比如说:帮家长倒一次水、帮家长洗一次脚、陪弟弟妹妹玩……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再比如说,现在大街上的一些人随手乱扔东西,让大街变的到处都是垃圾,什么塑料纸、瓜果皮一眨眼就可以看到,让清洁工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地,早出晚归。试问对于那些扔垃圾的人,如果你是清洁工人,你的心里会怎样想?是否会很不舒服呢?所以,我要告诉那些乱扔垃圾的人:“快反省吧,不要再乱扔垃圾了,做一个不会乱扔垃圾的中华人吧!” 这就是中华美德之二——不随手乱扔垃圾。
说到乱扔垃圾,我就会想起它的孪生兄弟:随地吐痰。随地吐痰也是一个坏毛病,把痰吐到地下,就会造成空气污染,对你,对我、对大家都是没有好处的。
其实要不做到这些也很简单,只要心里有这个信念,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就不会再出现了。
中华美德里还有乐于助人。当同学有困难时,我们一定要去帮助他,而不是蔑视他。或者,在公共汽车上有空位时,我们就要先看看自己身旁有没有老人或身体不便的人,这时候,我们就要把位子让给那些人坐。
同学们,除了这些,中华美德还有很多很多。它经常会在我们中间出现。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拥有中华美德的中华人!
【诵读经典传统美德征文6】
当我问你:“节俭是什么意思?”时,你当然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提问:“那还不简单,节俭不就是勤俭节约的意思吗?我记得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就学过了!”是的,节俭的意思我们一年级时就学过了。那时,老师对我们说:“小朋友们,我们要节约饭菜,节俭一些,节俭就是勤俭节约,大家得节约水电!”老师的教诲我们都牢牢记在心中,但是我们又做到了哪些呢?
一天的课间休息时,我去洗手间,出来之后,我习惯性地洗手。这时,一名同学大开了水龙头,把头钻进水中,然后又把头拿出来,水龙头没关,那名同学的头犹如狗尾巴似的甩来甩去!我看见墙壁上贴着“节约水资源,紧关水龙头”十个显眼的大字,再看看那名同学的举动,我叹了一口气!然后伸手把水笼头关紧了。
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它包含着我们中国人的形象,风貌。还表现了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当你没有关紧水龙头时,你是否想到了那些缺水地区的情景;当你开着计算机、空调、电扇、电视时,你是否看到了停电时恐惧的画面;当你看见一套十分漂亮的衣服,父母舍不得买,而你又嚷着要买的时候,你是否又想到了父母挣钱的辛苦!少买一个玩具,少吃一次零食,甚至少用一根笔芯,你都能节省下一点儿,当这些不起眼的一丁儿、一点儿、半分、半毛积累起来时,你会发现你拥有了一大笔财富!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节俭!让我们一起手牵手,肩并肩,把节俭的美德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