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体现量变和质变的格言 正文

体现量变和质变的格言

时间:2025-05-18 15:02:57

1、做药先做人,炼药先炼心。

2、以信誉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

3、行为是意识的结果,而质量又是行为的结果。

4、用完美的质量打造常青的品牌。

5、美好的东西在质不在量。伊索

6、工作质量决定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决定企业兴衰。

7、你能证明,更精彩。

8、质量等于利润。汤姆彼得斯

9、质量是企业长远生存的根基,是企业竞争的免死金牌。

10、诚心人为本,创新争第一,卓越求超越

11、将良品率预定为85%,那么便表示容许15%的错误存在。菲利普克劳斯

12、全世界没一个质量差,光靠价格便宜的产品能够长久地存活下来。徐世明

13、质量是维护顾客忠诚的最好保证。杰克韦尔奇

14、人人都是质量员,产品批批质量优。

15、抓素质教育是促进产品质量的母本。

16、过程控制,精益求精,一次做好,缺陷为零。

17、加固质量大堤,争创世界名牌。

18、设计是质量的源头,质量是成功的保障。

19、质量缔造名牌,名牌质量承载。

20、质量赢信誉,信誉得效益。

21、以质量征服人心,让世界认识。

22、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约瑟夫朱兰

23、用诚信打造脊梁,用质量铸就辉煌。

24、市场与世界同步,质量与生命共存。

25、产品如人品,质量如生命。、产品的质量是最好的广告。

26、诚信争天下,质优赢客心。

27、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

28、用真情锻造产品,以爱心打造质量。

29、高品质才是硬道理!

30、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工作质量是员工的`岗位。

31、以一流的管理,培养一流的团队,争取一流的质量,实现一流的效益。

32、优质良药惠百姓,粒粒融入情。

33、质量打造世界名牌,质量呵护人类健康。

34、质量就是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35、星星虽多,但不能高攀太阳。匈牙利谚语

36、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威廉戴明

37、诚信塑品牌,质量出名牌

38、优质是奉献的堆积,效益是优质的结晶。

39、上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是为用户负责,下道工序监督上道工序是为市场把关。

40、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列宁

41、做人守诚信,制药重质量。

42、优质产品名扬天下,劣质产品关门回家。

43、对质量百分之一的疏漏,就是对患者百分之百的失职。

44、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

45、质量是品牌的基础,质量是素质的体现,质量是市场的保证。

46、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求发展。

47、质量体现素养,素养决定质量,质量决定生存。

48、一流的员工造一流的产品!

49、药品质量是消费者心中最重要的砝码。

50、质量出效益,操作是关键;工作完成好,精心是尺度。

51、质量是我们的自尊。

52、质量是成功的伙伴。

53、诚信是个宝,诚心质量好,操作要规范,细心事故少。

54、以诚信赢得市场,以质量铸造品牌。

55、爱心保质量,放心给患者。

56、人的生命心脏生存,企业的生命*质量永恒。

57、量变演变到质变需要漫长过程,质变转为量变只需一小步。

58、人为本,质做基,企业大厦平地起!

59、质量第一、生产第二。

60、诚信是质量的前提,质量是诚信的保证。

61、客户的质量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

62、市场是检验质量的唯一标准。

63、不重视产品质量的领导下台,不重视产品质量的工人下岗。

64、视人类健康为己任,以质量第一为生命。

65、产品是钱、质量是命,不能要钱不要命。

66、质量在的心中,名牌在的手中,责任在的肩上,诚信在的言行中。

67、效益在我手中,质量在我心中。

68、体魄因健康而美丽,产品质量而闪光。

69、今天没有质量,明天没有销量!

70、合格不是高质量,满意才能有市常

71、质量就是政治,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价值。

72、人生寄望健康,健康源于质量。

73、上工序服务下工序,为产品负责;下工序监督上工序,为质量把关。

74、高质量的产品出自高素质的员工。

75、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松下幸之助

76、好人品出好质量,好质量出好产品。

77、质量以我为本,我以质量为荣。

78、人品决定产品,素质决定质量,细节决定成败。

79、只有敬业的精神,才有高质量的药品。

80、不讲质量的员工,不是合格的员工。

81、不会发生没有故障的产品,才是消费者心中的品质。

82、把质量融入血液,用精品成就事业。

83、以一流的企业文化,创造一流的产品质量。

84、塑高尚人格,创优质产品。

85、凭诚信打动客户,凭质量赢得人心。

86、以人品带产品,以品质带品牌。

87、有百分之百的工作态度,才有百分之百的产品质量。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

①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理解: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能力方面 ⑴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体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是不显著的变化,而质变是指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⑵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事例论证学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

认识到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既要注重量的积累,又要抓住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教学重点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教学难点

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教学方法

“阅读——议论——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请同学背诵《荀子·劝学》。

(2)用幻灯出示《荀子·劝学》中的片断。(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熟悉的课文、事例人手,进行分析导入新课,引出概念。)

(背诵或出示材料后请同学继续阅读教材第126页第3自然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荀子·劝学》

请同学们思考:

①教材第126页第3自然段右下角老子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②事物发展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那么,事物发展的状态有哪些呢?

(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引起同学思考,引出量变、质变概念。)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前面的事例都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从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第三节 事物发展的状态

一、量变与质变

1.量变、质变的含义

(l)什么是量变

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

事物的量变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也不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普遍地存在着。

事物的量变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引起的,是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发生的力量上的增减。因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是在统一体内进行的,通俗地说,还在原矛盾的内部进行的,还没有引起矛盾双方依存关系的瓦解,事物还是他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因此,在事物量变的过程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事物的运动是逐渐的、不显著的。

(l)什么是质变  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

提问:事物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

前面我们学过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事物内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即事物的质变),说到底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是矛盾双方的斗争在力量的变化上达到了一定程度,使双方的主次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通俗地说,原矛盾的统一体破裂了。事物不是它自身,变成了另一事物。事物的运动呈现出显著变动的状态,这就是质变的特点。

下面,我们根据量变、质变的概念和特点的不同,来分析一个具体事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7页第2自然段的事例。

(学生阅读后,教师讲解。)

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整个过程,经过了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分别呈现出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和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两种特点,这也正是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100C 100C

实际上,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2.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这一问题是本课重点之一,因为这是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之一,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准确掌握运用这一原理,对做好各项工作有重大意义。

掌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首先要区别二者: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可见,“不显著”是量变的特点,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显著”是质变的特点,体现了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掌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还要弄清二者的紧密联系。二者的联系表现在: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先从量变开始,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发生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不过必须注意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是量的增加或减少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质变;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要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质变是旧质向新质转化的决定环节,是新旧交替的关节点。质变既是前阶段量变的结束,又是新阶段量变的开始。把握质变这一关节点,是正确理解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关键。

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在量变过程中事物呈现相对静止的状态,在质变过程中事物则呈现显著变动的状态。可见量变和质变有着明显的区别。那么;二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l)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7页第3自然段至第128页第1自然段。

教师提问:

1)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由液态到气态),是不是突如其来、凭空发生的?

2)如果没有原于序数即核电荷数的'递增,会有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吗?(此时可出示元素周期表,加深同学印象。)

(教师归纳、总结。)

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因为,由于水温升高,水分子的热运动渐趋激烈,扩散趋势增强,最终超过了水分子的凝聚趋势而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引起了物理性质的根本变化。

从元素周期表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是直接依赖于原子核所带阳电荷单位数的变化的,并且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依次递增,元素的化学性质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

可见,无论是水,还是化学元素,任何质变的发生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决不是突如其来、无缘无故地发生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不过,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是不是仅仅表现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上呢?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能不能发生质变呢?这就涉及事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8页第2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看看教材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事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什么?同学们还能补充哪些事例进一步说明这种形式?

(学生阅读、发言后,教师归纳)

②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引起的质变(板书)教材上列举了很多事例,说明了事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即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田忌赛马”说的是战国时齐威王与大臣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三匹马,上马与上马赛,中马与中马赛,下马与下马赛,结果田忌三战三败。后来,军事家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比赛结果,一败二胜,反操胜券。由败到胜,是一个质变,但这一质变并不是由增加马的数量来实现的,而是由上、中、下三匹马排列组合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下面再补充几个事例。(教师可酌情选用。)

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军队,由于组成方式不同,会导致胜利或失败的不同质的结果;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劳动力,由于组织和安排的不同,会引起生产结果的质的差异;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所涉及的就是各种政治要素和经济要素构成方式的变化,一个僵化的经济活动的组成方式与一个有活力的组成方式,必然会造成不同质的经济效果。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如音乐符号1、2、3、4、5、6、7,本身并不表达什么具体形象,但如同木头、砖头等经过人的劳动加工后就构成房屋一样,音符经过作曲家的创造,既能组成雄浑、美妙的旋律,也能组成使人意志消沉的靡靡之音。26个英文字母,由于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字、词,并且还能进一步构成宏篇巨著;流传千古。显然,这种质变决非仅仅由音符、字母的数量增减所决定,而是由排列组合的不同所引起的。

在学习上,运用这一道理,就可以科学地运筹时间,适当转换兴奋中心,合理地把读书与其他活动穿插起来,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如在学校广为流传的“4十4<8”和“8一I>8”的“公式”,说的就是每天埋头苦读8小时效果并不好;每天学习7小时,抽出 l小时锻炼身体,参加课外活动,学习效率反而会比原来更高。有些学生读了不少书,但仅仅满足于死记硬背,不懂得把一点一滴的知识排列组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就很难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有质的飞跃。而有些同学则善于把已知的各种知识巧妙地结合、串联起来,应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指导自己的思想、工作和行动,就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金刚石和石墨的比较

提问;那么,事物的发展能不能永远停留在量变的水平上?

(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讲解。)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但是,量变毕竟不等于质变。而没有质变,事物就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就不会有飞跃,就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句话,就没有事物的发展。所以,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

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才会发生质变。

请同学阅读教材第129页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

多媒体显示: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20xx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

已经于20xx年10月15日发射成功的“神舟”五号雄姿

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

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说:“例如,问一粒麦是否可以形成一堆麦,又如问从马尾上拔去一根毛,是否可以形成一秃的马尾?”“这种看起来好像不相干的增减也有其限度,只要最后一达到这极点,则继续再加一粒麦就可形成一堆麦,继续再拔一根毛,就可产生一秃的马尾。”

教材上举的宇宙速度的事例和黑格尔的这段话都说明了,在“一定范围和限度之内”的量变并不影响事物的存在,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事物才会发生质变,由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黑格尔那段话的后面,还有一段话,说明了同样的道理:“……据说有一个农人,当他看见他的驴子驮着东西愉快地行走时,他继续一两一两地不断增加它的负担,一直到后来,这驴子担负不起这重量而倒下了。”

请同学思考第129页“议一议”小栏目中的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一定的程度”、“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就是度。所谓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或者叫关节点、临界点。

课堂总结

总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并且,事物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思想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阐释:“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爆发”到“灭亡”这是一种质变。引起这种质变的就是沉默的量变。“其实世界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成了路”,这是质变,在此之前,则是一个漫长的量变的过程。“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如果停止量变,哪怕只剩下最后一筐土,那也达不到“九仞山”这一质变。生活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失败在接近成功的那一瞬。譬如中国的足球,往往输在最后两分钟。有人把这种失败怪罪于命运,以为是命运在捉弄人,而事实上,是因为我们在临近成功的时候便以为成功的'质变已经发生了。结果我们的心松懈了,改变甚至停止了量变,没有足够的量变,成功便与我们失之交臂。

思想2: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

阐释:度是事物质与量最佳的结合点。无论过,还是不及,事物都达不到最佳状态:譬如做饭,水放多了,饭就太稀,放少了,饭又太干,甚至夹生;火候也是,太猛不行,太温也不行,水适度,火候适度,饭做出来才能恰到好处。儒家的中庸哲学讲究不偏不倚,其实就是在寻找事物的一个度。黑格尔曾说,凡一切人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确定的限度,超越这限度,就会招致毁灭。这话不可谓不深刻!当然,不能超越限度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达到一个度。不能左倾,并不等于说我们可以右倾,过犹不及。禁欲与纵欲同样不好。另外,我们寻求一个度,也不等于折中主义、和稀泥,求得一团和气;度,不是两者相加除以二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