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你开始依照习惯行事,你的进取精神就会因此而丧失。——西班牙作家乌纳穆诺
2、习惯是一条巨缆——我们每天编结其中一根线,到最后我们最终无法弄断它。——19世纪英国法律史学家梅茵
3、习惯比天性更顽固。——罗马共和国时代作家,罗马诗歌之父昆图斯
4、我们要想涵养公正的品德,就应养成一种“不苟”的优良习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
5、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6、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毛姆
7、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
8、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高汀
9、哲学是对习惯的攻击性武器。——阿基达莫斯
10、习惯十倍于自然。——英国政治家威灵顿
11、最为贤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视时代的习惯,同时又一点也不违反它地生活着。——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
12、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之中。——佩利
13、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英国作家王尔德
14、人类一生的工作,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每个习惯所养成。——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富兰克林
15、只要人们习惯于平淡无奇的言语,一个稍微激烈的思想在那里便成了粗野。——福卜拉斯
16、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古罗马喜剧作家普劳图斯
17、在所有古老的习惯里,都有一种深刻的含义。——德国诗人席勒
18、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19、习与性成。——《尚书》《尚书·太甲上》
20、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自己。——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21、所谓生活,就是习惯的织物。——阿密埃尔
22、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
23、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
24、生活是我们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所遵循的一种习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25、假如你想做事,就得养成做事的习惯;假如你不想做事,就别去沾边。——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
26、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英国经济学家约·凯恩斯
27、永勿屈服于悲愁,要一直抗拒,否则这习惯变会得寸进尺。——英国地质学家史密斯
28、心灵应该习惯于从自身中吸取快乐。——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29、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德斯
30、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英国作家萨克雷
31、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32、习惯是智者的祸患、蠢货的偶像。——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富勒
33、由智慧所养成的习惯能成为第二本性。——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
34、青年时代是培养习惯,希望和信念的一段时光。——英国艺术评论家拉斯金
35、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汉书·贾谊传》
36、好的习惯愈多,则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诱的力量也愈强。——詹姆斯
37、习惯要靠习惯来征服。——德国修士作家坎普滕的托马斯
38、坏习惯像饼子,碎了比保存起来好。——英国诗人利德益特
39、思想(且不论好坏与否)——行为——习惯,这就是人生的规律。——特赖因
40、虽然表现的方式和习惯有所不同,但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英国政治家和文学家切斯特菲尔德
41、人们过于习惯借助力量来维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虑没有压制的社会组织。——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42、改变好习惯比改掉坏习惯容易的多,这是人生的一大悲衰。——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毛姆
43、当你习惯于悲观时,它就会像乐观一样令人愉快。——英国作家本涅特
44、所谓的性格是一种习惯,那不加熟虑的自然而然从灵魂流露出来的一定的行为。——伊卜恩·斯依恩那
45、“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管理培训专家余世维
46、成功的人很早就养成成功的习惯。——管理培训专家余世维
47、习惯之链的力量很弱,因而往往感觉不到,但一当感觉到了,它已是牢不可摧的了。——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
48、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
49、不要屈服于忧愁,要坚定地抗拒它,否则忧愁这习惯就会得寸进尺。——英国地质学家史密斯
50、所有的习惯以不可见的程度积聚起来,如百溪汇于川,百川流于海。——英国古戏剧家德莱顿
51、凡人之性成于习。(范_文_先_生_网)——明代文学家王廷相
52、习惯使我们顺从一切。——伯顿
53、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美国作家爱默生
54、人格乃是我们所有的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华生
55、习惯之于灵魂犹如血管与脉络之于血液,是它流动的道路。——布什纳尔
56、成功来自于从小养成的习惯。——作家,演说家,企业家陈安之
57、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
58、你走吧,我总要习惯一个人。——台湾女诗人,散文家席慕容
59、习惯就是一切,甚至在爱情中也是如此。——法国作家沃维纳格
60、习惯习惯是社会的巨大的飞轮和最可贵的维护者。——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詹姆斯
61、习惯使社会阶层自行分开,不相混杂。——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詹姆斯
62、我们最坏的恶德,是从幼小的坏习惯开始的。我们的主要教育在乳母手中。——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
63、坏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
64、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美国第28任总统托·伍·威尔逊
65、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习惯抵得上一磅智慧。——托·布·里德
66、没有偏见和习惯的帮助,我甚至无法从房间的这边走到那边。——英国散文作家威·赫兹里特
67、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
68、习惯如果不加抗拒,很快变成必需品。——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
69、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
70、习惯支配着那些不善于思考的人们。——英国诗人华兹华斯
治学名言摘抄
1、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
2、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论文学》
3、读过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4、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5、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7、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8、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9、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美国)富兰克林
10、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美国)富兰克林
11、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12、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1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4、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高尔基
1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6、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1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8、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一种宝贵的习惯。——高尔基
1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1、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雨果
22、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2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24、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25、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考尔德
26、久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2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8、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29、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3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1、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6、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7、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3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9、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40、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
41、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4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44、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高尔基《论文学》
45、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托马斯卡莱尔
46、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47、书籍是人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48、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9、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5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52、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53、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韬奋文集》。
5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5、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56、学问对于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57、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5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9、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文学书简》
60、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治学的解析
拼音
zhì xué
词性
基本解释
治学 zhì xué
[do scholarly research;pursue one's studies] 做学问;钻研,治学严谨。
引证解释
研究学问。
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郑君治学,盖用胡适之法,往往恃孤本秘籍,为惊人之具。”
马南邨《燕山夜话·广阳学派》:“如果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相比,那么,刘献廷治学的范围更加宽广,目的性更加明确,更加讲究实用。”
关于治学的态度及方法
学者和对学者的基本要求
什么叫治学?治学就是研究学问。研,细细研磨也;究,追究源流也。研究的意思就是细致地、深入地探求事物的本质和根源。
研究造就学者。俄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说过,“学者之所以成为学者,在于旁征博引”,论据充分。于光远说,“学者之所以成为学者,在于咬文嚼字”,概念清楚。科学与艺术不同,它是一种运用抽象思维而不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活动。对研究科学的学者来说,概念模糊,偷换概念都是不行的。有一些重要概念术语,因为翻译等缘故,不能望文生义,如“对象”,黑格尔在其德文著作中用的是“Gegenstand”,本义是“站在对面的东西”,并不是“对面的‘象’”。
求真是治学的根本
先哲和时哲有主真的,也有主善的。我是主张以求真为主的。我认为“真”、“善”、“美”属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各有各的领域,但是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主真者认为求真是根本。
何为“真”?涉及真理标准问题。真理标准问题,一步一步深入下去,不能说已经讲得很清楚。“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比之“两个凡是”前进了一步,但还是以权威人士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标准又前进一步。但是仍没有到底。底在何处?
真理的前提是怀疑。“怀疑一切”是治学者的格言。学者拒绝信仰。
我有三句话:
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要求人们对之膜拜;
法律之所以成为法律,要求人们对之服从;
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要求人们对之研究;
科学不要求去信仰某种看法说法,而是要求先怀疑它然后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可以建立起科学的信念,而非信仰。
我还想强调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黑格尔说过“没有抽象的真理”,列宁也说过“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是辩证法的`真髓和活的灵魂”。我反对“一刀切”。
务实
我在讲治学中所说的务实,就是要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写文章就是要发表。务实是受外界条件限制的,因此务实就要争取别人的支持。求真与务实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区别的。
聪明学,学聪明,学学聪明学
聪,耳朵好;明,眼睛好。现在的意义要比这个本意宽泛。聪明和智慧是同义语。
我小时候常问,为什么同样是一个人,别人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我就不能?1939年春我在广东工作,中央组织部要我去延安。路过桂林时,朋友送给我一个当时来说是“很好”的笔记本,一直不知道怎么用。直到纪念一二·九时在延安听毛泽东的演讲,我把毛泽东的演讲和我在武汉听过的王明的演讲比较了一下,觉得毛泽东讲得要比王明生动得多,也聪明得多。从这天起,我开始在这个笔记本上记日记,每天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那些聪明的事、聪明的话都记到这本笔记本上。我把这本日记叫做“学聪明日记”。从1939年12月到1942年上半年两年中,整个笔记本都记满了。在记的过程中,我自己觉得聪明了很多。但在1942年延安整风中,为了表示对党忠诚老实,把笔记本交给党组织了,一直没再能拿回来。学了两年的聪明,最终却干了件大傻事。
人有狡智,表现在人运用工具上。历史唯物论中的工具,也就是中间物,英语中的“MEANS”,德语中的“MITTEL”。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制造和运用工具,是人的狡智即人的聪明。聪明是能学的,当然,不是说学了逻辑学才能思维,但是,学习逻辑、哲学可以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我提出了“聪明学”的概念,聪明是一种学问,也是意识形态,即“智愚观”。我还提出的“真善美,贵智强”,其中的“智”,也就是智愚观。
心中要有很多问号
工作方法有很多,我主要讲一点:心中要有很多问号。我曾写过一篇超短文,其中说到:“问号在勤于思考的人看来是开启任何一门学问的钥匙。问号形如钩子,可以钩到很多问题的答案,没有问号,即使到了知识的宝库,也会空手而归。”我认为问题是一种财富,没有问题就没有财富的源泉。屈原有一篇“天问”,写的全是一些问题。总的来说,心中有很多问号就是要做“有心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培养注意力。
科学态度与治学方法
这个题目很大。在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说明严格科学态度。
我小时候上学的时候,有一堂课老师专门让我们用尺量一张纸的面积,要求尽可能准确。有的同学毫不犹豫的用“长×宽”的方法,老师就问他,你还没有量,怎么能肯定我给你的纸是长方形的呢?除此以外,老师还考虑了尺子的两端的磨损以及视觉误差等多方面的因素。他告诉我们要注意可靠的数字与不可靠的数字,不可靠的数字只能有一位。数字其实有两个概念,一是大小,二是准确性。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考过我的研究生,都没有给我满意的答案。老师的这堂课对我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坚持严格的科学态度是治学的根本方法。
当敬一事师,一理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但这里所说的老师并不一定是教过你的老师,实际上,告诉你一个事实,一个道理的人,都称得上是你的老师,这样看来,你的老师就很多了。
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1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1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5.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9.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1.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0.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31.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3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34.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3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3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3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9.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40.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41.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4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3.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44.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45.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4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8.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5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