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诗词能提高儿童的语言文字及其表达能力。在学习方面是很有帮助的。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1、吃一堑,长一智。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言必行,行必果。
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11、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1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3、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1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1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谦受益,满招损。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20、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1、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2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4、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
25、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2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8、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29、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4、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7、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3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0、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4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
4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4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7、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4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49、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0、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然。
5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3、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5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6、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57、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58、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
5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60、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1、《长歌行》汉·乐府诗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煮豆然豆萁,豆在斧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想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1、《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光,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5、《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6、《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7、《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8、《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19、《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0、《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2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2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3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3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3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3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3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3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3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4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4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4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4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4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4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4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5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5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5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5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5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5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5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5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5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6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古诗词
诗词是中文中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古体诗有《诗经》《楚辞》《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近体诗一般是绝句,律诗,排律(长律)。
体裁
古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也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近体诗:绝句:4句1、2、4句最后一字押韵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绝”,七字称“七绝”
律诗:8句,4联2、4、6、8句最后一字押韵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律”,七字称“七律”
律诗分首联(1、2句);颔联(3、4句);颈联(5、6句);尾联(7、8句)。
(颔联、颈联对仗)
词:别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组成:词牌名、题目
分类:小令(58字以下)、中词(59~90字)、长词(91字以上)
风格:婉约派、豪放派
曲:组成:宫调(曲调)、曲牌、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