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选自某本书的诚信格言 正文

选自某本书的诚信格言

时间:2025-05-02 07:17:00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练习题答案

一、生字 箪( ) 蹴( ) 羹( ) 死亦我所恶( )

二、重点词解释

1、本心: 2、患: 3、辟: 4、箪:

5、蹴: 6、得: 7、乡: 8、何加:

9、恶: 10、辩: 11、义: 12、勿丧:

13万钟: 14、贤者: 15、苟得: 16. 呼尔:

三、重点句子翻译

1、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2、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四、思考题

1、本文出自《 》,作者 , 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 》《 》 (附“四书”:《 》《 》《 》《 》)

2、归纳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3、理解及背诵: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2) 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问题,请写出原句: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 ;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 , ,。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7)在孟子看来,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句子是什么?

(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4、思考

(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 ,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 ,批评的是怎样的人:

(2)人的本心是什么?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4)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6)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5、拓展延伸

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

诗句:(1)

(2)

6、应用。

(1)本文孟子用“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 ”。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

(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4)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5)你认为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还有无意义,请谈你的看法。

《鱼我所欲也》答案

一、生字 箪(dān) 蹴(cù) 羹(gēng) 死亦我所恶(wù)

二、重点词解释

1、本心:天性,天良” 2、患:祸患,灾难 3、辟:通“避”,躲避

4、箪:竹筐 5、蹴:用脚踢 6、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7、乡:通“向”,从前 8、何加好处。 9、恶:厌恶。 10、辩:通“辨”,辨别。 11、义:正义或仁义。 12、勿丧:不丢掉,不遗失。丧:遗失 13、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 14、贤者:有道德的人。 15、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16. 呼尔:没礼貌的吆喝

三、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四、思考题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2、归纳段意:

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第一层(1-2句)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第二层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

3、理解及背诵: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

(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思考、(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2)人的本心是什么?向善之心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4)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5)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鱼和熊掌对举 生与死对举 向与今天比较等

(6)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5、联系、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舍生取义 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应用。

(1)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刘胡兰,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4)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5)你认为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还有无意义,请谈你的看法。不能见利忘义,所以舍生取义仍有现实意义。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练习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

1、本文选自《 》,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他的政治主张是 ,他认为人之初, 。

2、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

(1)死亦我所恶________ (2)一箪食,一豆羹________

(3)蹴尔而与之________ (4)乞人不屑( )也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①乡为生死而不受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4、翻译下列句子。

(1)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___

(3)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6)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5、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词多义。

(1)今为( )

(2)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 )之

(3)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 )也?

(4)乡为( )身死而不受

7、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积累“舍生取义”的名人事例(3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为不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中加线字的意思。

①苟得( )②恶( )③由是( )④独( )⑤蹴( )

⑥本心( )⑦得( )⑧已( )⑨丧( )⑩向( )

2、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依据“呼尔而与之”演变而成的成语是 。

4、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填写完整下面的一副对联。

上联:杀身以成仁,斯仁非仁也;

下联: ,此 是 乎?

5、下面的名言不是孟子说的一项是( )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很有说服力。

B. 本文选自《孟子•台子上》。《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共七篇,二百六十一章。

C.《鱼我所欲也》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孟子主张人性是恶的,本文正是从这种理论出发,来论述“舍生取义”的主张的。

D. 孟子指出,那些不能“舍生取义”的人,正是为物欲所蔽,为了“万钟之禄”“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失其本心”。

7、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例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8、选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9、这篇文章阐述了什么观点?

10、既然有比生更可宝贵的,比死更可厌恶的,那么平时应该如何做?

11、选出品读有误的一项( )

A、本文以“鱼”比喻为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

12、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这段文字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B、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C、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本段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孟子•告子上》、仁政、性本善。

2、(1)wù (2)dān gēnɡ (3)cù (4)xiè

3、①“乡”通“向”;从前。②“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③“辩”通“辨”;辨别。④“辟”通“避”;躲避。

4、(1)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2)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3)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4)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的话,我只好舍弃生命而选取“义”。

(5)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获得生命的手段为什么不采用呢?

(6)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是有人不采纳。

(7)用脚踢着施舍给别人,即使是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8)万钟的俸禄如果不问它合不合礼仪就接受它。那么万钟的俸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9)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

5、略(可赞成,可分析其局限性,也可结合时代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6、(1)为了(2)做(3)做、采用(4)肯、情愿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8、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二、文言文阅读。

1、①苟且取得 ②厌恶 ③通过某种办法 ④仅仅 ⑤践踏 ⑥本来的思想,即“义” ⑦同“德”感激 ⑧停止⑨丧失⑩原先、从前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3、嗟来之食

4、舍生以取义,此义是义乎?

5、C 6、C

7.“如使人……何不为也?”这样写使文章结构严密,感情充沛,读者易于接受与背诵。

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9、舍生取义

10、不为苟得也 患有所不辟也 11、A 12、D

单选题

1.“素养”一词.在《汉书·李寻传》中“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用。”其“素养”本义是(B)

A 道德素养 B 修炼涵养 C 审美素养 D 科学精神

2.敬业度表现为(A)

A 不拿公共财产 B 把个人目标放在第一位 C 得不到相应奖励有消极心理

3.当你跟上司正在讨论事情,有人打长途来找你,你会(C)

A 告诉上司的秘书说你不在 B接电话,而且该说多久就说多久

C 告诉对方你在开会,待会再回电话

4.下列哪个词语不符合“诚信”一词?(C)

A 真诚 B 诚实 C 强词夺理

5..如果考试时,很多同学都作弊,而你也担心不及格你会怎嘛办?(A)

A 不作弊 B 和其他同学一样作弊 C 看具体情况

6.你是一班之长,做考勤时你会(A)

A 认真负责,每一个人都严格记录 B 敷衍了事,不能得罪同学 C 看情况

7.对缺乏诚信的人你会(A)

A 不与之交往 B内心鄙视他,表面应付他 C 如果有利可图,就和他交往

8.当你自己犯了错误,老师却冤枉了你的同学,你是(A)

A 窃喜,有人代已受过 B 忐忑不安,恐怕被发现 C 主动承担责任

9.如下不符合表达的技巧是(C)

A 角色互调,适当反馈 B 学会幽默 C 随心所欲

10.不符合团队一词是(C)

A 团结 B互补 C 自我

11.坚持是指(B)

A 意志坚强 B团结 C 随波逐流 D 坚韧不拔

12.下列说法合理的是(C)

A 我经常阅读与现在专业无直接关系的书籍

B 在观察或思考时,我会多角度培养我的思维

C 认为重要的内容,格外注意 注意听讲和理解

13.角度转换与“第四种美德”不符合的是(C)

A 从抽象的理论学习向具体的应用实践转型

B 从散乱的校园生活向紧张的职场工作转型

C 从他人呵护向我保护转型

14.创新的基础是(B)

A 兴趣 B高兴 C 爱说

15.和你一起参加某项比赛的对手向你索取参考

A 会 B 不会 C 看情况

16._________是成功的起点。 ( B )

A 现实 B 务实 C 踏实

17.__________是个人成功的源泉。 ( A)

A 团队 B 集体 C 队列

18.___________是成功的代名词。( C )

A 坚定 B 坚信 C 坚持

19.________是第一美德。(B)

A 职业 B 职场 C 文明素养

20.解决问题你会借助于(C)

A 独立思考 B 与别人讨论 C介于A B之间

21.敬业的含义所谓敬业,就是( A )

A敬重自己的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

B其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

C敬业就是一丝不苟、一心一意、任劳任怨

D敬业具有精益求精、善始善终等职业道德。

22.对敬业的重要性叙述正确的是( C )

A敬业只需立足当前工作,为谁工作无所谓

B敬业只需自己埋头苦干,无所谓团队精神

C要把职业当成事业,才能称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D职场中人际关系最重要,并不是所有敬业的人都有发展

23.怎样做才算敬业( B )

A工作岗位是流动的,应当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B找准自己的位置

C只需要对领导或老师交代的任务立即行动

D做好手头事,允许有误差

24.怎样才算诚信也要有度( D )

A诚信就要信守承诺,要“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因此要有求必应

B要“以德服人”,不要惧怕与不讲诚信、不守信誉的人来往

C当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必要时可以“以恶制恶”,以不诚信的行为回报他人对自己的不诚信

D诚信也需要灵活,不能僵化、刻板教条

25. “关照小事,成就大事”这句名言来自于哪位名人( D )

A老子 B吴士宏 C张瑞敏 D周恩来

多选题

1.职业基本素养的核心包含(ABD)

A 敬业 B 务实 C 职业 D 诚信

2.你的上司邀请你共进午餐,回到办公室你发现你同事颇为好奇,此时你会(AD)

A 告诉他详细内容 B 不透露蛛丝马迹

C 粗略描述,淡化内容的重要性 D 非常抱歉,中午有点急事,让您久等。

3.假如你是老师,同学连续四次向你要求提前下课,此时你会说(BC)

A我不能容忍你的早退了,你要顾及他人的想法

B 今天不行,下午要讲重点。

C.你对我相当重要,我需要你的帮助

4.你刚刚被聘为某部门主管,你知道还有几个人关注这个职务,上班第一天你会(BD)

A 找个别人谈话以确定哪几个有意竞争职位

B 忽略这个问题,并认为情绪的波动很快就会过去

C 把问题永记在心上,但立即投入工作。

D 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职务

5.职业素养的特性包含(ABD)

A 普适性 B 稳定性 C 外在性 D 发展性

6.古人云:“敬业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所谓敬业是(ABD)

A 认真负责 B精益求精 C 尽心尽力 D 竭尽全力

7.面对简单的重要性工作,你的态度是(AC)

A 积极乐观,埋头苦干 B 整天抱怨,心烦意乱 C 把每件事情做好

8.符合职业场的原则是(AC)

A 有礼貌,有一颗平常心 B 好事往坏处想 C 待上以敬,待下已宽

9.你在接受重要任务时(AC)

A 有完成的信心 B 拿不准 C能有别人的帮助和指导 D 看情况

10.必胜的信念是什么(AD)

A 规定自己的目标 B依赖他人一起工作

C一直得到许多人的帮助 D 全力以赴做好每件事情

11.调控情绪方法有(ACD)

A 学会转移 B 宣泄他人 C 自我暗示法 D 压抑升华法

12.一个人成功须具备(AB)

A 自信 B 自尊 C 自大 D 自我

13.乘坐火车卧铺时,早上起来你发现自己带的鞋不见了,而你又着急下车,你会趁人不备

把别人鞋穿走吗?(BD)

A 会 B 不会 C不好说 D 一定不会

14.如果你在大学英语A、B级考前碰巧看得了网上泄露的考题你会(AC)

A 不理不睬 B 事先做好,考场照抄 C 向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反映 D 告诉他人

15.你还有一门课补考通过后才能获得毕业证书的情况下,你会不会作弊(BD)

A 会 B 不会 C 看情况 D 一定不会

16.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 ABCD )等方面。

A 职业兴趣 B 职业能力 C 职业个性 D 职业情况

17.职业基本素养的特征( ABCD )

A 普适性 B 稳定性 C 内在性 D 发展性

18.怎么做才能称之为敬业( ABD )

A 珍惜你的工作岗位 B 做好每件事 C 每天少做一点 D 竭尽全力

19.提高诚信的方法( ABC )

A对言行负责 B信守承诺 C勿以“诚”小而不为 D诚信从步入社会开始

20.务实要讲方法,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端正了态度,做今天能做的.事情,就会取得意想不

到的成果。学会务实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BD )

A把工作当成一种快乐 B别急着跳槽 C 该抱怨时需抱怨 D 从小事做起

21.表达应注意以下步骤( ABCD )

A 明确表达的目的 B 收集表达对象的资料 C 选定表达的场地和时间

D 制作表达、沟通计划表

22.沟通的技巧包括( ACD )

A 积极倾听 B 切勿回应 C 学会幽默 D 善于赞扬(适时/适度称赞对方)

23.有效沟通的原则包括( ABCD )

A 有明确的沟通目标 B重视每一个细节 C至少达成一个目标D谈行为不谈个性

24.表达的方法只要包括(ABCDE)

A 了解表达的步骤 B 运用正确的语言 C 选择合适的方式D 掌握表达的技

巧 E 知晓表达的禁忌

25.学习的任务有( ABC )

A 获得知识和技能 B发展智力及能 C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

D 获取未卜先知的能力

填空题(每空2分 合计30分)

1、自律是具体表现为;自爱,珍惜名誉、珍爱生命、反省。

2、乐观的人在危机中看到的是希望,悲观的人在危机中看到的是绝望。

3、成就一翻事业就是等于90%的正确心态加10%的技巧乘以行动。

4、职场的竞争实质是职业心态,职业能力和人生态度的竞争,企业和市场竞争实质是企业员工的品质、能力和心态的竞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想读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言》的人,对这句话一定不会陌生,这是里面讲诚信篇中选自《论语·为政》的一句格言。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大国,《论语·学而》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礼记·中庸》中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最讲信用的,而历史和现实也充分证明:诚信为本,于世于人,于国于民,何其重要。

回想从开天辟地至今,就有着许多讲诚信的故事。西汉初年,季布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讲信义,当时谚语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由此有了今天的“一诺千金”这一成语。北宋晏殊参加殿试,发现考题正是自己曾写过的,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君主和主考官说明实情,要求换个考题,《晏殊诚实无欺》这一美德故事也因此流传至今。伯牙,子期,一个抚琴,一个听音,衣袂飘飘,风清云淡,于是在高山流水中结为知音,并庄严约定,后来故人逝去,再无知音,伯牙宁可断琴。这约定与断琴,便是对友谊的诚信。方志敏,一位无私的共产党员,他的遗书可谓朴实而又感人:“我经手的钱有上百万,但我知道那是普通百姓的血汗钱,是用于革命事业的。”相信这番话会令“伸手派”汗颜。这遗书体现了入党宣誓时定下的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诚信,千金难易。

可如今,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在各种文化交融,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里,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诚信“一文不值”,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过时”。这种错误的迷失,导致了个人乃至社会行为的偏差。

在这里不妨举个例子。华裔美国科学家微软中国研究院前任院长李开复博士,去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给中国留学生的信》,文中写到他面试一个求职者的经历。在面试谈话的过程中,求职者表示,如果录用他,可将在原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可是李博士并没有录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缺乏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信”。文中还写了有关中国留学生的实例,某些中国学生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到了美国,可一有工作机会,他们就马上申请离开学校,将自己的承诺抛在一边。

想一想,长此以往,我们失去的仅仅是诚信吗?

不!我们失去绝不仅仅是诚信!

有人认为,当今社会缺少人文关怀。其实主要就是精神家园的迷失,缺乏诚信,就是精神家园迷失的具体体现。因此,寻找精神家园已经成为人文关怀的.首要任务。那么,到哪里去寻找精神家园呢?

XXXX年4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言》一书全国出版发行,xx主席为该书题词:“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李岚清副总理为该书所写的序中指出: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我想,这无疑是我们至美至善的精神家园。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美德铸造了我们民族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壮大的精神源泉。它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它蕴含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它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阶段的时候,我们更要大力提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许还有些人会觉得,传统美德离我们很远,我们只要安于本分,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就行了。

可是你想过吗?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与朋友相聚不失约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吗?!

随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言》的不断出版和发行,全国上下都掀起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浪潮。我们坚信,有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健康成长!我们期待,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中华传统美德将会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