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读书卡的制作图片:
读书格言
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3、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4、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5、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8、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0、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7、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0、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1、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2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
2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26、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27、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8、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29、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30、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
3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2、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德伯里
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4、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3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6、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
3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38、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3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40、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41、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42、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4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4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5、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46、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4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8、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49、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赫尔岑
5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51、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52、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5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54、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55、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
56、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5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5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59、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60、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6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6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6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6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托尔斯泰
6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67、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6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9、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
7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71、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7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4、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福尔特尔
75、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7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7、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78、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7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8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81、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8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3、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
84、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8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8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87、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8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丘
8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9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92、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9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9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读书卡的内容,相信很多人都有了解,小时候,老师让写
工具/原料
剪刀,高级彩色双面手工纸,双面胶,胶水,尺子
方法/步骤
1、你要做一副画,我做了一个向日葵,因为简单,就用白色的剪1个圆,剪圆之前你可以用圆规画一个,然后剪。
2、粉色剪花瓣,如下图,你还是先将花瓣画好,然后用剪刀,按照你画的线剪就行了。
3、绿色剪一个树干和两片树叶。同样,用铅笔在绿色的彩纸上画好。按照你画的线剪好。
4、然后用尺子给儿子在白色花心上画上格。方便儿子写字。
5、将你剪的画用双面胶或者胶书粘贴到一张大纸上。如果结构你觉得不合理,比如你觉得叶子小了,你就先比一下,最后定好位了在来贴。
6、让你孩子写点诗词或者名人名言在格子里就行了。然后在花瓣上写上读书卡,叶子上写上年级和姓名。
注意事项
读书卡漂亮需要字写得好,图画装饰好,整体感整洁,协调。有创意就是一张好的读书卡。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自由读课文,学会质疑。善于提问,在提问中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由拼读、书写掌握新字新词。
2.通过读、问、议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懂就问。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新字、新词。
2.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读1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自由读文,粗知文章内容。
教学重、难点:认字、写字。
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用具:
1.孙中山画像的挂图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孙中山画像。
2.提问:你们认识这是谁的画像吗?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总结。对,这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画像。
他是广东人,生于1866年,于1925年因病去世。早年就有志反清。曾任中国同盟国临时大总统。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位伟大的人物小时候是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画出本课的生字。
三、学习生字
1.自由拼读,先自行消化较容易的生字。
2.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卡片
(1)让读得好的学生领读。
(2)同桌互相认读、互相教。
(3)开火车认读生字。
3.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
(1)先认读,然后组词。
(2)学生互相讲讲生字的识记方法
如:孙→(子)+(小)→孙(孙子)
诵→通—()+()→诵(背诵)
(3)学生学写生字
四、再读课文
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本课的'生字,那么读起课文来应该很轻松。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齐读课文。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
孙中山在私塾时,不仅会背书,还敢于向老师提问,老师为学生回答了问题,孙中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填空:孙中山从此养成了(),这个习惯就是()。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提问题。
2.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问中享受不懂就问的好处和快乐。
教学方法:
1.分小组合作学习
2.互相提问
教学用具:
1.生字、词卡片
2.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抽读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卡片认读:孙中山、背诵、思想、流利、刚才、良好
二、学习课文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不懂就问》一文。(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后,教师引导:读了课文,我们就能找出答案。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3.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
4.教师总结:是啊,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我们就要像孙中山一样,从小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今天,你们要不要试一试?
5.分小组学习,教师提出要求:
(1)能提出问题。
(2)小组内尽量解决问题。
(3)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全班集体解决。
6.教师巡视、倾听、参与提问或解答。
7.全班汇报。
(1)提出不懂的词语。
(2)学生互相提出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全班集体解答。教师适时点拨。
8.指导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幻灯出示)
填空:
(1)先生讲得很(),大家听得很()。
(2)孙中山从此养成了()的学习习惯。
四、拓展延伸
1.谈谈学习方法。
2.出示名言进行积累。(幻灯出示)
(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标志就是善于提问。——(俄)普列汉洛夫
(2)悟从疑得,乐自苦生。——(中)中居郧
五、师生总结
1.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养成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并运用到我们以后的学习中去。
六、布置作业:读以上两句名言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七、板书设计
背诵——很快
不懂就问
心想——不懂
好习惯
提问——壮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