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自己的,想要幸福,全靠自己演绎。幸福只有通过创造才能得到。不然,活在感觉的世界里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幸福吗?
正如再好的点子也只有被付诸实践才能成为伟大的发明。若当年爱迪生只是构思着合适的灯丝,那么点亮世界便不会成为他的幸福;若当年马克扎克伯格只是构思着脸书的雏形,那么沟通你我便不会成为他的幸福;若当年鲁迅也只是幻想着唤醒沉睡的国人,那么无所畏惧地以笔救人也不会成为他的幸福……他们都通过自己的行为让理想成为现实,也因此享受了幸福的滋味。当感觉真实化、目标行动化,我们才能靠自己的行为实现理想,演绎出属于自己的`幸福。
让我们为自己的幸福行动起来,因为我们无法复制他人成功的模板。从当下的留学热中我们不难看出,许多人向往大洋彼岸的生活,羡慕那些有机会走出国门的人。于是,他们便叫嚷着要出国,好让这段经历能为自己镶钻贴金。但到了国外,沾染了不良习气,还以为自己身在天堂、享受幸福。难道效仿别人的行为就能成就自己的幸福吗?
当然不是!
生活属于自己,幸福也属于自己。真正有智慧的人会用自己的方法、自己的行为找到通往幸福的路。
所以,我们要带着独立创造的精神,演绎幸福,把想象变为现实,而不是靠自己的感觉活着。这可以说凝神倾听花开的声音,从而让美好绽放;也可以是行者无疆,让图片中的美好世界呈现于眼前;还可以用笔书写,从此,想象的世界也能兴观形现,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就算微不足道,也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幸福。
良好关系至关重要。他说:“专注于与所爱的人建立良好关系,没有人能够一臂擎天。伟大的友谊令生活富有乐趣和意义。”
做你爱做的事。他说:“如果做你所爱的事,在逆境中依然有力量。而当你从事喜爱的工作时,专注于挑战要容易得多。”
——扎克伯格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帕克的一所中学发表主题为“不要再说‘我不能’”的演讲。
2、不能靠一时的灵感或才华,而是需要一年又一年的实践和努力。凡事了不起的事情都需要大量的努力。
——扎克伯格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帕克的一所中学发表主题为“不要再说‘我不能’”的演讲。
3、很多公司都会开发类似于视频聊天这样的功能,但Facebook的竞争对手还必须要首先打造自己的社交图谱。Facebook的工作就是保持创新。
——7月6日,MySpace创始人兼前总裁汤姆·安德森撰文披露,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宣布推出视频通话功能时,对Google+带来的挑战做出回应。
4、两件事你需要关注--第一,保持现有的;第二,持续发展。我们现有的就是完善的应用程序,我们要保持这种风格,不靠噱头和花招。同时,要在不破坏现有水准的前提下,关注那些持续发展的、容易扩大规模的产品或趋势。
——2005年10月26日,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斯坦福大学发表公开演讲
5、我要做很多类似的决定,而且要靠直觉判断。我一直努力以最学术的态度去谨慎思考不同方式所能产生的不同结果,但多数时候,你必须先确定目标,知道你要什么,然后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2005年10月26日,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斯坦福大学发表公开演讲
6、我要找的人得具备两个特征,第一是高智商。你可以聘请一位有10年工作经验的软件工程师,这个人如果做了10年软件工程师,可能这辈子都会做这行。(
第二,要对我们的事业有认同感。一个人无论多聪明并极富效率,但如果缺少认同感,他不会真正努力。我从斯坦福挑选了几个工程师,他们没有多少工作经验,但绝顶聪明,同时很想从事这个行业,愿意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譬如创建Facebook相册。在我看来,这样的人比很多资深程序员更具价值。
——2005年10月26日,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斯坦福大学发表公开演讲
7、在Facebook里,有一点我十分关注,就是友好的企业文化,大家都泡在一起,我不让员工花20%的时间去进行各自的项目,我让他们都呆在一块儿。我是说,我不是让他们非得成为朋友,而是,你懂的,我不能强迫大家在工作之余也都在一起,但可以让他们在与同事相处的时候觉得更舒服,交流得更自由,这不是一个很正式的规则,我觉得就该是这样,想都不用想,这样一来,我们就营造了一种文化,使人们可以随意交流,而且让他们能够比在官僚的机构中,或者比在个人观点不被重视的地方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因为交流更顺畅了,思想互相碰撞,最终就会有人开始着手做些什么,这样就行了。
——选自斯坦福大学公开课Facebook创始人扎克“自由时间孕育自由思想”的创业演讲
8、很多公司经营的网站都声称立足于社交网络,他们的网站大同小异,提供的都是约会地点、媒体信息集萃,或者交流社区类似的信息,但是Facebook旨在帮助人们理解这个世界。我们肯定不会效仿门户网站,让用户尽可能多地在网站上消耗时间。我相信Facebook未来一定有盈利的。
——面对未知的未来,扎克伯格表示很有自信
9、我想你得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设想未来的前景,你得有一个研发团队,他们可以一起开发你正在开发的产品,然后你就需要一个财务部,或是其他什么你以前觉得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比如去运营一个网站,使设施运转起来,来维持一个二三十的开发团队,有了人手之后,你就要去监督他们的工作,但不能过分控制他们。他们都是很聪明的人,我们雇佣他们是因为他们有着绝佳的点子以及独立研发的能力,但你还要保证这些点子和产品与标准相符,或是在产品和研发方面都很出色,有点异想天开吧。
——选自斯坦福大学公开课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创业演讲谈团队管理
10、这不是钱的问题,它是我的孩子,我想将它一手带大。
——扎克伯格曾回绝雅虎前首席执行官塞梅尔的收购报价时表示
1992年一个周四的下午,比尔·盖茨来到纽约的一所小学,看望那里的师生,并且给全体小学生做了一场
盖茨走后,每逢周四下午,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将课桌收拾得整整齐齐,因为这是盖茨承诺来访的`时间,而其他时候则不愿意动手收拾。
但有一个学生却觉得盖茨有可能会在周四的上午就来,于是上午就开始动手收拾课桌。之后,他又觉得,盖茨也许会在除周四之外的其他日子里来访,于是又决定每天都要收拾一次课桌。可是,每次收拾后不久,桌子便又乱了,他想,如果盖茨恰巧这个时候来了,那自己之前付出的劳动和坚持岂不是白费了?于是,他又决定,必须要让自己的课桌每时每刻都保持整洁,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遗憾的是,盖茨此后一直没能再来,其他同学早就忘记了要继续收拾课桌,但这个学生却因此养成了随时保持整洁的习惯,并且学会了做事一定要有条理,要坚持,这让他在后来的人生中受益颇丰。
多年后,他终于再次见到了盖茨,但这次见面,盖茨并不是为了兑现当年的承诺——送他一台电脑,而是来送给他一件更大的礼物——用2。4亿美元购买他公司1。6%的股权,这还是因为他感激当年盖茨对他的无形影响而做出的让步。
他就是马克·扎克伯格——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办人。
习惯是一个人思维和行动的真正领导者。
从小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坚持下去就意味着踏上了成功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