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有二病:模仿多则牵合而伤迹;结构易则粗纵而弗工。
——[明]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
文有三理:善言德行者,道理足也;达于时务者,事理足也;笔墨变化者,文理足也。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学文》
文有四贵:胸次贵恬夷,气局贵豪荡,词句贵浑雄,思致贵纠结。
——[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
文尚华者日落,尚实者日茂。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
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
文笔却是人的本身。
——(法)布封
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连,若难遽别……收场一局,即勾魂摄魄之具,使人看过后数月而犹觉声音在耳,情形在目者,全亏此局撤娇,作临去秋波那一转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大收煞》
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辨丽本于性情。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切莫呕心并剔肺,须知妙语出天然。
——[明]都穆《学诗》
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于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流泻出,象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一条溪涧(知识)来。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战国]孟子
为了使一部艺术作品能够深入人心,必须对它加以琢磨。所谓琢磨,就是使它在艺术上达到完美的地步。
——(俄)托尔斯泰
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气,水也;言,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唐]韩愈《答李翊书》
风格就是人品。
——(法)巴尔扎克
风归丽则,辞剪荑稗。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头一条是必须写得多。总会有成就的,必须写,写,写。
一篇小说没发表,那您写第二遍,第三遍,总有一篇会发表出来……只是得不屈不挠地顽强地写。您不写,怎知没才能呢?不干,连才能也没法发现。您既选中了一种工作,那就抱定宗旨干下去,由别人去下判断。
——(俄)契诃夫
立者,所以明道也。
——[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道篇》
1、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2、要是没有把应当写的东西经过明白而周到的思考,就不该动手写。——车尔尼雪夫斯基
3、随事立体,贵乎精要;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刘勰
4、写作中要慢中求快,切不可灰心!不妨把你的作品放在铁站锤上二十次。——布瓦洛
5、读书造成充实的人,会议造成未能觉悟的人,写作造成正确的人。——培根
6、一个人的风格有多大力量,就看他对自己的主张有多么强烈,他的信念有多么坚定。——萧伯纳
7、油滑是创作的大敌。——鲁迅
8、当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更感觉到故乡跟自己是血脉相连的。——莫言
9、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狄德罗
10、唯一没有瑕疵的作家是那些从不写作的人。——赫兹里特
11、笔是作家背负终身的沉重的犁。——刘达明
12、在文学作品里,构思愈是大胆,创作愈应无懈可击。如果你要有与众不同的理由,你的理由就应该十倍于人。——雨果
13、你心里想得透彻,你的话自然明白,表达意思的词语自然会信手拈来。——布瓦洛
14、应该写了又写,这是磨炼风格和文体的'唯一方法。——列夫·托尔斯泰
15、生活先于文学,就像干活得先有材料一样。山里没有丰富的大理石,世界上千姿百态的像也无从谈起。——布鲁斯
16、一个人只有他在每次蘸墨水时都餅狸留下自己的血肉,才应该进行写作。——列夫·托尔斯泰
17、小说家的使命,并不在于叙述伟大的事件,乃是使细小的事件变得引人入胜。——叔本华
18、笔乃心灵之舌。——塞万提斯
19、写作的目的不应该只是为了发表。当然更不是为了稿费或虚名。它实际上是一个人认识真理之后的独白。——罗兰
20、作文,就是用文字把心切开给世人看。——张德祥
21、别胡由自己没有经过的痛苦,别硬画自己没有见过的画图,因为扯谎在小说里比在谈话里还要乏味得多。——契坷夫
22、拿破仑用剑做不到的事,我用笔来做到它!——巴尔扎克
23、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去写。——罗兰
24、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鲁迅
25、创作一部好作品的秘诀是:应该知道何时搁笔。——蒙哥马利
26、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
27、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贾岛
28、故事可以虚构,细节不能捏造。——佚名
29、文学是一种奢侈;虚构则是一种必需。——切斯特顿
30、网络写作颠覆的是对传统写作的话语霸权,并没有颠覆文学本身。——铁凝
31、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鲁迅
32、要把别人写成别人,不要写成自己。——契科夫
33、写作要严格、严格、再严格。求快这意味着不是往上爬,而是从上坡向下滚,到头来只有死路一条。——富曼诺夫
34、天才的作品是用眼泪灌溉的。——巴尔扎克
35、所谓风格,元非是作品所显示的一种格调、气派。——王朝闻
36、文采是来自思想而不是来自辞藻。——巴尔扎克
37、每个作者如果在文学上能有特殊的成就,他必须成就一种他所独有的风格。朱光潜
38、人们不是用白发写作,而是用识见写作的。——塞万提斯
39、只为金钱写作的人是庸人。——塞·约翰生
40、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41、文采是一枝魔杖,它可以点石成金。——史密斯
42、写作这个职业,就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其程度是你所想象不到的。——狄更斯
43、灵感,这是一个不喜欢采访懒汉的客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44、所谓风格,无非是作品所显示的一种格调、气派。——王朝闻
45、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正的新文艺的。——鲁迅
46、当夫运思落笔时,觉心手间勃勃欲发之势,便是机神初到之候。——沈宗骞
47、要像挑选宝石和情人那样选择形容词。——斯坦利·沃克
48、制成笔的羽毛是从天使翅膀士掉下来的,它追叙那些善良的人们的生平。——华兹华斯
49、给人深刻印象的叙述,乃是文风第一位的东西。——萧伯纳
50、灵感是由于顽强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1、排比入题,先声夺人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因诚信酿造生活》)
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汪洋恣肆。
2、整散交错,灵巧入题
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我的选择,我喜欢》)
整散句结合,能使句式灵活多变,增添文章旋律感和音韵美,给人一种审美感受。开头用“月光”—“柔和”、“红叶”—“艳丽”、“星辰”—“明亮”构成铺排,色彩鲜明,有先“色”夺人之妙,兼具音韵之美。
3、引文入题,典雅厚重
清代张潮《出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yǒu)为知己。”当面对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面对大海》)
引用前人文句,顺着引文的文气,巧妙引出话题。
4、细腻描绘,形象入题
我曾用水的眼睛审视生活,生活也曾如秋水般阴郁、遥远。阳光透过枫林洒下来,我顺着光束向上望,却似乎又看到一望无际的蒹葭,雾雪般的白色,水草般的柔软。在一片渺渺中我看到了妈妈的眼睛,看到了当年妈妈做出选择的那一刹那。(《让睫毛载来爱,载来幸福》)
描述性语言往往容易流于刻板和平淡,但如果考生能巧妙抓住特征,注意借鉴,灵活地加以创新,则能打破描绘的刻板和叙述的平淡,让形象的描述飘逸出令人心荡神驰的诗情画意
5、警句突现,启迪入题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与死,除了那几声欢呼,几阵痛哭外,便再没了别的。那么,生与死之间的——生命呢?(《生命是什么》)
警句式的开篇令人注目。“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死之间是生命”。凝练、平易、深刻、精辟。
6、对话开篇,引人入胜
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涅磐前对从弟子说:“你看看我的`牙齿,怎么样?”“都掉光了。”“那以舌呢,还在吗?”“还在。”“所以说,坚韧的东西总是比坚硬的东西强”。(《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一则深透禅机的对话,引出了“坚韧”的内涵,推出了文章的观点
7、事例开篇,简洁铺陈
选择是难的,更何况是心灵的选择。高渐离为了荆轲,他选择了死;马本斋的母亲为了革命,她选择了牺牲;祝英台为了真挚的爱情,她选择了化蝶。在这友情、亲情与爱情之间的选择,他们是这样做的——(《生死之间》)
文章开头以名人事迹简洁铺陈:高渐离为友情选择了死亡,用自己的头颅捍卫了“士为知已者死”的至理
8、对称开篇,整齐明快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学会历史般的旁观》)
文章开头用一组对称句子,赋予蝶、蜂、花人的性情,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体现了考生高超的语言技巧。
9、诗词开篇,凸显底蕴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李后主的感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的感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是徐志摩的不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又是苏东坡的坦荡……(《美丽的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