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以前的字是歪歪斜斜,没有一点精气神,他们像是一个个老人,毫无生气的躺着,一度让妈妈和老师头疼。后来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暑假书法辅导班。从入笔开始练习书法,一笔一划学习写字。书法老师说过:“书法是个奇妙的东西,当你专注结果,急于求成时,它便离你越来越远;当你专注于过程和细节时,它变紧紧跟随你迅速成长。”我按照老师的要求,一笔一划的练习。一个月过去了,我写的字越来越漂亮了。
学习书法是认识自我和提高自我的过程。学习就是先学知识后练习,比如人生: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一定是先学习做人的道理,然后才能把事情做好,最后才能成功。任何事情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逐步走向成熟的。想要写好字,最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刻苦练,而且要多练,俗话常说:“熟能生巧”,多练才能更加掌握,更加灵活运用,如果不刻苦,那么再多的练也都是无用功。我们所遇到的事不可能件件都完美,件件都顺心,好事多磨,也需要经常实践。事和字是一样的,想要写一手好字,就需得多练;想要遇到一件好事,就得多刻苦,才能成功。我参加了书法班,认真练习了书法后,每次考试因为我的试卷卷面整洁、字迹清楚而增加了不少的卷面分,我还参加了学校的书法比赛,获得了奖状,成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通过学习书法,我明白了,书法之如人生,必须一笔一划从零开始,不能夸夸其谈,急于求成。无论我们学习什么科目,都要脚踏实地,认真仔细的听好每一节课,透彻理解每一个细节,最终才会有好的成绩。学习就像垒长城,需要一砖一瓦的垒砌,不可像空中楼阁。 我以后还要向练习书法一样,认真踏实的学好每一个科目,做好每一件事,也希望天下学书法之人都有所得,所有追求美好人生的人们都获得成功和快乐。
1、如果说,读书是在奠定人生的基石,在梳理人生的羽毛,那么,实践,就是在构建人生的厅堂,历练人生的翅膀。是不是,人生经过了实践,才能真正矗立、飞翔在天地之间。
2、学而不已,阖棺乃止。——西汉学者 韩婴《韩诗外传》
3、自学的人在读书收获和成功方面往往超过受过专门教育的人,是因为他们的目的明确,愿望强烈,深知自己要研究什么,要读哪些书。——诺·波特
4、我从十二岁起就养成了在假期中自己读书的习惯。起初是迷于读旧小说,我常常从早晨一直读到深夜。后来阅读能力增强了一些,别的书也读了起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等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读的。——何其芳
5、读书者知其所言莫非吾事,而即吾身以求之,则凡为圣贤所至而吾所未至得,皆可勉而进矣。若只求之文字,以资诵说,其不为玩物丧志者几希。——李侗
6、当我们读书的时候,首先要理解,要求懂得,在理解的墓础上,.再把它记下来。要记住的是书中的中心思想和精神实质,而不是书中的词句。这样我们才算是真正地学到了东西,长进了知识。——曹方
7、我辈读书,原非与后儒竟立说,宜平心体会经文,有一字非其的解,则于所言之意必差,而道从此失。学以牖吾心知,犹饮食以养吾血气,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可知学不足以益吾之智勇,非自得之学也,犹饮食不足以增长吾血气。食而不化者也。——戴震
8、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的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9、已能探虎穷骚雅,又欲囊萤就典坟。——李中梓
10、人们很少记住读过的东西,原因在于他们思考得太少。——利希顿堡
11、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任防
12、善读书者,日攻日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郑燮
13、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董其昌
14、人多读书则识进,且能自见瑕疵,故终身都无足处。——王睥
15、古往今来,好书总是人们最好的朋友。
16、书是美的,不仅是外表的美,更是内心的美。外在的美是一种现象,它的极致是有我——舍我其谁?内在的美是一种境界,它的极致是无我,超脱世俗,物我合一。
17、读书,看似是很普通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的心灵和古今中外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9、哲学是们进行思考,推理和想象的思维形式,也是人类生存的真正的价值所在。——查·埃利奥利
20、心胸坦荡,意志坚强;经常运动,锻炼身体;起居有时,饮食节制;养花读书,修养心性。——张学良
21、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
22、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 ——[俄]奥斯特洛夫斯基
23、读书之于心灵,犹如锻炼之于身体。
24、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英国)培根
25、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洪优
26、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词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27、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 作者:列宁
28、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崐?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2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作者:(春秋)孔丘
30、学以治之,思以精之。 作者:(汉)杨雄
31、不去读书就不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辨别力。
3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3、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34、聪明的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做事,才越变越聪明。
35、感谢上帝,阿基里斯和唐吉诃德已经足够有名,这使我们得以免除阅读荷马和塞万提斯原著的劳苦。—— [法]朱尔勒纳尔
36、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作者:《清诗铎·趁早歌》
37、书籍是大脑之子。——乔·斯威夫特
38、一切书籍不是刀剑就是梦幻;你可以用语言进行杀戳也可以用语言进行迷惑。——阿·洛威尔
39、书就好比海洋,我就好比漂泊在大海上的一只小舟,在大海里快乐地遨游。
40、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吃一堑,长一智。
41、我们的箴言终是:元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使它醒后更兴奋。
42、心灵的陶冶,成就不凡的人生。
43、图书馆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的补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 ——(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
44、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
45、阅读,比如饮食、平静地咀嚼,其味道是将长;大咽咀嚼,味道也就永远不会知道。
46、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47、求知是一种快乐,好奇心知识的萌芽。
48、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
49、对自己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50、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佚名
51、踩着书籍前进。——佚名
52、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佚名
53、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佚名
54、怎么不舒服,我总要抽出一些时间和我的儿子一块玩,一块读书。——甘地夫人
55、抓住机遇,超越梦想。——谢芳
56、人不读书,其犹夜行。
57、买书没有读书难,读书没有消化难。
58、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
59、书,要算要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60、高枝已约风为友,密叶能留雪作花。
61、学习本无底,前进莫旁徨。——佚名
62、读书得到启蒙,读书学到礼仪,读书升华自我,读书提高了文化水平素质。读书增长社会经验阅历,读书才使我成了有用之才,读书才使我感悟到自然人类的变迁。世界读书日:博学今古典藏,善行美德渊源。
63、人生乐趣千万种,唯有读书最幸福。高尔基说:"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
64、书是人类灵魂的窗户,书是知识无尽的源泉。
65、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本活书。
66、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作者:伏尔泰
67、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6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9、一个专业的读者读一部作品要贴着语言来读。——谢有顺
70、读书即人生,人生即读书。——肖克凡
71、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顾问的次数。——海伦凯勒
72、在你阅读的书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拋掉。
73、把读书当成跳板的人,读书不过是人生的装饰。
74、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出处:清诗铎读书
75、时代变了,现在机遇比以前更多,但代价更高,人们变懒了,不愿意读书不愿意思考。一个人的时间用在哪里,是看得出来的。当代人不读书,根本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什么的'问题。作者:梁文道
76、不读书就像没有吃饱饭一样,精神上是饥饿的。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作者:董卿
77、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78、多看书,等于走向成功。
79、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俄]普希金
80、中国不是没有思想家,不是读书人没脑子,只是有的人被扼杀了,有的人被吓傻了,有的人将自己那一点才学拿去换了别的好处。要说悲哀,这才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作者:胡发云
81、咱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咱们思想,咱们只但是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咱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咱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简单,然而在读书时,咱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户外场了。因此,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潜质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潜质必定较差,道理相同。——叔本华
82、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
83、花开花落书中行,云卷云舒眼中景。
84、书香盈耳,茅塞顿开;书香沁心,胸怀大爱。
85、布衣暖,菜根点,读书滋味长。
86、所谓好书是指其内容和你意见完全相左,但仍旧有所帮助的书。——罗斯麦唐纳
87、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
88、念书对付我来说是驱散糊口中的不愉快的最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念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89、竹根——纵然被埋在地下无人得见,也决然不会遏制摸索而力图冒出新笋。
90、沉湎于但愿的人和守株待兔的樵夫没有什么两样。
91、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中五车书。——《春联集锦》
92、所有的好书,读起来就像和过归天界上最精巧的人们的谈话。——笛卡儿
93、劫难——这对象最能常常而确凿无疑地提醒我们,人生的事物并不全是凭据我们本身的布置。有两种:本身的背运,尚有别人的走运。——比尔斯
94、书是人类进步的路线。
95、人做了书的仆从,便把活人带死了。把书作为人的东西,则书本上的常识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 ——华罗庚
96、念书不想,隔靴挠痒。 读一书,增一智。
97、读书要四到:一是眼到,二是口到,三是心到,四是手到。—— 胡适
98、种下一种本性,收获一种运气。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一门古老而奇特的艺术,而且能够启迪人生、丰富人生,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是传统、精神和民族的特征。
俗话说:字如其人。不同的人写出的是不同的字,如:贤哲之士的字,温和醇厚;英雄豪杰的字,沉着刚毅;脱俗奇人的字,磊落洒脱;文人学士的字,清俊秀丽……
智慧一:曲则全,枉则直
要想学写字,必先学做人。做书忌僵直之线,讲求一波三折。做人也是如此,直则易折。老子曾说过:曲则全,枉则直。因此,为人处事,做人做书都要讲究艺术,讲究曲线美。曲能生气,也能贮气;曲则有情,曲则生韵。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且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他的奶妈,自以为是皇帝养母,故经常在外仗势犯事,汉武帝就要依法严惩。奶妈只得求助东方朔,东方朔说,这件事靠嘴巴讲是没有用的。于是他告诉奶妈,等皇帝下命令要办你,你被拉下去的时候,什么也不要说,但要走两步,便回头看看皇帝,走两步,再回头看看皇帝,切记你什么都不要说,这样,或者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当皇帝下令拉下奶妈时,奶妈照做了。东方朔站在旁边骂道:你这老太婆是不是神经啦,皇帝已经长大了,还要吃奶吗?你快走吧!东方朔这么一说,皇帝听了很难过,自省,结果将奶妈释放了。正是东方朔运用了“曲而全”的艺术,不仅救了奶妈的命,而且还消除了汉武帝后来的内疚之情。
曲直之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直来直去,往往是行不通的。这和书法是一样的,“无往不复,无垂不收”,不能老是横和竖,不用“使转”。当然“使转”过了头,字中尽是些圈圈眼眼,就太俗了,人也就变得滑头滑脑了。
智慧二:平淡自然,宠辱不惊
书法在笔法上,讲求“藏头护尾,力在字中”,做人就要“刚柔并济”;讲求“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笔上要“藏露互见,方圆并备”,做人要能上能下,能屈能伸;结字上,讲求“重心平稳”,做人就要稳重,不要轻浮;结字要“点画呼应,顾盼有情”,做人要讲信任,和睦相处。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其著的《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段精辟的论述,不仅揭示了学书的道理,而且还讲出了人生哲理。学书有成的人,大都经历了“平正—险绝—平正”的这样一条艺术道路。做人也是如此,我们度过了规规矩矩的童年、少年,有时觉得生活无聊呆板也无可奈何;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始知自立自主,屡有奇想,敢做敢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却有步入歧途的可能;到了阅世颇丰,思想成熟的中年、老年,则有看透,有彻悟,宠辱去留,无所动心,就有一种临风自笑的.雍容。
一个人和一幅字一样,险绝已经做到了,还要复归平正。字不要过于巧,巧过了头就俗,字要求变,但不能求怪。人也不必“锦上添花”,要平淡自然,宠辱不惊,但要达到这种地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一个民间笑话,说的是一个老童生考状元,屡考不中。步入中年了,一次和儿子同科应考。一天,儿子看榜回来,高兴地敲门大叫:“爸爸,我考中了!我考中了!”这时,老子正在关门洗澡,便在房内大斥道:“考中了,有什么了不起,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太沉不住气了,大吼什么?”儿子又轻声细语地告诉老子:“爸爸,你也考中了。”老子听了,高兴极了,欣喜若狂,夺门而出,大声呵斥儿子道:“你为什么不早说?”儿子一惊:“爸爸,你怎么不穿裤子?”……
一个人要做到“宠辱不惊”,难啊!孟子说得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为大丈夫也。一个人得意也好,失意也好,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总是那个样子,这是最高境界的修养。
智慧三:写自己的字,走自己的路
古人说:书品即人品。品味一幅书法作品,是能够从中看到书家的人格品性的。流畅的书写反映出随和与机灵的性格;生硬的书写则表达出富有进取心和泼辣的风格;断续的书写说明直观感觉能力好;爱写草书则表明逻辑思维能力强;字里行间,间隔距离大,则意为害羞或性格孤僻;笔锋上斜表现出感情奔放;笔锋下斜则为消沉和压抑的象征。
王羲之的行书,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遒劲媚逸,萧散平和;颜真卿之书,雄劲独出,格力无纵;柳公权的字,筋张骨露,险中生态;赵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