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孟子是_____时期思想家,《孟子》是_________家经典著作。(2分)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 )空乏其身( )
衡于虑( ) 而后喻( )
小题3:唐代名臣魏徵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明 。(3分)
小题5:孟子认为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和 行 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战国.儒家
小题2:田间,田地使受贫困之苦 通横,梗塞,不顺了解,明白
小题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4: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而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
小题5:略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孟子文学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牢记此类知识点。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根据材料意思,把握关键句子即可。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根据句子含义回答即可。
小题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联系实际,结合本文,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即可。
《格言联璧》是古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通过格言的方式流传给后人,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其中的经典格言。
1、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2、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因循人似闲。人中常有余忙。
3、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4、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5、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6、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妄。
7、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8、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9、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尔。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10、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11、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12、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13、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14、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15、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16、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欧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17、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18、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19、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20、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21、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22、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23、心一模糊。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然。
24、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25、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观云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26、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27、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灾畲。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着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28、竭忠尽孝。谓之心。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29、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30、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31、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32、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33、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烈。是错到底。
34、喜来时一检点。怒来时一检点。怠惰时一检点。放肆时一检点。
35、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36、人性中不曾缺一物。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37、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天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38、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39、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40、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41、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42、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43、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44、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45、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46、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47、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独凛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48、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49、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50、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51、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52、静能制动。沈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5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54、喜怒哀乐而曰未发。是从人心直溯道心。要他存养。未发而曰喜怒哀乐。是从道心指出人心。要他省察。
55、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56、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
57、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58、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59、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60、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61、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62、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63、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64、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65、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直俭约。四者。切己良箴。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66、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灭。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67、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68、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69、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70、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人心如明镜。全体浑是光明。习染熏之而暗矣。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71、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功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功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72、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73、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74、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75、就性情上理会。则曰涵养。就念虑上提撕。则曰省察。就气质上销镕。则曰克治。
76、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道通。
77、颜子四勿。要收入来。闲存工夫。制外以养中也。孟子四端。要扩充去。格致工夫。推近以暨远也。
78、一庭之内。自有至乐。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79、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80、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神则疲而不入。
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娃起夜妆。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第一篇:《描写亲情的古诗》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第二篇:《关于亲情友情的古诗》
关于亲情友情的古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黄景仁《别老母》
搴(qiān)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清代诗人黄景仁幼年丧父,居家贫寒,常年奔波在外,偶然归家,不过小聚几日。一个风雪之夜,诗人强忍离愁别情,看了一眼白发散乱,泪眼干枯的老母,冲出家门。愁情如潮,悲痛难忍,一首催人泪下的七绝《别老母》从心中喷涌而出。“搴帷别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这首诗明白如话却感人至深。在儿子眼里老母已是风烛残年,气息奄奄,可是为了生活还要别她而去,无法让年迈老母安享温暖幸福不说,连给老母端汤奉水都做不到,这怎能不使诗人陷入深深的自责。“此时有子不如无”既揭示了老母心中难以名状的哀怨和悲怆,也十分真切地抒写出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内疚。这动人心魄力的诗句,不是写出来的,是一个赤子发自肺腑的呼喊。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在送别友人董庭兰时创作的两首七绝,其中第一首堪称千古绝唱,是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
第一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二首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月下独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
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此诗充分表达了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的胸襟。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
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
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 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诗。它曾被谱入乐曲,称为《渭城曲》、《阳关曲》或《阳关三叠》,从盛唐时期开始广为流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wèi)城朝[zhāo]雨浥(yì)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cén shēn)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名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bó)。
将军角弓⑤不得控,都(dū)护铁衣冷难着(zhuó)。
瀚(hàn)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yǐn)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第三篇:《亲情古诗》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4)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7)寸草(8)心(9),报得三春晖。
(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言:说。
(8)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10)报得:报答。
(11)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
(1)除夜:除夕之夜。
(2)转:变得。
(3)凄然:凄凉悲伤。
(4)霜鬓:白色的鬓发。
(5)明朝(zhāo):明天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唐 】张籍
城里见,
欲作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
(1)意万重:形容思绪万千。
(2)行人:指送信的人。
(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4)秋思:秋日里的思念。
(5)洛阳:我国古都之一,位于河南西部
第四篇:《关于表达亲情古诗》
1: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
2: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3: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4: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5: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7: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8: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嘘唏。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9: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10: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11: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2: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1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1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5: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16:顾我,复我。《诗经》
17: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18: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19: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20: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2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22: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3: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24: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25: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26: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27: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8: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29: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30: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3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2: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33: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关于表达亲情的诗句 60句文章关于表达亲情的诗句 60句出自
35: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36: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37: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38: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39: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4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1: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42: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4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44: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4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46: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4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48: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4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0: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5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关于表达亲情的诗句 60句好词、好句。《诗经》
53: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54: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55: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56: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57: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馀。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岸,莫忘几行书。
58: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59: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60: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第五篇:《关于赞美亲情的古诗》
1: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2: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6: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7: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8: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13: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嘘唏。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14: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15: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关于赞美亲情的诗句 60句关于赞美亲情的诗句 60句。字严
16: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17: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8: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19: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2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1: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22: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3: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24: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25: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26: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27: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2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29: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关于赞美亲情的诗句 60句文章关于赞美亲情的诗句 60句出自
31: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3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3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34: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35: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36: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37: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38: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39: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40: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41: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42: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4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44: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45: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46: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47:顾我,复我。《诗经》
48: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关于赞美亲情的诗句 60句好词、好句。(杜甫:《月夜忆舍弟》)
49: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50: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
51: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52: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53: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54: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5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6: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馀。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岸,莫忘几行书。
5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5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60: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