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古代勤政廉政格言 正文

古代勤政廉政格言

时间:2025-05-11 11:28:28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勿延誉归己,勿诿过于人;勿徇私废公,勿贪渎纵欲。

10、与声色犬马零距离难免失足,同清正廉洁相坚守方可成材。

11、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

12、识时务清廉政务,通人情不徇私情。

13、领导者的角色:在人民面前是公仆,在工作面前是表率,在腐败面前是利剑。动摇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骄奢浮华,终将逸豫亡身。

14、立德行善勤为先,富民安邦心所系。

15、法到严时生廉政,官到清时更爱民。

16、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失去节制的私欲,就像决堤的洪水。

17、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18、廉洁奉公公平公正方显公仆本色;执政为民民情民生应是为政所系。

19、执政为民,民心所向;掌权为己,自取灭亡。

20、在官唯明,理事唯平;处世唯清,待人唯诚。

21、管涌如不堵,能决防洪之长堤;贪欲如不除,可毁为官之大志。

22、勤政廉政政通人和,亲民爱民民康物阜。为官禁权力与金钱握手,做人倡正直与廉洁相拥。

23、惩治腐败为民心之所向,敢于执法乃兴国之关键。

24、秉公执法威自显,善听民言政更廉。

25、浮华虚荣是堕落的序言,廉政敬业为成功的宝典。

26、用好手中的权力靠的是责任,带好身边的人员靠的是品行。

27、谁对腐败者同情,就是对老百姓绝情。

28、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学习,清清白白为官。

29、维护公平得人心,伸张正义顺民意。

30、任劳任怨,献身事业无悔;诚心诚意,服务群众有情。

31、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拒腐蚀永不沾,牢记“两个务必”;除私心为民众,甘当人民公仆。

32、维护公平得人心,伸张正义顺民意。

33、任劳任怨,献身事业无悔;诚心诚意,服务群众有情。

34、清正廉洁无所畏惧,坚持原则人心凝聚。

35、视事业重如山,看名利淡如水。

36、官为轻,民为重;权为轻,责为重;名为轻,德为重;利为轻,义为重。

37、位不必尊显,期于无负国家;功无须丰伟,要在全意为民;才毋望八斗,重乎勤勉力行;德勿求皆碑,惟有不懈修身。

38、做事当于世有益,为人应求心所安。

39、从政,应德厚才高身正;治国,当吏清法严政明。

40、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清廉近乎威,公平近乎明;勤勉近乎才,为民近乎忠。

41、立党为公贵在公平公正,执政为民旨在民富民安。

42、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

43、与民同乐乃万乐之本,为民办事乃万事之先。

44、矜持规矩,慎作方圆。党心是旗,民心是尺。

45、心诚不在酒宴盛,事实何须文墨多。

46、官以廉生威,人以德立身。

47、宁做清官甘苦一生,莫当tan官遗臭万年。

48、是真公仆当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做好党员切莫忘民族兴衰乃大端。

49、立党为公树公心修浩然正气,执政为民听民声养鱼水情怀。

50、心里装着群众,民声托起你;心里只有自己,民怨湮没你。

51、社会不会无缘无故地厚待一个人,除非他自己向社会证明,他是值得社会对他厚待的。

52、读书是修身之道,守廉乃为官之德。

53、德不善则弊显,行不俭则祸生;品不端则怨长,言不实则信失。

54、正党风要靠铁面倡廉,合民意更须无私执政。

55、党员依照“准则”行,不越雷池一步;领导牢记“宗旨”干,莫离民众半分。

56、官大品高,心系百姓安危冷暖;位尊情浓,体察民众酸甜苦辣。

57、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58、行政为公莫怕吃亏,为民造福莫怕吃苦。

59、人无骨气五尺肉,心不染尘千秋魂。

60、民有公论,身闲性懒莫从政;法无私情,品劣心贪休做官。当记苍生苦,不忘鱼水情。

61、高山流水洁有情,清风明月廉无价。

62、立德是领导干部执政为民之基,有德是领导干部立身为官之本,修德是领导干部洁身自好之源,守德是领导干部建功立业之方。

63、笋生瘠土仍怀节,竹揽长空更虚心。

64、为人谦和智则广,为官廉洁威自高。

65、贪婪,是走向腐败的通行证;自律,是坚持廉洁的安全阀。

66、功高不泯忠贞志,位尊更坚公仆心。

67、知取舍,求同存异,志可行也;知明暗,弃恶扬善,品可标也;知偏正,秉公废私,名可昭也;知清浊,拒腐守德,心可安也。

68、做人一生,道德是根本,为官一任,廉洁是根本。

69、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70、民心似海,应珍惜点滴之水;权重如山,勿滥用半捧之土。

71、贪心由微而起,贪不遏则害人害己;嗜欲因纵而虐,欲不止则迷心毁身。

72、做官如航行--当以公正为船,廉政为舵,勤政为帆。

73、执政莫忘本,得志莫骄纵。

74、正气是人的`形象,骨气是人的脊梁,朝气是人的希望,勇气是人的力量。

75、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

76、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77、出于公心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78、源清流自洁,身直行始正。

79、做事最怕生贪欲,为官最难秉公心。

80、多闻己过,广达民情。

81、为政之要,贵在得人;得人之要,贵在用人;为官之要,贵在清廉;清廉之要,贵在砺人。

82、太阳在选择中上升,流星在选择中下沉,人生的辉煌和沉沦,常常取决于一念之间。

83、为官莫贪婪,贪婪如飞蛾赴火;处世勿侥幸,侥幸是以身试法。

84、赤胆忠心为党,廉洁奉公行政,呕心沥血为民,鞠躬尽瘁奉献。

85、眼睛一旦盯住金钱,心灵便会失去光芒。

86、一双铁肩,一颗义胆,一身正气,任劳任怨替国肃贪;一副柔肠,一腔热血,一片真情,全心全意为民谋利。

87、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常怀律已之心,常修从政之德。

88、人以德为本,官以民为基。

89、谋事之基要实,方成大业。成事之道要正,才能远行。

90、做“公仆”情系百姓,当“清官”勤廉为本。

91、铜臭铸就镣铐,清廉闪亮人生。

92、公生明,廉生威。

93、不折不扣的反腐倡廉,实实在在的勤政为民。

94、常闻贪欲丢性命,但能守廉得民心。

95、正心为本,修身为基,秉公执法,勤政为民。

96、心似秤办事公平平似水,人如镜自律廉洁洁如玉。

97、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98、诚实不虚伪,敬业不图名,坦言不奉承,廉洁不贪利。

99、一身正气人品如山,克勤克俭两袖清风,胸怀似水任劳任怨。

100、财欲、物欲、人欲、贪欲是腐败之源;公开、公正、公平、公心乃廉政之基。

有德行之人遇到艰难险阻之时,一定检查检讨自己,从而加强自身修养。下面我们来看看古文修身养性的名言,欢迎阅读借鉴。

1、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2、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3、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4、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5、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6、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7、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8、读书是修身之道,守廉乃为官之德。

9、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10、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清。

11、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1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4、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1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7、人皆可以为尧舜。

18、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19、小人治理自己的形为,君子修养自己的'身心。

20、见侮而不斗,辱也。

21、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22、勤政从一言一行做起,廉政从一分一厘拒之。

23、不悲叹道路的艰难,只悲叹自身修养不好。

24、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25、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为先。

26、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27、不怕法律无情,就怕自身不清。

2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9、修身养性,然后才可以管理国家。

30、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31、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

32、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3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3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5、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36、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37、有德行之人所说的话,估计自己可以做到,然后才可以要求别人。

3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39、奉公不贪一身正气,官字二口民口为首。

40、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41、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42、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43、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

44、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45、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46、在上不骄,在下不谄。

4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4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0、不迁怒,不贰过。

51、取人一文,我的人则一文不值。

52、贪一分,百姓恶十分;廉百分,百姓喜万分。

53、清正廉洁官本份,执政为民党根基。

54、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55、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56、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57、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58、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59、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60、人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

6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2、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

63、以公倡廉,以威树廉,以德养廉,以清保廉。

64、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65、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66、心中常念人民苦,身边牢筑防腐墙。

6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69、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70、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71、贪念一念之间,荣辱两个世界。

72、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7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74、修身养性心如玉,纵欲贪色形成魔。

75、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7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78、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79、敬守此心,则心定;欲抑其气,则气平。

8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8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2、一寸山河一寸金。

8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传承中华美德的作文篇【一】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经典古籍构成了它的核心。经典古籍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华文化被称为伦理型文化。它的精华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它对于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协调社会秩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美德有着丰富的、系统的内容。它包含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例如:“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个人自身修养的问题,例如:“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而且把个人、集体、国家联成一体,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种伦理价值体系,在别的国家是很少见的。中华传统美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今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要不要保持传统美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问题。作为意识形态的价值思想体系是生产关系的反映,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必然要伴随新的价值思想体系的建立。但是,新的价值思想体系的建立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在对旧的价值思想体系的批判和改造中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提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把中国传统价值思想体系中的优秀精华发扬光大,把它和现代化结合起来,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理论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特色在哪里?我的理解,一是社会主义的,二是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才能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得有特色。 第二,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带来了许多外来的,特别是西方的价值观念。“麦当劳文化”正在浸蚀着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包括它的价值观念,我们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选择和改造,选择先进的优秀的精华,例如他们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开放意识、进取精神等。同时要摒弃一切腐朽落后的,或者适合于西方而与我国国情不符的价值观念。弘扬中华美德就是要振奋民族精神,抵制一切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的浸蚀,树立健康的社会主义新美德。

第三,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步的道德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因此极需要告诉他们中华美德是什么,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又是在中华传统美德的哺育下壮大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祖国,复兴中华,需要身体力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今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明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20年中,我们现在在校学习的青少年将成为祖国建设的骨干,他们的成长将关系到中国传统美德能否传承下去,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问题。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从小让他们身体力行,形成习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就懂得这个道理,为了让少年儿童牢记各种行为规则,编写了许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读本和格言。例如《三字经》、《千字文》等,一方面让儿童识字学知识,另一方面学习传统美德,身体力行,铭记在心,从而形成习惯。这些读本今天当然不能再用了,里面有许多封建的东西,但是其中有许多代表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还是应该传承下去。因此,我们应该有新的读本,选择代表先进文化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编纂成册,让青少年广为传诵,并指导他们努力实践,从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因此,高等教育出版社汇编出版《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丛书》,很有意义。选择经典古籍中适合青少年阅读并具有时代生命力的内容,让青少年阅读背诵。有些内容可能青少年一时还不能理解,但随着年龄学识的增长,他就会懂得其中深奥的道理。我小时候也读过一点四书五经,如小时候背《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时并不明白,现在才理解它的教人做人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小时候读《论语》时背诵的,现在成为我的座右铭。可见,小时候趁记性好的时候读点、背点古籍是很有好处的。当然,我不提倡如过去意义上的读经。中国的四书五经主要内容是宣扬封建道德,与今天倡导的民主和科学精神是格格不入的。但是经典中不乏待人接物的公共道德和教人修身养心的道理,即前面说到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这是我们今天仍然要继承和发扬的。

古人如是,今天亦如斯。因为美德代代相传,因为美德在我们心中,因为我们是中华儿女。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把文明美德传承下去,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这朵美丽的生活之花开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传承中华美德的作文篇【二】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弘扬中国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一、爱国、气节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 ,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人都体现 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 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 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

以上种种爱国和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

二、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 的《沁园春?长沙》 ,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 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

三、改革、创新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

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 正统思想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一个民族。近代的林则徐从中国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发,组织翻 译整理成《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策划海防时也先着手调查西方情况,这对打破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为 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迈出了坚实一步。直至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

历史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

四、勤俭、廉正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 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

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 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 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廉正美德 得到升华。

五、敬长、知礼

敬长即尊敬长辈。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 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 “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 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 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 文明却衰退 ,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同学们,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 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 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