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中考谚语格言及答案 正文

中考谚语格言及答案

时间:2025-05-15 03:09:24

1、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2、与别人交流有助于自己的思想修养。——(法)蒙田《随笔集》

3、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德)普朗克

4、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法)巴尔扎克

5、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法)狄德罗

6、我们一生中的错误有一半是在探索如何思考和思考如何探索中犯的。——丘·柯林斯《警句集》

7、进取是人生的要务。——(英)约翰逊《懒汉》

8、思想往往是感情的复制品。——(法)拉·罗什夫科《箴言录》

9、人,总有根据前人思索过的记忆来使用眼睛的习惯,因而一切东西都一定还有未被探索到的地方。——(法)福楼拜

10、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11、他的思想是他的王国,他的意志是他的法规。——威·柯珀《真理》

12、不管你喜不喜欢思考,人类就是因思考而存在。——(英)坎布尔

13、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观花似地随手阅阅它。聪明的人用心地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德)保罗

14、所谓完善的人,就是心胸宽广,富有献身和牺牲精神,誓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奋斗的人。——(美)塞德兹

15、一个人如果能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及其动机加以反省,并且觉得其中若干是对的,若干是不对的,他便是一个能辨别是非的人。——(英)达尔文

16、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德)爱因斯坦

17、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18、生活里没有旁观者。——(捷克)伏契克

19、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20、大脑是意识的堡垒。——大普利尼《博物志》

21、思维就是与自己交谈。——(西班牙)乌纳穆诺

22、世间最大的麻烦在于蠢才十分肯定,智者却满腹狐疑。——(瑞士)罗塞尔

23、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24、一种思想历久不衰并不是好事,因为思想本身最终总是要变得陈腐的。——(美)桑塔亚那

25、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壮举一样,无需鼓吹。——菲·贝利《浮士德》

26、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7、思想的价值和思想的影响力是成正比的。——布尔沃·利顿《卡克斯顿一家》

28、人只有靠眼睛才上升到天上;因此理论是从注视天空开始的。最早的哲学家们是天文学家。天空使人想起自己的使命。——(德)费尔巴哈

29、人只是一枝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但却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法)帕斯卡尔

30、人并不是只有一个圆心的`圆圈;它是一个有两个焦点的椭圆形。事物是一个点,思想是另一个点。——(法)雨果

31、如果不献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是毫无意义的。——(菲)何塞·黎萨尔

32、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约·诺里斯《论思考的益处》

33、一个执迷不悟的人是一个不会改变主意也不愿改变主意的人。——(英)王尔德

34、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代的人们。——(英)萧伯纳

35、优美的思想在哪里停止飞舞,迫害狂就在哪里开始。——(俄)谢德林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俄)托尔斯泰

37、世界万物的哀喜都取决于人的世界观。世界观可以给事物蒙上暗淡的色彩,也可以给它们染上绚丽的光泽。——克莱泽《永远跨不过去的桥》

38、人,只有一个公、私;天下,只有一个邪、正。——〔宋〕朱熹《朱子语类经略》卷三

39、怀疑即思考,思考即人生。——(英)康拉德

40、思想永远是宇宙的统治者。——(古希腊)柏拉图

41、坏思想很快变为坏行动。——(英)莎士比亚

42、生命就是思想。——马可·奥勒利马斯《沉思录》

43、一个人只要有思想,他就是自由的。——(美)爱默生《处世之道》

44、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人生不单单是以年月日计算的,事实往往是最好的日历。——(英)迪斯列里《维尔夏》

45、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美)爱因斯坦

46、你若要人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歌德

47、别人活着是为了吃喝,而我吃喝是为了活着。——(古希腊)苏格拉底

48、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像。——(美)爱因斯坦

49、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密的思索。——(英)牛顿

50、笔是思想的舌头。——(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坷德》

修养,指人的综合素质;道家的修炼养性等。有关名人修养

中考常用

1.何以止谤,曰无辩,辩愈力,则谤者愈巧。——清·申涵光《荆园进语》

2.坚信自己和自己的力量,这是件大好事,尤其是建立在牢固的知识和

3.除了人类和蝗虫,很少有一种动物能在观光一个地区时把它弄得乱七八糟。——马长山著《思路花语》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6.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9.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10.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汪国真

1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2.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论语》

14.习惯之链的力量很弱,因而往往感觉不到,但一当感觉到了,它已是牢不可摧的`了。——不要养成坏习惯

15.一个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甚至粗野到惨无人道的程度。

16.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

17.最为贤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视时代的习惯,同时又一点也不违反它地生活着。

18.凡建立功业,以立品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

19.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弘一大师。

20.以修养对待修养还不是真正的修养;以修养对待无修养才是真正的修养。

21.修养,不是说不会发脾气,而是说不会轻易发脾气。不会发脾气的人不一定是有修养的人,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人,则是缺乏修养的人。

22.一个在人生中欲有所成的人,必得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否则,他不是毁在鲜花中,便是毁在流言中。

中考常用名人名言素材积累2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唐)柳宗元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明)朱之瑜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汉)王符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王守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宋)包拯

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明)张居正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宋)朱熹

心轻万事如鸿毛。 ——(唐)李欣

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春秋)孔丘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战国)屈原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战国)荀况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 ——《吕氏春秋》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 ——《晋书》

人谁无过,当容其改。 ——《新唐书》

居心要宽,持身要严。 ——(清)申居郧

但改吾过,毋议人非。——(清)陈确

居幽思远,居安思危。 ——书摘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春秋)孔丘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无门关》

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宋)王安石

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宋)朱熹

含容终有益,任意是生灾。 ——(明)冯梦龙

先众人而为,后众人而言。——(明)吕坤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春秋)孔丘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春秋)孔丘

人皆知涤其器,而莫知涤其心。 ——《傅子·附录》

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绳墨者彰。——(汉)刘向

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戳无辜。——(晋)陈寿

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 ——(清)金缨

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 ——《养正遗规》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增广贤文》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增广贤文》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格言联璧》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格言联璧》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格言联璧》

目之见也借于照,心之智也借于理。——《吕氏春秋》(汉)王克

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 ——(汉)刘向

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明)胡居仁

将军额头跑得马,宰相肚里好撑船。——书摘

爽口食多偏生病,快心事过恐生殃。 ——《增广贤文》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格言联璧》

中考必背名言警句

1.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2.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5.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1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8.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4.东隅已逝,桑隅非晚。

25.多行不义,必自毙。

2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28.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9.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30.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3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7.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3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4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4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4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5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5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5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6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65.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66.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6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70.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7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7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78.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7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小学必考考点:名言警句类

常考类

● 格言

是熟语的一种, 是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言简意赅的话句。

如 “满招损, 谦受益”。

● 名言

一般指著名的言论, 多出自名人的话语、 著作、 诗句之中,

如 “明日复明日, 明白何其多” 。

● 警句

指简练而含义深刻的话。 一般是一句话或一段引话, 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某种精神品格。

● 谚语

是流传在人们口头上的一种通俗而又含义深刻的`定型化的语句。 谚语一般来自俗话、 名言、 警句、 古诗词中的佳句等。

常用的谚语有以下几种:

农业谚语。 如: 清明前后, 种瓜种豆。

气象谚语。 如: 早看东, 晚看西。

生活谚语。 如:饭后百步走, 活到九十九。

哲理谚语。 如: 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学习谚语。 如: 活到老, 学到老。

了解类

●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 风趣、 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构成。 前部分是形象的比喻, 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 说明, 指出本义。

一般分为以下两种:

寓意歇后语。 就是起“反衬” 作用, 像谜底。

如: 泥菩萨过河一一向身难保。 有时只说出前部分的比喻, 不说出后半部分的解释, 让听话的人向己去领会。

如: 老虎头上捉虱子。

谐音歇后语。 就是歇后语的一部分借助某个字(词)跟另外的事物同音来表达双关的意思。

如: 四两棉花一一免谈〈弹〉

封面上的美人一一不可取〈娶〉

对联是写在纸上、 布上或刻在竹子上、 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雅称 撒联 ,俗称“对子”。

对联是有一定的格律要求的:

一是字数要相等,即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二是位置相同的字词词性要相当;

三是结构要相称;

四是节奏要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

六是内容相关。

另外,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 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但应尽量避免 “同位重字” 或 “异位置字”。

● 俗语

亦称“俗话” “俗言”。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 带有一定的方言性。 包括谚语、 俚语、 惯用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