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的名言:
饮食:合理饮食可以使人类平均寿命延长20年
如果你是富翁,那么应该在高兴的时候多吃;反之,你若贫穷,那么就在能吃的时候多吃。——(德国哲学家)第欧根尼
如果需要改变一种饮食习惯,那么最好对饮食全面重新调整一下。——(英国哲学家)培根
我为生存,为服务于人而食,有时也为快乐而食,但并不为享受才进食。——(印度政治家)甘地
你应该为生存而食,不应为食而生存。——(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你把消化弄得失常了,就是自己毒化自己的血液。(德国思想家)恩格斯
一个人不先感到饥渴,便享受不到饮食的乐趣。——(古罗马哲学家)奥古斯丁
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
一味追求食物精美是生活奢侈的标志,不愿再吃家常便饭是精神病症的预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
人一吃过饭就变得保守了。——(美国作家)爱默生
人之养老之道,虽有水陆百品珍锤,每食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扰。——(中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邀
人不得夜食,夜勿过醉饱。——(中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邀
人无疑是大地的主人。{ê_又是胃肠的奴隶。(俄国作家)冈察洛夫
人的饮食要从五谷杂粮中吸收多方面的营养,也要从多种蔬菜中吸收营养,不能偏食。——(中国教育家)徐特立
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印度作家)泰戈尔
不要忽略你的身体的健康;饮食,动作,均须有节。——(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美食珍锺可以充实肌肤,却会闭塞心窍。——(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整天赴宴的人没有一顿饭能吃得香。——(英国词典编辑家)福勒
从来没有一个例子能证明好话能安慰饥饿的胃。——(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人应当善于鉴别哪些物品食用有益,哪些物品食用有害。这种智慧,是一味最好的保健药。——(英国哲学家)培根
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古希腊哲学家)德溪克利特
欢乐的气氛能使一盘菜变得像一个宴会。——(英国哲学家)赫伯特
用艰苦的劳作换取旺盛的食欲。——(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为了能够保持良好的健康,养料不仅分量要有节制,而且质料也要清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正和满储着食物的房子容易住满老鼠一般,食物太多者的身体,会多疾病的。——(英国作家)狄更斯
饮食习惯的改良比其他任何改良,其优点显然要大得多。——(英国诗人)雪莱
饮食如不适可而止,厨师亦成下毒之人。——(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愈是能够欣赏食物的人就愈不需要调味品,愈是能够欣赏饮料的.人就愈不忙于寻求他所没有的饮料。——(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
蔬果乃是无上的美味。他不再需要连续不断地去操作和毁坏各种器官,以求从它们那里获得满足。(英国诗人)雪莱
闲散、安逸和过去才会产生食欲;而时间和艰苦的劳动只能造成饥饿。——(俄国作家)冈察洛夫
纵口固快一时,积久必为灾害。——(中国古代学者)朱丹溪
所食愈少,心开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寒,年愈损焉。——(中国古代学者)张华
饱食之后所生的憎恶是消灭不了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
要少吃,要常吃。——(法国作家)雨果
关于饮食的名言,十大饮食名言:
人如果吃不好,就不能好好思考,好好爱,好好休息。——维吉尼亚·伍儿夫
告诉我你平时吃什么,我就能说出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布里亚·萨瓦兰
让食物成为你的药品,药品应该是你的食物。——希波克拉底
人生成功的一部分秘诀是,吃下爱吃的东西,然后让食物在肚子里斗争到底。——马克·吐温
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块干饼,大家相安。——箴言17:1
多吃少滋味,少吃多滋味。
食之过饱,心灵无法容忍躯体;食不果腹,躯体同样无法支撑心灵。——赛尔斯
未来的医生不开药,而是鼓励自己的病人关注自己的身体、饮食和疾病的原因、预防。——爱迪生
人为生而食,非为食而生。——本杰明·富兰克林
行走时,专心行走。进食时,专心进食。——rashaski·Zen箴言
1.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卫生宝鉴》
2.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
3.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苏沈良方》
4.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
5.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
6.高兴与悲伤,快乐与凄怆,欣慰与苦闷,安详与旁徨,振奋与萎靡,宽松与紧张,愉快与痛苦,喜悦与憎恶,欢欣与惆怅,前者促进健康,后者诱发病恙。
7.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医先》
8.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幽梦续影》
9.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不知保养不算巧。
10.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丹溪心法》
11.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养生要集》
12.解忧排怒松弛秘诀:冷静五分钟。于社会,看主流,想本质;于别人,看优点,想长处;于家庭,看老小,想和睦;于自己,看缺点,想身体。
13.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机。——《吕氏春秋》
14.快走慢跑健身操,治疗疾病是法宝,药疗食疗与神疗,三管其下疗效好。
15.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
16.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
17.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
18.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
19.养花添情趣,延年又益寿:养花辛苦有谁知,风风雨雨要护持,但愿来春春意浓,瑶花喜见缀琼枝。
20.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养生要集》
21.思想要乐观,性格要开朗。饮食要清淡,起居要有常。
22.柳颜赵欧四大圣,书法精妙传后人,挥笔潇洒情志浓,泼墨凝思又安神。动中有静静自安,静中有动动健身。书法巨匠均长寿,平均终年逾八旬。
23.老年膳食安排巧,精、兼、少来身体好。精:食物新鲜,营养全面;兼:食不厌杂,粗细配搭;少: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24.安静固然可爱,恬静尤为可贵。注重养生就要学会:“闹中求安,乐中求恬”。自然和-谐之美的安静,健身不生病;享受天伦之乐的恬静,越活越年轻。
25.药疗食疗,神疗体疗(活动锻炼),是治疗糖尿病的“四驾马车”。降低血糖,促进代谢,行之有效,良方妙药。
26.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27.生活规律,起居有常,良好习惯,有利健康:清晨舒展活跃,白天精神饱满,傍晚神安悦志,睡前宁静致远。音乐曲调,陶冶情操。多笑少愁,有助长寿:二簧邦腔,顺口溜唱。京剧小调,哼上几段,朝气蓬勃,情绪乐观。安静调和,神清气展。
28.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养生要集》
29.滋味煎其脏腑,芳甘腐其骨髓。忧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清淡和其脏腑,芬香养其骨髓。笑乐蓄其正气,寡欲安其精神。
30.合理膳食,脍不厌细,食不厌杂,滋养身体。
31.若要身体健,走路手不闲:捶胸又敲背,旋腹又摩面;敲打两腿侧,伸指又握拳;挠首屈十指,揉眼把耳弹。
32.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图书集成》
33.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退庵随笔》
34.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备急千金要方》
35.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养生要录》
36.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
37.养花诗两首:余地何妨种玉簪,芳兰移植偏中林。更乞两丛百合香。老叟古稀尚童心。盆盆鲜花绿茵茵,姹紫嫣红艳灵灵,芳香沁润人肺腑,悦目安神健心身。
38.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淮南子》
39.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
40.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
41.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
42.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抱朴子》
43.数好十个数,能活大岁数。
44.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
45.保健四个里程碑:最反璞归真的'环境;最适量有养的运动;最合理营养的膳食;最与世无争的心情。
46.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养生要诀》
47.晨前皮包水(喝温开水),睡前水包皮(热水烫脚),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稀奇。
48.脏腑胃肠,常令宽舒。其气流行,其血畅通。各种器官,功能平衡。身健神安,百病不生。恣纵口服,煎炸烤烹。香甜肥腻,悦人口食。食之过多,不利肠胃,积累必塞,塞则生玻。
49.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仁斋直指方论》
50.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
51.纵欲耗精,损伤正气。思虑烦多,心劳成疾。安然无恙,居安思危。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52.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寿世保元》
53.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养性延命录》
54.老人中风有规律,发生下面三时期:每天的早晨,每周的周末,每年的年底。心脑血管病人,望君慎之又慎。
55.吃点萝卜喝绿茶,寒冬养生好办法;葱蒜不离口,百病绕道走;多吃番茄营养好,美容抗癌疾病少;青菜豆腐保平安,水果海藻身体健;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养生格言经典名言【1】
1.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养性延命录》
2.安静固然可爱,恬静尤为可贵。注重养生就要学会:“闹中求安,乐中求恬”。自然和-谐之美的安静,健身不生病;享受天伦之乐的恬静,越活越年轻。
3.食不语,寝不言。 ——佚名
4.树怕剥皮,人怕伤心。 ——李悝
5.谨口胜于服药。 ——佚名
6.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佚名
7.不贪最先,不恐独后。 ——刘安
8.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备急千金要方》
9.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
10.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
11.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中寒肠鸣腹痛。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12.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
13.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图书集成》
14.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 ——蒲松龄
15.乐之方至,乐而弗骄;患之将至,思而弗忧。 ——佚名
16.养心莫善于寡欲。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17.怒后不可便食,食后不可发怒。 ——梁章矩
18.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19.晚食当肉,安步当车。 ——佚名
20.滋味煎其脏腑,芳甘腐其骨髓。忧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清淡和其脏腑,芬香养其骨髓。笑乐蓄其正气,寡欲安其精神。
养生格言经典名言【2】
1.养生以不伤为本,积伤至尽则早亡。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2.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吴普
3.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 ——林逋
4.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金代名医 张从正
5.性躁暴者,一身之剧贼。 ——佚名
6.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佚名
7.国画大师齐白石,高寿九十又有四(周岁),淡泊名利少私欲,从不患得又患失。戒烟戒酒戒暴食,戒悲戒忧戒思虑。戒懒戒怒戒狂喜,戒空戒松戒安逸。业余庭前徒步走,终生勤勉常学习。衣食住行有制节,生活谐调有规律。勤往纸上寻欢愉,天天安详神自怡。心情畅快乐滋滋,故而长寿逾期颐。
8.脏腑胃肠,常令宽舒。其气流行,其血畅通。各种器官,功能平衡。身健神安,百病不生。恣纵口服,煎炸烤烹。香甜肥腻,悦人口食。食之过多,不利肠胃,积累必塞,塞则生病。
9.私欲要节制,冷暖要注意。体检要定期,有病要早医。
10.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11.游山乐养法;对弈智养法;日光熙养法;气功意养法。
12.心清则神静,神静则身宁,身宁则体健。清朝军事家、政治家 曾国藩
13.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养生要集》
14.热食伤骨,冷食伤肺。清代养生家 曹庭栋
15.放情者危,节欲者安。 ——桓范
16.食过则成积聚,饮过则成痰癖。 ——梁章矩
17.心平则气自和。 ——王通
18.在家财断养花竹,出门则饱看山水。 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
1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佚名
20.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食能养生,也能丧生。合理膳食,脍不厌细。食不厌杂,滋养身体。
21.旷达的人长寿。 ——莎经亚
22.、自然精华,清淑之气。不在凌晨,而在日出。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灵。人得之以寿,物得之以宁。
23.健康老人的特征:头脑清,耳朵灵。眼有神,血压均。呼吸匀,皮肤润。脉形小,体匀称。前门松(小便畅通),后门紧(大便一天一次)。生息和,发光泽,手脚灵,牙齿硬,底气足,身轻松
24.习闲成懒,习懒成病。 ——颜之推
25.朴能镇浮,静能御躁。 ——申居岩
26.口腹不节,致病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林逋
27.欲得长生,腹中清;欲得不死,腹无屎。唐代文人 马总
28.饱肥甘,衣轻暖,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 ——林逋
29.若要身体健,走路手不闲:捶胸又敲背,旋腹又摩面;敲打两腿侧,伸指又握拳;挠首屈十指,揉眼把耳弹。
30.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井而铸锥,不亦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