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8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9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5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8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1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20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21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2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2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2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2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一、世事如今辣酒酿,交友自古春云薄。
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四、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五、天道酬勤。
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七、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八、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十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十二、解决最复杂的事情往往需要最简单的方法。
十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十四、先淡后浓,先疏后密,先远后近,交友之道也。
十五、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
十六、除了自己,任何人都无法给你力量。
十七、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十八、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十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二十、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二十一、如果你很聪明,为什么不富有呢?
二十二、时光就像一辆畜力车,它的速度取决于我们手中的鞭子。
二十三、诋毁自己国家的人不一定是汉奸,但绝对是混蛋。
二十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二十五、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最大的时候。
二十六、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二十七、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
二十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二十九、理论是一码事,实际又是一码事。
三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三十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三十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三十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三十四、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三十五、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三十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三十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三十八、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三十九、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四十、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四十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四十二、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四十三、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
四十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四十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四十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四十七、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四十八、培训就是赚钱,教育就是奉献。
四十九、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五十、思路决定出路,气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
五十一、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1、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意思是: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
出自《礼记·儒行》。
2、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
意思是:行为不实在的人,说话一定夸夸其谈;不诚实守信的人,往往装成诚恳的样子来说话。
出自《荀子·大略》
3、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
意思是:没有真诚所涉及不到的,用真诚提高自己以养就能规范,从真诚去处理事情就能完美。
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道篇》。
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意思是: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律。
出自《孟子。离娄上》。
5、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意思是:说话办事,信诚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
出自《弟子规》。
6、非直谅多闻之人,不能得直谅多闻之友。
意思是:不是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人,不能得到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朋友。
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7、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
意思是: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出自(唐)李白诗《唐诗纪事·卷十八》。
8、华而不实,耻也。
意思是:只开花不结果实,令人感到羞耻。比喻徒有漂亮的外表,无实际内容。
出自《国语·晋语》。
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意思是:人的真诚所达到一定程度,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又称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出自(汉)王充《论衡·感虚篇》。
10、君子诚以为贵。
意思是:有修养的人把真诚看得非常重要。
出自《礼记·中庸》
12、君子一百,快马一鞭。
意思是:一句话说定,不再反悔。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六·道明禅师》。
13、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意思是:对人处事要敞开心胸,以诚相见。没有什么可以躲避隐藏的。
出自《后汉书·马援列传》。
1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意思是:孔子说: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是有益的。同档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是有害的。
出自《论语·李氏篇》。
15、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
意思是:为人处事要老实忠厚讲信用,品行高尚胜过有金银财富。
出自《全唐诗补逸》卷二(王梵志诗)。
16、巧伪不如拙诚。
意思是:精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真诚。
出自《颜氏家训·名实篇》。
17、去食去兵,不可去信。
意思是:失去粮食,失去兵器,也不能失掉信用。
出自(元)关汉卿《独赴单刀会》。
18、人之贵朴的诚笃。
意思是:为人最重要的是朴实、忠厚、真诚。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惠芳》。
19、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
意思是:行为不正的人,不让人服气,言语不诚实的人,不必与他在一起共事。
出自(明)徐被稷《耻言》。
20、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导人之理。
意思是:说话实在,办事实在,为人实在,没有不使人 信服的道理。
出自(明)吕坤《呻吟语·诚实》。
21、事实求是。
意思是:依据事实来探求古书的真义。
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
22、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意思是。既然接受别人委托,就要把事情办好。
出自(元)高则试《琵琶记》。
23、修辞立其诚。
意思是:有道德修养的人要注重文化教养,做到立身诚实。
出自《周易·乾·文言》。
24、言必信,行必果。
意思是:指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
出自《论语·子路》。
25、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意思是:讲话轻浮、脱离实际的人,不可重用。
出自《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
26、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意思是:用信来对待别人,天下人都信任你,不用.信来对待别人,就连自己的妻子与孩子都不信任你。
出自(晋)杨泉《物理论》卷一。
27、政者,口百之,身必行之。
意思是。为政的官员们,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说到做到。
出自《墨子·公孟》。
28、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
意思是: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对内对外言语都要真实,不欺骗任何人。
出自《人生珍言录》。
29、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意思是: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国家)就立不住脚了。
出自《论语·颜渊》。
30、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诡,此乱道之粮也。
意思是:为人真诚、守信、谨慎,这是德义的根本;夸夸其谈,危言耸听,这是乱道的根由。
出自(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31、子张问行。子曰:有忠信,行笃敬,虽蛮0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意思是:子张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孔子说:言语忠诚老实,行为忠厚严肃,就是到了别的国家也行得通;言语欺诈无信,行为刻薄轻浮,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
出自《论语·卫灵公》。
32、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用之,医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意思是:孔子说:花吉巧语、伪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顺,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藏着怨恨,表面上却同他要好,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出自《论语·公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