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菜根谭中处世格言 正文

菜根谭中处世格言

时间:2025-05-04 04:18:38

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天劳我以形,吾补吾心以逸之;

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天且奈我何哉?

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

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只畏伪君子,不怕真小人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

攻人毋太严,教人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

闲时吃紧,忙里悠闲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

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

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

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退即是进,与即是得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动中静是真静,苦中乐是真乐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

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

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

临崖勒马,起死回生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

一起便觉,一觉便走,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宁静淡泊,观心之道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

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

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

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

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德在人先,利居人后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

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

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弄权一时,凄凉万古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

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

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

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谨言慎行,君子之道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

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业兴,

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守拙无巧。

谦虚受益,满盈招损

攲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多心招祸,少事为福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

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菜根谭全文简介: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着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的表白。

《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菜根谭全文及讲解:

1.弄权一时,凄凉万古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大意】

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虽然有时会遭受短暂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

2.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大意】

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广的人,各种恶习也随着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

3.心事宜明,才华须韫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大意】

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光明,没有一点不可告人之事;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才学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绝对不轻易让人知道。

4.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

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大意】

权利和财势,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为清白;权谋术数,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为高明了。

5.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大意】

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了。

6.和气致祥,喜神多瑞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大意】

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中,连飞禽都感到哀伤忧虑;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连草木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可以一天没有和祥之气,而人间也不可以一天没有欢欣之气。

7.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

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大意】

美酒佳肴和大鱼大肉都不是真正的美味,其实真正的美味只是那些精茶淡饭;标奇立异,超凡绝俗的人,都不算人间真正的伟人,其实真正的伟人只是那些平凡无奇的人。

8.闲时吃紧,忙里悠闲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大意】

恰如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天地好像一动也不动,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没停止。早晨旭日东升,傍晚明月当空,可见日月昼夜都在奔驰,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却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君子,平日闲暇时胸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变化,忙碌时也要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的乐趣。

9.静中观心,真妄毕见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大意】

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自己独自静静坐着观察自己的内心,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心全消而真心流露,当此真心流露之际,觉得精神十分舒畅,应用自在之机油然而生;若这种真心能常有该多好,可希望之心偏偏难以全消,于是心灵会感觉惭愧不安,到最后才幡然悔悟而有改过向善的意念出现。

10.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大意】

被当政者垂恩重用往往会招来祸患,所以一个人从政时不可过分贪恋权位,应抱有“见好就收”、“急流勇退”的态度;不过有时遭受小小的挫折,反而使人走上成功之路,因此遭受不如意的事打击时,千万不可罢休,不再继续奋斗。

11.澹泊明志,肥甘丧节

蔾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大意】

能够忍受吃粗茶淡饭的人,他们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般清,纯玉一般沌白;而讲求穿华美衣服、吃山珍海味的人,他们大多都甘愿作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因为一个人的志气要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节操都在贪图物欲享受中丧失怠尽。

12.眼前放得宽大,死后恩泽悠长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恩惠要留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恩。

【大意】

一个人眼前待人处事的态度要放得宽厚些,只有如此才不致使你身旁的人对你有不平的牢骚;至于死后留给子孙与后人的恩泽,则要把眼光放得很远,才会使子孙万代永远怀念。

13.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大意】

在狭窄的路上行走时,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好菜时,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安全的方法。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天劳我以形,吾补吾心以逸之;

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天且奈我何哉?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

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

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

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

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

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

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

一起便觉,一觉便走,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

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

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

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

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

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

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

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

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

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

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业兴,

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守拙无巧。

攲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

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