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的四字词语篇一
汪洋闳肆、汪洋恣肆、苍劲有力、初写黄庭、
初学涂鸦、严家饿隶、劲骨丰肌、沉着痛快、
沉著痛快、学书不成,学剑不成、画沙印泥、
画蚓涂鸦、鬼斧神功、灵动秀气、灵动潇洒、
灵动流逸、胡肥钟瘦、临池学书、信笔涂鸦、
家鸡野鹜、家鸡野雉、剑拔弩张、柳骨颜筋、
剑拔弩张、铁画银钩、唐临晋帖、蚕头燕尾、
游云惊龙、银钩虿尾、银钩铁画、银钩玉唾、
笔墨横姿、笔力劲挺、笔力险劲、笔酣墨饱、
春蚓秋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笔底龙蛇、
笔底春风、笔扫千军、笔老墨秀、一字见心、
丁真楷草、丁真永草、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下笔风雷、大气磅礴、千里阵云、飞龙舞凤、
天然真趣、心正笔正、丰筋多力、丰厚雍容、
文采炳焕、正中寓欹、气势磅礴、气韵生动、
气韵流畅、风格秀媚、风姿多变、凤泊鸾漂、
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平和畅达、外师造化、
巧夺天工、龙飞凤舞、龙翔凤跃、龙盘凤翥、
龙蛇飞动、龙蛇飞舞、龙威虎震、龙伸蠖屈、
龙跳虎卧、龙威虎振、龙骧豹变、龙翔凤舞、
右军习气、古肥今瘠、仙露明珠、功力深厚、
写经换鹅、传世佳作、刚劲挺拔、刚劲有力、
刚柔结合、刚柔拙巧、刚健质朴、自然舒展、
自然天成、自成天趣、行云流水、如锥画沙、
有力雄劲、收放有度、运笔简洁、运笔秀巧、
华美自然、技压群雄、妙在心手、汪洋大肆、
关于书法的四字词语篇二
笔下生辉——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颜筋柳骨——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鸾翔凤翥——翔:盘旋而飞;翥:高飞。比喻书法笔势飞动舒展。
维妙维肖——维:语助词;妙:手艺巧妙;肖:相似,逼真。形容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鸾飘凤泊——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惜墨如金——惜:爱惜。爱惜墨就象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笔扫千军——形容笔力雄健,如同有横扫千军万马的气势。
气贯长虹——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无拘无束——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神入化——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天马行空——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挥洒自如——挥:挥笔;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
字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雷霆万钧——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参“发凡起例”。
铁画银钩: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
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信笔涂鸦: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画。后用“信笔涂鸦”、“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
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信手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后来用“涂鸦”或“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
有关书法名言警句
1、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6、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9、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10、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1、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12、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1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15、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1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7、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1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0、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2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23、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7、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2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29、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30、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31、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32、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34、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35、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36、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37、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8、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39、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 ——雨 果
40、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达芬奇
41、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4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4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4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5、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46、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47、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48、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49、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50、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51、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52、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53、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54、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55、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56、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5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58、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 果
59、一手难遮两耳风,一脚难登两船。
60、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61、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62、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
63、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格言
64、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65、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66、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67、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68、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69、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70、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
71、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72、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
73、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地。
74、书肇于自然。——蔡邕
7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76、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77、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78、小的不哄,老的不欺。
79、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
80、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81、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巴尔扎克
82、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83、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84、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85、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86、字无百日功。
87、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 ——拉法特
88、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89、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9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91、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92、一样事,百样做。
93、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94、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95、小心不怕多,有礼不在迟。
96、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97、不怕衣服有补钉,只怕心灵有污点。
98、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莎士比亚
99、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100、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1、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102、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103、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0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05、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106、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07、自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108、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109、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110、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111、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112、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113、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拿破仑
114、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115、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116、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17、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118、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康德,德国哲学家
119、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120、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
121、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122、打怕的人是假的,敬怕的人是真的。
123、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巴尔扎克
124、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关于练习书法的名言【经典篇】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5、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6、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7、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8、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9、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0、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关于练习书法的名言【精选篇】
1、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4、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5、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6、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7、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9、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10、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11、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12、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13、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1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15、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16、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1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18、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19、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2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关于练习书法的名言【热门篇】
1. 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2. 时时只见龙蛇走。 唐代诗人 李白
3. 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索靖
4. 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学书自成家说》
5. 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新唐书·徐浩传》
6.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7.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朝·梁书画家 袁昂 《古今书评》
8. 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
9.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皇帝 萧衍
10.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 扬雄
11.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12.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 萧衍
13.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山谷文集》
14. 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 方玉润 《星烈
15. 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16. 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 刘熙载 《艺概·书概》
17. 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唐代书法家 颜真卿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18. 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 房玄龄 《晋书·王羲之传》
19.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 卫夫人 《笔阵图》
20.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21.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 杜甫 《饮中八仙歌》
22. 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 严允肇 《洗象行》
23. 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皇帝 萧衍 《古今书人优劣评》
24.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唐代诗人 杜甫 《醉歌行》
25.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代书法家 孙过庭
26. 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27.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北宋书法家,画家 米芾 《海岳名言》
28. 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元末明初文史学家 陶宗仪 《书史会要·书法》
29.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
30. 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六体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