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我去了湖北省博物馆参观。那里有四大镇馆之宝:曾侯乙墓编钟、越王勾践剑、郢县人头盖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尤其是越王勾践剑,更是我的钟爱。利用这个寒假,我不远千里就是为了一睹它的芳容。
然而,到了那里才发现:除了曾侯乙墓编钟以外,其他的三件国宝真迹到外地巡展去了,取而代之的也是仿品。我非常失望:什么嘛?!人家千里迢迢赶来,中午都没吃饭,就是为了来看看这四大镇馆之宝。现在倒好,除了一个搬不走的,其他的都是仿品。正当我垂头丧气的'时候,我忽然被一阵阵掌声吸引住了。发生了什么事?好奇心使我快步走过去。哦,原来是一位志愿者在为大家讲解。他到底讲得多精彩,能赢得阵阵掌声呢?于是我决定跟着他。
我们来到一个烛台面前,这个烛台很普通,看上去还脏兮兮的。是一个手举烛台的女佣,用铜做的,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然而,在这位志愿者的讲解下,她变得栩栩如生,我不禁喜欢上了这个烛台。这个小女孩左手扶着胸口,右手举着烛台,神色匆匆。那位爷爷绘声绘色地说:这是一个女佣人,2000多年的一个夜里,主人有急事召唤她。佣人衣服的都没来得及扣好,于是左手按住胸口的衣服,右手举着烛台,匆匆到主人屋里去。古人通过细心地观察,做得如此惟妙惟肖。与其说这是一件实用品,到不如说是一件艺术品。但如果没有这位志愿者的讲解,我无法
在这位志愿者绘声绘色地讲解中,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的祖先真是太伟大了。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游览便结束了。爸爸和这位志愿者闲聊起来,从谈话中得知,这位志愿者叫胡昇,已经有63岁了。胡昇爷爷曾经荣获“中国博物馆志愿者之星”。他非常热爱中国文化,每个周末都会来博物馆做志愿者。已经坚持了30年。正是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才能使他坚持这30年。这30年里,每个周末,无论风风雨雨,他都不求回报、无怨无悔地来到博物馆,为人们做讲解,宣传中国文化。因为他,使无数的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30年来,他来没有因为苦而退缩过。虽然那很累,但爷爷总是乐在其中,忙得不亦乐乎。讲解时的胡昇爷爷,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知道,他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感到骄傲。
虽然今天我没有看见我期望的国宝,但我见到了比国宝更宝贵的。她是一种情怀叫大爱,她是一种精神叫坚持。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精神在闪耀。她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也许还会改变我们的命运。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永远比“索取”更快乐,更有意义!
柏油路两侧,雨后春笋般崛起的房屋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每天下班,瞥一眼那些房屋顶冒出来的炊烟,竟然感觉无限温暖。似乎这样就可以让一天的劳累渐渐消散。
但更让人流连的却是那散发着浓厚田园气息的篱笆,似乎是人们不约而同地把它建在了自家的墙外面,也就是这条道路的左右两端。
春夏的时候,谁家的花开了,香香甜甜的,味道传了好远。而更加吸引你视线的却是许多的花都伸出了篱笆边缘,像是迎接每一位路人的笑脸。
似乎成了习惯,每天下班,经过这里,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扭过脸,看看篱笆的`那端,真可谓是夕阳下,清风卷,阵阵花香扑面。
而在我的身后和前面,我发现不只我一人在看,还有许多陌生的脸,虽与我擦肩,但我却看到了那如花般美丽的笑靥。
是谁让这条路多了影儿驻足?是谁让这芬芳幽远了梦境?
在某一刻的回眸中,你会突然发现,那沐浴在晚霞中的房屋前,走出了忙忙碌碌的身影,他们正在弯腰篱笆丛,除草,捉虫,但那动作却是出奇的轻,我想那是他们害怕扰了花儿的梦,所以才会让花香弥散在空中。
突然想到一篇外国作品《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那些在窗前摆满的各色花种,总是装点了整条街道,让每个经过的人无不留恋。那时我很敬佩那些人的举动,更加敬畏的是他们的美好心灵。
如今在这充满乡土气息的道路两旁,我竟然与这种情景相遇了,欣喜之余,内心更是觉得自己很庆幸。
每天带着那种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欣喜,我的内心总是闪现着这样的话语: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感谢这条路上有你们,让我懂得我的梦虽平凡,但只要我努力,只要我付出我的真心,我就可以让幼小的花树成荫。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空闲的时候喜欢翻翻书,一来打发打发时间,二来给逐渐老锈的大脑上上油,冲冲电。而翻书的时候又对格言甚为感兴趣。
记得有一句格言说:“予人玫瑰的手上,常有一缕芳香,就像香水倒在别人的身上,自己无法不沾染上一些。”读来耐人深思。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失利和不幸的磨难;都会有痛苦、悲伤和沮丧的时候;都会有无奈、孤独、彷徨的经历。这个时刻,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理解,是抚慰,是关怀,是帮助。也就是需要我们传递玫瑰,播撒花香。
别人伤心,为之动容;别人苦难,心有不忍;别人不幸,为之动情。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一个举动,一句话语,甚至一个微笑,可能都会给别人带去温暖、愉快,甚至太多感动。
“予人玫瑰”对于你我来说,也许只是举手之劳,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许只是不经意之举,并未想到有什么回报,但在别人心中已经盛开起鲜艳、动人的玫瑰,指引着他的人生帆船执著地驶向光明的彼岸。“予人玫瑰”给人以抚慰、关怀、帮助也是一种利己行为,在付出的同时,也会收获一份助人后的快乐。可谓愉人更悦己。
在现实中,虽然大部分人没有富裕到可以随意给他人捐献巨资的能力,但我们可以尽可能给别人以关爱。助人会如一缕春风,能让干枯的枝丫绽放新绿,铺满人间!
看到过这样两则小故事,深深根植自己的记忆。
曾有一位孤苦古怪的老婆婆,从不与人来往,她家的院子里种满了娇艳芳香的玫瑰。她从不让人靠近她家院子,只是独自欣赏,任这些玫瑰开了谢、谢了开。有一天,一位小男孩趁老太太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打瞌睡的功夫,悄悄推门进入院子偷采了一朵最小的快谢了的玫瑰,却不幸被惊醒的才婆婆逮住了他,男孩很羞愧,急切的解释说:“善良的阿婆,我偷花不对,请您别与我计较,让我拿走这朵不起眼的玫瑰吧!您看看您家对门医院二楼的窗口,那窗口下有一位病得奄奄一息的'女孩,她天天望着您的玫瑰园,赞叹花儿的美丽和泌心的浓香,她说她能得到一朵玫瑰,哪怕最不好看到的一朵,握着它离开人世,她就心满意足了……。”小男孩说到这哽咽难述。老婆婆的眼里闪着泪花,俯下身子摸摸小男孩的头,然后在花丛中选了一朵最大最艳丽的玫瑰放在男孩的怀里,说:“拿去吧,孩子,送给那可爱可怜的姑娘吧!谢谢你再来…哦,不!你可以每天来要,要哪朵便摘哪朵,孩子,谢谢你,你使我懂得花儿不仅能给姑娘带来安慰,也让我明白了分享的快乐,我过于在意花儿,却忽视了它所蕴含的情意……”之后,院子里的花儿一天天少了,可老婆婆不再孤苦,她的生活受到了香浓爱意的感染,获得了更为宝贵的回报!
有一个盲人,居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到楼下花园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见楼梯,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邻居这才恍然大悟。
我觉得这个小故事是对“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最生动的诠释。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他人,升华自我,播撒爱心种子,孕育出的是生生不息的感念与善待生命的信念!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他人,升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