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六百卷《般若经》的浓缩精化,全文共二百六十个汉字,却是佛法的精髓要义所在,流通最广、影响最大的佛教经典,传入我国有多个译本,其中以唐朝玄奘所译的版本最有影响力.
记得那是十二年前.听说佛门里面有个宝贝叫开悟.不仅能开智慧又能解脱烦劳.在初次亲近佛教经典时.拜读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当读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亦空,空不亦色,一直到菩提娑诃.对这断文字迷惑不解,不知句意,不知其理,不知其意.读完后感到像云里雾里的吃不透。是被很多佛教专用文字系缚经义所在。这些佛教里专业术语在社会上极少听闻.对这本开智慧的《心经》 生起半信半疑思维。从而放弃会解《心经》的机会与机缘。
我是一家木雕佛像工厂的销售主管。 因业务需要,常要与全国各地的寺院与和尚打交道.而主管寺庙建筑的决定权,大都在寺院当家或是大和尚手里比较多。在这种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经常会听到法师们读诵《心经》.也经常听到以音乐方式读诵或歌唱《心经》。《心经》文字比较少.语句通顺.寺院流通最广的是玄奘法师汉译本,共260字。在与寺院结触长达十多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对经文中的句子也慢慢地熟悉起来。慢慢地也会背诵了.在日积月累与《心经》结触过程中,对《心经》产生了神秘感.好奇这部佛教经典在佛教圈里:流通上最广.读诵最多.就连寺院免费流通的地方基本都有这部经.很多佛教活动中都要读诵.(除此以外还有金刚经).因此想要了解心经的兴趣又一波上来了。这次学习兴趣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开悟,开智慧.解脱心里迷惑.彻底打开《心经》这层神秘的面沙.感受下开悟,开智慧是什么样的生活嗞味.感觉那个开悟开智慧一定很好的心境.因为与很多大德高僧们谈塑造佛像生意时.在很多时候我完全搞不清楚这些法师是用什么样的思维在与我谈生意.而这些高僧大德们看上去很欢喜,很洒脱的一副样子.为了能更好的把生意做好,更好的生活.我一定要通过《心经》开悟.
刚开始我是在网络上找《心经》视频。最常见的是:净空法师,慧律法师,元音老人,这些法师大德所注解。刚开始看视频感觉很开心!因为带着找开悟的目的.心情自然不错.但讲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时候.又被佛教中的术语所引导至陌生的文字相里面所累。我学习有个习惯,视频里法师们在注解经文里字义时,我搞不懂的。我在接着往下看:就觉提有点累。没搞清楚直接挑过去,觉得心里有个疙瘩似的。心里堵得慌.所以我是常常暂停视频去查百度。查佛学大词典.有时候把一句名词搞明白,一整句连起来的意思在心里又透不过,有的一段句子搞点明白了,却和已知的思维不契合.在《心经》 里面的内容与自已在社会上所学到的知识不相应时。就没办法让思维去契合心经中的义理.整个心经拜读下来后.会纠结.纠结于自已经历过的人生现实经验与佛教圈所流传《心经》里可以开悟得大智慧产迷惑。不知道是自已没悟性,还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的内容太难.越是搞不懂就越想去搞懂.这可能是与我的生活经历与工作经验有关.
在反复探求,思维.查百度,查相关信息.还是没办法吃透《心经》 到底想传达给读诵者什么信息.想想我这人不至于那么愚蠢.在与社会上的朋友们打交道.与大和尚交流过程中,感觉自已的思维与理解能力不至于这么差.越想越迷惑.越是迷惑越想去想.这可能与我做事情的经历有关联.(个人格言:只要去用心,铁棒磨成针).
在几次解读《心经》 的'历程中让我一次次对自已灰心.超出自已想象.为此:我特意打电话请示几位业务往来过的法师与大和尚,沟通了我在拜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疑惑。法师们开导的大多数是推荐的都是一些高僧传和其它的佛教经典.有的法师说先看《大乘百法明门论》《虚云和尚开示集》《六祖法宝坛经》《金刚经》等。有的直接讲佛学词典上的解释.还有的法师说法需恭敬心去求.电话不适合问这些.在与这几位法师的电话沟通的过程中.其中有一位法师开示的方法:讲的很对机,很入心.法师先问我为什么去拜读《心经》.我说明心意.法师开始把《心经》里搞不懂的内容以日常生活中的白话的方式,一一解说,有的语句白话我都不知道法师心印,法师就以讲故事的方式说给我听。(后来才明白这位法师是云门宗派,讲故事是运用的是禅法).让我即学习又能听故事。让我对这位法师结下了善与信的缘份。其中有一部分经文里比较难懂的句子,法师开导!;让我以平常心去拜读经典.放下(开悟)的心思。先看看释成观法师的《大乘百法明门论》注解.释印顺法师注解的《金刚经》注解.随佛尊者的《十二因缘法》视频注解。《六祖法宝坛经》.把这四部看完后再去拜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果再有什么地方看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再来交流.
佛法大海,信者能入。正是在这位善知识的引导下。我下始下工夫拜读这四部经典.其中随佛尊者的《十二因缘法》视频解说的我最感性趣.受用颇多.随佛尊者开示的《十二因缘法》也是这四部当中最难的部份.收获最多.实用性最普遍(遍一切法).因为里面所讲的白话,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要经历的案例.一讲心就开窍.我看了不少于五次以上.有些白话讲的很直接.当时就是理不清.要在重复看的过程中才体会到.每次看都有斩新的收获.不过(因缘法缘生法)确实有点难.在根,境为缘的当下生识会有无明我搞了好久.最后还是请教善知识才体会其理.
前后花了近三年时间拜读这四部经典.在没有完全吃透这四部经典前提下.我耐不住又去看《心经》。这次果然与至前所拜读的心情与状态大不一样。基础与信心都比以前足了,看起来也没有以前那么累。第二是平常心去拜读。耐心也增上了.开始时被《心经》 中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些文字给挡住了。幸好我至前拜读过《十二因缘法》。这些内容是《十二因缘法》见我的部分又讲到.我很耐心地,一段一段查看.一段一段思维。直到自已认为在心里能透过了。才进行下一段理法.现在回想.如果没有拜读过《十二因缘法》.想要搞懂《心经》内容.机会渺茫.因为(禅法与理法不合).好比没学数学加法就学乘法.如空中楼台.不接地.这次花了一整个晚的时间.看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很是欢喜.
然后我打了个单盘,在那先净心再思索《心经》内容。经文的这些语句都是再讲五蕴身心的内容.只要把文字上的理法搞清楚了.再进入禅法就不难了.在用心思索.分析,总结.忽然一下子开窍.(开窍不是开悟).原来心经是讲的五蕴身心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就是《十二因缘法》.感觉自已是把《心经》大义搞明一点点。只是一点点而已。前后大约二年多。在这二年多的时间里,我时常看经典至半夜甚至天亮(我在晚上心能净得下来).看完后也不会觉得累。反而觉得很轻松,有些欢喜,同时也有些失落。在心里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清幽的心境.
当下回想当初为什么对《心经》看不下去,看的那么很累,我总结三点心得与各位善知识分享。
第1):没有挑伏(五盖)中的昏沉与睡眠这二盖.这是学习当中最大的障碍.如果没办法集中精神学习,就会在学术上断链子.虽学也学不完整.不完整的知识再去思维时就不能连贯通达.
第2):学习信心不坚固.信心不坚固遇到一点难就易半途而费.
第3):没有佛学基础.基础没打好就直接看《心经》不接地气.七菩提支第3个是择法菩提支.我当初看《心经》看到云里雾里的就是没有择法菩提支(没有选择正确的方法).没有择法菩提支是因为没有念菩提支(没有正确的思维).没有念菩提支是因为《十二因缘法》.不知《因缘法》那么(道次递)出错.(道次递)出错怎么修也修不起来.
如果不从《十二因缘法》里所讲的五蕴的集法与灭法入手.那么八正道也只是个名词而已.不明《因缘法》就不知缘生法.不知诸法因缘生.怎可破常见与我见的妄见.所以佛陀与舍利弗一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舍利弗尊者就得明(正觉),我没有舍利弗尊者上面分享中的三点根基。对(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法)名词不会。句义不知.缺少信,解,行,证的基础。特别不知四圣谛中的集法,灭法不知.不见缘生法根本不知无常与无我真谛.所以佛陀与舍利弗讲了《心经》后舍利弗就开悟。而这些我是在《十二因缘法》当中开过窍.《因缘法,缘生法》是学习佛陀教法,见法得法眼前期过程中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这是学习佛陀教法最正统的禅法.(这原始佛陀教导当中不争的事实).《十二因缘法》里面的内容是很精彩的.1.讲的是凡夫的生死过程,2.禅观都所见到的身心的缘起.3.识就是当前,迷惑,欲求,妄见与身心系着的缘起.这个离贪段爱的灭苦正道.是通往了生死的解脱彼岸.感恩世尊教导:(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者,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些可能只有在《十二因缘法缘生法》里才能吃透.《十二因缘法》把世间三种人分析的非常的实际化.感恩随佛尊者开示.分享世尊真实教导!惭愧顶礼!
学佛陀教法(道次递)为最要.如果不是从(因缘法缘生法)这里切进去.您所看到的无常,无我,无我所,捏磐寂灭.这些也只是乌鸦学舌.不知其然,怎用其理.当遇根境识的缘也无法提起自觉.只能无情的被入生死之流.必须先得明.《十二因缘法》是得明得正法眼的关键正见.好比(无常):要想了解无常第一步要了解《因缘法》,第二步了解诸法因缘生.第三步才能明白缘生法无常.第一步说的是:观察真实.第二步是建立诸法因缘生的正见.第三步是破除远离妄见.只有看到真实.才能建立正见,方可破除妄见.这样才是正统禅法.见法得法眼.所以学佛陀教法(道次弟)为最要.如果没有正知正见(道次弟)为导.一门深入会变成一门陷入.因为理法与禅法不合.怎么修也修不起来.庆幸的是我在这方面只陷入了三年.提出这点是希望我们佛子在学习佛陀真实教法前,一定要搞清楚(道次弟),这点必须要明白.推荐:随佛尊者开示的:(中道禅法)(一乘菩提道次第)(十二因缘法略说)这三部.
学佛法能有善知识或法师的引导是最好.我也只是个半桶水.还在这里写心得.可见还在晃动著.亲近善知识恭谨与礼节为首要.随喜布施为次.惭愧居士合十!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愿所有佛子:未成佛道。先接众生缘.感恩三宝恩德.
希望我与《心经》 的一断因缘.能让各位善知识在初学佛陀真实教法中有点帮助。
心存感恩,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所有爱我的人、感恩社会。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人都需要爱,也因为有爱,这个世界才精彩。下面是关于励志感恩的手抄报,欢迎参考阅读!
励志感恩的手抄报1
励志感恩的手抄报2
励志感恩的手抄报3
励志感恩的手抄报4
励志感恩的手抄报5
励志感恩的手抄报内容1:关于感恩励志名言
1、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塑造完美人生!回报他人,回报自然,共创和谐社会!
2、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3、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4、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5、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6、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7、感恩是一种心态,犹如口渴时喝一杯绿茶,甘甜解渴,清香沁肺;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8、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英国
9、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
10、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欧洲
11、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12、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3、诚信铸就辉煌事业,感恩传承美丽人生庄垂热。庄垂热
14、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堂恩
15、感恩的关键在于回报意识。回报,就是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
16、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17、大菩提心就是感恩心,无量的众生三宝父母师长对我们都有恩。既然发大菩提心,怎麽样能够持续这个菩提心?我要感恩,所以要好好的修行。如果没有佛,我们听不到这个法,没有三宝没有师长,这个法也没有办法延续,我们要报师父的恩。师父是我们的法身父母,我们今生能够觉悟生死,开採我们内在的般若智慧,那都是师父的恩三宝的恩。慧律法师
1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9、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
20、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苏联
21、感恩是一束金色的阳光,能化解冰雪,让我们学习感恩,让这束阳光也照耀我们大家的心!
22、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养育之恩。藏族谚语
23、每次转变,总会迎来很多不解的目光,有时甚至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对顺境逆境都心存感恩,使自己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柔软的心最有力量。林清玄
24、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苏霍姆林斯基
25、处世而欲人感恩,便为敛怨之道。洪应明
26、谁说做善事不求回报?我不同意,做善事不求的是经济上的回报,但要有感情上的回馈,不一定要得到感恩,但是,我坚信做完善事的人,心情必然也必须是愉悦的,如果去做善事,结果弄得灰头土脸,尴尬不悦,瞻前顾后,心有不甘,如果做善事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远大的信仰,否则弄得自己很不开心,那一定不是普通人类行善的本意,这样的行善也长久不。韩寒
27、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著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这就是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邰丽华
28、你要对我摇你的手,说道:怎样的一个不知感恩的贱鸟呀!整夜地尽在咬它的链子麽?那末,走罢,妈妈,走罢!我要跑到树林裡去;我就永不再让你抱我在你的臂裡泰戈尔
29、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30、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国罗素
31、生活总会有无尽的麻烦,请你不要无奈,因为路还在,梦还在,我们还在。所以请你怀着感恩的心,尽情欣赏路上的美好风景。
32、生命从灵魂意义上来说,是由无数个感动构成的。
33、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34、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35、不要忘记朋友对你的好处,时时记得回报,这是感恩。林志颖
36、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37、勿问儿女几多情,儿女铭刻见言行。不知斯人何时逝,珍情惜今爱不尽。
38、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39、没有人天生该对谁好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甦醒
40、我有我的梦,立志创业,赢在中国,赢在世界,用一颗感恩的心成就自己的前途与未来。赵健
41、你的谆谆教悔,化作我脑中的智慧,胸中的热血,行为的规范我感谢您,感谢您对我的精心培养。
42、生活总是这样,只要你仔细聆听,总会发现一丝爱的声音。
43、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44、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做的事也很微小,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我只想平静地做些该做的事。微尘
45、星星能照亮夜空,感恩可掂量自我。感恩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怀有感恩之心,才能包容全世界。
46、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伊拉克
47、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但求无愧于心。此身乃如草芥微尘,世事转头已成空。淡然的面对,坦然的渡过。感恩,快乐,进步,忘却,大气。一切本是身外之物!没有什麽是自己的,不要妄图去佔有。也不要去计较什麽。不要妄图改造别人,要时常警醒自己。冰心
48、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49、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华兹华斯
30、感恩,是这个社会最缺的一门功课啦!不学会感恩,就不知道孝敬父母;不学会感恩,就不知道回报社会;不学会感恩,就不知道尽自己的责任!刘新吾
51、没有哪一个人真正解自己的父亲,但是,我们大家都有某种推测或某种信任。米南德
52、知恩感恩报恩,知福惜福造福,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会长久。相识是缘,惜缘是福,感谢命运让彼此成为朋友。上游
53、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英国
54、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55、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狄更斯
56、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英国
57、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阿斯杜里亚斯
58、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不幸,怀着感恩的心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
59、幸福源于对生活的满足,感恩源于对幸福的感知。
30、人类因为感恩而伟大,世界因为感恩而美丽,感恩是爱的延续,而爱才是一切生命的动力!
61、失去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根。老舍
62、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63、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励志感恩的手抄报内容2:《感恩的心》
因为心存感恩,所以励志进取!
“谁眼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看母爱的平凡,看母爱的伟大,感恩之心油然而生。细读着那一根根的细线和银针,细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而那银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远行的游子,是母亲的牵挂,孟郊不负母亲所望,写下众多优美诗篇,流传至今,孟郊心存感恩,所以励志进取!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我整个春天……”看朋友的情谊,感恩之心油然而生。细读着汪国真与朋友最真挚的友谊,它虽无黄色般耀眼,红色般绚丽,却有着绿色的清新、典雅。朋友的声声鼓励是最美最温柔的诗歌,朋友与我们携手同行,是我们人生路上最亮最闪耀的导航标。风无定,云无常,人生就如浮萍一样,聚散无常,相遇是有缘,相识是用心,相知贵乎真心。朋友给我们许多,使我们收获许多,汪国真真心感谢朋友,他心存感恩,所以励志进取!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看老师挥洒汗水,看老师无私奉献,感恩之心油然而生。细读着老师那饱经风霜的'面庞,许多情景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从我眼前闪过。在漆黑的深夜,老师正在批改作业,面对堆得比自己还高的作业,脸上仍挂着微笑,手一直在不停的挥动,不时抬头望着那一簇丁香花,芬芳的香味滋润着老师的心田,不知那一簇丁香花,那一盏小台灯,已陪着老师度过多少日日夜夜。老师总是很坚强,声音已经沙哑,但老师也装作轻松的样子,大声的为我们讲课,殊不知自己脸已被涨得通红……而我们在做什么?成绩才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所以,我们跟着老师的步伐,徜徉在文字的暗流中。我们心存感恩,所以励志进取!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耳边回响起嘹亮的歌声,我们还在等什么?心存感恩,励志进取吧,不要辜负父母,朋友,老师的期望!
励志感恩的手抄报内容3:感恩励志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在今天听完老师的演讲后,我领悟到。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我生命,是他们让我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在我成功的时候同我一起喜悦,在失败的时候则给我鼓励,可是有时则是教训。可是他们付出不求一丝回报,不过,直到今天我终于明白。
在以前妈妈对我的慈爱:下雨天的时候,我忘记带伞,是妈妈拿着那把温馨的伞在雨里来给我。
爸爸对我的严厉,他拿着他那把教尺在我失败的时候就狠狠地教训我,可是在我成功的时候他就仅仅只微笑一下。
这些在以前我想是唠叨和惩罚,可现在我明白,我只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会发现爸爸的严厉是充满着关切的爱意。所以我要听父母亲话。
可是还不只这些,老师也是我们的“父母”,尽管老师再嗦,可是我发现老师的批评也当着爱心。
“感恩”这个词,让我发现生活中的幸福让我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
经过这次的演讲后,能让我回味地就是那个故事,有一个男孩在一个森林里迷路,当他走的时候,旁边忽然传来一个声音:“孩子地上有石头,捡几颗吧。那个男孩子还以为这是幻觉,于是没有理会,便又继续走。过一会儿 ,他又听到这个声音,这次他真的听到,可是他犹豫一会儿,又没有理会,继续走。然而这个声音出现几次后,那个人觉得不耐烦,在走的时候他忽然感觉自己走的好快,经过一个夜晚后,到第二天,他终于走出来。于是看看手中的石头发现那已不再是石头而是金子,等到他再想回过头来再去捡的时候发现那个森林不见,他真后悔没有再多拿一些。
这个故事告诉我:那些金子则是知识,那个声音则是老师的声音。所以我们不能像那个小男孩一样,我一定要听老人的话,也就是听老师的话。
这次那个老师的演讲使我感受很深,所以我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
1.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3.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观念,不要使错误的观念落入我们生死的坑道里面,那是很危险的。
4.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5.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6.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7.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只因为你自己的内心,放不下。
8.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9.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0.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1.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12.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13.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14.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15. 如果不是拿无言的诚恳和慈悲的香油,任何东西都无法将伤口的毒针拔掉。你为什么让自己对别人的恶念、忘恩、嫉妒、狡猾而感到气愤呢?争吵、轻蔑、处罚都不能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抹去这一切,反而善待他们,「善行」是让我们息怒的方法。
16.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7. 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18. 心中仅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声音。
19. 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20.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21. 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痴。
22.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23. 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24. 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烦恼什么?
25.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6.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27.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8. 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看众生的过错,永远污染你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
29.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30.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31.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32.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33.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34.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盗窃罪一样。
35.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36. 你认命比抱怨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37.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38. 被人非谤的时候,可以这样想:至尊的佛陀,当年也饱受非谤呢,你算老几?
39.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40.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41. 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42.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43.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准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44. 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茁壮。
45. 与其你去排斥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46. 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47. 默默地关怀和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48. 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49.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50.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痴,而带来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