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关于秋天田野的格言 正文

关于秋天田野的格言

时间:2025-05-15 06:21:19

1、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3、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4、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5、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6、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7、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8、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9、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10、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11、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12、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13、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14、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

15、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16、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7、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18、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19、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0、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21、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22、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23、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24、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25、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26、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27、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28、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29、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30、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31、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2、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33、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34、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5、 虽然寒霜降临,可青松爷爷还穿着碧绿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柿子树上的叶子全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还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灯笼,红彤彤的海棠树把树枝都压弯了。

36、 秋天的湖面波光粼粼,一阵微风拂过,湖畔长长的柳条飘洒在湖面上,溅起点点水花,火泛起层层波纹。

37、 秋雨像淘气的小孩从瓦片上滑下来。

38、 一片火红的高粱骄傲地昂着头,好像喝醉了酒,涨红了脸。

39、 金秋季节,满山遍野的枫林红了,好像一片火海。

40、 秋高气爽,蓝蓝的天像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玻璃,绵绵的云朵雪白雪白,如奶汁一般。

41、 秋姑娘在苹果树上荡秋千,她像对苹果树施了魔法,把苹果变得又大又红,远远望去,就像片片玉树林挂满了红彤彤的宝石,真惹人喜爱。

42、 秋天到了,天空一碧如洗,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43、 一棵棵枫树成了一顶顶大红伞,红彤彤的枫叶在枝头欢快地打着转,发出“沙沙“的响声。

44、 秋收时节,天特别高,特别蓝,云朵格外白柔娴静,阳光格外明媚和煦,风也显得格外轻漫清香。

45、 秋天,大部分树叶都渐渐变黄了,有的已经枯落下来了,唯有枫叶红了下来,火红火红的,为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啊!

47、 秋天的`湖面波光粼粼,一阵微风拂过,湖畔长长的柳条飘洒在湖面上,溅起点点水花,火泛起层层波纹。

48、 秋天的来临,也让小草换上了黄色的衣裳。这时的小草虽然已不像春天的那个嫩娃娃了,也不像夏天那个穿着绿色衣服的小伙子,但小草依然挺立着,风儿轻轻一吹,它们便把身体扭向一边,以优美的舞姿博得人们的赞赏。

49、 秋天的天空里,团团白云像弹好的羊毛,慢慢地飘浮着。

50、 秋天的田野,一片金黄,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

秋天的心

我喜欢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只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已是秋天了。

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就是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就只剩下钟表了。

城市不是没有秋天,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旭日与晚霞,都与夏天时大不相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了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记忆中的田园之秋,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的落叶之秋。

若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让心保有在自然中的谦卑,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看不到秋天的美。

秋天的美多少带点萧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描写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来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在秋天这样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啊。

但是,在红砖道上,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不是更难吗?

秋天的思念【篇二】

秋风送走了夏的炎热,山林渐渐染成金黄色,秋高气爽,秋水潺湲,秋带着清凉,携着美景,走进人们的生活,涌入人们的心里。

每个人心中都会装着自己对秋天的一份理解和感受。

读欧阳修的“秋色赋”会感受到秋的萧杀和悲凉。读郭小川的诗“团泊洼的秋天”,能体味到秋的沉寂和萧瑟。我的心里,装着鲁西南的秋天,那是我下乡当知青的地方。记忆里,那里的秋天是收获、是忙碌、是包容、是欢笑。

刚一入秋,水稻就快成熟了,金黄色的稻菽一望无际,田野变成金色的海洋,秋风吹过,掀起重重翻滚的稻浪。稻田里的水排净了,该“烤田”了。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随风摆动。天上,一群鸟儿飞过来,黑压压一片。看田人一边挥动着绑着白布的竹竿,一边高声地呼喊,把贪吃的鸟儿赶走。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这叫“赶流虫子”。过了中秋,就该开镰割稻子了。月色照农家,户户磨镰声,人们把镰刀磨得飞快,村里洋溢着开镰收获的喜悦。地头上,每人包一米宽的几行,低头弯腰,摽着劲往前割,看谁割得快。看着一镰都割不透的庄稼,众人纷纷估摸着产量,有的说亩产八九百斤,有的说亩产一千斤也打不住,说话间透着丰收的欣喜。

白天把稻田里的水稻运进场院,晚上还要忙着打稻子,这是生产队最热闹的场面。傍晚点起几盏汽灯,把场院照得雪亮。几台脱粒机一字排开,其中有电动的,也有人工的。按照分工,有人负责脱粒,有人负责递稻把,还有人负责把脱完粒的稻把子垛成高高的垛子,抽空便用马车送到城里的造纸厂换钱。在脱粒机上干活,必须把头部包得严严实实,因为扬起的粉尘会让人无法忍受。场院里机器的轰鸣声,人们的说笑声,孩子们的嬉闹声混成一片,真像过年一样。一直干到深夜,生产队做一大锅用豆腐和豆餑熬的咸汤,全家老少都等着喝完免费的咸汤,才回家睡觉。这种场面要持续好几天,直到把稻子收完打完。

割完稻子就要种麦子,这是稻茬麦,也就是冬小麦。在犁过的稻田里,庄稼把式摇耧,前面两人拉耧,一人驾把,随着耧点儿“滴答、嘀嗒”的响声,一粒粒麦种便播种到地里。听着耧点儿单调的响声,拉紧套绳一步步向前拱,心里总是盼着早点儿到地头,好有片刻的休息。

秋收的又一项内容是收地瓜。生产队为了省工,收获的地瓜,在地里就分到各家。社员们就在地里把自家的地瓜切成片儿,晒成地瓜干,田地里顿时变得白茫茫的一片。我们知青分布到十个生产队,分到的地瓜那么多,没有时间切地瓜干,存放就成了难题。在老乡的指导下,我们就挖地窖,直着挖下去两米多深,然后向两边挖,各挖出一个储藏室,可以存放几千斤地瓜呢。

离村几里,是一片苇子地。深秋,绿色的芦苇变黄了,苇尖上飘动着白色的芦苇须,好像在提醒忙碌的人们,收获的时候到了。苇子是生产队重要的副业,所以收苇子是一件大事。因为割苇子是重体力劳动,除了记工分,队里每人每天补贴两角钱,二两粮票。进苇子地之前,要准备好一双木屐,穿在脚上,否则,苇子茬会刺穿脚底。早上,天不亮就进了苇子地,直到天黑才收工。割苇子,捆苇子都是体力活,特别是捆苇子,还要有一定的技术,每个苇子要捆得大小基本一致,还要捆得结实,因为卖的时候是按捆计价的。

秋天,实在是太忙碌了,实在是太劳累了!

还有一件需要这个季节干的活是“出荨麻”。夏天,将砍倒的荨麻捆起来,放置到水坑里,敷上烂泥沤泡。深秋天凉时,再下到齐腰深的水坑里,把烂泥挖掉,荨麻就飘起来。将麻洗净,扒开外皮晾干,就是白色的麻皮,可以织麻袋。麻秆是最好的燃料,烧起来火旺而且无烟。因为天冷水凉,下水前要先大碗喝酒,颇有梁山好汉的感觉。酒壮慫人胆,借着酒力下到水里,仍然感觉寒冷刺骨。经过沤泡的荨麻,会发出戗鼻的恶臭,出一天荨麻,身上臭三天。

尽管秋天给人们带来这么多的辛苦,但人们还是喜欢它。因为,秋天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丰收的果实,是生活的希望。所以,社员们都把平时舍不得吃的细粮留在秋收大忙时吃。我们知青不会安排生活,细粮早就吃完了,只好带着地瓜面或玉米面干粮下地干活。农忙时生产队有人专管做大锅菜,给大伙儿馏干粮,往田头送饭送水。每到吃饭时,我带去的干粮总被换成细粮饼子,也问不出是谁换的。心存感激,又觉得不好意思,向众人致谢,老乡憨笑作答:“到这里,就是一家人,不用客气。城里的学生,来俺们这里不易!”这是我在生产队里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刚下乡时不会干农活,干出来的活不象样,觉得难为情,社员们也是这样安慰我,他们的脸上总带着善意的笑容。

秋天里,作为初次踏入社会的我,不会忘记在鲁西南的土地上,曾经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感受到善良的人们给予的宽厚和包容。不会忘记勤劳朴实的人们,生活和劳作的艰辛。“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成为我一生遵循的格言,并成为我教育子女的家训。

天空,飞过一群南行的雁, “行雁南飞似乡信”,远飞的雁,在这金色的秋天,请带去我对鲁西南父老乡亲的思念!

秋天的早晨散文【篇三】

一夜秋雨把路边柳树的叶子洗得翠绿,比较昨天的憔悴显得精神了许多。只是那股苍老的血液还是在纹路里静静地流淌,并没有因为雨水的冲刷而显得年轻奔腾。

杨树的叶子已经开始泛黄,正在加快自己的脚步向寒露奔跑着,似乎要追赶上冬天;而冬天的界碑也已经看得见了。柳树却不然,长长的叶子,挺着尖尖的叶梢,仍然招摇地向行人打着招呼。来来往往的姑娘和小伙子被柳叶抚弄着脸庞和秀发,痒痒的不时地抬手拨开柳枝。哇!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沁入心扉舒服极了。小伙子十分的惬意,姑娘还有几分羞怯呢!

上班的人无心思顾及这些自然界的生态,也无心品味那些无声的语言。上班不能迟到才是目的。回想起我上班的时候何尝不是如此。早上匆匆的吃上一口饭,骑上自行车,紧蹬快赶地超过前面的人,后面的人又超过我。就这样自行车的轮子无情地碾压路上的树叶子沙沙地作响,谁也顾不上看看它们的表情和

这种经历对我来说十分遥远了,远的就像是一场梦。每每早晨看见匆匆上班的人都会想起当年的情景,一切寄托在早晨,一切归于下班后的平静,接着又深深地陷入梦中。那是青春之约,是梦,春天的梦,蓝色的梦,我的梦;曾经夜以继日的在我的心中鼓荡。我曾经为她欣喜,为她激动,为她每天早晨奔波在上班的路上。

早晨在上班的路上我经常地问自己:“我想要什么?”回答是肯定的,之后又是否定的。眼前的利益似是而非,虽然实在却不是我想要的;远大的利益,那真是一个梦,一个山林的梦,一个国的梦,一个生存的梦。这个梦始终是我的追求,探寻一个文明进步的方向!春天的早晨,黑色的沃土,绿野的鲜花;夏天的早晨,繁茂的叶子,蓬勃的生命;秋天的早晨,成熟的夏天为收获积攒了丰富的成果,五颜六色。在付出与收获的季节选择,有喜悦,也有泪水。金风阵阵,红叶菊香;秋天的早晨也是给生命带来无限的希望。

有人说:“你想要的,你得到了什么?”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得到了想要的,它在我的心中澎湃着,翻滚着浪花,昼夜不息;这就是感悟。我的感悟,对人生的感悟,对世界观的的感悟,对未来的感悟!于是,不知不觉中又形成了梦;一片叶子的梦,一滴水的梦,远方的梦。

梦醒时,雨停了。窗前的柳树上鸟雀唧唧咋咋的叫着,这声音咋听上去很吵闹,细细的听进去就会感到有一种呼唤的力量。走出家门,早晨的路面还是湿漉漉的。杨树的叶子有几片黄了却也不愿意掉下来,它还顽强的摇摆着。其实杨树叶子落在地上被风吹着跑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呢!只是这风景的美不是每一个人所能理解的,它的蕴藉,它的残酷,它留下的思维方式我们早已习惯的定式;我们为什么不能更新思维方式呢?或许这一切都会在对立统一的解释下发生质的思辨。

我伫立了许久,看着眼前的景色,心想着昨夜的雨一定好缠绵的;而我的人生,我的生活会更加的充实和快乐!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屈原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曹丕

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 ——南朝(宋)·鲍照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北朝(北周)·庾信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唐·王绩

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唐·王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唐·贾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