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格言 正文

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格言

时间:2025-07-19 00:18:01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学习勤于动脑的格言、故事。

2.知道学习动不动脑筋,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

3.能举例说明动脑筋、讲究学习方法对学好功课的作用。

情感:

敬佩学习上爱动脑筋的同学,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

1.学习时动脑筋思考。

2.对学习中或生活中不明白的东西有好奇心,能提出问题。

3.学习时注意发现和采用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学习应该动脑筋。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动脑筋、讲究学习方法对学好功课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初步感知。

1.师:同学们,最近老师在想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想一想吗?

2.出示:想一想,老师布置造句作业,小芳把书上的例句抄了下来,小红模仿老师的示范句式,小兰则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造出句子。照这样学习下去,你认为谁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讨论、交流。)

3.师小结:是啊!小兰能独立思考,所以她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读名言,揭示课题。

1.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2.读读,说说格言的含义。

师小结:思考,思考,再思考,说的就是勤动脑。爱因斯坦就是靠这个办法成了世界闻名的科学家,所以我们说要学好就要勤动脑。

板书:七 要学好 勤动脑

3.齐读课题:要学好 勤动脑

三、讲故事,明白道理。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位从小爱动脑、“快速计算法”的发明者史丰收的故事。

1.投影一:师述故事(4~6小节)。

2.听后问:

(1)读数和写数是从前往后,而运算是从后往前,这是学习数学时,大家都知道的,但为什么史丰收要对此提出问题?

(学习时,他虽然弄清了书本中和老师讲的知识,但他更能积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所以他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善于思考,善于提问,这对他的学习有什么好处?

(讨论、交流。)

(3)师小结:所以,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像史丰收那样,做到勤动脑,善于多想多问。

板书:多想多问最重要

师:当史丰收一时找不到满意的答案时,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继续听故事。

3.投影二,师述故事(7、8、9节)。

4.提问:

(1)当史丰收一时找不到答案时,他有没有放弃?

板书:遇到问题不怕难

(2)他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师小结:在学习中,不但要勤动脑,还要注重学习方法,善于用巧妙的灵活的办法解决问题。

板书:学习方法要巧妙

5.师总结:听了史丰收的故事,我们知道了学习时勤动脑有助于更深入、更牢固地学好知识和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时要多动脑筋,多提问题,注意采用好的学习方法。正因为史丰收在学习时做到了这些,所以他才能发明“快速计算法”。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能不能说出几个?

四、树榜样,加深认识。

讲讲古今中外有关勤于动脑的故事。

(例:鲁班发明锯,瓦特发明蒸汽机等。) 音频“戴震问师”下载

五、选一选,议一议,指导行为。

1.选一选:

遇到下面情况,你会选哪种做法?为什么?

做一道数学题时,你看了几遍,还是无从下笔,这时你会……

(1)请父母帮忙做,然后把答案抄上。

(2)先不做,看看同学怎么做的。

(3)请教父母,按他们的解题思路,自己独立完成。

(4)开动脑筋,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题。

(讨论、交流。)

2.议一议:

下面的说法和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1)小雨说:“只要把课本和老师课堂上讲的记住了,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2)小波做完作业自己不检查,总喜欢找成绩好的同学对答案。一旦发现自己的答案和别人的不同,就赶快擦掉,把别人的按上。

(讨论、交流。)

(都不对。第一种是死记硬背的现象,即老师怎么讲,就怎么记,只求记住,不求搞懂。这样学的知识,很难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第二种是学习时自己不动脑筋、不独立思考,而是跟着别人跑,这样不可能真正学懂知识。)

六、树立榜样,落实行为。

1.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说说学习时勤于动脑的好处。

2.请班上学习时勤于动脑的同学谈谈学习方法。

七、完“活动”栏目教学。

老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在学习中要学好就要做到勤动脑,养成多想多问的好习惯,这就是:(齐读课题板书)。

板书设计

七 要学好 勤动脑

多想多问最重要

勤学多思境界高

遇到问题不怕难

学习方法要巧妙

“学习要善于动脑筋”,这看来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人人都会说,但是,要真正做到它也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比如说,我们同学在写新学期打算时,总会写上一句:“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诚然,上课是要专心听讲,但是,光专心听讲够不够呢?我看是不够的,一古脑儿把老师所讲的东西全都吞了下去既不会消化,又不会吸收,最后只会落个消化不良症,轮到他回答问题了,平时说话很响亮,现在却像结巴似的涨红了脸,说不出话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不会消化,不会吸收,分不清老师所讲的内容中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要记住的,那些是只需一般了解就行了的.,所以要他回答问题,他就卡住了,他总不至于把他所听的内容全背出来吧?我看,他的问题主要出在学习不动脑筋上,只知道学,却不知道用脑去想。“让课专心听讲”还不如改成“上课专心听、想!”

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学习十分认真,上课从不讲话,只是专心老师讲课,你一定会说,这人学习很认真,成绩一定很好,可是你错了,他成绩并不是很好,这主要是他学习不善于动脑筋,有时,第一堂课,老师把一个语言文字的道理讲得很清楚、很明白,第二课堂要他回答,他却回答不出,学数学,只知道死记公式,不会灵活运用。这样,怎么能学到知识呢?可见学习要善于动脑筋!

我们学习,不应该像蚂蚁一样,只会贮存粮食,而要像蜜蜂一样既会采蜜,又会酿蜜。这方面,我们班上有几位同学做得很好。他们上课不仅专心听讲,而且积极开动脑筋,下课后又认真复习,他们花的时间并不多,但是取得的效果却很好。这主要是他们善于动脑筋的缘故。

我现在也在努力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学习,不但要学,还要善于开动脑筋,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个道理——学习必须善于动脑。

生活中总是要遇到许多困难的,但我们只要动脑筋,用智慧去解决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那是一天下午,我和妈妈去打羽毛球,一不小心把球打到了树枝上。这棵树又粗又高,我跳起来用球拍去够,总是差一点点;我又抱着树干用力地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树却稳稳地站着。我累得筋疲力尽,喘着气呆望着树枝上的羽毛球,苦思冥想……

突然,我眼前一亮。我发现从我家窗户玻璃中透过的光正好和羽毛球在树上的位置差不了多少,我惊喜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有办法了!从咱家的窗户伸根杆子出去,就可以把羽毛球打下来!”妈妈说:“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个省力又安全的`好办法。”

我和妈妈上楼打开窗户,拿了根杆子,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羽毛球找回了。妈妈高兴地对我说:“遇到困难,不要蛮干,要动脑筋,运用周围的有利条件,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制药肯动脑,主动想办法,学习上、生活中任何困难都能解决,时时不要忘记动脑这个智慧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