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学习古人名句,对我们的人生也有深远影响,下面给大家分享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1、抱刺于怀,三年灭字;侧身以望,四海无家。——蒲松龄《聊斋志异》
2、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蒲松龄《聊斋志异》
3、焚琴煮鹤从来有,惜玉怜香几个知。——冯梦龙《醒世恒言》
4、彤云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纳兰容若《纳兰词》
5、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6、当厄之施,甘为时雨。伤心之语,毒于阴冰。——金缨《格言联壁》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警世通言》
8、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吕不韦《吕氏春秋》
9、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司马迁《史记》
1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子思《中庸》
11、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司马迁《史记》
12、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纳兰容若《纳兰词》
1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
14、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蒲松龄《聊斋志异》
1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子思《中庸》
16、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不韦《吕氏春秋》
17、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司马迁《史记》
18、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子思《中庸》
19、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脸上来。——冯梦龙《警世通言》
20、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金缨《格言联壁》
21、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贾谊《楚辞》
2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聊斋志异》
23、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纳兰容若《纳兰词》
24、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司马光《资治通鉴》
25、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司马迁《史记》
26、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贾谊《楚辞》
27、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纳兰容若《纳兰词》
28、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贾谊《楚辞》
29、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曾子《大学》
30、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冯梦龙《醒世恒言》
31、始知千里之物,狐能摄政,而不敢终留也。——蒲松龄《聊斋志异》
32、世情宜假不宜真,信假疑真害正人。若是世人能辨假,真人不用诉明神。——冯梦龙《警世通言》
33、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子思《中庸》
34、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司马迁《史记》
35、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纳兰容若《纳兰词》
36、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吕不韦《吕氏春秋》
37、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纳兰容若《纳兰词》
38、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曾子《大学》
39、春花秋月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冯梦龙《警世通言》
40、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41、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司马光《资治通鉴》
42、青云有路,翻为苦楚之人;白骨无坟,变作失乡之鬼。——冯梦龙《警世通言》
43、恩深似海恩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冯梦龙《警世通言》
44、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金缨《格言联壁》
4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子思《中庸》
46、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司马光《资治通鉴》
47、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冯梦龙《警世通言》
48、人无喜事精神减,运到穷时落寞多。——冯梦龙《警世通言》
49、人情鬼域,所在皆然。南北冲衢,其害尤烈。——蒲松龄《聊斋志异》
50、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纳兰容若《纳兰词》
51、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司马光《资治通鉴》
52、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蒲松龄《聊斋志异》
53、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蒲松龄《聊斋志异》
54、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辩可为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55、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贾谊《楚辞》
56、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贾谊《楚辞》
5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贾谊《楚辞》
58、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冯梦龙《醒世恒言》
59、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吕不韦《吕氏春秋》
60、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司马迁《史记》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翻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翻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翻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翻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翻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翻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翻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翻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翻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翻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中华传统文化良言警句 --李老师分享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翻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 满招损,谦受益。 ——《尚》
【翻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翻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翻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翻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翻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翻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翻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 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翻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翻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中华传统文化良言警句 --李老师分享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翻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 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翻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翻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翻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翻译】: 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 三思而后行。 ——《论语》
【翻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翻译】: 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翻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 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翻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翻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上联:水底月为天上月;
下联:眼中人是面前人。
上联:三代夏商周;
下联:四诗风雅颂。
上联: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下联: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上联: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下联: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
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上联: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
下联: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上联: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下联: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上联:门对千根竹; 下联:家藏万卷书。
上联:门对千根竹短; 下联:家藏万卷书长。
上联:门对千根竹短无; 下联:家藏万卷书长有。
上联:因荷(何) 而得藕(偶),
下联:有杏(幸)不须梅(媒)。
上联:未老思阁老;
下联:无才做秀才。
上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下联: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上联:一担重泥遇子路;
下联:两堤夫子笑颜回。
上联:昨日钻狗洞偷桃,不知是谁?
下联:他年步蟾宫攀桂, 必定有我。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圭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上联:莲子心中苦;
下联:梨儿腹内酸。
上联:长长长长长长长;
下联:长长长长长长长。
上联:三十年前,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
下联: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
上联:孔子生于舟(周)末;
下联:光舞(武)起自汉中。
上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口便笑,知世间可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