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小学生格言及注解 正文

小学生格言及注解

时间:2025-05-13 12:16:10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7、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8、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9、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10、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劝报亲恩篇》作者无可考。文中大力宣传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文明美德,曾广泛流传,影响极大。尽管篇中有小部分封建糟粕,相信读者能批判地阅读。因全篇基本为白话文,故

不做注释。

1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

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1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13、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1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15、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16、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1]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

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

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

17、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

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18、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19、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

20、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21、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22、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23、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

注释: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2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25、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

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

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26、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出自《大学》

注释: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27、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出自《孝经》。

注释:孝是天经地义的。

28、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注释: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2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自(明)《增广贤文》。

注释: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0、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

注释: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31、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注释: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32、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注释: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

二年级学生人生格言1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2.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3.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5.世界总是一样的,只是我们的心情和遭遇不一样而已。

6.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人生自然活得很快乐。

7.如果做某一件事能给我带来好心情,那么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我都会竭力去做。

8.过程用心,结果随缘。

9.有多大的思想,才有多大的能量。

10.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11.喜欢一个人,就该让他(她)快乐。

12.一个胜利者不会放弃,而一个放弃者永远不会胜利。

13.成功永远属于那些爱拼搏的人。

14.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15.相信自己,你能行!

16.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真正最好的。

17.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坏的打算。

18.学会下一次进步,是做大自己的有效法则。因此千万不要让自己睡在已有的成功温床上。

19.只要努力抬起你的双脚,胜利将属于你。

20.脚下的路还很长,活着就要坚决走下去。

二年级学生人生格言2

1.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2.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

3.人永远在追求快乐,永远在逃避痛苦。

4.不要想着依靠别人,要有目标有追求,这与年龄无关。

5.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6.成功来自使我们成功的信念。

7.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8.毅力和耐性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9.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

10.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愿意做的事情也总能找得出借口。

11.不管前方有多少险滩、暗礁、荆棘、陷阱,你只要找准正确的道路,就能顺利走向前方。

12.尽量充实自己。不要停止学习。不管学习什么,语言,厨艺,各种技能。

13.重视自己生命的人,就会重视时间,因为时间不只等于金钱,更等于生命。

14.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将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15.慎言,独立,学会妥协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原则。

16.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

17.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无需豪言壮语,默默行动会诠释一切。

18.细节决定成败。

19.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就有回报永不遭遇过失败,因我所碰到的都是暂时的挫折。

20.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21.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22.一朝开始便永远能够将事业继续下去的人是幸福的。

23.只要你确信自己正确就去做。做了有人说不好,不做还是有人说不好,不要逃避批判。

24.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

25.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26.成功者学习别人的经验,一般人学习自己的经验。

27.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28.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9.成功等于目标,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解。

30.真正了解无常的含义,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不是永恒的,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也不是永恒的。

篇一:小学

经典如黑夜中的一颗明星,点缀了夜空,他又如沙漠中的一颗小草,点染了沙土,而在当今,他似一个知识库,点亮了我们的心灵。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古诗词了,我能

在生活中,我不但听见过许多名诗佳词,还见证过国学的非凡魅力。

一次退休的奶奶正和楼下的几位邻居聊家常,其中一位邻居说道:“现在国家的政策是越来越好了,什么?民主投票?都干得有模有样的。”“是啊!你们看,这不,退休职工的工资又要涨了。”一位邻居说道。大家听后都随声附和。听了她们的话,我心想:“是呀!国家这些年为了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断推出和改进各项政策,让人民拥有了更大的权力,使我们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奶奶突然深有感触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听后连忙纠正她说:“奶奶,现在说这句诗不合适了,现在流行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她们听了我的话后,都哈哈大笑起来。奶奶还夸我说:“你这个孩子,还懂得不少呢。”我听后得意的笑起来。

国学,是你使我的知识一天天充实,是你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大声对你说:“谢谢你!”

篇二:国学经典伴我行小学生作文

在我还对周围一切都懵懂无知的时候,妈妈就常在我耳边经常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稍稍懂事时,妈妈又给我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从此以后我便深深地迷上了国学经典。

上了小学后,我每次做作业都很不认真,甚至是边做边玩。妈妈很生气,在暑假时和我温习了之前学过的《论语》,论语中有一句“学而不知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深触动了我。它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仅靠认真,学习不会有多大的进步;只掌握思考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只有两样具备,才能取得好成绩。每当我做作业时,思想准备又“开小差”时,我都会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果然,在新的学期,我的成绩越变越好,妈妈也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很高兴。

9岁半时,我开始有些叛逆,爱对父母乱发脾气,于是,爸爸买了一本《弟子规》给我读。当我读到“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这几句时,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对之前的所作所为后悔。

去年的母亲节,因为我读了《游子吟》,所以我过得很有意义。那是因为妈妈还没下班,我就偷偷地把饭煮好,又煮了几个菜,等妈妈下班回家,我一听到妈妈用钥匙开门的“咔咔”声,就把饭菜用罩子罩起来。看见妈妈疲惫的脸,我的心酸酸的,泪珠差一点就掉了下来。妈妈看到了我煮的菜,很感动,紧紧地抱着我,像怕我跑掉似的。吃饱饭后,我拿出我的“秘密武器”——捶背玩偶!我用它那圆圆的“锤子头”帮妈妈捶背。我看妈妈落出心满意足的微笑,心里太高兴了!

后来,我在学校又参加了“中华颂”之类的朗读比赛,都是因为平时多看了国学之类的书,我才能一次又一次的获得好成绩。

国学经典诵读,您不但给我学习、生活带来了帮助,还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您是我生命里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未来的路就算再崎岖坎坷,我也会迎难而上。我爱您!

篇三:适合小学生的国学经典名句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4、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听从。”

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8、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弟子规》

【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1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1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译文】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距离),他的成功在于不断行走。比喻先天条件差

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1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1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译文】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

17、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译文】 这是一幅古人的

1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译文】苦口的药虽然很倒胃口,但却有利于自己的病,逆耳的'话虽有点伤人,但却能帮助我们的一言一行。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19、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译文】做事成功由于多思考,失败由于随意,不经心。

20、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2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2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5、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26、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27、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弟子规》

【译文】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2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译文】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

2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3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3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译文】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3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译文】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3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3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35、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

3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文】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3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

38、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出自《孝经。天子章》

【译文】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

39、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译文】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经过实践的。

40、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处:《晏子春秋》

【译文】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篇四:国学经典征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记录着远古时代到现在这信息化世界的每个足迹。书在人类生活必不可少。少了历史书,就如同少了一面镜子;少了童话书,就让世界少了几分有趣;少了科技书,人类文明发展就推迟了一大步??在所有的书籍中,最令我陶醉不已以及对我影响最大的要数经典作品了!

“人之初,性本善??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伴着郎郎的读书声,去年,我们班开始了每天必修的课程——国学。老师告诉我们说,所谓国学,就是一些古人的名人

学习国学,让我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以前放学回家,我总想玩电脑或看电视,妈妈叫我做作业,我总说:“妈妈,我再看十分钟。”十分钟后,妈妈再叫我,我又说再等两分钟,或是又要上厕所,拖拖拉拉不想做作业,现在我认识到时间的宝贵,生命的短暂。

我以前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学习怠倦,

我很贪玩,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妈妈教育时我总爱提到好学生韩晨曦又做了什么错事让老师批评,以此来反驳妈妈。“三人行,必有我师,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了国学,我才知道这话蕴含的意味深长的道理。

国学使我懂得要有礼貌,要孝敬父母长辈,要乐于助人,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要立志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等等,我一定要把这些从书本中学到的道理和知识,用到我的生活中,做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国学,我的伙伴,我的老师,我的追求!

国学,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刻上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印章!

篇五:《国学经典》伴我成长

新学期,我们的书包里多了一本《国学经典》课本,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书中的名言警句、历史名人故事给了我很多启示,从中我学会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也感受到了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国学文化博大精深。 《国学经典》里有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块天然形成的玉石,如果不经过精细的打磨,就不会成为一件价值连城的玉器。人如果不学习,不受到教育,他便不知道做人的道理。

星期天,我在家里学习写毛笔字。一开始,我连最简单的横也写不好,练来练去我便失去了耐心,气呼呼地把毛笔、字帖一扔,不想再写了。这时候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块具有灵性的大石头,被挑选到一座寺庙里来打造佛像。后来,人们发现第一块石头质量更好,于是先用第一块。可是,在打造过程中,那块石头觉得十分疼痛。它对雕刻师说:“太痛了,我不干了!快停下来!”雕刻师因为它不合作,只好停下来。雕刻师对第二块石头说:“我现在要雕刻你,十分疼痛,你能忍住吗?”石头说:“我能忍受,你雕吧!”果然,在雕刻过程中,石头没有叫一声疼。最终它被雕刻成了一个完整的佛像,后来寺院来了很多的人对它顶礼膜拜。第一块石头呢?和尚们将它打碎当做铺路石铺在门口供人们践踏。听了爸爸的故事,我恍然大悟:人就像石头一样,必须要经过打磨才能成为受万人膜拜的“佛像”。否则,不经过磨练就只能成为再普通不过的铺路石

了。这不正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吗?想到这里,我又打开字帖,拿起毛笔,一笔一划,一丝不苟地练了起来。